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口才胜金:一分钟打动人心的82个说话技巧
1063200000013

第13章 修炼篇:修炼口才七十二变(9)

售货员看了一下连衣裙,发现有明显干洗过的痕迹。但是,直截了当地向顾客说明这一点,顾客是决不会轻易承认的,因为她已经说过“绝没穿过”,而且精心地作了一定伪装。于是,机敏的售货员说:“我很想知道你们家的某一位是否把这件衣服错送到干洗店去过。不久前我也发生过一件同样的事情,我把一件刚买的衣服和其他衣服堆在一起,结果我丈夫没注意,把这件新衣服和一大堆脏衣服一股脑儿塞进了洗衣机。我怀疑你是否也会遇到这种事情,因为这件衣服的确看得出已经被洗过的痕迹。不信的话,您可以跟其他衣服比一比。”

这位小姐看了看衣服上的证据知道无可辩驳,而售货员又给了她一个台阶下。于是,她顺水推舟,吞吞吐吐地说了几句,就收起衣服走了。

经验总结:

上述例子中的售货员,在明知对方穿过且洗过衣服后而不直接点破,给了对方一个台阶下,让事情得到了解决。试想,她若坚持说顾客“一定穿过”,而对方则坚持说“没有穿过”,事情闹腾起来,不管结果如何都是不欢而散,且会影响超市的生意。

其实,在人与人的交往中,不和谐的情形是时有发生的,比如:话不投机,不欢而散;观点相左,争个面红耳赤;关系破裂,互不理睬;自己的好心被误解,等等。但最难堪、最尴尬、最使人丢面子的事,是在大庭广众之下下不了台,被“晾”了起来。比如经过多次交往知道某人是个脸皮厚的白食者,再有大家一起出去吃饭的场合,要么一个一个地悄悄溜出去,到外面再集合;要么趁他不在的机会快走。这叫给他留个台阶,要不然当着他的面大伙七嘴八舌地商量去哪家饭馆,接着几个人招呼也不打地扬长而去,脸皮再厚的人也会觉得无地自容的。

台子很高,蹦下来会摔坏,所以要给人留个台阶,让人下得了台。这是一种真正的与人为善。这里最忌讳也是人们最容易犯的一个毛病是得理不让人。须知,不占理的一方已经处于十分不利的地位了,如果我们宽厚地予以对待,必使对方产生感激之心,当然会有利于以后的交往;反之,倘若凡事尖酸刻薄,久久地揪住不放,不留任何余地,以致使人无法下台,看起来是大获全胜,可是关系往往便从此彻底完结了,这不是无异于失败吗?

在社交场合,每个人都展现在众人面前,因此格外注意自己的社交形象,都会比平时表现出更为强烈的自尊心和虚荣心。在这种心态支配下,如果你措辞不当让人难堪,他会因为你使他下不了台而产生比平时更为强烈的反感,甚至与你结下终身的怨恨。同样,当他处于尴尬的境地,骑虎难下时,也会因你为他提供了台阶,使他保住面子,而对你更加感谢,产生更强的好感。

专家点拨:

1既能使当事人体面地下台阶,又尽量不使其他在场的人觉察,这是最巧妙的“台阶”。

2与别人出现矛盾时,也不要得理不饶人,喋喋不休,要给别人留个台阶下,化干戈为玉帛。

3俗话讲:“得让人处且让人。”不要把人逼到没有退路的境地。有些时候给人留个台阶下,这也是为自己留一条后路。

不做浇灭别人谈话热情的冷水

与他人交谈时,随便中断对方的说话是不礼貌的,但对于冗长的谈话,则可以根据自己和对方的关系,谈话的内容、时间、周围环境等等来判断是否应该让对方继续谈下去。若不得不中断对方谈话,也要考虑在哪一个段落中断为好,同时也应照顾到对方,避免给对方留下不愉快的印象。

案例分享:

7位年轻人聚餐,席上有6位山大生和一位北大生。当这六位山大生说到学校的制度和上课情形时,北大生不停地打岔,还总是在言谈中强调“我们北大”如何如何。

聚餐结束后,这六位山大生向人表示,他们对那位北大生几乎没有好感。因为山大在国内也是首屈一指的学校,学生当然也有很强的荣誉感,而这位北大生言谈问总是提及“北大”二字,仿佛在他们的优越感上重重地锉了一刀。

经验总结:

当别人正眉飞色舞地告诉你一些他自己认为非常得意的事时,你就算知道也最好假装很有兴趣地倾听。别在人家话头上浇冷水,一旦你插入谈话并把自己在这方面得意的经验告诉对方时,极容易引起对方心中不快。倘若你所说的内容与对方的得意程度相仿,并且能够使大家淡得更起劲,这当然是再好不过的,但是,一旦你的经验比他好得多,就保不住对方心里会想:“你在轻视我。”所以当别人正在高谈阔论的时候,插嘴表示“我知道得比你多”或“我的经验比你好”真的不是什么明智之举。你应该侧耳倾听,让对方畅所欲言而不是浇人冷水。

当今的社会,是个多元化的社会,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千差万别。对同一事物的看法,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看法,我们能说服自己,未必能说服他人。既然大家都有存在的道理,又何必整齐划一呢?在谈话过程中,难免会有激烈争论的时候,但要记住:我们谈话的过程就是交流的过程。只要对方不是根本性的错误,只是不同而已,我们可以保留自己的意见,避免把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对方。尤其是初次相逢的陌生人之间,更不宜如此。

在谈话中,我们如果对他人的话题表现出极高的兴趣,就会激发谈话者的谈话热情。而另一方面,如果对他人的话题兴致不高,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态度,谈话者的谈话情绪就低落。然而在谈话中,话题各种各样的都有,并不是每一个话题自己都感兴趣。但是,即使对方的话题自己既不感兴趣,又超出了自己的知识结构,也不要流露出来。相反,自己可以要求对方以通俗的语言给自己讲讲,顺便适当地恭维几句,谈话场面一定会热烈起来。

一般来说,人总是喜欢和自己有共识的人谈话。我们经常可以听到不愿和他人讲话的借口:“没有共同语言。”应该说,大家出于某种原因,突然聚集在一起,谈起话来,共同语言会更少,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但是,我们可以在原则的范围内,尽量扩大与其他人的共识。虽然有时只是附和而已,也可以收到类似善意谎言的良好效果。

为此,一定要体察他人在谈话参与中的微妙变化,主动、及时地反应参与者的反馈信息,调整自己的姿态,用一种虚怀若谷的气势,容纳他人的看法,这样也可以增强自己的亲和力。

专家点拨:

1正因为谈话是双边活动,一方对另一方的讲述予以积极、适当的反馈,能使谈话者更津津乐道,从而使谈话愈加融洽、深入。

2一个成熟的人是能够通过各种办法,特别是通过语言的表达激发起对方的谈话欲望,以此来沟通情况,完成自己的交往任务。

3平时注意培养自己多方面的爱好和兴趣,也可以根据谈话方的喜好临时学习某些知识,不要打无准备之仗。

说话需打圈绕弯,少直来直去

有句话叫“山路十八弯”,就是道路很崎岖、不顺当,但通过这弯弯曲曲的小路同样可以达到目的地。在与人交往中,你也可以采取曲折的说话艺术,但是要选择用哪种方法和人沟通,绝对要视当时的情况而定。有一点,就是必须想到对方希望听到什么样的话。碰到专家的时候,就要详细地分析、明白地表达,最好是能够附上数据来支撑自己的言论,这时就得要直话直说了。但是如果碰到了外行人,一堆数据未必能够让对方了解,这时就得运用一些语言文字的技巧。即使必须兜着圈子,但能把话说得透彻,减少对方面对事实时的难堪,也是值得的。看了下面这个故事大家也许会受到一些启发。

案例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