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办?
赵充国想了想说道:“若臣有那样的志向,接下来就会选择一些看起来是小事的事情来试探汉室的态度。”
若是汉室表现软弱,乌孙自然接下来会各种的搞事,若是汉室表现强硬,那乌孙就会老实起来,毕竟之前是一些小事,汉室也不能以此当借口发兵乌孙。
刘世在心里点头,他也是这样的想法。
“那依大人之见,我汉室应如何应对?”刘世问道。
刘世倒是想一口气把乌孙给灭族,但刘世不是一个小年轻,他知道现实和梦想的差距,灭族这事可不是说得那么容易。
“依臣之见,这事需落在解忧公主身上。”
“噢?”刘世挑眉。
“解忧公主在乌孙经营多年,只要她能稳住……”
没等赵充国说完,刘世就制止了他的话“大人,孤的意思不是让乌孙对我汉室称臣,而是灭族!”
灭族!
赵充国瞬间睁大了眼睛,不单单是赵充国,屋子里的其他人也惊呆了。
你能想象到一向都在宣布要世界和平的人,突然从他嘴里吐出要引发世界第三次大战,四周人的想法吗?
千言万语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就是:我去!
到底是他们不了解太子,还是这世界变的太快。
赵充国睁大眼睛问道:“太子如何会有灭族的想法?”
“《左传》书里说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连匈奴这个曾经我汉室最大的敌人,如今都学我汉室束发右衽,可乌孙却一直都是披发左衽,之前又一而再再而三的反悔其对汉室的诺言,可见从一开始乌孙便有狼子野心。如今匈奴已降,就算他们要反悔,也要两三年的时间才能缓过起来,这个时候正是汉室解决乌孙这个有浪子野心蛮夷的最好时机。”刘世一脸肃杀的说道。
赵充国闻言是目瞪口呆,真没想到刘世会这样理解《左传》,这到底是他们误会那几位教导太子经学的博士了,还是太子自己长歪了?
现在的儒家虽然还不是后面那个跪得容易内残外忍的儒家,但因为儒家的种种言论,尤其是他们对储君帝王的“和平教育”,让很多人尤其是武将都不喜甚至于是极其讨厌。
赵充国和许延寿的交情不错,但他一直没有公开支持太子,一方面是到了他这地步已经不用再搀和这些事情了,另外一方面也是因为传闻中太子好儒,让赵充国想起了戾太子。
但刘世的这番说辞,赵充国是不会怀疑太子是不是被换了一个人。
因为“礼”是华夏文明的传统,匈奴都学汉室束发右衽,乌孙却一直都是披发左衽,这不是一直有狼子野心不肯臣服于汉室是什么?
对于这种事情,汉室虽然要脸,要大义,不会自己先动手。但汉室却不是没有察觉到,没有半点防备。
西域都护府是用来做什么的?
其主要职责在于守境安土,协调西域各国间的矛盾和纠纷,督察乌孙、康居诸外国动静,制止外来势力的侵扰,维护西域地方的社会秩序,确保丝绸之路的畅通。
“都护”统管着大宛以东、乌孙以南的三十多个国家,各国“自译长、域长、君、监、吏、大禄、百长、千长、都尉、且渠、当户、将、相至侯王,皆佩汉印绶”。需要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官员是汉室所承认的正式官员,但人却不是汉人,很多都是本族人民。
虽然觉得太子完全和自己印象中的不一样,但赵充国一向都是一个支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的人,还是很好的充到了“太子太傅”的职责,对着刘世说道:“家上,先不说这些,就算我们想灭乌孙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家上需知,如今降我汉室的只是呼韩邪单于,郅支单于并没有降汉,而且康居国一向交好匈奴对我汉室甚是不友好,若我汉室发动战争欲灭乌孙,西域不少反对我汉室的势力都会跳出来……”
“那就把他们一起灭了。”刘世故作天真的说道。
赵充国闻言顿时哭笑不得起来,要是那么容易,汉室疯了会嫁接二连三的嫁公主给乌孙,而且还是真的刘氏女,而非宫女。
但还是很耐心的解释道:“家上,这打仗最重要的就是粮草,因此臣以前才会上书陛下在西域屯田,但那连日常粮草供应都不足,每年仍需从中原运输不少粮草去西域,一旦开启战争,所耗粮草将会大量增加,一旦不能快速拿下乌孙,让西域其他国家抱成一团会更麻烦。”
刘世知道赵充国说得对,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不给士兵吃饱,拿什么打仗,而且现在又没有度娘地图,西域那边对汉室而言就是荒漠,连东南西北可能都不知道如何辨认,也不会知道哪里有人哪里没人,毕竟那边都是游牧民族,逃跑的速度绝对一流,灭国都不容易,更何况是灭族。
其实刘世也没想过赵充国会同意他的意见,就是说说而已,在赵充国这个老将面前表露一下自己的志气,通过他散播到军方各处,让那些将士支持自己。
说白点,他这次就是来画大饼的。
刘世起身对着赵充国拱手道:“听大人一言,孤才知道孤有多无知,不知大人可有兴致著书,大人老成持重,又熟知边关,孤观之大人已不弱古之司马骧且、孙子吴子等人,孤恳请大人著一书,以教后来人。”
赵充国原本见太子起身对自己拱手,还准备下火炕,亲自扶太子,没想到太子竟然会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时间整个人都愣住了。
著书!
能够让后来人如同仰望司马骧且孙子吴子那样的仰望自己,赵充国原本已经平淡无波的内心,又泛起了巨大的浪花。
人生在世,追求的不就是功名利禄,到他这地位什么都有了,赵充国除了教养儿孙外,已别无所求。
但现在,赵充国突然发现他还能有所追求的,那就是——流芳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