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妈妈,花无百日红,是什么意思?”打扮得花枝招展的晓跃一跑进院门就问母亲桂花,她为刚才听到的新词语感到兴奋不已。
“小孩子不要乱说。不懂的你可以查成语字典去。”正月初三照旧在布满阳光的院子里和大家打牌的桂花,她知道村里人最近经常说的“花无百日红”就是背后议论晚年的朱双全。晓跃听着母亲的训斥并不生气,还是蹦蹦跳跳地径直去屋子找字典。
于是在座的便说起了关于朱双全的故事。作为村里土生土长的人无人不知晓朱木匠朱双全,圆圆的脑袋,中等的身材,身强体壮,精神饱满,聪明无双。
这个朱双全要是搁在十年前,那不仅是村里的知名人物,还是镇上的知名人物。他是名副其实地“双全”,不仅会木工,也会竹工,而且技艺精湛,大概两者有相通之处吧。远近闻名的朱木匠,自然有很多父母带着孩子前来拜师学艺。按照惯例,那时做徒弟的一般不仅一年要交好几百的学费,而且还做一年到两年的义务工(算是学徒期免费跟在师傅后面干活)。然而朱木匠收徒弟不收学费,但是要看徒弟的资质好坏,若是资质不好的徒弟他坚决不收,宁缺毋滥,因为德艺双馨的他特别注重名声和面子。
就是因为他的手艺好和名声在外,远近几十里的村民们都是抢着请他和他徒弟们上门做木工。他们不管天气如何,都没有休息时间,有时还不得不加班加点地完工。即使过年期间,他们也休息不到一周时间。对大多数人来说,时间是不值钱的,想着法子去打发,而对他们来说,时间就是金钱,手艺红火得他们当中没有一个人愿意浪费一丁点时间。
还有就因为是朱双全的徒弟,自然娶媳妇讲对象也是抢手货。要是朱双全某个时间收了一个新徒弟,第一时间里肯定是十里八村的姑娘们听到的重大新闻,然后呢,这新徒弟早早被某个姑娘定下了,就没有然后了。至今没有听说朱双全的徒弟们娶不上媳妇,或者晚婚的。
近水楼台先得月。自从秦同华当了朱双全的徒弟没一个月,跟随着师傅经常出没在朱家村的时候,少女时的蓉花从一群师徒中一眼就认定了他。那还是一个天色渐白的清晨,秦同华跟在师傅和师兄们中间去一个大户人家做木工,快走出村头的时候,不经意间发现了一个少女的眼神拽住了他的脑袋不停地向后转。这就像做木工时弹线一般,一端牢牢地固定在秦同华的身上,一端被蓉花紧紧地拽在手里,然后砰地弹一下,那黑线便清晰地弹在已刨好的崭新的布满年轮的木头上。就这样少女的蓉花不是相信自己的眼光,而是相信朱木匠的眼光选择了他的徒弟秦同华。
没想到秦同华这个混账东西没控制住自己,交往不到几个月就让她未婚先孕了。而当时未婚先孕在村子里是特大丑闻,不仅朱爱明全家觉得颜面扫地,而且师傅朱双全也觉得是奇耻大辱,盛怒之下便将秦同华驱出家门,跟师不到一年的秦同华因此便只好自己在秦家村做些木工。即便如此,蓉花还是乖乖地嫁给了秦同华,让他早日升级为一名父亲。
自从出现了秦同华这样的徒弟之后,朱双全收徒弟的标准可是严上加严。然而就在这几年,朱双全突然就黯然失色了,请他上门干活的村民们突然少了很多,徒弟们也陆续离开了他,外出打工了。朱双全想挽留也留不住。
以前是徒弟求师傅,现在是师傅求徒弟了,时代在变。大概一是组合家具的流行袭击了农村原始的木工;二是塑料制品的风靡捣毁了农村的木工。最可恨的是朱双全的孙子和外甥竟然也嫌弃自己的木工了,他本想自己的孙子考不上大学就跟着自己做木工和竹工,好歹是门手艺,可以混口饭吃,因为手艺人饿不死是恒古不变的真理。然而事实是这项手艺越来越没饭吃了。没料朱双全的几个孙子毕业后也选择出外打工了,他退而求次,想把手艺传给外甥,没想外甥压根儿就理睬他这一套。红极一时的朱双全真的要被时代淘汰了!
现如今朱双全今年已经五十出头了,可是他出师早,带徒弟都三十年了,徒弟们也有几百人,而那些早年出师的徒弟们带的徒弟也不少,现如今也没有徒弟可带了。这个曾经大名鼎鼎的朱双全,现在村民们只是偶尔会提起他。今天要不是桂花在牌桌上这么一提,连秦同华也没有多在意这个多年不见,早已被他遗忘在朱家村稻谷场上的师傅朱双全。
桂花说,今年过年全村最冷清的就是他朱双全家。他的儿媳和孙子去年买不到火车票没回家过年,今年还是一票难求,索性也就不回来过年,一家人在北京过年了。
然而朱双全家以前每年过年是村子里最热闹的一家。大约从小年开始,不仅仅儿媳和孙子在家,来往的亲戚也特别多,都是父母领着孩子趁着过年拜年的机会求着向朱双全拜师。除此之外,还有就是老徒弟们带着礼品来谢师的。那时师徒的感情往往胜过父子的感情。
然而从前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人来朱双全家拜师的。即使朱双全向外宣称降低学徒的要求也没人来了。大概是因为这个朱双全心里也挺郁闷的,加上不慎受了风寒,从腊月开始每天路过他门前的人都能隐约地听见院子里传来不停的咳嗽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