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前到日本访学,惊奇地发现东京、大阪等地许多大百货公司除了名牌、精品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竟然还有旧书店和古画廊镶嵌其间,于珠光宝气中透露出浓浓书香。查当时的日记,一九九八年二月二十四日,我就在一桥大学阪井洋史教授的陪同下,到东京池袋的Sunshine City参观第七届古旧书大展。东京和外地各大小书店的展台占据了该百货城整整一个楼面,我从上午十一时看到下午四时还没有看完。那天的收获是不小的,我淘到了胡兰成五十年代中期出版的日文著作《心经随喜》签名本、中国留日诗人黄瀛的诗文集(影印本),以及佐藤春夫、谷崎润一郎、永井荷风等日本著名作家的稀见版本等。这种把旧书作为“百货”之一种,把最不时尚的旧书业与最时尚的名牌百货混合在一起招徕顾客的做法,除了日本,在欧美乃至台港似乎均无先例,当然大名鼎鼎的台湾“诚品”则又当别论。我不知道这样做在经济上是否划算,但至少可以说明日本人确实喜欢书,爱读书。我曾感慨,我们这里如果也能这样做该多好。近年上海文化产业新招怪招迭出,蓬蓬勃勃,唯独旧书业不断萎缩,有些难以为继,不免令人心忧。没想到现在我的梦想竟能成真。日前有友人见告,四川路上的“福德广场”四楼新开文化特区,上海图书公司福德店及其所属虹口区收藏协会“书友沙龙”和“新世纪小人书屋”均已开张。这倒是件意想不到的新鲜事,百闻不如一见,当即决定造访。
原来,“书友沙龙”主人是我熟识的瞿永发兄。他是一九九六年上海读书界评选出来的“十大藏书家”之一,以收藏民国时期的文学和文化书刊著称,他主持“书友沙龙”当然再合适不过。“书友沙龙”里陈列的好书还真不少,光绪石印本黄遵宪《日本杂事诗》、《吴宓诗集》、梁实秋批注《西康之神秘水道记》、徐志摩散文集《落叶》初版本和诗集《猛虎集》精装本、老舍题赠林语堂的《离婚》、线装本《梅兰芳歌曲谱》、苏青《浣锦集》……一些民国珍稀版本是我从事多年现代文学研究还未曾寓目的,这次是大饱眼福了。永发兄在“福德广场”总经理、同时也是爱书人孙伟时先生的鼎力支持下创办这个“书友沙龙”,目的就是“为书找朋友,为朋友找书”,为旧书业的振兴尽一份力。不消说,“书友沙龙”也努力提供价格几毛钱、几元钱的各类旧书,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普通读者的需要。
那天我在“书友沙龙”消磨了一个下午,与瞿永发兄和孙伟时先生品茗谈书,展望上海旧书业的前景。在上海旧书业中小有名气的刘德华兄(非香港影星刘德华,而是上海旧书行家刘德华)也中途加入进来,大家的话题就更加热闹了。永发兄谈了很多他的设想和打算,包括不定期地举办“古旧书、小人书、特价书交流会”,邀请专家举行专题讲座,在条件成熟时开办“网上购书”,等等。我还得知“书友沙龙”的创办,得到了北京藏书大家姜德明、秦杰等人的关心和支持。的确,只要是爱书人,不管他人在何方,谁不愿意有更多的淘书觅书的好去处呢?
在百货公司里开办旧书店,乍看可能影响百货公司的正常营业,其实却是一个创造,是一个关注文化、营造书香社会的新举措,值得肯定。顾客在逛百货公司,选购自己称心如意的百货的同时,顺便到旧书店转一圈,既不浪费太多的时间,又何尝不会有意外的可喜收获?长此以往,潜移默化之中也就培养了顾客的读书兴趣,提升了顾客的文化品位。“福德”的尝试才刚刚起步,“福德”的书香还不够浓郁,这正需要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但愿“福德广场”的这一缕书香越飘越香、越飘越远,吸引海内外更多的爱书人闻香前往。
(原载二〇〇二年四月九日台北《中国时报·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