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现实那一点光
10200200000123

第123章 (一百二十三)2012雾霾

年底,回娘家的桂花和蓉花都表示自家原有的田地涉及征收的都一律给弟弟大宝和小宝,各自村里都在等待着拆迁。何小妹三个女儿的那份补偿全部给她,而且她还找到朱前多要了一份补偿,因为当初孙子就是找他进了朱氏家谱。有了这个依据,他理所当然也有一份。何小妹心里甭提多高兴。小宝的户口成了众人仰望的大城市上海户口。朱小龙和媳妇的户口在县城里。

村里最让人红眼的要算朱双全,他们家儿子媳妇在镇上买了房,户口和田地仍然保留,而且他当初在稻谷场圈下很大的地皮,所以他的补偿也是最多。可是朱双全却不愿意接受拆迁。他得到消息后,是几天几夜没睡着。

话说朱双全家,这几年在镇长徐建国的支持和关心下,自己的生意也还马马虎虎,孙老板本是慢性格的人,品位和质量一直是他追求的标准,赚钱其次。尤其这几年网购生意的发展,他的生意还是不错,在朱家村的稻谷场后面也扩大了一块地方。

要说赔偿,朱双全家的面积最大。朱双全也不是赚钱,他一门心思想找到一个传承自己手艺的徒弟,但是这些年来,赚钱少的事情很少人去做,尤其徒弟们都追求数量的完成,极少数徒弟精心地完成一件作品。朱双全也是伤透了脑筋,有的认真,脑子不够灵活,有的脑子灵活,做事马虎,他一直想秦同华要是脑子好点,手艺就传给他。然而,他根本传承不了。

有人劝朱双全,现在拆迁了,可以补偿一大笔,自己这辈子都吃喝不完,何必再搞什么手艺,也不用再费心思找人传承了。但是朱双全倒是不乐意。徐建国亲自做了很多思想工作,最后他虽然答应徐建国拆迁,还是一拖再拖。年底,徐建国答应在朱家村还设立工艺品展示区,加工区域搬到镇上不远处。

年底村里朱小虎也答应搬迁了,起初他不愿意搬迁,他一直觉得自己的补偿不到位。最后还是徐建国出面和朱小虎谈了几次心才答应搬迁。

朱小虎本身有几分天地也得到了不少补偿,但是对山顶那块宝地补偿,他听说价值千万。他在山顶那里不仅有茅草屋,还有水井,还有一片自己开垦的土地,这些平时没人要的荒地,他都据为己有。朱小虎心里明白,他住的风水宝地,一方面龙王庙要打造,一方面水井也会利用。还有当年那块没人要的田地,村长就分给他了。这些也在征收规划范围内。这下他可变成了富有的人了。可是村长朱前带人测量后,除去他私自占用的地方,他的补偿才五六十万,这和村里大部分人家一样。不过他们一家好歹可以有楼房住了。镇上像样的三层楼房也就二十万左右,还一应俱全。要是在村里盖房子,那十万也能盖两层楼房。尤其朱小虎的儿子朱大山已经长大成人了,这时补偿就是及时雨。

至此,朱家村拆迁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了,就等待补偿款到位了。旅游规划工作进行中。

在一线城市从事医学工作的小宝今年早早决定回家过年。一到冬天整个城市都是雾霾,甚至一连几天太阳都是灰蒙蒙的,很多人便戴起了各色的口罩,像是歪了的猪鼻,甚至有人戴起了防毒面具,十分搞怪。他有时遇到雾霾严重的时候也会咳嗽不停,就像肺里进了东西,咳不出来。作为医生,他知道健康的重要性,口罩自然少不了。

为了挣钱,他好几年选择节日加班,没有回家了。当然他回家还有个迫切的原因就是,房价年年上涨,他的心跳也随着加速,他得找村长朱前首先拿到征收补偿款,去城里买房付首付,然后得找心爱的女友结婚繁衍后代。

这两年他攒了些钱,房子买不起,先把车买了,自己搬到了郊区租了房子,他把攒起来的公休假想回乡下过了一个没有雾霾的年。因为害怕堵车,他起个大早,装好礼品,开车回家前,他就激动地给家里打了个电话,接电话的仍然是母亲何梅。

“妈,我今天中午到家。”小宝的母亲听见儿子的声音兴奋得合不拢嘴,挂了电话激动地说:“儿子回来啰,儿子回来啰。”坐在客厅里的朱爱明刚起床,准备抽完烟,就去出门一趟。他一听还习惯地以为儿子坐火车一夜,已经到了村头了,便立即把烟头准备灭了,说道:“走,走,我们去村口接。”

何梅才意识到自己太激动了,说:“我是说儿子今天就回来了,还没动身呢!”于是两人便开始准备一桌饭菜等待中午回来的儿子。

这些年来,朱爱明和何梅也觉得自己扬眉吐气了,家里的债还完了,自己也觉得一身轻了,基本上不用靠女婿救济了,也不用再向朱爱新三天两头地借钱了。

这小宝就是全家的骄傲,也是全村的骄傲。以前朱爱新是全村的骄傲,现在换成他了。他至今还是全村唯一的一个学医的本硕大学生,而且还在一线城市工作。朱爱明夫妇经常得到别人的赞赏:“你家儿子有出息,祖坟上冒青烟的。”这样的赞赏似乎一直陪伴着他们,让一向贫穷自卑的朱爱明夫妇觉得心里无比自豪。

然而这个身上闪着无数光芒的小宝心里也有说出的烦恼。也许人本身就是个矛盾体,正如钱钟书所说,城里人想出来,城外的人想进来。但现实往往是,出去的难,进来的也难。城市的种种弊病一时难以消除,城市的种种诱惑却时时难以抗拒。你的内心就像一边在拼命地促使你逃,又一边拼命地抓住你不放,让你时刻体验挣扎的痛苦。小宝这些年就是这么走过来的,想逃,不敢逃,想飞,飞不高。

小宝在笼罩着重度污染的城里开了一个半小时终于出了城。本以为出城不久,雾霾会逐渐消失,可是一路上阳光都是一点威力没有,像是萎靡不振的样子。

长长的高速路上,这个时间点车辆还不是很多,放眼望去,都是雾霾看不清什么。只是车路过的时候,不时地看见高架两边高高的树上有鸟窝的出现,但是不见一只飞鸟。或许它们是迁徙到别的地方过冬,或许它们也害怕这雾霾,早已逃得远远的。

小宝心想几年没有回家,这雾霾已经蔓延到了两个省了,他心里只是期待着家乡还没有出现雾霾,因为那里山多树多竹子多农田多。可是直到车子进了本省的时候,还是像是在仙境中一样,一切都朦胧不清,丝毫没有减弱的趋势,仿佛整个地球都被雾霾包裹着,浑浊一团。

中午12点左右,小宝的母亲不见人回来也没见电话回来,着急打电话给他,朱小宝向母亲解释了一路雾霾影响了开车速度,在服务区休息时候咳嗽半天,忘记打电话。

下午三点时分,一辆别克进入了朱家村村口,村口与主干道是通过一座拱桥相连接,过了拱桥,路就开始颠簸起来。这些年来,村落的主干道都修成了水泥路,通向各个村子的分叉路本是水泥路已经破坏不成样子,门前还是泥石混合式的小路。

雾霾还在继续,不过似乎淡了些,车开得很慢,这样的路,小宝是第一次开,他小心翼翼地看着路的一边是高低不平的稻田,一边是高低跌宕的溪流。

在家里焦急等待的朱爱明夫妇早已跑到村口观望,他们知道儿子开车回来了,仿佛他们内心又增加了一丝自豪。车在村民们心目中还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

“你们家儿子了不起,在大城市当医生。”一个路过的村人牵着水牛遇见了何梅,赞赏道,眼里发出光芒。

“哪有不错,就是现在我们不欠债了。大城市寸土寸金,房子买不起。各种东西贵得要命!我们让他回县城,好歹还有个照应,他就是比牛还要犟!”何梅说完,还真的看了看那头再熟悉不过的水牛。那头水牛刚进村子那会,除了朱爱明能驯服它,其余人一律靠边站观看它的狂野。

那人正想问朱小宝每月工资多少呢,那辆别克车已经到了村口,小宝摇开车窗兴奋地喊道:“妈,爸,我回来啦。”

“哎呀,你儿子也买车啦!”那人一边赶紧把水牛往路边的小路上赶,一边惊喜地说道。朱爱明夫妇脸上突然变得无比荣光,绽放着灿烂的笑容。两人进了车。大宝家的大黑狗跟在后面,像是耍疯似的。

那人牵着大水牛,好半天才转过神来,拽了拽系在牛鼻子上的绳子,发现那只大水牛还在朝着车驶去的方向张望,不,不是,它好像是竖着耳朵听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