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性情》,[美]阿瑟·史密斯著,王续然译(译本据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一八九四年第二版插图本),长征出版社,二〇〇九年五月第一版北京第一次印刷。
阿瑟·史密斯(一八四五—一九三二)是一个美国传教士,中文名字明恩溥,一八七二年受美国基督教公理会派遣来华传教。最初在天津,一八七七年到鲁西北赈灾传教,一八八〇年后,他久居山东恩县庞家庄,在此建立教会,并开展慈善、教育、医疗等活动,时间达二十年之久。晚年在北京郊区从事写作。
史密斯在中国生活长达五十多年,以他在中国社会底层的长期经历和观察,对中国人的世俗生活以及由此而反映出来的国民性颇有体悟。在充分积累的基础上,他写了多部有关中国的著作,如《中国研究大纲》、《中国的农村生活》、《中国的格言与谚语》、《今日的中国与美国》等,其中最著名的代表作,则是《中国人的性情》。
这是一本以随笔形式写作的社会学著作,书中的文章先是在上海的英文报纸《华北每日新闻》陆续发表,一八九四年又在纽约由弗莱明出版公司结集出版。这本书问世后轰动一时,首先是在美国产生了很大影响,同时也引起了西方世界的广泛注意,成为西方人介绍与研究中国人国民性的最有影响力的书,被西方学界称为“世界上研究中国民族性最早、最详尽、最切实的著作”之一。
史密斯的这本书以“中国人的性情”为总主题,全书共有二十七章,分别从“面子要紧”、“厉行节约”、“辛勤劳作”、“严守礼节”、“忽视时间”等角度切入,将作者在中国生活期间所观察、体悟到的中国人的生活行为、处世方式、品性素质等多个方面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和深入的剖析,进而尖锐地揭示了中国人的国民性、中国晚清政体同中国要走向现代化之间的深刻矛盾。全书材料丰富,引征有据,评说褒贬,自成一家之言。这本书开创了研究中国人国民性的先河,是这个方面的第一本带有社会学性质的著作。虽然史密斯的视角和立场总摆脱不了西方社会的价值观,笔调有些低沉,还有偏颇之词,但总体而言,由于他的观点和结论是来自于自身长期的观察和体验,持论还算客观,自有其不可忽视的警醒价值和提示意义。此书既是西方社会认识中国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中国人反思和自醒自身国民性的苦口良药。
鲁迅是中国现代研究和剖析中国人国民性最深刻的经典作家,他对这本书就很注意,曾多次肯定和提到过它。鲁迅青年时代在日本读书时,就曾仔细研读过此书的日译本,这对他以后致力于揭示和改造中国人国民性的努力有很大的影响。直到一九三六年,鲁迅在临终前不久还说:“我至今还在希望有人译出史密斯的《支那人气质》(按:即《中国人的性情》)来。看了这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几点说得对,变革,挣扎,自做工夫,却不求别人的原谅和称赞,来证明究竟怎样的是中国人。”
对于中国人来说,史密斯做的另一件大事更不可被忘记。一九〇六年三月六日,当时的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邀请他在白宫午宴,利用这个机会,史密斯向总统建议:美国可以把清政府的庚子赔款退还给中国,并提出将这些银子用在对中国有益的事业上,特别是可以供给中国的学生到美国来留学。
史密斯的魅力和热情让老罗斯福总统深为感动,十天以后,罗斯福给史密斯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信中说:“读了您的两部大作,我非常快乐,真是非同凡响。我感到自己对中国的了解多了。前次相会,愉快之至。对于我们所谈关于中美庚款的事,您以为我能作什么,希望马上写信告诉我。今天德国大使曾对我说,在他读过的所关于中国的出版物中,您的作品是最好的。”
在史密斯等人的推动下,罗斯福总统向国会提出了赞助中国教育的咨文并获得了通过。一九〇八年,美国政府正式宣布退还中国“庚子赔款”的半数,计一千一百六十万美元,作为资助中国留美学生之用。为了开展派遣学生的工作,清政府于一九一一年在北京开设了清华留美预备学校(后来改名为清华大学),为中国青年学生打开了赴美留学的大门,从此,一批又一批的年轻学子借助这笔资金出洋留学,他们中间涌现了许多优秀人才,成为各个领域的精英,为落后的中国走向现代社会贡献了力量。
退还“庚款”为中国办教育这件事,不管从何种角度去揣测,不管用何种观点来评价,客观上说,对现代中国的发展都是很有意义的。无论以后的历史会发生什么事情,就史密斯这个人和他的这个行动来说,中国人民是不该忘记他的。
附记:我在二〇一一年十一月二十五日的《报刊文摘》上看到全国政协委员、外事委员会主任赵启正先生的一段话,提到了史密斯的这本书,现将它附录于后,供读者朋友参考:
克林顿访华的时候,他通过他的亲属和对中国非常熟悉的美国通带话来,他想知道中国人的生活,想读一读有关中国人素养的书。居然我们提供不了一个中国人描述现代中国人的书,我们有的是杨树蒙写的《中国人》,这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书籍,说今天的中国人已经不太合适了。外国的书我们出版社不断带来,就是美国传教士写的《支那人的气质》,鲁迅读了以后愤然觉得中国民族应该不行了,这是一九〇〇年前后出版的,这本书中有很多章节说得很直率,比如中国人爱说谎。我们现在拿不出一本现代人写的中国人或中国人的素养,或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或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