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办公室秘战:在细节中让自己价值百万
1063400000009

第9章 良好的习惯让你从细节上无懈可击(3)

那个同事笑着说:“没关系的,你刚才做得不是很好吗?你跟我这个总经理说话也很顺嘛!”

张新明误打误撞,与总经理不期而遇。总经理也没想到,一句“早上好”的背后却隐藏着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细节。张新明下苦心纠正自己腼腆性格的行为,让总经理铭记在心,因此他对张新明格外赏识。有一次开会,总经理还特意提到了这件事,说像这样勇于克服自己缺点的年轻人,将来一定前途无量。没过多久,张新明就被提升为总经理助理。

从表面上看,在漫长的一天中,向周围的人问声“早上好”,确实是一件不起眼的小事,一个微不足道的细节。不过“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同样是3个字的一句问候,却能看出说话者是出于真心,还是纯属敷衍。你真诚待人,他人也会真诚待你,不要为了问候而问候,如果你应付了事的话,那么谁都看得出来。

同事之间的问候也需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例如问候的先后次序。如果与某一个同事相遇,两个人之间彼此问候,应当由“位低者”先行,即双方之间身份较低者首先问候身份较高者,才是适当的。如果需要同时问候几个同事,既可以笼统地加以问候,也可以逐个加以问候。当一个人逐一问候许多人时,既可以由“尊”而“卑”、由长而幼地依次而行,也可以由近而远地依次而行。

问候能否起到人际关系润滑剂和好心情开关的作用,最关键的是问候的态度。在问候的态度上,你应当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主动。问候他人,你应该积极、主动。而如果是他人首先问候你,你也应当立即予以回应;第二,热情。在问候他人时,你应当表现得热情而友好。毫无表情,或者表情冷漠,都是不行的;第三,自然。问候他人时,你必须表现得自然而大方。矫揉造作、神态夸张,或者扭扭捏担,都不会给他人留下好的印象;第四,专注。在问候他人时,你应当面含笑意,以双目注视对方的两眼,以示口到、眼到、意到,专心致志。至于问候的具体内容,则可以不拘一格,既可以直接说“您好”、“早上好”,也可以间接问候“您最近忙吗”、“路上不堵吧”。

每天早上向周围的人问声“早上好”,不仅可以表现出你的礼貌,而且可以体现出你的工作状态。不管昨天有多累,昨天都已经过去了,在新的一天里,你一定要精神抖擞地向你周围的人问声“早上好”,尤其要向你的老板和同事们问声“早上好”。当你对上司和同事精神饱满地说出“早上好”时,就会给上司和同事留下良好的印象。

八、小小称呼别大意

初涉职场,职场新人首先感到头疼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称呼自己的上司和同事。

李青刚从学校毕业的时候,应聘到一家大型民营企业工作。正式到单位报道前,父母对她谆谆告诫:一定要谦虚,尊重同事,遇到年纪大的就叫叔叔、阿姨,年纪轻的就叫哥、姐。李青如法炮制,到办公室后就“李阿姨”、“张哥”、“王姐”的叫上了。可效果却远没有父母说的那么理想,有些同事非但不领情,还觉得她太幼稚。部门主管也认为她孩子气,不成熟。这让李青大为沮丧。一位同事善意地提醒她:“我们这是高新技术企业,时代感很强,同事之间的关系很平等,气氛也比较活跃,大家都是相互称呼名字,‘叔叔’、‘阿姨’、‘哥’、‘姐’之类的叫法有点别扭。”

你可别小觑一个简单的称呼,它首先是人际交往中一个起码的礼貌问题,其次是一个人个人修养和工作态度的问题,身边的同事会从你对他们的称呼来判断你是否尊重他,你的职业素养如何,甚至是你会不会做人。如果你称呼得当,不仅会给自己的同事留下良好的印象,而且会为自己未来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相反,如果你称呼不当,则会为自己设置人为的障碍。

另外,称呼还有个因地制宜、灵活运用的问题,脱离所在的工作环境,不恰当地运用一些过时的、与周遭气氛不符的称呼,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李青在称呼问题上就出现了这样的不当和失误。

称呼和一个单位的文化环境是有密切关系的。在国有企业或者日资、韩资企业,称呼上要“循规蹈矩”,亲昵的或者不正式的称呼最好不要出现。因为这些企业有着特殊的文化背景,等级和资历在人际交往中起着决定性作用。至于政府机关和一些行政色彩比较浓厚的事业单位,就更不用说了。但在民营企业或者有西方文化背景的企业,称呼上要灵活一些,直呼其名、使用昵称可以起到缓解办公室紧张气氛、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作用。

实际上,要做到称呼得当并不难,只要你稍微留心就不致于在这个细节上出现不应该有的失误。在熟悉周围的工作环境之前,对于职位明确的上司,你可以称呼其“×科长”、“×经理”等;对于其他同事,你可以泛称为“老师”。等工作环境相对比较熟悉之后,你就要入乡随俗、因地制宜了,按照大家的习惯来称呼上司和周围的同事,如果你仍然继续不分对象地叫“老师”,难免给人以幼稚和疏远之感。

在必要的时候,你也可以主动询问对方自己该如何称呼他才比较得当。但对方的答复也不能全当真,比如有人会客套地说“叫名字就行了”或者“叫我老张”、“叫我小王”,如果你真的那么叫上了,对方心里却未必见得会舒服。

对于一些老资历的员工,称呼也未必不是个问题,特别是那些工作时间比较长、年龄比较大、职位又比较低的老员工。

郑重已经40多岁,工龄20年,是一家公司里的老员工。他的上司张经理年纪比他小,工龄也没他长,原来是一个办公室的同事,管郑重叫“郑师傅”,郑重则称他为“小张”。

但没过两年,张经理就被提升到了现在的职位,两个人之间的称呼就出现了问题。像其他人一样叫“张经理”,郑重自己觉得叫着别扭,别人听着也别扭。郑重把心一横,自己都这么多年工龄了,就来个倚老卖老吧,索性就继续叫“小张”。每次张经理听到郑重如此称呼自己的时候,他也哼哼哈哈地答应着,但心里却不那么舒服。

其实,像郑重这样称呼张经理是要不得的。因为在工作场合中,上司就是上司,员工就是员工,任何一位上司都希望受到员工的尊重。倚老卖老的做法会让上司觉得自己没有威信,得不到员工的尊重,上下级之间的关系肯定会受到影响。因此,资深的下属面对资浅的上司,还是该怎么叫就怎么叫,不能为一时的别扭而乱了称呼的“章法”,否则,受损害的只能是自己。

九、作介绍也有规矩

在职场中,你难免要与陌生人打交道。这个时候,向别人介绍自己或者为别人作介绍,就是常有的事。在这件司空见惯的小事上,你也要遵守一定的规则,不能采取敷衍了事、漫步经心的态度,在细节上有所疏忽。

在介绍自己时,你既没有必要自吹自擂,吹牛撒谎,也没有必要过分自谦,遮遮掩掩,而应该抓住重点、言简意赅地说明自己所供职的单位、部门、职务、姓名等。一般而言,你介绍自己所用的时间以半分钟左右为佳。

作介绍之前,你一定要征求一下被介绍双方的意见,切勿上去开口即讲,显得很唐突,让被介绍者感到措手不及。

介绍的顺序是“尊者居后”。作介绍时,你要先分析一下被介绍双方身份的高低,应当首先介绍身份低者,然后介绍身份高者;介绍女士与男士相识时,你应当先介绍男士,后介绍女士;介绍客户与上司相识时,你应当先介绍上司,后介绍客户;介绍上司与下级相识时,你应当先介绍下级,后介绍上司。

作介绍时,你要选择被介绍双方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介绍。因为只有选择被介绍双方都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介绍,才能引起他们的重视,才能促使他们相互认识。比如,如果你把一位教师这样介绍给一位生意人:“她叫×××,是位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这位生意人一定会表现出冷淡,也引不出他们之间交谈的话题。但是,如果你对这位生意人说:“×××是位教师,她丈夫是××贸易公司的经理。”这位生意人一定会比较重视。

如果被介绍的一方或双方人数比较多的话,你要特别注意介绍的顺序,以免手忙脚乱。在这类情况下,当被介绍的双方地位、身份大致相似时,你应当先介绍人数较少的一方。但如果被介绍的双方地位、身份存在差异,虽然一方人数较少或者只有一人,你也应当将其放在尊贵的位置,最后加以介绍。如果人数较多的一方职务有高有低,你则应当按照高低顺序逐次介绍。如果被介绍的不止两方,你就需要对被介绍的各方进行位次排列。排列位次的主要方法包括:第一,以其负责人身份为准,尊者居后;第二,以其单位规模为准,规模大者居后;第三,以抵达时间的先后顺序为准;第四,以座次顺序为准;第五,以距介绍者的远近为准。

十、握手也有大学问

握手的风俗,据说起源于西方十字军东征时代。那时候,敌我的分别只有宗教信仰一项,所以见面时,很难分辨敌我。两人见面握手,是表示手中没有武器,不存敌意,那当然就是朋友了。这项风俗就这样一直流传下来,成了今天全世界通行的见面礼。你可别小看了握手这个小小的见面礼节,其中的学问不仅大,而且留下了很多经典的故事。

20世纪50年代,杜勒斯出任美国国务卿,竭力推行反共政策。作为美国出席日内瓦会议代表团的团长,在制定与会方针时,杜勒斯特别强调要孤立和打击中国代表团,不许跟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接触,包括不许跟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握手。

日内瓦会议开始刚一个星期,杜勒斯便打道回府,副国务卿史密斯留下来继续支撑门面。会议结束前一天,在一次会议休息期间,大家来到休息厅闲谈。史密斯主动来到担任周恩来总理翻译的浦寿昌跟前交谈。周恩来看到后,走过来跟他打招呼,并向他伸过手去。史密斯大概是碍于杜勒斯定下的“不许跟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握手”的规矩,没好作表示。对此,史密斯也感到非常难堪。

在周恩来总理过去跟法国外长交谈时,史密斯很不好意思地凑上来,插话道:“每次我走近周恩来先生,记者就会说我和周恩来先生握手了。”周恩来答道:“我已经伸出手来了。”史密斯赶紧辩解:“我刚才一手拿香烟,一手拿杯子,下回我会伸得比您快。”周恩来淡淡一笑,没予理会。

第二天,日内瓦会议结束。各国代表团来到休息室相互道别。史密斯也来了。当周恩来总理走进休息室的时候,史密斯赶紧上来搭话,并伸出右手握住周恩来总理的左臂。这样,既没有破坏杜勒斯“不许跟中国代表团的人员握手”的规矩,又弥补了前一天的失礼。

那么,握手都有哪些讲究呢?其中还确实有不少学问。

握手的瞬间,你应当有力度且充满热情,在握手的同时要目光直视对方。握手的先后顺序是:先上级后下级,先主人后客人,先女士后男士。如果对方是长者、贵宾,或者是女士,那么你最好先等对方伸出手来,再与之握手。女士不伸手,无握手之意,你点头、鞠躬致意即可。与许多人同时握手时,你要顺其自然,不交叉握手。当长者、贵宾向你伸出手来时,你最好快步趋前,双手握住对方的手,身体可以微微向前倾,表示对对方的尊敬。握手时间不宜过长或过短,一般控制在3秒钟之内。与女士握手,你时间要短一些,用力要轻一些,一般应握女士的手指。握手时,你一定要专注,避免目光他顾,心不在焉,也不应该目光下垂。

握手有一些禁忌事项,职场人士需要特别加以注意:

第一,不要戴手套与人握手。握手前,你务必要脱下手套。只有女士在社交场合戴着薄纱手套与人握手,才是允许的。

第二,不戴墨境与人握手。握手前,你一定要提前摘下墨镜,不然就有防人之嫌。

第三,不用双手与人握手。用双手与人相握,只有在熟人之间才适用。与初识之人握手,尤其当对方是一位异性时,两手紧握对方的一只手,是不妥当的。

第四,不以脏手与人握手。在一般情况下,用于与人相握的手应当干干净净。以脏手、病手与人相握,都是不妥当的。

十一、使用名片门道多

名片古已有之,到现在应该有2000多年历史了。最早的名片出现在秦朝。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分封了许多诸侯王,为了节制这些诸侯王,每过一段时间就让他们到咸阳述职。这些诸侯王为了拜访和结识中央政府的当权者,开始使用最早的名片“谒”。当时还没有发明纸,名片就是一块木头或者竹子,把名字、职务、职称,也就是爵位刻在上面。

到了汉代,“谒”的使用已经非常普遍了。东汉末期,“谒”改称为“刺”。蔡伦造纸,“刺”才由木头、竹片变成了纸的。到了唐宋时期,科举取士。每次“高考”之后,金榜提名的考生都要去拜访朝廷大员,也就是拜师,做人家的门生。拜师要先递个东西,叫“门状”,就是以前的“刺”。到了明朝,学生见老师,下属见上司,都要递“名帖”,也就是原来的“门状”。“名帖”长七寸、宽三寸。如果是给长辈或者上司递“名帖”,字要写得大,大表示谦虚,小表示傲慢。清朝才有了“名片”的叫法,在官场上,名片大小与官职成反比。

名片使用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很多约定俗成的规则,存在一些需要职场人士加以注意的细节。而从能否正确使用名片这个小小的细节上,也可以看出一个职场人士的个人修养。那么,使用名片究竟有哪些门道呢?

首先,你要储备足够的名片,而且名片一定要保持干净整洁,不能出现折皱、破烂、肮脏、污损、涂改的情况。你应该将名片放置在名片夹、公文包或上衣口袋之内,如果是在办公室里,你可以放在名片架或办公桌内。你切不可随便将名片放进钱包、裤袋之内。你放置名片的位置一定要固定,以免需要名片时手忙脚乱,显得毫无准备。你也不要把自己的名片和他人的名片混在一起,以免掏错名片。

其次,你要正确地递送名片。你应该用拇指和食指执名片两角,让文字正面朝向对方。递交名片时,你应当表现得郑重其事,要起身站立,主动走向对方,面含微笑,上体前倾15度左右,双手持握名片,举至胸前,同时说声礼节性用语,比如“请多多指教”,或者“欢迎您前来拜访”。你一般不能一只手递送名片,没办法的时候,你可以用右手递名片给对方,但一定不要用左手。

最后,接受名片的时候,你应该起身,面带微笑注视对方,用双手接,并说:“谢谢”。如果你想同时赢得对方的好感,可以附加一个微笑地阅读名片的过程,阅读时可将对方的姓名、职位念出声来,并抬头看看对方的脸,使对方产生一种受重视的满足感。在对方离去之前,或话题尚未结束的时候,你不必急于将对方的名片收藏起来,而应该放在桌子上,并保证不被其他东西压住,因为这会使对方感觉你很重视他。收起名片时,你也不要随便地塞在口袋里或丢在公文包里,而应该放在西服左胸的内衣袋或名片夹里,以示尊重。

印制名片的时候,职场人士应该注意以下两个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