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的别致
10082400000069

第69章 恭城之美

恭城给我们印象非常之好,山好水好人更好。每次到恭城考察,当地的接待人员非常热情,安排很周到,派人全程陪同,让我们每次在恭城过得很开心,收获也很大。

恭城瑶族自治县是桂林市管辖的一个中等县,距离桂林市100公里左右,一个小时四十分钟的车程。全县人口28万,是个农业县,以种植果树为主。主产月杮、椪柑、沙田柚、金橘、桃子、橙子等品种,四季鸟语花香,瓜果满园。

恭城还是全国生态农业示范县、中国可持续发展县、中国月杮之乡等6个国家级的示范县。农村沼气普及率达100%。农业旅游比较成熟,每年3月举办的桃花节、11月举办的月杮节闻名遐迩,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红岩村、横山瑶寨、平安乡、社山村等10多个文明村寨远近闻名。农民别墅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万亩桃园姹紫嫣红,万亩杮林硕果累累,万亩柑橘枝繁果盛,万亩柚树果大味美。这就是美丽的恭城,让人流连忘返,一再回头。

最难忘的更是那别具风味的恭城油茶,茶香味浓,十碗不够。每每到了恭城,就在桥头那地方,非得吃上一顿够够的油茶,才心满意足地返回,要不就会遗憾得口水直流。其实广西许多少数民族地区都有打油茶的习惯,我也吃过不少地方的油茶,唯有恭城的油茶让我回味无穷,推为上品,极力向亲友推介。每次到了恭城,我必亲自上马,感受到那份浓浓的乡情。

其实油茶的茶叶并非好茶,粗梗老叶,食之无味,但美妙就在过程。做法是先将3两茶叶用温水泡开3个小时,备料有蒜头2粒,生姜2片,花生仁10粒。在烧旺的煤球炉上,放置特制的长柄铁锅,锅里还有那弯弯角的桃树桠,待烧至水干锅热,便舀上一匙嫩嫩的猪油,铁锅便发出阵阵的香味,先是把配料小炒一下,才倒入那3两的茶梗,再轻轻翻炒,边炒边捶,边捶边炒。这时旺旺的火炉旁边早就围坐了一圈的人马,个个伸长脖子,摩拳擦掌,蠢蠢欲动,垂涎三尺。诸葛亮们一个比一个精通打油茶理论,只是谁也没有亲自动过手,就叽里呱啦地指手画脚,一阵阵的哄笑早把那笨笨的农家鸡狗吓得远远的,还有那可爱的小屁孩,瞪着大大的眼睛,望着一帮忘情的游客。

待到茶味飘香时,就倒上满满的热开水,再煮开,不一会香味散开了,茶味弥漫。只是第一锅味道微苦,犹如你人生的刚开始时的艰难,那就先过滤掉;再煮第二遍,这时的油茶味道最好,正如你人生生活最美好时期;来来来,再煮第三回,这次就是趋于平淡的味道了,就像你已过上正常的生活一般。把这三锅的油茶一起喝,你就会觉得油茶的味道很特别,墨绿的颜色,入口香醇,人生也不过如此。倘若你分开来品尝,那就不一样了,微苦时咂咂嘴巴,香醇时心旷神怡,甜淡时回味无穷。

其实我最贪吃的还是那琳琅满目的小吃,船上粑、麻旦、炒米花、排馓、炸花生、炸芋头丝、香葱,漂浮在那一小碗的浓茶里,配料多过茶。还有那乳猪的粉肠,带皮的肥肉,嫩嫩的猪肝,哪一样都会要了我的命,就为能吃上这些,我每年都要几进恭城。

恭城还有著名的文物保护单位文庙、武庙,特别是文庙,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浓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恭城子弟重视读书,发愤图强,历代就出过许多名人。

走过路过,还是觉得恭城最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