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记者的发现力(增订本)
10180300000008

第8章 不要坐等新闻“向自己身边飞来”

看了2004年12月11日《总编室交接班日记》刊登的《媒体报道比较》,受到很大触动。这份简报反映的是总编室值班室抽样调查的结果,统计也许并不周全,但在一周之内,有这么多重要新闻迟报、漏报,这个问题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新华社是“消息总汇”。媒体用户和非媒体用户对新华社的期待很高,最主要的是希望新华社充分利用通讯社遍布海内外的新闻信息采集网络,准确、及时、充分地播发有价值的新闻信息。如果我们对海内外发生的新闻事件和热点问题经常迟报、漏报,在用户心目中,新华社就成了“残缺不全”的“消息总汇”。试想一下,读者迫切希望了解的新闻首先在某一家或者某几家新闻媒体上刊登出来,而花钱订阅新华社通稿线路或专稿线路的媒体却抄收不到这些新闻,久而久之,“消息总汇”的权威地位就会受到挑战,一些媒体用户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就有可能“另辟蹊径”“自寻出路”,这种危险是存在的。有作为的通讯社应该想方设法减少迟报、漏报现象,力求使自己播发的新闻达到“最准、最快、最全”的要求,让数以千万计的媒体用户和非媒体用户从新华社播发的稿件中感受到新华社的权威性,感受到新华社“靠得住、信得过、离不开”。各编辑部和国内外分社要从履行新华社基本职责的高度,认真查找发生迟报、漏报的原因,寻找导致迟报、漏报的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使迟报、漏报现象明显减少。

具体分析最近发生的一些迟报、漏报现象,一个重要原因是我们的触角还不是太广、信息还不算太灵,反应还不够敏捷。近几年,各编辑部和一些分社为解决这一难题,做过不少有益的探索,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成熟经验要继续坚持。现在的问题是我们对新形势下通讯社获取新闻信息的新领域、新渠道、新方法研究和思考得不够。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新闻发布和新闻采集工作存在着两个层面的“垄断”:从新闻发布层面来看,一些重要新闻资源控制在领导机关和中央部委手中,他们愿意发布,就有“新闻”,他们不愿意发布,就没有“新闻”。从新闻信息报道的层面来分析,主流媒体享有某些特殊待遇,他们愿意报道,受众就能看到“新闻”,他们不愿意报道,受众就与“新闻”无缘。在新世纪新阶段,这两个层面的“垄断”受到严峻挑战。

首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生活主体多元化,新闻资源也进一步多元化、分散化,相当一部分新闻资源已经不掌握在中央部委手中,一些地方、大企业、行业组织和其他社会组织掌握和控制着不少读者感兴趣的重要新闻信息资源,如果单靠中央部委发布新闻,不把采访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就不可避免地会漏发重要新闻。

其次,从新闻采集的实际状况来看,也呈现出多元化、分散化的趋势,许多专业报、都市报已经建立起自己独特的、采集某一领域重要新闻的网络。有些重要新闻,通讯社没有了解到,一些专业报、都市报却凭借自己灵敏的新闻采集网络,得到新闻线索,加以突出报道。如果我们不能及时对自己的新闻采集网络作相应调整,不尽快向社会层面拓展,在某个领域或者某几个领域,就有被“边缘化”的危险。

要清醒地意识到上述两个方面发生的深刻变化,解放思想、开阔视野、拓宽渠道、创新方式。要依托多媒体数据库待编稿库的组织指挥库,把营销总平台新闻热线值班中心搜集到的新闻线索,新华网、手机短信、社办报刊和国内外各分社搜集到的新闻线索,连同各编辑部掌握的各种重要新闻信息整合到一起,形成灵敏快捷的新闻线索搜集网络,并对有价值的新闻线索进行核实、组织深入采访和报道。这是减少和防止迟报、漏报频频发生的一项重要措施。

最近发生的迟报、漏报现象还暴露了我们在资源共享方面存在的漏洞。有的新闻事件我们播发了照片,文字报道却没有跟进;在对内对外互动问题上也存在一些缺憾。要解决这个问题,除了加强有关编辑部的“双边互动”,要充分利用新华社总编室一天两次的汇报会,各编辑部互通信息,相互启发,力求做到新闻线索共享、信息资源共享、采访成果共享。

要减少和防止迟报、漏报现象的发生,关键在于编辑、记者“主动精神”的发挥。我们可以回想一下,在本编辑部和本分社有没有坐在办公室里“等候新闻向自己身边飞来”的现象?新华社作为国家通讯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性通讯社,拥有许多独家新闻资源。党和国家经常授权新华社向海内外发布重大新闻,许多部委和省、自治区、直辖市领导机关经常主动向新华社提供重大新闻,这是国家通讯社的优势所在。但是,在“好事”面前缺乏自觉性,就容易朝着相反的方向演化。相对优越的采访条件,有可能促使一些同志产生“等候新闻向自己身边飞来”的念头。加上有的编辑部在进行采访分工时没有充分考虑到“竞争”和“互补”的问题,虽然也有“AB角”,但由于一线采访力量相对单薄,基本上是一个人“包”一个部委乃至几个部委。实事求是地分析,多数记者责任心强,也比较勤奋,能够从分工领域采集大量有价值的新闻,为丰富“消息总汇”作出了较大贡献;但也有个别记者不那么勤奋,有时接连几天也不到部委去一次,任凭重要新闻在生活中白白“流淌”。尽管目前迟报、漏报新闻只是个别现象,尽管“坐等新闻”只是发生在个别记者身上,但是,观念是可以滋生、蔓延的。如果不及时指出、不及时矫正,长此下去,“积极寻觅”的意识就会逐渐淡漠。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倡导“积极寻觅”的进取精神。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整合中央新闻采访资源,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引导编辑、记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善于从现实生活中发现新闻、捕捉新闻、报道新闻,千万不要坐在办公室里“等候新闻向自己身边飞来”。

(2004年12月20日“值班手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