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工业印度高科技发展战略研究
1007000000077

第77章 印度发展高科技的教训(5)

为了通过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实现技术自力更生的科技发展目标,长期以来,印度政府特别强调必须对引进技术的当地化,即强调对引进的先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造,使之成为印度真正能够掌握的技术。印度政府规定,引进先进技术的单位必须具有消化、吸收和改进引进技术的能力,否则,不允许该单位引进技术。为此,长期以来,印度政府对技术引进活动实行了严格的许可证制度,只有获得政府相关部门颁发的技术进口许可证的单位,才能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而要获得这种进口许可证,必须向政府相关部门提出申请;政府相关部门则根据该单位是否具有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造的能力,决定是否为其发放技术进口许可证。获得技术进口许可证的单位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就必须成立对引进技术进行消化、吸收和改造活动的专门工作小组,技术引进后则马上开展相关工作。他们总是把引进的机器设备拆了又装,装了又拆,如此反复进行,直到真正弄清机器设备各部分的构造是什么,其由什么材料制造的,其功能又是什么,真正做到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印度的科技人员通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就是要使印度自己能够制造出从国外进口的同样机器设备,从而减少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依赖,并提高印度技术自力更生的水平。

3.改造引进技术成为适用技术

长期以来,在引进先进技术过程中,印度政府不仅强调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和吸收,做到真正能够掌握引进的先进技术,并且能够制造出从国外进口的同样机器设备,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印度政府还强调,技术引进的单位要根据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国情,对引进技术进行国产化改造,使之能够适合印度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就是说,引进先进技术的单位要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有所创新。因此,印度的科技人员总是在技术引进后,对引进技术进行反复琢磨,真正弄清楚其基本工作原理,做到能够制造出同样的机器设备。同时,他们还要根据印度人口众多,气候炎热,资金匮乏等基本国情,对引进技术进行必要的改造,使之适合印度的基本国情,最后创造出适合印度基本国情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机器设备。经过在印度反复实践运用后,这些先进的适用技术和机器设备不仅在印度推广,而且印度还将其出口到其他发展中国家。经过印度科技人员改造后的这些适用技术和机器设备受到发展中国家特别是在非洲国家的欢迎,使印度既获得了可观的外汇收入,支持了新的技术引进,又提高了国际声誉,还使印度走出了一条通过技术引进促进技术输出,并推动技术引进和技术输出的新路子。

二、引进先进技术危及国家安全

技术引进并不总是一帆风顺,而往往是好事多磨。长期以来,特别是1960年代以来,印度特别强调引进军用先进技术,使印度技术引进更多地具有军事性质。一些国家出于本国利益的考虑,也愿意向印度出口某些先进军用技术和武器装备,然而它们也绝对不可能向印度出口最先进的军用技术和武器装备。因此,印度获得了某些先进军用技术和武器装备,但却依然在一定程度上危及国家安全。这为印度技术引进留下了十分沉痛的教训。

1.过分突出引进军用先进技术

独立印度的领导人一直有一个大国梦,提出印度要在世界上作一个“有声有色”的大国。为此,独立后,特别是1960年代后,印度政府特别注意加强军事现代化建设。印度先后从国外特别是苏联进口了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从普通小型枪炮到大型坦克、军舰和战斗机。1980年代后,印度还从西方国家进口大量先进武器装备,如英国的航空母舰、法国的“幻影2000”战斗机、瑞典的“博福斯”火炮等。但是,印度依然主要从苏联进口先进的武器装备。冷战结束后,印度向俄罗斯购买的武器装备进一步升级,发展到购买苏30战斗机、潜艇和航空母舰等超大型武器装备,包括基洛级潜艇和“戈尔什科夫海军上将”号航母。印度还与俄罗斯联合在印度国内生产米格29战斗机。同时,印度还向以色列购买预警机、导弹防御系统等先进的军事装备。现在,美国生产的先进武器装备也在向印度敞开大门,印度武器装备进口还将大幅度增加。2007年购自美国的“加拉希瓦”号两栖船坞登陆舰正式进入印度海军服役,并成为印度海军中仅次于“维拉特”号航母的第两大舰艇。该舰配备“密集阵”近程反导系统。这是美国首次向印度提供的“致命”武器系统,由此,印度成为首个配备该系统的“非北约国家”。近年来,印度每年要花数亿美元进口武器装备。与军用先进技术和武器装备的进口相比,印度引进的民用先进技术却少得可怜,几乎到了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

2.难以获得真正先进的技术

即使某些国家为了自己的经济利益和狭隘的战略利益而愿意向印度出口一些先进军事技术和武器装备,然而,在决定哪些技术可以向哪个国家出口,那些技术现在不能出口或不能向哪个国家出口时,总会优先考虑本国的根本战略利益和经济利益而不会出口那些最先进的技术。当然,这种出口技术的先进程度也会根据世界科技发展的水平并结合本国各方面的利益而不时有所调整。因此,总的说来,任何国家在进口国外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时,不可能真正进口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和机器设备。印度技术进口的情况也是如此,如印度长期从苏联和俄罗斯进口先进的武器装备,但可以说都不是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如苏联和俄罗斯曾经几次特许印度生产米格战斗机,甚至也不是当时俄罗斯最先进的米格战斗机机型。在进口这些先进技术的过程中,印度还常常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3.危及印度国家利益和安全

印度虽然强调进口技术的国产化特别是武器装备的国产化。然而,由于技术基础薄弱,印度发展武器装备仍然离不开外国特别是俄罗斯。正是由于印度技术进口偏重于武器装备的进口,印度国防科技工业是在外国支持下才发展起来的,因此,国防科技发展存在很大的对外依附性。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经把印度列为第三世界最大的常规武器买主。由于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印度高技术武器装备生产能力相对薄弱,国防装备还将继续大量依赖进口。印度准备建造3艘隐形护卫舰,其名义上国产,实际上大部分武器系统不得不依靠从俄罗斯进口。因此,印度海军只好请求俄罗斯海军协助解决在建的隐形护卫舰和导弹驱逐舰的技术难题,以尽快完成主力战舰的建造工程。实际上,印度海军主要舰艇装备都是来自俄罗斯,隐形护卫舰将配备俄罗斯的萨-N-7防空导弹和“俱乐部”巡航导弹,班加罗尔级驱逐舰将配备极为先进的俄罗斯SS-N-22反舰导弹和“俱乐部”巡航导弹等武器。印度军队主要武器装备都来自国外,势必影响印度的国家安全。近年来达成的美印民用核能协议,也要求印度把民用核设施与军用核设施分开,且其民用核设施也必须接受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检查。印度既想让国际社会承认自己是核武器国家,同时又把核试验权掌握在自己手里的做法完全行不通。因此,印度要进行核开发,还是被美国牵着走。印度急于全面推进武器装备国产化最直接的原因是,武器装备如果大量依赖进口,容易在国家大政策上受制于人,使国家安全没有保障。目前,印度武器平均自给率在30%左右,仍然较低;且现役武器是“万国牌”,型号不一。武器混杂和不能自主生产,在战时肯定会导致战场补给、作战协同效率低下,从而必然危及国家安全。

三、依赖进口影响国家科技创新

长期以来,由于过度依赖进口技术特别是军用技术,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印度科技水平,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印度科技发展,特别是影响印度科技创新活动的顺利开展,从而使印度技术自力更生和技术独立的梦想落空。

1.技术进口本地化困难重重

虽然印度政府特别强调要使引进技术当地化,也强调要使进口武器装备本地化,从轻型步枪到“阿尔琼”坦克,从轻型战斗机再到核潜艇,甚至航空母舰。因为印度每年都花费大量外汇购买外国的武器装备。近年来,印度花去100多亿美元购买外国先进武器。大量美元没有被本国国防工业单位吸纳,也没有创造和维持本国劳动力就业的岗位,极不利于本国的经济发展。重要的是,长期依赖进口却容易造成本国工业制造能力的空心化,也不利于国家经济的均衡发展。因此,长期以来,印度国防科技界开展的军事装备国产化项目非常多,但是,印度进口技术本地化,特别是进口军用技术当地化的进程却困难重重,致使本地化水平难以提高。印度曾经通过大量采购坦克开展主战坦克的国产化工作,但是却依然存在诸多问题,包括发动机和火控系统在内的多种主要技术系统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故障,到现在为止,只有5辆“阿尔琼”坦克正式交付印度军方。印度1984年开始仿制步枪,但到1995年时,仿制步枪依然没有完成;到1997年时才发现,原来印度没有制造枪弹的设施。如此大费周折,印度依然没有搞出仿制步枪。早在1997年,印度政府就批准海军两大主力战舰(隐形护卫舰和导弹驱逐舰)的国产化项目,但是其建造工程遭遇一系列技术难题,建造速度缓慢,下水时间不得不多次后推。建造工程迄今仍然没有完成。

2.技术本地化绕不开仿制

发展中国家如何把引进技术本地化?这是发展中国家技术引进过程中面临的重要问题。尽管美国、俄罗斯和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争先恐后要把自己的尖端武器卖给印度,然而印度依然非常强调进口军用技术和武器装备必须当地化。同时,虽然在进口技术特别是军用技术当地化进程中遭遇到重重困难,印度政府还是强调要通过自主研发,采取“跳跃”方式,获得更高级的技术或技术设备。当然,印度国防工业努力提高自主研制能力的想法不错,但是,它们面临的现实是,工业基础薄弱和管理不善,让印度军用技术当地化和自主创新的梦想特别难以实现。如印度在研制“阿尔琼”坦克时生产了本土炮管,于是就想把它替换到从苏联进口的T-72坦克上去。但炮管却接连发生炸膛事故,不得不召回。这明显反映出印度的冶金铸造能力不足。印度国防研究与发展组织常常苦于其设计师永远不乏大胆设计,但一到制造阶段就问题百出,质量总是无法保证。同样,在导弹领域,印度在发动机、陀螺仪等核心部件上都苦于不能自主,只好大量引进。而不合格部件会被装到现役武器上,直到出了事故才召回,也表明印度军工生产体系的管理漏洞不少。基础薄弱,不重积累,缺乏整体统筹是印度国防工业的巨大弱点。因此,在基础科研与制造能力达到一定程度以前,仿制一些武器是不可逾越的。这也许是国防工业后起者必经的仿制阶段。此时,如果一味追求国产化的高精尖,反而不利于提升实际能力。印度国防工业急于跨越仿制阶段,但未必能取得预期效果。当年印度实施轻型战斗机计划时,打算发动机和机载火控系统等同时实行自主研制,结果由于太激进,反而让整个系统改了又改,效果并不理想。印度国防工业似乎仍想超越一个必经阶段。可以预见,在这种心态下决策研制的武器,未来很难担当起印度的国防重任。

3.依赖进口影响科技创新

实际上,由于长期依赖技术进口等诸多原因,印度国内技术创新能力严重不足。印度海军一直努力打造世界一流海上力量。然而,由于长期依赖国外战舰进口,印度海军自行开发能力严重不足,主力战舰建造工程严重受阻,部署计划不得不推后。1997年11月,印度最大国产战舰——德里级第一艘导弹驱逐舰服役,标志着印度海军由外购主力战舰转向自行建造主力战舰。然而,德里级导弹驱逐舰是按照俄罗斯卡辛级驱逐舰设计的,俄罗斯海军专家参与了设计,配备了许多俄罗斯作战系统。近年来,印度一直努力建造第一艘国产航母,由于技术难度大,国内科技创新能力不足,该部署无疑也难以按计划完成。按照2003年发展计划,印度海军未来10年战舰总数将保持在160艘左右,其中,27艘水面主力战舰和6艘潜艇为印度自己建造。印度从来没有自行建造过隐形战舰,因此,许多作战系统自行开发困难重重,整个战舰建造受到极大影响。导弹驱逐舰属于班加罗尔级驱逐舰,采用最大国产水面战舰即德里级导弹驱逐舰的舰体设计,大量增加国产作战系统的配置,然而却遭遇隐形护卫舰类似的技术难题。隐形护卫舰和驱逐舰的建造计划都将被迫推迟,由此影响整个现代化战舰的部署计划。印度海军认为,这些主力战舰建造速度缓慢,将产生极为不利的连锁反应。主力战舰建造迟缓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设计和装备等,但最主要的是本国技术开发能力不足。总的来说,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印度科技创新能力不强,军事工业结构不合理,传统武器生产严重过剩,高技术武器装备生产却相对薄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