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华为内部讲话:你的奋斗终有回报
10239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谈到华为,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华为手机好用,其实手机只不过是华为很小一部分业务,华为的真实身份是世界通信行业的巨头。在国外,华为令对手闻风丧胆!曾经的百年老店和超级巨无霸爱立信,在与华为鏖战几百回合之后,被利索地斩落马下。

想当初,1987年,43岁的任正非被骗200万,遭单位除名,妻子和他离婚。他一个人带着爹娘和弟妹在深圳住棚屋。在那寒冷黑暗的时光,他借钱创立了华为公司。

短短20年间,华为从一个作坊式小企业成长为市值千亿的全球知名企业,靠的不是人脉,不是资源,而是独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

华为公司是以奋斗者文化为本的公司,其制度和政策都以奋斗来衡量和定位,不奋斗就不是华为人,所以华为有说一不二的末位淘汰制。用华为人自己的话来说,那就是一天不奋斗,就有可能出局。任正非则说:“对于长期在岗位上不负责的人,可以立即辞退。若不辞退,这个队伍还有什么希望呢?”

在任正非看来,英雄都是摸爬滚打来的,从泥坑里站起来的才是圣人。对此,任正非的女儿孟晚舟也直言道:“在华为,不拼爹,不拼妈,一切看贡献和能力。”作为任正非的女儿,她在华为从基层做起,从台后到台前用了26年,正是“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

任正非把奋斗文化描绘得淋漓尽致:“18年来,公司高层管理团队夜以继日地工作,有许多高级干部几乎没有什么节假日,24小时不能关手机,随时随地都在处理随时发生的问题,更因为全球化后的时差问题,总是夜里开会。”没有华为人的奋斗,可以说就不会有今天的华为!

那么,华为员工凭什么卖力,凭什么拼命?因为华为让员工有盼头,有希望!比如,在华为,大老板任正非持有的股票虽然最多,但也仅仅占有华为股份1.4%,剩下的都被86%的员工占有。

而且这份股权可不是虚的,拿中国互联网最挣钱的BAT(百度、阿里、腾讯)三家公司的利润为例。有数据显示,阿里234亿,腾讯242亿,百度105亿,三家总共约580亿,并且70%被外资拿走!华为自己的利润是279亿,没有外资和他分。不仅如此,从2000年开始到2015年的15年时间里,华为从外国人身上赚的钱高达1.38万亿!

这就很容易理解,在华为,中层以上干部的年收入均百万以上的事实了。光是看在收入的分上,很多优秀的人才也是不会轻易流失的。

当然,一个企业取得如此辉煌成绩,靠的不只是拼命三郎的精神,还有实实在在的工作绩效。华为认为有效绩效的标准只有一个,那就是满足客户,这是企业获得高额利润的唯一途径。

任正非曾在《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一文中指出:“紧紧抓住产品的商品化,一切评价体系都要围绕商品化来导向,以促使科技队伍成熟化。我们的产品经理要对研发、中试、生产、售后服务、产品营销等负责。这就是要建立商品意识,从设计开始,就要构建技术、质量、成本和服务的优势,这也是一个价值管理问题。”

产品的商品化,或者说产品的价值化,最终依赖的仍然是广大华为人。所以,华为制定了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华为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骨架就是由价值创造、价值评价和价值分配构成的价值循环。

落实到个人,任正非说,华为评价一个员工的方法有两个:一是看他是否努力奋斗;二是看他能否提供实际贡献。这种贡献可以是潜在的、显现的;也可以是短期的、长期的;还可以是默默无闻的,甚至被人误解的。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可以,但一定得是真实存在的。

如今,华为已经成为企业界的学习标杆,华为人也成了职场人竞相羡慕的对象。不过,与其羡慕华为今天的成绩,不如学习华为过去的成长逻辑。尤其作为年轻人,我们不能只看到华为人手捧高薪,兀自抱怨哀叹自己时运不济。

很多人都不懂华为的年轻人为什么自愿去最艰苦的地方;华为的淘汰机制究竟有多狠;要想在华为混出个模样,真的不需要拼爹妈,拼人脉吗;为什么在华为,不仅要务实还要务虚……答案都在这本书里。

本书抓住华为公司的文化和管理精髓,不仅引用了许多任正非的经典语录,还收录了许多华为人的真实故事。他们拓荒海外市场的勇气与信心,他们在枪林弹雨中的坚守和奉献,他们不为人知的笑和泪,他们的成长和收获,无不让人感动落泪。

让我们一起寻找华为在成长路上坚守的那些东西,指导自己在职场上不断突破,成长为更强大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