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开卷书坊·待漏轩文存
10319700000022

第22章 后记

吴奔星(一九一三年六月—二〇〇四年四月),湖南安化县人。诗人、学者、教育家。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毕业。历任国立社会教育学院、武汉大学、苏南文教学院、江苏师范学院、徐州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一九三六年六月,与诗人李章伯创办北平小雅诗社并出版《小雅》诗刊,与戴望舒在上海主编的《新诗》、路易士(纪弦)在苏州主编的《菜花》(后改名为《诗志》),相互交换稿件和广告,共同鼓吹新诗现代化,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现代派诗歌的代表诗人。一九四九年后,主要从事高等教育和文学评论工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创建人之一。

《待漏轩文存》选辑了先父吴奔星一九八〇年到二〇〇二年所写作的散文作品四十余篇。这些散文,写于父亲的晚年,以回忆、怀念性居多,既有对师友的记忆,如对中、小学时代的老师,对胡适、黎锦熙等大学时代老师,对齐白石、刘延陵、谢六逸、叶圣陶、冯至、田间、王瑶、公木、唐弢、唐圭璋、徐迟、卞之琳、梁之盘等文坛前辈或同辈的记忆;也有对亲朋的怀念,如对早逝的母亲及夫人李兴华,对老友李章伯、臧克家、汝龙、曾卓、纪弦、孙望的怀念。和笔下激扬澎湃的诗句不同,父亲散文的情绪是有所敛抑的,好像说故事、聊家常一般,以平实的文字娓娓道来。然而,通读这些平实的文字之后,颇能感到敛抑的情绪之下仿佛有火山熔岩在汩汩涌动;亲情之深、友情之真、细节之美,成为父亲散文打动人心的巨大力量。

除了怀人的篇章,父亲的散文还对他亲历的中国现代文坛的一些重大事件做了记录,如《〈小雅〉诗刊漫忆》和《烂缦胡同之恋》两篇文章,不但还原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期中国现代派诗坛重要诗刊《小雅》的来龙去脉,揭示了湖南会馆在《小雅》诗刊创办中所起的作用,而且通过获赠《小雅》诗刊合订本的回忆重现了和诗人李白凤、陈迩冬之间的友谊,前者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发表后,就一直是研究中国现代诗歌史料的重要参考资料,为数十部专著和不计其数的论文引用。父亲的散文里,这类兼具文学性、史料性的文字不在少数。当然,还有诸如《彭城何处霸王宫》、《江南可采莲》、《盛唐诗人的望月抒怀》等谈文论史的散文,话题虽并不新鲜,但从父亲的笔下总能够写出新意来,反映了学者和诗人的扎实学养和深厚功力。比如,我记得前南京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杨巩先生在读了先父的《盛唐诗人的望月抒怀》一文后,写诗赞曰:“啧啧吴奔老,文思仍少年。解诗穷胜境,析理拨迷烟。入意三分木,豁焉别有天。一轮中夜月,千载共悲欢。”

需要在这里说明的是:一、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因政治运动被迫搁笔近三十年的父亲冤案改正,返回南京后住匡庐路,虽然住房逼仄,但获得了写作自由,他把自己集书房、客厅、卧室于一身的十五平方米房间命名为“待漏轩”,寓意是要与时间赛跑,且写作时偶尔也在文后署“待漏轩”。这里所选取的散文,多半作于“待漏轩”,为作纪念,把此集定名《待漏轩文存》。二、《待漏轩文存》中所录文字以写作年代排序(写作时间不明的以发表时间为序)。三、凡发表过的文章均在文尾注明出处。四、部分文字发表后先父有所修改,收入此书按照修改处做了校订。五、回忆录难免有失忆之处,对于这部分问题采取不改动原稿、在失忆之处加注释的方式。六、我选取了父亲珍藏的部分老照片和信札,插入相关文章内,图文并茂倒是次要,主要是增加了此书的史料价值,因为不少珍贵的照片和信札,都是首次发表。

今年是先父吴奔星逝世十周年纪念,宁文兄督促我编成此书,并多方努力使其能够付梓,要特别感谢。内子浦雷做好贤内助之余,也为此书做了不少录入、校对工作,对于篇目选择,也提出了建设性意见,同样需要感谢。

吴心海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二日记于南京

开卷书坊(第一辑)

开卷闲话六编·(子聪)

我的歌台文坛·(宋词)

纸醉书迷·(张国功)

书林物语·(沈津)

条畅小集·(严晓星)

书虫日记二集·(彭国梁)

劫后书忆·(躲斋)

寻我旧梦·(鲲西)

开卷书坊(第二辑)

开卷闲话七编·(子聪)

旧书的底蕴·(韦泱)

听雪集·(许宏泉)

棔柿楼杂稿·(扬之水)

笔记·(沈胜衣)

邃谷序评·(来新夏)

我来晴好·(范笑我)

难忘王府井·(姜德明)

读书抽茧录·(桑农)

旧书陈香·(徐雁)

书虫日记三集·(彭国梁)

书虫日记四集·(彭国梁)

开卷书坊(第三辑)

一些书 一些人·(子张)

开卷闲话八编·(子聪)

书缘深深深几许·(毛乐耕)

西窗看花漫笔·(李文俊)

我之所思·(刘绪源)

自画像·(陈子善)

待漏轩文存·(吴奔星)

文人·(周立民)

左右左·(钟叔河)

温暖的书缘·(徐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