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日落,日落日出。时间如流水,飞逝而过,小七渐渐融入了朱家村的日常生活。人们对于她的到来,随着田野里的忙碌慢慢也没了起初谈论的热情。
农村的“双抢”(抢收抢种,因为秋后种下的禾苗基本没什么收成了)季节到了,家家户户起早贪黑,甚至披星戴月,村里一年最忙碌的时候莫过于此时了。大宝家的新房子快盖好了,本来说是准备新年入驻的,但是此时也只好放一放,还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没有资金来源购买材料,只能边等边盖;二是何梅害怕大宝看不住小七姑娘。反正这姑娘已经进门了,也不急盖房子了。
此时桂花也得回婆家忙活一阵,平时都是公公婆婆在家务农,双枪的时候还是需要有人帮一把。她带晓跃回婆家后,小七姑娘的活动范围更进一步扩大了,何梅只好边干活边看着她。
盛夏的朱家村,方圆几百里的浓阴笼罩,十里的溪水淙淙,水底可见的小鱼成群游荡,岸边的青草和石块天天在照镜子臭美。沿溪岸的左边间隙地散落着一排十几个大石铺,光滑如玉。小螃蟹在出水的石滩上自由地爬行或者打斗。成片的硕大柳树,已经合抱不了了,撑起了团团的绿伞。有时还有几个光屁股的小男孩在清澈的溪水里嬉戏,欢笑声不断。
每天天不亮,放暑假在家的小宝便带着一本书去青草茂盛的山谷里放牛,大宝和朱爱明便带着农具去田地里干活,小七跟在何梅后面,拎着一竹篮子揉搓好的衣服,穿过一条长长的田埂去溪边。大黑狗一直跑在前面,不时地回头张看。她们几乎每天第一个到溪边,选择两个相邻的大石铺,然后倒下衣服,一件一件地洗起来。当然有时也会有人比她们去的更早。
“她不是嫁过来的,还没结婚呢!”
“她还不是本地的,听我妈说,她是很远很远的地方过来的,价钱很贵呢!”
何梅和小七姑娘在溪边洗衣服,听见旁边的两个十几岁的小女孩在小声讨论,便走过去说道:“小姑娘,你们以后别在我家媳妇后面说话,你们也会照例被卖出去。不过都不叫卖,叫嫁出去。是因为你值钱,如果分文不值就是嫁不出去。”
两个小女孩愣头愣脑地看了看何梅,也不明白什么意思,只好不说话了,赶紧低头洗自己的衣服。不一会,何梅看见两小女孩的母亲来了,她刚请了几天假回来帮着家里抢“双抢”。她想找副业,又不想荒废了家里的田地,不然家里每年的公粮代金都交不起,所以就在县城里找了一份副业。这副业一年的赚头可以交公粮代金和孩子的学费,家里田地公公婆婆照顾着,只要保证一年的口粮就够了。
她一看见小七姑娘标致的模样,便问道:“何婶,这是你们家的媳妇?”何梅看得出她脸上的惊喜,便笑着说道:“嗯,你都听说了?”
她左右打量着这个低头不语正在洗衣服的小姑娘,感慨地说道:“没想到大宝还蛮有福气的,娶了这么俊的姑娘。我们这里水土养人,不像城里姑娘还花钱涂粉,我们村的姑娘都是水灵水灵的。”
朱家村的姑娘确实是个个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虽然没有什么东西可用来打扮,也是个个出挑,水色好。
何梅一听,笑得合不拢嘴,然后把她拉到一边,愁眉苦脸地说道:“哎,这姑娘来了,酒席都没办。”
她看何梅的脸色迅速由晴转阴,便安慰道:“何婶,这儿子有了媳妇,你这心里的大石头也落地了。钱慢慢还,慢慢还。这后面还要生孩子,还要用钱。你看你把媳妇养得这么富态,以后会有个大胖孙子的。”
何梅一听“大胖孙子”便立马笑着说道:“我是把她当亲生女儿养,甚至比亲生女儿还亲。我家两个女儿可没有她这么好的待遇。我从来都不让她干重活,还给她每天蛋吃。”
小七姑娘一边默默地听着,一边在清澈的溪边麻利地搓洗衣服。小七姑娘原来在云南老家可是和父母一样,什么苦活累活一样干,还得照顾弟弟。这洗衣服对她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
回到家里,两人在院子晾衣服,小七姑娘便问何梅,她什么时候结婚,不然全村人都说她是买的。她从心底也很介意这个“买”字。
何梅倒是被这一问难住了,不过她转而劝道:“姑娘,你还不能结婚,没到结婚年龄。你就是娶来的媳妇,到了法定年龄我给你按照这里的习俗风风光光地办酒席,还把你父母、弟弟请来。凡是村里姑娘有的你都有,我们是不会亏待你的。”
小七姑娘觉得何梅说的有道理。村子里很多和她差不多年龄的孩子要么在读书,要么出外打工。自然没有结婚,这事得等一等。只是对外要说自己已经20岁了,以免村长找麻烦。
村长朱前心里也知道小七肯定存在问题,但是他现在人到中年了,自己家盖了全村最高的两层楼房,墙面还贴了光滑的瓷砖。现在是日子好过了,他对此也只是睁一眼闭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