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生活的别致
10082400000091

第91章 谁将是接替父亲送女儿回家的那个人

老韦喋喋不休地说起女儿的事情,这个不善言辞的男人越来越急于表达,越来越急于要我们关注,说来说去不外乎一向听话文静的女儿有同学接送了,不知是谁,不知男女,大有威胁到他当守护神地位的严重性。谁将是接替父亲接送女儿回家的那个人?老韦说的无意,我听得有心。

女儿长大了,出落得娉婷袅娜,老韦当成手中宝掌上珠,一直呵护有加。每每有同学相约,他都极其耐心等待女儿梳妆打扮,然后把女儿送到目的地,然后每半小时致电问询“与谁在一起呀?在哪里呀?你们玩什么呀?要不要爸爸接回家呀?我就在你附近呀”。热情得让女儿烦不胜烦,只好敷衍说有同学送回家,其实大多时候就自己坐公交车或者打的回来。这些都是在饭桌上被控诉出来的。昨天,大概又是涛声依旧,女儿和同学上青秀山烧烤去了,晚上8点多还没回到家。

老韦打来电话的时候我还在路上,回到办公室时通话时间已超过40分钟,老韦仍然不依不饶,叫我去侦察到底是谁负责送女儿回家的。说实在,女儿也到了可以恋爱的季节,只是还在求学之中,一心向学,心无旁骛,行动如常,没有端倪。同事和朋友每每问起都说可以找了,我说先读好书,再找好工作,缘分终会降临。广州的虹甚至每每电话中就把她女儿当典范,叫我要女儿用放大镜找到男朋友再说,不然会列入“圣女”行列。深圳的琳也是这意思,大有女孩到了这年龄不谈个男朋友就嫁不出去一样,举例那些“白骨精”佐证,我们家却不以为然,相信缘分。

老韦埋怨我说当妈的怎么不关心女儿的事情,为什么不问她是谁送回来的,然后用排除法把女儿相熟的男同学筛选一遍,认为有可能性的问了一遍。我和女儿第一反应就说他有病,老韦悻悻地愤然。我回应老韦当侦察员是他的老本行,这些本应该是他去侦察,为何要我去问,我又不关心这些,谁送不都一样?老韦的毛病是干刑侦多年后看谁都像嫌疑人,除了他女儿。对于我们的不理不睬,老韦瞪着那双狐狸一样狡猾的眼睛,又是愤愤然,看得出他对于那个抢着送女儿回家的假想敌极为不满,大有威胁到他在女儿心目中的地位,后果比较严重。为了安抚他那受伤的心灵,我就说你想想如果是恋爱的对象,那同学肯定会送到楼下,可是每次只送到小区门口,女儿都是自己走10多分钟的路,爬上长长的大坡,穿着高跟鞋一拐一拐才回到家,看来只是一般关系的同学。更有甚者有一次只送到桃源路,不是叫你去那里接的吗?老韦想想,点头认同。一次,老韦在饭桌上又对女儿旁敲侧击,问为什么同学送到楼下也不上来坐坐?女儿答,同学说从我们小区走太复杂了,不知道如何出去,每每都走错路,所以只能送到小区门口,老韦很是疑惑。

最近读了一篇文章《世界大变》,甚为有趣。说是几十年前,美国作家福德写过一篇文章《怎样估你的年纪》,一个人不知不觉就老了却浑然不知,不肯承认,更不肯接受,文中诙谐幽默。摘编一小段以飨读者:“我觉得门口由车道上来的斜坡近来变得更陡了。以前很容易上来,现在走起来非常吃力,有时还要分两三次走完,要在路边坐下来休息一会儿。是谁搞了鬼啊?不知道什么道理,现在的报纸和刊物印刷都坏了,油墨都洇了开来,糊里糊涂。字又印小了。偏偏我要拿得远远的才能看得清楚,而且眼睛要细眯着才行。前天我到电话亭打公共电话,要站到亭子外面才看得出要丢多少辅币进去才够。电话公司怎么搞的,不把字印清楚些?有时候,我只有请个后生把我要看的念给我听。这样请人也有麻烦,因为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现在人的声音都低了,我听不大清楚……好像大家再也不用和以前一样的镜子了。最岂有此理的是,现在他们在水里掺了什么东西,喝下去老要小便。往日我一夜最多起身一次,现在却要四五次。世界变得多凶。”读后会心一笑,继而哈哈大笑,人生总会按照自然规律去行进,无论是谁。

最后,我和女儿得出结论,根据老韦同志的具体表现,他向着老年人的目标正一步一步地迈进,虽然他还不十分肯定地认为他开始唠叨了。女儿安好他便安好,他安好我便安好。大家都安好,世界便都是晴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