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轻小说某科学的弹星者
10006200000063

第63章 59. 入职警备队

早上,苏逸杨7点就起了床,潦草地洗漱,然后穿上了中规中矩的蓝色格子衬衫加卡其裤。

东瀛人从学生时代开始,很多就以衬衫领带皮鞋作为校服和常规装束,穿正装对一些人而言已经是某种习惯,这也是东瀛社会规则中严谨古板一面的缩影。苏逸杨却并不是很喜欢正装,紧绷绷地不太自在,他一直有点向往阿美利嘉联邦风格宽松的工作氛围,上班可以穿T恤踩滑板那种。

——嗯,或许毕业后,可以考虑去阿美利嘉联邦读研。

苏逸杨看着镜子中人模狗样的自己,正了正领带,确认没有太多的别扭之处后,就背着包,踩着不太适应的皮鞋走出了房门。

至少从外在形象上,他现在已经有社畜的感觉了。

===========================

苏逸杨提前了十三分钟到达了警备队12支队的楼门前,这是一栋外表为纯棕色的六层建筑,看上去四四方方,窗户也都四四方方整整齐齐,因为反常的规整单调简洁,反而从外表分辨不出是老楼房还是刻意走基础几何极简风格的新式建筑。

整栋楼没有个标牌,只有一个警备队徽章镶嵌在大楼楼顶。警备队的标志像是一个很迷的“山”字,苏逸杨完全不知道是啥含义。

苏逸杨在大门边的金属牌子上仔细确认了支部编号没有错,然后才踏进了大门。

学园都市的治安体系非常特殊。

与华夏墨苑和其他三处超能力开发园区以全职警察、防暴特警和能力者特别部队搭配组成的治安体系不同,学园都市的治安是主要由教师志愿者组成的警备队和学生组成的风纪委员来完成的。这种用“业余人员”和“志愿者”维持治安以及让学生自治的体系,是学园都市早期留下的产物。

学院都市成立早期是只有少量学生的封闭科研/教育实验机构。那个时候学园都市的全部成员都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教职人员、科研人员外加一些年幼的学生,高度纯净化的封闭社区几乎没有任何不稳定因素,所以那时只需要少许志愿者加上学生间自己纠察的风纪委就完全足够维持秩序。

然而很可惜的是,学园都市在随后的极速扩张过程中留下了一些问题和隐患,使得成本低廉的风纪委员加警备队体系遇到了困难:

其一是在学园都市扩张期间,为了快速扩充生源而直接吸纳了东瀛一大半的适龄学生进入,没有经过足够精细的筛选,导致很多问题少年和不良少年也进入了学园都市接受超能力开发。与此同时,而因为缺教师而扩招来的大量教职人员也存在良莠不齐的问题,导致大部分普通学校缺乏对学生的管束力。学生中的一大批心性不稳定、三观不正、处事轻佻偏激的问题少年,趁着没有父母管束的机会逃学旷课,拉帮结派,无所事事,成为了游手好闲的混混;其中成功被开发出了超能力的部分,因为战斗力和破坏力的提高,更是成为这座城市中极大的不安定因素。

其二是一些城市规划上的失误导致了大片废弃区域的留存。这些废弃区域散布在学院都市各地,往往留有各种废旧设施或残骸,地形复杂曲折,极难察探和清理。这些地方就像是城市身上没有被及时清理的创口,逐渐成为了不良学生集会,乃至非法民间组织和外国势力活动的温巢。

几乎完全是由学生志愿者和教师组成的治安体系行之有效的前提,是建立在接近理想国的社区环境基础上的。然而如今的学园都市随着扩张混进了大量的沙子和老鼠屎,这种有点理想主义的政策自然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以上这些都是来自高中政治课的内容。而苏逸杨经过留学两年的亲身体验,还是比较认同这种观点的。

据他所知,学园都市理事会已经开始逐渐扩充警备队的全职队伍。理事会已经意识到,学园都市体积膨胀后已经远不再是早期的理想社区,原本的旧治安体系已经行不通。连续细致的案件追索以及昼夜不断的巡逻检查,仅靠学生和教师用业余零散时间很难完成,将治安机构进一步职业化、专业化势在必行。

========================

“你好,我是新来的实习生。”

前台的小姐姐扫了一眼屏幕,在摄像头扫到苏逸杨的面孔后计算机已经自动识别出苏逸杨的身份然后把个人信息资料调了出来。

“苏逸杨,对吧?欢迎来到警备队第十二支队。你可以在旁边的长椅上休息一下,那里还有另一位即将和你同部门共事的实习生。時井警部和你们的指导者藤角先生很快就到。”

“哦,好的,谢谢。”

苏逸杨第一次在这种严肃的执法机构上班,稍微有点紧张,不过他很快就把心情平复下来。走到长椅边,苏逸杨看到已经有一个女生坐在那里,似乎是个金发的欧美留学生,穿着衬衫中裙的职业套装显得很成熟。看起来警备队从某些方面上还保留着志愿者组织的开放,对外籍人士来这里实习的接受度很高。

“你好,请问你也是来这里实习的吗?”

“是的。我是Kelly Morrison,你可以叫我凯利,请多关照!”,从她英文名的发音就能听出她是阿美利嘉联邦人,而这种第一次见面就让对方直呼自己姓名的大方风格明显与东瀛含蓄守礼的风俗不同,配合她不够流畅还带点口音的日语,显得很有趣。

“我是苏逸杨,你可以叫我逸杨(いちヤング)或者Yiyang或者Yang都可以,但是不要叫我Sue,我知道那听起来像是个女生(Sue是人们对苏珊或苏珊娜的简称)”,苏逸杨故意在自我介绍中扯了点没用的题外话让氛围变得轻松一点,“请多多关照。”

“你是阿美利嘉联邦人?是留学生还是交换生?”,苏逸杨在察觉到对方日语不甚流利的情况下,决定直接用英语交谈。托华夏九年义务教育外加高中时期英语考试的福,苏逸杨的英语水平只比他的日语稍差一点,尤其在口语发音方面,他能碾压95%以上的东瀛同学。

日语中有大量的英语舶来词,以非常诡异的方式音译后强行融入了日语,使得东瀛人在学习原本的英语发音时需要克服相当大的困难。因为如果已经从小就习惯了把pen叫做ben,管hotel叫做hoteru,再想学会真正的英语发音就不得不对抗习惯的阻力,而且家人亲友在日常生活对话中还会不断帮助你“加深错误印象”。

也正因为如此,凯莉在忍受了很长时间的日式英文之后,对于偶尔遇见一个能用正常的发音说英语的人这件事还是比较开心的。如果这是个游戏,应该能看见妹子头上升起“亲切度+1”的符号。

两个人的交流相当顺畅。

凯莉说她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学生,在第一年结束后就到日本做交换生,后来因为在这个城市待得比较舒服,就又延长了半年。

“哦哦,所以你已经在这里待了一年,这是你在这里最后一个学期。”

“是啊,所以我在走之前想实习一下,体验一下在学园都市工作的感觉...”

“我其实很惊讶警备队会同时接受两个外籍学生的实习——我是留学生,来自华夏。”

“你也是留学生?!我以为你是本地学生,抱歉,从外貌分辨华夏人和东瀛人对我而言实在是太难了……”

“不过你的日语比我好很多,我总是在发音上拿不准。我一直很怀疑,是不是东亚地区因为文化同源,在学习附近其他国家的语言上有优势......”

“呃...似乎也可以这么说......”

靴子底踩踏地面的声音让他们的谈话中止了,两个人转过身迎向朝他们走过来的一男一女。其中的高挑戴眼镜女子穿着警备队的制服和长裤,腰间配枪,脚踏长靴,完全是警员的打扮;而旁边微胖的男性则只穿着一件印有警备队标志的黑色短袖衬衫和黑色长裤。

“你们好,我是時井恭子,是第12支部的警部,我旁边这位是技术员藤角洋鹰,他因为总部的任务要暂时离开,你们会在这期间暂时担任他的职责。”虽然话语风格很干练,在东瀛这种重视礼仪的大环境下甚至可以说比较强硬,但是恭子说话时脸上的柔和微笑能够消弭任何关于无礼的怀疑,只觉得这个人很直爽。

“不过在这之前,我先要带你们领装备,包括两套制服、防弹衣、头盔、通讯器、电棍、警用执法记录仪。”

“那个,请问,我们难道不应该是在办公室里的文职人员吗?”,苏逸杨不解。

“是的,你们确实是文职,具体职责稍后由藤角来给你们讲。但是政策上要求,警备队所有成员都必须有一套完整的装备,所以哪怕你们是文职也会有一套。你们可以领完后一直放在柜子里,但是必须要有。武器选择上,出于保养和存放的方便,我可以帮你们选择最好保养的那种。”,说到这里她顿了顿,回头看了苏逸杨一眼,“不过我理解男生都对枪感兴趣,如果愿意的话你也可以选别的,只不过保养要更麻烦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