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漫品二十四节气
10414500000007

第7章 谷雨:气赏暮春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一首唐诗,我们读着孟浩然的这首《春晓》来到了暮春的谷雨节气。这首诗是诗人隐居在鹿门山时所作,意境十分优美。春天,有着迷人的色彩,醉人的芬芳,诗人都不去写,他只抓住清晨刚刚醒来的瞬间,从听觉角度着笔,写春之声:捕捉那处处啼鸟和昨夜的风雨,表达自己喜爱春天和怜惜春光的情感。特别是那潇潇风雨,虽然是春天的轻风细雨,但毕竟要摇落多少春花,带走多少春光。这首贴近生活、情景交融、意味隽永的诗句,很容易让我们联想到眼前的谷雨节气。

谷雨是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时到谷雨,已近暮春。

每年4月19日至21日(多为农历三月上旬至下旬),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所谓“谷雨”,源自我国古人的“雨生百谷”之说。我国明代介绍植物栽培的著作《群芳谱》说:“谷雨,谷得雨而生也。”谷雨节气,降雨增多,雨生百谷,这正是越冬作物快速生长、秋粮谷物播种所需要的雨水。农人认为“清明断雪,谷雨断霜”,在中原及其以南各地,这都是播种栽植、种瓜点豆的最佳时节。气象专家表示,谷雨的到来,意味着我国大部分地区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非常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可见谷雨的农业意义,是显而易见的。

谷雨节气,田园更新,万山叠翠。在我的大别山故乡,此时绿满山川,百鸟归林,充满生机。这时的小麦都已出齐麦穗,比小麦成熟略早的大麦正在灌浆垂穗,油菜都已谢花结籽,豌豆的豆荚亦趋饱满。以我小时候放牛的经历去看,爱到他人豌豆地偷吃生豆角的放牛孩子,这时多了一项“春天零食”。

此时,漫山遍野,草木葳蕤,满眼葱翠,放牛孩子十分活跃。把牛赶到山上,可以“牵放”(拉着牛鼻绳放牧),也可以“抛放”(将牛鼻绳挽在牛脖子上任其自放)。可爱的牛们,睁着圆圆的大眼,闪着长长的睫毛,轻轻甩着后尾,嘴巴一起一伏地低头啃草,我们则嬉戏着,唱着山歌小调,或者寻找和探究树上的新鸟窝,或者在茅草丛中抽取尚未变老的甜嫩茅针,寻找檀树和野月季的鲜嫩枝条等“野生零食”。当沁人心脾的清香飘来,瞩目附近,定能找到三两枝正在绽放的兰花……

因为此时多雨,放牛时常被雨淋,亦能看到山泉涌流,溪涨塘满,故特别喜欢宋代雷震的《村晚》: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默诵着这首古诗,就觉得苦寒的牧牛生活其实常处这种生动的意境之中。如果没有置身山区农村并上山放牛的生活经历,是很难体会这种意境的。

故乡没有牡丹,但在中原地区,民间流传着“谷雨过三天,园里看牡丹”的说法。其实,这是过去的说法,现在气候变暖,牡丹花期都已提前,近年来每到清明节前,就已有游客前往河南洛阳、山东菏泽等地观赏早开的牡丹了。至于唐代诗人刘禹锡所说的“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动京城”盛况,即牡丹的大规模盛开,现在也多在谷雨到来前后。

在节令较早的南方地区,谷雨时节,“杨花落尽子规啼”,柳絮飞落,杜鹃夜啼,樱桃红透,自然景物告示人们:时至暮春,即将入夏了。这时,若潜心春读或写作,偶向窗外望去,那正如宋人叶采的《暮春即事》所写:

双双瓦雀行书案,点点杨花入砚池;

闲坐小窗读周易,不知春去几多时?

此情此景,随着气温变暖,甚至会提前在谷雨节之前出现了。

在我们小区,这时除了长叶最晚的枣树和柿树,其他树木都已经长齐了新叶,清明前后开出的各种花,基本都已败谢。埋在花盆里的老红薯,已经冒出紫红色的幼苗。

此时此刻,谷雨晚春,诗一般的意境早已呈现面前,走入生活,于我是那么直观。几前之天,从路边小菜市买回榆荚(俗称“榆钱”),拌面粉蒸熟后可炒可凉拌,吃了一回晚春的赐食。昨天和今天,又按同样的方法,吃了两次槐花。中原地区多槐树,此时正是吃槐花的大好时机。

至于杨絮、柳絮四处飞扬,过敏体质的人必须注意防止过敏性鼻炎、过敏性皮炎、过敏性瘙痒、过敏性哮喘等花粉症的发生。“飞花”之天,出门时应“武装”好自己,也不要在室外晾晒衣服被褥。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农民生产的粮食,要首先完成上交国家公粮的任务,而且上面经常超量征收(省、县、区、公社的干部都层层虚报粮食产量,公粮任务加码),加之“极左”外交路线下将大量粮食“援助”到国外,每到这个青黄不接的时节,一方面缺粮少食,一方面身处农忙,体力消耗极大,人们每天感到饥饿无力。好在这时的青菜、野菜和可食的树叶多了起来,我们在生产劳动之余采集代食之物,努力地度过“春荒”。

我们的祖先将谷雨的“三候”分为:一候萍始生;二候鸣鸠拂其羽;三候胜降于桑。

一候“萍始生”。中国有一句成语叫“萍水相逢”,指素不相识的人偶然相遇。还有“萍踪”一词,形容某人踪迹漂泊不定,像浮萍一般。这里的“萍”,乃是一种漂在水面的水草。古人认为,谷雨之日,萍开始生长,萍水始相逢。小时候生活在农村,常在稻田、水塘、坑池、河湾静水等处看到这种水生植物。绿色的圆形浮萍,大小近似我们现在使用的一元硬币,常有一些或飞或跳的水面昆虫在上面歇息。还有一种小浮萍,只有指甲盖大小。在家乡,浮萍的旺盛生长,是在入夏之后。人们有时用网兜捞起浮萍,拌进谷糠麦麸喂猪,猪都很爱吃。但近几十年来,由于除草剂的大量使用,浮萍已经近似灭绝,很难看到了。

二候“鸣鸠拂其羽”。谷雨后五日,鸣鸠拂其羽。这里的“鸠”,乃指布谷鸟。元末明初军事家、政治家、文学家刘伯温有诗曰:“鸣鸠语芜声相应,又是人间一度春。”布谷啼叫,田间已长杂草,预示春天要结束了。这一候是说:谷雨之后,布谷鸟也已飞来,一边鸣叫,一边梳理羽毛。布谷鸟是一种节气感很强的鸟,因为它的叫声近似于“布谷”,又与“播谷”近义,所以被称为“布谷鸟”。在江淮至华北的广大区域,每当小麦接近成熟之时,就能听到布谷鸟的叫声,而且夜晚和黎明时分的叫声更为清亮,声声催动乡间农人,提示人们不要耽误收割和播种的农时。在农家人的心中,布谷鸟不仅是℃鸟,而且是最有代表性的春鸟。

三候“胜降于桑”。胜,戴胜鸟也。桑,泛指树木。在布谷声声满山川的时候,“戴胜降于桑”的第三候随之而来。戴胜鸟一身花色,头顶一撮鸡冠形彩色羽毛,故又俗称“鸡冠鸟”。这是一种不易见到的珍稀鸟儿,谷雨前后在中原地区出现。非常幸运的是,春暖花开之后,竟有戴胜鸟光临我们小区。我暗中观察发现,只见它将又长又尖的细喙快速插入土中,从土里叼出小蚯蚓等吞食。

谷雨“三候”,古人所取的三种代表性物候,是经过长期观察和精心挑选的。

有雨才生谷,有谷才养民。我国古人为什么用“谷雨”命名这个节气,除了“雨生百谷”的说法,还有个美丽的传说——这要从仓颉造字说起。

原来,开天辟地之后,人类几十万年都没有文字。传说到了黄帝时代,黄帝的史官仓颉立志造字,造福于民。他辞去官职,遍访九州,然后独住一处,潜心造字。造了三年,造出一斗油菜籽那么多的汉字。黄帝听到这个消息后大受感动,决定奖个金人给仓颉。但仓颉觉得自己做了应该做的事,不应受到这样的重奖。他请人抬着金人送到黄帝宫中,说这是天下之物,自己不能私占。过了四五天,突然飞来一道霞光,金人不见了,黄帝也不清楚金人去了哪儿。当晚,睡梦中的仓颉听见有人大喊:“仓颉,黄帝奖的金人你不要,你想要啥?”仓颉回答说:“我想要五谷丰登,让天下的老百姓都有饭吃。”第二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仓颉正要出门,却见整个天空都在下五谷,那谷粒下得比雨点还密,地上积了一尺多厚才停住。对此,乡亲们十分惊讶,都高兴地往家里收谷子,家家都堆满了五谷。黄帝听到这个奇事,便把下“谷子雨”这天作为一个节日,叫作“谷雨节”。

传说是民间的一种颂扬,但仓颉造字确有真实的记载。仓颉造字,无疑是一项伟大的创造。在陕西一些地方,民间曾有“谷雨祭仓颉”的习俗。民众一直延续着这一汉代以来流传千年的传统,将仓颉视为“文祖”,始终感念着他的功德。建在陕西白水县的仓颉庙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受到历代民众的供奉,民国时期爱国志士于佑任先生为该庙题写了“文化之祖”的匾额,解放军战争中西北野战军司令员彭德怀亲自起草了保护仓颉庙的手令。

仓颉等中国古人创造的汉字,全面赋予每个字的字形、字声、字义三个维度,每个字不仅可以组合造句,而且可以单独使用,并且具有审美价值,都可以写出书法艺术。数千年后的今天,无论社会和科学技术如何发展,汉字都始终充满生命活力。例如当今不断发现的金属元素和化学元素的名称,虽然古人造字时没有,然而古人所造的汉字里却都有,完全能够满足现代人的需要。

中国有多少汉字,就有多少故事。世间万物,皆入汉字,一字一画,能将日月星辰、风霜雨雪、山川河流、林木花草、人物鸟兽、天文地理、科学技术、农业生产、世界未来、伦理纲常等,统统象形成字。凡此种种,特行独立,仪态万方,唯有汉字。这是多么独特而伟大的文化成就啊!

当然,上天是不会下“谷子雨”的,只有“春种一粒粟”,才能“秋收万颗子”,每粒粮食都需要经过辛勤的劳动才能得来。那个美丽的传说,无非是要我们记住“造福”才能“得福”的道理,要我们记住为中华民族做出了伟大贡献的古圣先贤,记住善有善报的朴素道理,记住尊天敬地的传统文化内涵。这些,便是我们民族的价值观。

在这“谷雨”前后的农历三月初三,还是轩辕黄帝的出生日。后人为纪念轩辕黄帝的丰功伟绩,于每年三月三举行祭拜活动,以记取中华之魂、民族之根,追思先德,认祖归宗,绵延香火,凝聚族魂。历朝历代,对此均奉以国祭。

三月三这天,还是传统民俗中的“上巳节”,据说这天亦为城隍诞辰日。凡供奉有城隍的寺庙,这天都要举行迎神赛会,搭台唱戏,四周老百姓则前往上香、祭拜、看戏、赶热闹。在我们家乡,就曾有这种活动。

家乡的三月初三“上巳节”,虽然并非通行节日,人们却约定俗成,把它当作一个传统节日来过:吃蒿馍,看鬼亮。

家乡生长了一种特有植物,被称为荠蒿。每年农历三月初,荠蒿从旧株老兜里萌发长出,翠绿鲜嫩,摘叶闻之,异常清香。三月三前夕,家家户户都用舂米用的石碓舂出一些大米面,三月初二晚上,面掺甜酒曲,发于盆内。三月三清晨,将采回的新鲜荠蒿切碎,掺在发好的米面中,蒸成蒿子馍。蒿子馍蒸熟,热气中弥漫着特有的香气。酥软的白馍上,均匀地缀满点点绿蒿,既好看,又好吃。据说,吃了蒿子馍,这一年身上不会长疮。的确,荠蒿有消炎、镇痛、化痈、清肺、利肝、祛邪之功。

这天早上出工生产队的集体劳动时,妇女们都带上一两个自家的蒿子馍,分掰给众人,相互品尝,交流手艺。

当天晚上,人们来到视线开阔之处,在漆黑的夜幕中静观各个村头、路口及劳动场所,期望看到鬼亮,猜议着邻村中某人这一年的生死。其实,很多人都是“小孩放炮”——既爱又怕,难免失望而归。

记得有一年的三月三夜里,我和哥哥摸黑来到东山头看鬼亮,夜幕漆黑,心里怯怯的。正在此时,背后的树丛突然哗啦啦一阵恶响,随即一物猛扑上后背,两手搭住我的肩膀,嘴巴抵着我的脖子喷热气。顷刻之间,我头皮发麻,嗓子发干,吓得想喊也喊不出声来。数秒钟之后,我哥才喊了声:“狗子!”这时我才发现,是我家的大花狗将前脚搭在我身上,狂热地表示亲昵。

因为自己怀念那种遥远的记忆和美食,今年年初在阳台上栽植了一盆河南新县朋友送来的故乡荠蒿。开春之后,长出一盆翠绿的嫩蒿。三月三那天,终于吃上了思盼多年的蒿子馍。

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每年的谷雨节是最浪漫的日子。有女儿即将出嫁的人家,这天会蒸出上百斤甚至二三百斤大米的乌米饭,当作“喜糖”招待来客。所谓乌米饭,是用当地的乌树叶汁浸泡糯米染色的。上门讨要乌米饭的人越多,越说明这家姑娘有人缘,全家人越觉得有面子。谷雨节之夜,寨子里的未婚男青年会趁着夜色,冒着被“打花脸”的风险,以布蒙面,将糖果丢进自己暗恋的女孩家里。女孩子们则手疾眼快,趁机扯下蒙面布,将锅灰抹在男青年脸上,以便认清是谁在眷恋着自己。男青年也很愿意被“打花脸”,它标志着暗恋的圆满结束。这个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的习俗,已经延续了四百多年,是对农耕文化和婚恋习俗的双重表达,谷雨节也就成了这儿的“爱情节”。在淅淅沥沥的细雨中,恋人们共打一把花伞,漫步在乡间小径,闻旷野草香,听鸟儿歌唱,别有一番谷雨情致。

在湖北、山西、山东、陕西等地,旧时谷雨之日,要将年画一样的道教神符贴在门上,名曰“禁蝎贴”,又称“谷雨贴”,上面刻绘有神鸡捉蝎、张天师除五毒的形象,有的还附有诸如“谷雨三月中,老君下天空,手持七星剑,斩杀蝎子精”的文字。张天师为道教门派之一的“正一道”龙虎宗各代传人的称谓,湖北武当山供奉着张天师雕像,深受民间敬奉,人们赋予了他很多消灾赐福的神功。

陕西北部和关中一带的“禁蝎”咒符,以木刻印制,上面印有“谷雨三月中,蝎子逞威风;神鸡叼一嘴,毒虫化为水”的咒语,画面中央雄鸡衔虫,爪子下还按着一只蝎子。在《西游记》第五十五回,孙悟空、猪八戒都敌不过蝎子精,观音菩萨也自知近它不得,只好让孙悟空去请二十八星宿之一、司晨啼晓的昴日星官。昴日星官原本是一只双冠公鸡的化身,他现出大公鸡的本相,对着蝎子精啼叫一声,蝎子精即刻现了原形,再啼叫一声,蝎子精浑身酥软,气绝身亡。

清乾隆六年《夏津县志》记载:“谷雨,朱砂书符禁蝎。”可见“谷雨禁蝎”是有来历的。以前生活在农村,的确发现鸡不怕蜈蚣、蝎子等毒虫,能够将其啄食。时到谷雨节气,各种毒虫开始肆虐,“五毒”之一的蝎子危害尤甚,所以旧时“禁蝎”除去迷信成分,也反映了人们驱除害虫及渴望平安的心愿。

在一些沿海地区,渔民过“谷雨节”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清朝道光年间将“谷雨节”易名为“渔民节”。每年谷雨这天,沿海的渔民都要举行祭海活动,祈求海神保佑,出海平安,鱼虾丰收。今天富裕起来的山东荣成渔民,谷雨这天仍要隆重祭海,向海神娘娘敬酒祭拜,然后扬帆出海捕鱼。

过去,一些乡村还有“走谷雨”的谷雨风俗。谷雨这天,妇女们穿戴一新,走村串亲,有的则到野外走一圈就回来。谷雨天,风和日丽,草木青青,百鸟啼鸣,人心爽快,一直忙碌家务的妇女们忙中偷闲,出外感受一下清新的气息,与亲戚邻居见见面,共话一番家常,都在情理之中。实在太忙的,只在野外走一圈,向天地求个好运,也算不负春光。

现在,由于城镇化的推进,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农村日趋凋落,那些意义或大或小的传统和习俗已经淡化,有的早已被遗弃。对于大自然的恩赐,本应懂得天人合一的年轻人,不论学历高低,都已不像前辈那样感激和崇敬,他们熟悉、崇拜和最感兴趣的,是那些娱乐明星和所谓“网红”。

谷雨之后,接着就是立夏了。我所处的中原地区,气温已经上升到12℃~26℃了。华南已出现30℃左右的气温,午后有了炎热之感。春雨贵如油,“油”多也发愁,华南已进入主汛期,有些地方已闹水害。曾经穿开裆裤的农村孩子,这时都开始玩水玩尿泥了。而在青海、西藏、新疆、内蒙和东北一些地区,还大雪纷飞,一派隆冬景象。这说明,我国地域辽阔,气温差别巨大,节气的表现及其物候特征并不一致,相对应的农时农耕也因地相左。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对农业生产的指导要当内行,要熟悉各地农时,不可主观臆测,搞瞎指挥。

雨频霜断气温和,柳绿茶香燕弄梭。

布谷啼播春暮日,栽插种管事繁多。

谷雨时节的乡情与农事,这首当代《谷雨》写得恰如其分。谷雨时节,雨水明显增多,对谷类作物的生长发育关系颇大。雨水适量,有利于越冬作物的生长拔节和春播作物的播种出苗。古代所谓“雨生百谷”,反映了“谷雨”的农业气候意义。在我的大别山家乡,农民有“清明谷雨前后秧”的农谚,撒种育秧就在谷雨过后这段时间。此时的农事很多,例如往稻田挑送家院肥、土沤肥、牛栏肥等。为了繁殖红薯的苗藤,红薯种子已开始埋植。

远在新石器时代甚至更遥远的时候,我国先民就已经栽培水稻。在长久的实践中,人们积累了丰富而成熟的种植经验。

育秧的秧田,谷雨节之前早已用牛粪熏好土层。被牛粪“秋”过的秧田,良好的肥力一直保持在一个个小金字塔般的土丘里。谷雨之后,将那些土丘挖开扒散,平整秧田。“秋”过的秧田充满肥力,但这种肥力容易挥发流失。土丘破开扒散之后,不能让它露天过夜,因为一经日晒或夜露,熏进去的肥力就会丧失,所以必须立即放水进去,浸泡起来。或者先灌水,后扒土丘抄田。

如果天气没有明显的春寒降温,就要将灌了水的秧田反复抄耙,整细抄平,然后放掉过多的表水,拉起一根长长的粗大草绳,两人各站秧田两边,各拉草绳一端,在田泥上反复拖拉,把秧田表层的泥浆拉匀拉平。接着,均匀地撒进已经浸泡发胀、微微萌芽的谷种。播撒谷种前,适当地停留小半天,让泥浆表面稍稍沉淀,使得撒进去的谷粒落田沾泥而又不下沉泥中。谷粒过于下沉入泥,将来拔秧苗时不易拔起,容易将秧苗拔断。同样,如果播撒谷粒后要下雨,就赶快放水进去淹住谷粒,以免雨点将谷粒砸进泥里。

谷种落泥生根,新芽十分娇气。要在无水的状态下适度晒一晒秧田,增加田泥温度,促进新芽生长。但如果晾晒过度,田泥变硬,以后拔秧苗也不易拔起。所以,晒田、淹水的火候就像烹饪佳肴,一定要掌握得当。如果连逢低温、梅雨,谷芽会受冻,烂根而死,易误农时。对此,夜间需要向秧田补水,适当将芽苗泡在水里以御寒,有的要在秧田四周点起火堆火把以驱寒气。总之,农民种庄稼,跟呵护婴儿一样,既需要管理技术,更需要时时操心。对于他们来说,没有粮食收成就不能活命,而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都饱含心血和汗水。

中国的传统农耕,无不充满着农民的勤劳和智慧。节气一个紧跟一个,农时一环扣着一环,千百年来的农民们都不曾无故延误农事农耕。

说罢农事说养生。时至谷雨,已是暮春,养生可归四句话:衣,不宜再“春捂”;食,要少酸加辛;住,常开窗通风;行,多室外运动。春季人体肝气当令,谷雨前后之脾也处于旺盛时期,体内积蓄的阳气此时向外生发,所以我们既要防寒,也要抑制“春火”,要多食大枣、枸杞、百合、萝卜等微甜性平之物。当室外空气不那么污染的时候,应适时开窗引进自然中的清新阳气。

另外,谷雨品喝“雨前茶”,是人们的一件快事。谷雨时节采制的春茶,芽叶肥硕,色泽翠绿,富含营养,香气怡人,与“清明茶”同属佳品。这可谓“诗写梅花月,茶煎谷雨春”,又如《神农本草》所说:谷雨茶,久服安心℃气,轻身不老。

明代许次纾在《茶疏》中谈到采茶时令,曾说:“清明太早,立夏太迟,谷雨前后,其时适中。”还有人谈及品茶、品水、煎汤、点茶这四种饮茶方法,认为品茶应品谷雨茶。

中国茶叶学会曾倡议,将每年农历“谷雨”这一天作为“全民饮茶日”,举行各种与茶有关的茶文化活动。我国南方一些地方有“谷雨摘茶”习俗,谷雨这天一定要摘一些新茶回来喝,说是谷雨这天喝茶会清火、利肝、排毒、避邪、明目。

由此可见,健身保健,谷雨饮茶、饮谷雨茶,不可或缺。小时候曾在山上放牛,清明、谷雨时节喜欢顺便摘取一些野山楂的芽尖嫩叶,拿回家趁鲜泡水当茶喝,其味清香怡人,其功解渴祛火,想来也是很不错的“春饮”。

写到这里,回到整个谷雨农事上,突然想起一位网友“杏坛归客”写的《谷雨》七绝:

柔风春气日融融,农事劳劬马达隆。

雨霁麦禾芳草湿,叶浓嘉木野畴葱。

家燕乡梓初晴秀,芍药天香别样红。

应学田间勤稼穑,种粮岂靠妪和翁?

这首诗生动地概括了谷雨时节的景物和农事,但最令人感兴趣的则是最后两句:“应学田间勤稼穑,种粮岂靠妪和翁?”是啊,在事关农耕要务的谷雨时节,这两句可视为最为恳切的“劝农”之言和谪问之意,有着十分现实的指向和意义。“种粮岂靠妪和翁?”这一恳切而焦虑的发问,是在问谁呢?对此,值得全社会进行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