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自画像
10319600000013

第13章 《探幽途中》跋

一个农村打工者刚到现代化的大都市,往往会感到茫然,产生一种无力感。每当我走进上海书城和其他大规模、超大规模的“书城”,面对令人头晕目眩的书山书海,也会有类似的感受。现在的出版真是太发达、太快速了,不要说读完那些不断印出的某一专题的新书,就是浏览各类新书书目、简介,都几乎成为一种难以实现的奢望。那么,我还有必要再出新书吗?书店里多我一本并不起眼的小书,又会有多少读者关注呢?

然而,如果换一个角度思考。既然有那么多写得不怎么样、很不像样、莫名其妙乃至不知所云的书都在堂而皇之地出版,我的书决不会比它们差,理应更有出版的理由和存在的价值。至少至少,我的书对我所从事的学科专业的读者、同行、学子和爱好者,或多或少总会有些裨益吧?如此一想,也就释然。

《探幽途中》就这样编就付梓了。这本小书收录二〇〇〇年至二〇〇六年间我写下的文字,仍然围绕中国现当代文学和台港文学两个中心而展开,仍然致力于“探幽发微,钩沉辑逸”。但与我以前的几本书相比,除了论述、考证、序跋、书评等之外,还说到美术和音乐,还有“且说说我自己”这一辑,内容是有点宽泛,有点芜杂了。这样也好。我本对那些高头讲章型的一本正经式的“学术专著”缺乏兴趣,我又不想去评选这个奖那个奖,这本并非没有学术的小书就以这样的“杂著”的形式与读者见面,岂不自然,岂不本色?我乐意这样做。

毛尖博士同意把她的妙文收入拙著作为代序,我的博士研究生王宇平小姐为拙著的编集做了不少工作,董宁文兄把拙著收入有名的“开卷文丛”,湖南教育出版社又玉成拙著出版,谨此一并致谢。谢了,谢了!同时,我也期待读者的批评,期待,期待!

二〇〇七年三月二十二日于海上梅川书舍

(原载二〇〇七年四月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初版《探幽途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