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1007000000068

第68章 印度发展高科技的经验(2)

独立初期,由于独立开展原子科技的能力有限,为了尽快提高印度原子科技水平,印度在国际上一方面主张销毁核武器,同时又主张和平利用核能,并以发展核能、增加能源生产、缓解能源紧张矛盾作为借口,积极建立核电站。印度希望通过核电站的建立和管理,培养原子科技人才,尽快提高印度原子科技研发水平。印度和平利用核能的主张,在一段时期内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技术援助。印度与加拿大和美国一起,联合在印度建立了美加印原子反应堆。在美印核合作中,印度尽最大努力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印度原子能委员会主席霍米?巴巴在与有关国家谈判中多次避免妥协,拒绝了限制印度完全控制该反应堆和原料生产的协议。这是因为印度并没有放弃原子科技的军事用途,而是抓紧掌握原子军用技术。正是在与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进行核能合作过程中,印度原子科技人员逐渐掌握了核电站设备的设计、安装、运行和管理等方面的技能,还逐渐掌握了原子反应堆的生产、核电站燃料废料的处理及将其提炼成核武器原料等原子军用技术。但当美国发现印度将原子科技用于军事目的,准备制造原子弹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取消对印度在原子科技领域的援助,并停止与印度开展原子科技的研发合作。印度科学家不顾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技术限制和封锁,继续开展原子科技和空间科技等高新科技的研发,终于在1974年爆炸了印度第一个核装置,并在1980年成功发射了印度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1974年爆炸了第一个核装置后,美国等西方国家对印度进行严厉制裁,严格限制对其高新尖端技术出口。这虽然给印度高科技发展造成一定困难,但是印度政府在执行核模糊政策的同时,印度科学家依然坚持进行相关科技的研发,终于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生物科技和信息科技等高科技研发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3.政府敢于冒险敢于创新

正是由于在诸多高新科技领域取得重大进展,促使印度政府在1998年敢于不顾国际社会反对,冒着承受西方发达国家将要对印度施加严厉制裁的风险,坚持连续五次进行地下核试验,终于使印度成为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虽然印度进行核试验受到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制裁,但美国等西方国家出于全球战略需要等诸多原因,还是逐渐解除了对印度的制裁,美国等西方国家甚至愿意与印度开展原子科技研发合作,并与印度签订相关协议。根据印度与美国双方商讨的核能协议,印度军用核能设施和民用核能设施必须分开,印度同意由国际原子能机构核查和监管其民用核能设施,继续推迟核试验及控制核原料出口等;通过这一协议,印度也能从西方国家获得核燃料进口和一些先进原子科技。但是,这引起了印度社会众多人士的强烈不满。印度一批核科学家向印度议会发出公开信,呼吁印度不要屈服于来自美国的压力自己限制自己核研发的权利,不能让自己的权利由外界来控制。在公开信上签名的有8名印度知名核科学家,其中包括印度原子能委员会3名前主席,他们说:“在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中,在不断变得复杂的国际政治体系中,印度应继续将核选择作为战略需求。”“这意味我们不能同意永久限制我们自由行动的权利。全球核裁军必须是印度的最终目标,在这一重要问题上,直到我们能看到隧道尽头的光线,否则我们不能接受任何永恒的协议。”印度科学家们说,1974年后,世界上一些大国中止了同印度的核合作,但印度科学家在许多敏感技术领域取得了自己的成绩,“如今不需要,也不应该把它们交由外界控制”。为了促进高新科技发展,印度政府还敢于创新。印度前总统卡拉姆表示,知识社会的引擎是自主创新。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网络和软件已成为一些国家经济发展的驱动力。在21世纪出现的崭新社会中,知识已取代资本和劳动力而成为第一生产力。知识社会的内在驱动力是自主创新能力。这种能力是一种利用已有知识创造国民财富的综合能力,既可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可使整个社会面貌大为改观。他认为,一个国家是否已经进入知识社会,衡量标准不是看这个国家的经济规模有多大,而是看这个国家在社会各个领域是否建立了自主创新体系,也就是看全社会是否培养起一种创新文化。为了应对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印度政府重新建立了印度的知识创新体系,还对印度科技管理体系进行创新。

$第二节 发展高科技有所为有所不为

发展中国家虽然贫穷,但其也具有发展高科技的空间和特殊条件,完全可在某些领域中有所作为、大有作为。独立后,为促进高科技发展,印度政府始终坚定发展高科技的信心和决心,敢于在一个贫穷的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也注意经济落后、经济实力不足的实际,总是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态势和印度高科技发展的具体情况,在不同时期制定一系列高科技发展规划。印度政府特别强调高科技发展的阶段性,在某些阶段对某类高科技有所为,而对另类高科技有所不为,集中力量尽快重点突破某个高科技领域,而对其他高科技领域只是进行一般性研发工作,到条件成熟时,再集中力量突破这些高科技领域。这就是印度发展高科技的重要经验之一。

一、非常注意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的阶段性

与任何重大事件发展具有一定的阶段性一样,独立后,印度高科技发展也具有某些阶段性特征。作为经过长期殖民统治,科技和经济都十分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印度不可能在短期内就在所有高科技领域赶上甚至超过西方发达国家。印度必须根据世界高科技发展的基本态势和发展趋势,并考虑印度科技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高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并实施相应的高科技发展的政策措施,从而逐渐推进印度高科技发展。因此,在独立后发展高科技进程中,印度非常注意根据不同时期世界高科技发展的态势和印度科技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出不同时期印度高科技发展的战略规划,不断推进印度高科技发展,使印度高科技发展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综观独立后六十多年来印度科技政策的演变、高科技发展规划的调整和高科技发展的历程,印度高科技发展大致可分为三个主要阶段。

1.1947年独立到1960年代中期为第一个阶段——印度高科技初创阶段

此阶段包括整个尼赫鲁执政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印度政府公布了“1958年科学政策决议”,明确了科技在印度未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规定了未来印度科技发展的方向。由于独立后不久,印度科技基础薄弱,经济实力不够,因此,只是启动了原子科技研发计划,并经过一段时间努力后取得了一定进展。1950年代中期,印度把封闭的核发展计划转向国际市场。首先与印度合作的是加拿大,双方建立起“加印反应堆”。后来美国也参与了反应堆的建设,反应堆更名为“加印美反应堆”。1956年3月,美国与印度签署了出口21吨重水的第一份合同。印度向美国保证“重水只用于和平研究目的,并由政府或政府委派的其他单位保管,不能出卖或转交给第三者”。由于当时国际上还没有原子能机构之类的监督组织和安全机制,这种所谓“和平利用”的承诺显得苍白无力。实际上,“加印美反应堆”在印度核武器发展计划中举足轻重。1950年代末期,面对国际空间科技迅猛发展,印度在极端艰苦条件下,还是及时启动了空间科技的研发计划。

2.196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末期为第二个阶段——印度高科技初步发展阶段

此阶段大致包括国大党夏斯特里执政时期、英迪拉?甘地执政时期和拉吉夫?甘地执政时期。在这个时期中,印度在继续执行“1958年科学政策决议”的基础上,启动生物科技特别是农业生物科技的研发,继续坚持原子科技和空间科技等高新科技的研发。经过十多年艰苦努力,印度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和生物科技等高科技领域都取得一些重要的成果。为了能够从“加印美反应堆”提出生产核武器的钚,印度又在特朗贝建立起核燃料处理厂。该厂年处理30吨放射性燃料。因此可以说,“加印美反应堆”提供了印度早期核武器发展的物质基地。1974年,印度爆炸了第一枚核装置,1978年,印度实现粮食基本自给,1980年,印度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这标志着印度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和生物科技等高新科技取得某些重要进展。在这些高新科技重要进展的基础上,印度政府公布了“1983年技术政策声明”,为印度未来科技特别是高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并启动了世界各地正在蓬勃发展的信息科技和海洋科技等高新科技的研发。

3.1990年代以来至今为第三个阶段——印度高科技迅速发展阶段

此阶段经历了国大党拉奥政府执政时期、联合阵线高达政府和古吉拉尔政府执政时期、印度人民党瓦杰帕伊政府执政时期和国大党曼莫汉?辛格政府执政时期。在这个时期里,印度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信息科技和生物科技等高新科技领域都取得了重要的成就。1998年,印度连续进行核试验,使印度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印度成功发射技术先进的遥感卫星和实现“一箭多星”,成为世界空间科技先进的国家;印度大力发展软件技术产业,成为世界重要的软件研发中心;印度生物技术产业也获得重要发展,成为世界重要的生物科技实验室。为促进高新科技全面发展,印度还在1993年公布新技术政策,2003年又公布科技政策,强调印度要在更多的高新科技领域加速发展,使印度成为世界高科技国家。

二、在一定时期内高科技发展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1.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

作为一个发展大国和发展中穷国,在独立后印度高科技发展进程中,不可能一开始就进入所有高科技领域。作为经过长期殖民统治而获得政治独立的发展中穷国,独立印度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面临着众多困难,还有许多急迫的事情需要马上去做,因此,某届印度政府在一定时期内不可能拿出太多的资金用于高科技发展。独立后很长一段时期内,印度政府特别重视的是满足社会经济发展的科技需要,印度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需要解决的若干重大问题,包括农业生产、人口发展与健康、农村发展、反贫困、资源与环境、国际安全等诸多领域所提出的高新科技问题。因此,在经济实力相对不足、科技发展落后的情况下,作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发展高科技,只能“有所为、有所不为”,而不能马上在所有高科技领域赶超西方发达国家。所谓“有所为”,就是在高科技发展方面印度必须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在某个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力争在某些重点领域寻求突破,并带动科技、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

2.突破原子科技

独立后,发展核能成为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领域,其目的是解决能源紧张、促进经济增长、消除贫困。但印度政府领导人,特别是首任总理尼赫鲁在核能利用问题上表现出极其矛盾的心态。一方面,在国际舞台上,印度是当时提出和平利用核能的少数国家之一;另一方面,尼赫鲁等印度政府领导人却非常关注核能的军事应用。在强调核能军民两用的重要性能的同时,印度政府建立起完整的原子科技发展机构。在整个1950年代,印度将高科技发展的重点领域放在原子科技的研发上,争取在该科技领域有所作为;而对其他高科技领域并没有多少涉猎,基本有所不为。

3.进军空间科技和生物科技

1960年代,当印度在原子科技研发方面取得某些重要进展,苏联首次成功发射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后,墨西哥等国家开展的“绿色革命”取得重大成功后,印度在继续进行原子科技研发的同时,开始发起宇宙空间计划,进行空间科技的研发;印度还发起“绿色革命”,开展农业生物科技的开发,因此,在1960年代和1970年代,印度把高科技发展的重点放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和农业生物科技等的研发上,争取在这些高科技领域有所作为,而对其他高科技领域虽有所涉猎,但基本有所不为。1970年,印度政府特别批准了制造原子弹的萨拉夫计划,标志着印度决心把原子科技研发提高到一个崭新阶段。

4.启动信息空间和海洋科技

到1980年代,印度在原子科技、空间科技、生物科技等高科技领域取得一定成就。1974年,印度第一次爆炸了核装置;1978年,印度成为粮食基本自给并有少量出口的国家;1980年,印度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面对世界各地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浪潮,印度政府又把高新科技发展的重点放在信息科技特别是信息软件技术研发上,并启动海洋科技研发。至此,印度科学家进入了几乎所有主要高科技领域,并在诸多高科技领域取得重要成就。

5.突破信息科技

1990年代初期上台的拉奥政府把高科技发展的重点放在信息科技特别是软件科技研发上,促使印度软件产业迅速发展。1996年,印度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九五”计划对生物技术、材料技术、信息技术等高科技产业的发展将给予优先地位,以形成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1996年8月2日,高达总理亲自主持仪式,正式宣布跨世纪的宏伟科技蓝图,即《2020年技术展望》。其基本目标是通过科技的发展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生产出具有国际竞争力产品、发展具有竞争力的国家经济。1996年上半年,印度国防研组织还发起了一个雄心勃勃的国防科技十年自力更生计划。其目标是在2005年使印度在一些关键的和困难的军事技术方面实现自力更生,以改变其受制于国外技术的状况。印度政府全力保证国防科技开发所需的经费,对导弹开发计划给予最高的优先权。1996年印度航空展览会上,印度自行研制的试验性预警飞机报警与控制系统完成首次试飞,向世人证实了印度的国防实力。1998年,印度连续进行5次核试验,使印度成为事实上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6.向高科技全面进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