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混在历史的穿越者
10322400000136

第136章 小不点儿

陆山和如画来到了卧室外面的小厅之中,询问了嬿儿之前的生活,如画对他一一道来,对于细节的地方,陆山再次进行了询问,有些事情如画也不是很清楚,毕竟她的年纪也不大。

陆山得知嬿儿今年只有三岁,虽然早已有了心理准备,但是眼皮还是狠狠的跳了几下。

她安排如画和嬿儿住在这个院子里,明天他会再派几个侍女过来由她管理,简单的交侍了一些事情后,陆山就离开了院子。

由于得知嬿儿在新都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启蒙教育,陆山给她找来了一位老夫子继续对她进行学前启蒙教育,又从王莽那里借调来了一位教授礼仪的妇人专职教授她礼仪。

王莽本来是想要替他举荐一个官职,陆山婉拒了,表示自己不愿为官,愿意留在他身为替他出谋划策,王莽倒也没有反对,也就没有重提此事。

自从府邸中多了个小不点,倒也多了几分热闹的气息,陆山也去看过嬿儿识字和学习礼仪,可能是由于在这之前就受到过良好的教育,所以上课的时候特别的认真,像个小大人一样,看得他忍俊不禁。

由于他在府中无事的的时候通常都会在花园里摆上酒水,食物,从书房的藏书中拿出一卷书,在那里饮酒,读书。

嬿儿做完每日的功课后,也都会到花园中玩耍,两人倒也能经常见面,一开始的时候嬿儿还是有些怕他的,在他面前总是规规矩矩的,也可能是良好的礼仪教育让她不得不这样做。

不过在家中的时候,陆山对这些并不是很在意,陆山还记得第一次在花园里见到她,那时他刚摆好了酒水点心,拿起书卷,准备享受一番,看到嬿儿也来到园中游玩。

不一会,如画带着嬿儿走了过来,嬿儿对他见过礼后,安安静静的坐在他旁边,陆山放下书卷,询问她的学习进度。

嬿儿有些骄傲的讲了起来,并表示老夫子和教授礼仪的王教习都夸赞她学的好,虽然脸上有些骄傲的神色,但她的的话语依然是不徐不疾,语调也十分的平稳。

陆山笑着夸赞了她几句,她居然脸红了,陆山同她聊了一会之后,让她不用在意自己,可以在花园中玩耍,她摇了摇头没有说话。

陆山也不强求,端过几份甜点和果盘放在她身前,告诉她想吃哪一样可以自己拿,但是在陆山看了一会书后发现她一点也没动,他就拿了点心送到她嘴边,她黑黝黝的眼睛骨碌碌的看了看他,抬手接了过去,张开小嘴小口小口的吃着。

陆山看到她吃完后,又拿起一片切好的水果递过去,她也没有拒绝。

由于早就给她那里送去了用动物的鬃毛制成的牙刷和食盐,并教会了如画使用的方法,让如画每日里监督她刷牙,所以陆山倒也不怕她会蛀牙,只是甜食还是少吃些为妙。

不过好在嬿儿对甜点胃口还算一般,倒是对他找来的各种各样的水果非常喜欢。

至于她们以前每日餐后会用到的漱口水,陆山也只是简单的询问了一下,并没有制止。

如此几次过后,嬿儿倒也不怎么怕他了,但吃起东西来还是规规矩矩的。

慢慢的,陆山发现只要他在花园中读书,嬿儿就会过来,而且在他身边坐下后,只要看到他拿起书来看的时候,她就会偷偷的看过来,然后悄悄的在那里吃果盘,他一旦放下书,她立刻就会停下来,直把他弄得哭笑不得。

陆山虽然经常会给她那里送去水果,但是也不敢多送,怕她吃饱了水果后,不愿意再吃正餐,毕竟她还是处在长身体的时候。

由于对她进行水果限量供应,所以对她的这些小动作倒也不甚在意,慢慢的她发现他不像夫子和王教习那样严厉,同他也熟了起来。

陆山喜欢在读书的时候小酌两杯,有时看的入迷了,会忘记倒酒,等端着空杯子送到嘴边的时候才发现,有一次,嬿儿看到她杯子里没酒了,居然双手握着酒壶替他倒酒,把他乐得不轻。

相熟了之后,嬿儿每次来的时候也不避着他了,喜欢吃哪一样,就让如画给她端到身前,吃的津津有味,时不时的还会给他递过来一些小点心,一副小大人的模样。

这一日,王莽派人前来召他前往,由于得知嬿儿的母亲也来到了长安,他决定带着嬿儿一同前去。

如画把嬿儿带了过来之后,嬿儿得知要见母亲之后非常的高兴,如画和嬿儿随着他向外走去,走到中门的时候,陆山感觉到嬿儿在扯自己的衣衫,低头看了过去,笑了起来,原来由于门槛太高,嬿儿过不去。

他弯腰把她抱了过去,谁知嬿儿竟搂着他的颈项不愿松手,陆山询问过后,她小声的在他耳边说起原因,陆山有些无奈,原来她刚刚一直在练习姿容礼仪,站立久了,腿有些痛,不想走路了。

陆山抱着嬿儿来到府外,马车早已备好,如画先上到马车上面,把嬿儿接了进去,陆山随着也上了马车,向着王莽在长安的府邸赶去。

公元前1年,六月,刘欣死于未央宫,董贤被免去大司马一职,不久后自杀身亡,王莽被群臣举荐重新担任大司马一职。

同年,赵飞燕被贬为庶人,随后自杀身亡。

经过王莽的进言,王政君决定立中山王刘箕子为帝,后更名为刘衎。

次年,也就是元始元年,由于王莽学习过中国古代历史后,一直崇尚儒学,封周公后代公孙相如为褒鲁侯,封孔子后代孔均为褒成侯,追谥孔子为褒成宣尼公。

同年,益州献黑雉、白雉祥瑞,儒生进言,尚书中记载周成王时曾有白雉祥瑞,众臣皆言王莽有定国安汉家之大功,赐号曰安汉公。

由于刘衎年幼,太皇太后王政君垂帘听政,王莽为辅政大臣。

公元3年,王莽开始广建学校,推广儒学。

次年,王莽加号宰衡,地位在诸侯王公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