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的别致
10082400000104

第104章 偶遇晓锦

在这里,不得不说到枫泾的金山农民画村——中洪村,它与北京的宋庄画家村、798艺术区齐名。金山农民画村又被誉为中国农民画村,有来自全国九个地区的农民画家及金山本土农民画家现场作画。2006年年初,中洪村被评为首批“中国特色村”,也称民俗文化村,从此名扬海内外。

枫泾人民热爱生活,从20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农民们在民族、民间传统造型艺术中受到启迪,把民间印染、刺绣、木雕、灶壁画、剪纸、绣花、编织等特色古老艺术巧妙地运用到绘画中去,把江南农村多姿多彩的生活习俗和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作为绘画题材,以朴实的手法,创作了《踏水车》《草囤里的猫》《乘凉晚会》等一幅幅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农民画。20世纪60年代后期70年代初,上海画院多位著名画家程十发、郑家声、汪观清、韩和平及金山文化馆美术老师吴彤章等先后来到枫泾体验生活,搞创作,吃住在中洪村的农家,同时举办美术培训班,在他们的感染指导下,一批土生土长的农家子女成了农民画作者。农民画、丁聪漫画、程十发国画和顾水如的围棋,构成了枫泾的“三画一棋”的中洪村品牌,在国内外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或许是下午时分,游人不多,整个村几乎我一个人采风。这里的规矩是不允许拍摄,所以我没能留下与画家的合照,以及他们那些浓墨重彩、吸人眼球的精美画面。在湖北黄州的曹老师那里,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并目睹了曹老师入选2010年世博会的壮丽画卷。在云南腾冲的郭老师工作室,同样与他有了一些交流,并且我能够非常愚蠢地询问“为什么画家分有农民画?有了农民画之说,就应该有工人画、解放军画。”在曹秀文工作室,我见到了曹老师的女儿陆小姐,这是个从小看着妈妈作画,并且从小学的教科书中读到妈妈作品的姑娘,如今已成长为科班出身的画家了。因为曹老师正在国外考察,我便与陆小姐攀谈起来。我对陆小姐说:“你妈妈长得和画中的采药姑娘相似,而且这画面有很强烈的时代感。”陆小姐说:“正是。妈妈从小就喜欢跟随着外婆一起去采药,回来就看着外婆作画。”哦,原来这里很多人家都是几代人作画的,他们都在做着传承的事业。曹秀文老师目前是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金山农民画村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她的代表作《采药姑娘》于1978年由中国美术馆收藏。她的《放风筝》于2010年获得中国农民画展金奖。曹老师从画30多年,先后创作200多幅作品,多次到日本、美国、法国、英国、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展出。如果,这些成就是个专业画家就不足为奇,但这对于一个农村妇女,一个从生下来就在金山中洪村土生土长的姑娘来说,的确令人叹为观止。

继续往前走,我无意闯入人家,就在门口拍照。突然,晓锦工作室的玻璃门打开了,一个姑娘出来说进来看看吧。正为自己的冒昧而脸红时,姑娘说没事的,进来吧。这姑娘20多岁,眉清目秀,和我一般身高、体型,一看就是令人喜爱的姑娘。我以为又是哪个老师的女儿,谁知她就是晓锦本人。对于画画,我承认我是一张白纸,只是茫然地喜欢而已,仅限一知半解,谈不上深究。我发现这里的画与前面所看到的不一样,这是注重线条的画。我就说姑娘的作品与那些所谓的农民画不一样,属于国画吧。晓锦就说,算我们有缘分,我送你几幅我的作品,比较抽象。我简直受宠若惊,赶紧致谢。因为不了解,所以不敢再开口,只是默默地欣赏那些画卷,一边看一边和晓锦闲聊起来。我说姑娘你好年轻,但功底已经很老到了。晓锦说她画画已经30多年了。我不禁抬头看了她一眼,心想这姑娘不过30岁,何以敢说自己画画30多年了?难道这里深藏高人?原来,眼前的晓锦已是职业画家,1978年出生于湖南。中国美术家协会辽宁分会会员。2005—2006年在北京中国国际艺术博览会上以《一只翅膀的天使》《一道靓丽的风景》成为登场的亮点,并荣获中国书画家金奖。2006年由粉红丝带、艺术人生新闻网、环宇华人美术网拍卖会评选为最受收藏家们追捧和最受喜爱的当代知名女画家。2005年9月,26岁的晓锦在深圳洪湖公园的红荔书画馆内成功举办个人画展,在画坛上引起了轰动。晓锦大量的作品被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等著名的收藏家们看好并收藏。晓锦在谈话中还多次提到她母亲,想必这里面一定有故事。我猜想,她妈妈应该是她的经纪人,兼顾照顾画家的起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