书城哲学禅与生命的认知初讲
9961800000001

第1章 编者的话

南怀瑾先生是近年来享誉国内外,特别是华人读者中的文化大师、国学大家。先生出身于世代书香门第,自幼饱读诗书,遍览经史子集,为其终身学业打下了扎实的基础;而其一生从军、执教、经商、游历、考察、讲学的人生经历又是不可复制的特殊经验,使得先生对国学钻研精深,体认深刻,于中华传统文化之儒、道、佛皆有造诣,更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等等,对西方文化亦有深刻体认,在中西文化界均为人敬重,堪称“一代宗师”。书剑飘零大半生后,先生终于寻根问源回到故土,建立学堂,亲自讲解传授,为弘扬、传承和复兴民族文化精华和人文精神不遗余力,其情可感,其心可佩。

本书是南怀瑾先生在新落成的太湖大学堂首次讲课和训练的辑录。正如刘雨虹老师在前言里所说:“这一本书,是记录一个新的开始。”这个“开始”至少有三层意义:第一,筹建大学堂是先生多年的心愿,历经六年辛苦,终于初具规模;第二,作为试验体验式教育模式,修复优秀传统文化的断层,培养中国文化及精神后继的基地,太湖大学堂的建成不仅是一次勇敢的尝试,更是一个有着重要意义的标志性事件;第三,为纪念大学堂建成,南先生第一次开堂授课,所讲内容及方式不仅重要,亦有着启新、发端的特殊意义。先生一生著述等身,此书是先生用自己的视角关于如何实证佛法的基本阐述。

生命“原在呼吸之间”,而人们苦苦探求的禅则羚羊挂角,无处找寻,二者究竟有着怎样的神秘关联?南先生从儒、释、道出发,结合现代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及成果,层层揭开了安那般那、六妙门、十六特胜、白骨观、西藏密宗、禅宗、净土、禅净双修等诸多修行法门的神秘面纱,用平实朴素的语言向普罗大众讲述了禅与生命的真相及意义。因先生一生勤于实证,故这次讲座更多的是他个人的体验和实验,是“过来人语”,弥足珍贵。在探寻禅与生命的路上,孰可为,孰不可为?如何取舍?如何少走弯路,识破虚妄的假象并避免风险?相信有心的读者在南师的启发下自会意会。此次出版,依据台北老古文化事业公司二〇〇八年七月繁体字版,承蒙南怀瑾先生独家授权同意,我们保留了原书的一贯风格,仅就个别字句进行了修改。南先生对某些观点和例证的反复说明及强调,皆出于阐明主旨和义理的需要,相信读者诸君自能领悟。

我社与南怀瑾先生结缘于太湖大学堂。出于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共同认识和传扬中华文明的强烈社会责任感、紧迫感,承蒙南怀瑾先生的信任和厚爱,独家授权,我社将陆续推出南怀瑾先生作品的简体字版,其中既包括世已有公论的著述,更有令人期待的新说。作为一代国学宗师,南怀瑾先生“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毕生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振兴和改善社会人心。我社深感于南先生的大爱之心,谨遵学术文化“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之原则,尽力将大师思想和著述如实呈现读者。其妙法得失,还望读者自己领会。

东方出版社

二〇〇九年二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