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的别致
10082400000074

第74章 村民说这是一条女儿路

在我那魂牵梦萦的小山村,如今发生了巨大的喜人变化,从省级公路通到屯里的道路已修整为水泥路,村里小巷也铺上平整的水泥路,还装上了路灯。多年沉寂的小山村现在还过上了有烧烤摊、娱乐室等城里人才有的生活方式。村里时尚的姑娘们穿上嘚嘚响的高跟鞋,骄傲地在干净的水泥地上串门,村民们过上了滋润富足的生活。

村里捎来30斤花生油,说是感谢我这个山村女儿为他们争取到修路的款项,感动得我热泪盈眶,再三推托。姐姐说,村民们都说这是一条女儿路。其实在修这条路的过程我没能帮上忙,心里一直很愧疚。

还记得我在6月20日写过一篇博文《杯水车薪的补助》,说到我那可爱的小山村,想乘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东风,要修通一条通屯公路,群众自发筹集了几万元集资款,自备石料几百方,然后多方努力争取上级的扶助款,铺设水泥路,实现道路硬化。如果能得到县里和镇里的支持,将会得到每公里12万元的补助。但是村干部和队长们几经努力,都没能让那条才1.2公里的通屯公路列入县里的规划,光靠村民的自筹款是无法实现这个愿望的。如果错过了今年,南宁市完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试点,就很难再得到拨款,因为其他自然屯已全部通完水泥路,就剩下我们离公路最近的小村屯了。

村支书给我打了无数个电话说了这事的艰难,队长也和我说了一大堆的困难,都要求我能出面帮忙。其实不用他们说,这是村里的大事,也就是我的大事,帮助村里解决困难我责无旁贷。于是我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想方设法无论如何也要努力争取在今年修通道路。我们村的新农村建设指导员阿黄也是一个热心人,积极为我们村说好话,起到很重要的作用。接下来就是看我在南宁的活动能力了。首先我找到县里管新农村建设的领导,把我们全体村民的迫切愿望和强烈要求明白地告诉领导,希望能得到上级的支持,并热情邀请领导在百忙中能亲自下到村里实地考察。但领导明确地告诉我,今年的指标已全部超额完成,没有任何松动回旋的余地。

此路行不通,急得我眼泪直掉,要及时调整思路,准备走上层路线。我找到交通厅的某领导,声情并茂(差点声泪俱下!)地陈述我们村的具体情况,在广西地图上比画说那个美丽的小山村和那些纯朴的兄弟姐妹,说全体村民热切盼望修路已久,积极性高昂,短短三天就把自筹部分的集资款全部收齐,有的村民倾其所有,有的到处借款,并交到镇财政所。如果修不成路,村干部就要一家一户地退还集资款,那么群众对村干部会失去信心,对政府也会产生不信任感,干群关系会恶化,以后的农村工作将受到一定影响,进而会影响建设我们的和谐社会。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说了一大堆我认为最能打动领导的话,但领导说修路是交通厅拿钱不错,但一切都由县里报项目,他们不直接管到具体的某一条路,除非有特殊的情况。看来这个方案也行不通。回来后我心里非常难过,茶饭不思,寝食难安,先生也帮不上忙,只替我干着急,也不知道下步该怎么走。

在这无助的时刻,我在我的博客里记下了我所经历的艰辛。是村民的强烈愿望鼓励我再次登门找到交通厅的领导,咨询像这种情况是否还有变通的法子,领导被我的精诚所感动,就指点我多走几个部门,甚至可以找到某企业赞助。但这无异于上青天。

我又冒昧地给广西壮族自治区新农村建设办的领导打电话,预约上门求助。我心怀忐忑,那领导却像春天般温暖地热情接待了我,并指点我下一步如何走,说只要我们继续努力,就会看到曙光。在领导的办公室,喝着温暖的茶水,听到滚烫的话语,我抑制不住又是眼眶发热。虽说没有得到真正实际的帮助,但能得到这样暖心窝的话语,我已非常满意了。

多方努力,绞尽脑汁,动用我的社会关系也没能有一个令我满意的回答,我怀着十分内疚的心情,失望地告诉村里的干部,说你们的女儿力量不够大,人微言轻,没能感化神仙,没能办成村里交给的大事,愧对乡亲们了。

事隔三月,传来喜讯,那条公路得拨款了,村民们欢呼雀跃,自发参加义工,经过几个月的奋战,将于近期通车,明年春节我回娘家时就可以走在平整的水泥路上了。于是姐姐就告诉我,村民们说,这是一条女儿路啊!

(写于2007年11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