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三国斩将
10696700000073

第73章 我都能改

程昱所赠手记上书:立营之法,与阵法相同,止则为营,行则为阵,大将营居中,诸营环之,道迳通达,足以出入。

刘策走入营门,左右望去,营盘布置尽皆收入眼底。

所见营盘正中有一条宽道,可容十人并行,车马畅通,宽道直通营底,两侧各有军帐依次排布,且营帐大小不一,相邻营帐几尽接连,没有留下小路间隙。最外围虽然扎了五尺木桩围栏,却是仅竖了一面,另三面空无一物。

此时营盘多半营帐已经被收了起来,系桩丢的随处可见,另有一些营帐被推倒,看样子没打算带走。

左侧一大片空处,散乱的铺着些许草料麻布,从地上的蹄印看来,这是安置军马之处,此地无人收拾,想来是营中只余步卒,此类事物仅供军马,于步卒无用,索性不去费力盘点。

刘策眼见此番扎营,脸上表情分外精彩。

也不知这是何人布置,身在营中的士卒不知如何作想,不过,刘策知晓,若真是有人来劫营,看到这营盘,定然是十分喜欢的。

郁郁之间,刘策听到远处传来呼喊声,这声音刘策熟悉,是小黑。

“策哥!策哥!这里,我在这里!”

顺着小黑声响,刘策抬头就看到,在偏右居前的一处营帐外,小黑站在一旁,小黑身边,赫然是鲜于辅与刘和。

刘策走上前去,尚未说话,就听小黑道:“策哥,方才世子问了我几次,你若是再不出现,怕是我都觉得你私下里跑了。”

几人都听出小黑乃是调笑,脸上都有笑意。

刘策拱手一礼,道:“我与高顺有所相识,之前与吕布同行,答应高顺教他地图之术,谈的久了些,还请世子见谅!”

刘和心情极好,殷勉的望着刘策,自顾道:“这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哪有什么罪责!刘策,你不必太过拘谨。”

“听营中吹起了行军号,想来军中立时就要起行,世子,我兄长刘冲尚在林中等我讯息,我想先行去告知兄长,再与世子会和,免得耽误了行军时辰。”

刘和也做恍然状,点头道:“对,也对,别让刘冲等的久了!”

“如此,我与小黑商议片刻,看看在哪里会合好一些。”

得了刘和应允,刘策看向小黑,原以为小黑会跟他去一旁,不料,小黑却是不动,反而面色局促,似是在等着什么。

刘策一时间不明所以。

身旁,刘和走向前一小步,颜面上变得忐忑,语色渐为严肃,“刘策,我还有一事,本不该此时问你,不过早些知道你心意,我也好有所心安。”

这话听起来有点耳熟……

决意离开袁绍时,刘策就用这等言语问过小黑,问过刘冲,此时听到刘和说出,哪能猜不到刘和想问什么。

此次护送刘和去容城,只有刘策小黑二人,方才刘策向刘和请离,说要去带刘冲,若是刘策当面假意答应,却一去不回,于刘和来说,实无半点办法。

刘策不知刘和是不是如此想的,只有硬着头顺着刘和话接过。

“世子,请说。”

“刘策,我能见到鲜于辅,全是依靠你和小黑,我知晓,当下我兵力极弱,尚且不足以自保,至于杀公孙瓒贼子,委实过于艰难,你武艺高强,又知行军兵略,我想问你,可愿意入我军中,助我平乱?”

“世子,我…..”

刘和见刘策迟疑,知道这般模样,其实就等同于拒绝了,不过,听过戏忠一席话,又对小黑旁敲侧击之下,刘和也早想好了应对。

“刘策,你是否觉得我性情懦弱,缺杀伐之气。”

“是否觉得我不懂世事,行事过于随性。”

“是否觉得我不知兵事,空谈而不果行。”

“是否觉得我遇事自乱,不能泰然处之。”

“这些,我都可以改!”

刘和说一句话,脚下就踱上一步,而眼神也愈发的明亮,似乎多贬低一处,刘和的心思也多放松一分。

刘策目瞪口呆的盯着刘和,心神全然被刘和的举动给震撼,眼前的刘和与几日前,不,是今日之前,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人,昨日的刘和虽然心志坚定,但定然不会有如此的想法,就像是原来被塞住的葫芦,拔开塞子可以倒出葫芦里的东西,却绝不至在一瞬间全部倒出来。

鲜于辅和小黑就在身旁,视线正前方是刘和,而鲜于辅小黑二人的神色,也立时被刘策看到。

一致的惊诧。

一致的不可置信。

尤其是鲜于辅,自遇到刘和,时刻以下属自居,怕是一步也没有让刘和离开视线,鲜于辅也流露出惊愕,想来此前鲜于辅也不知情,这多半是刘和自身想法。

不过,这.....,似乎有些太突兀了。

且刘和所说之处,刘策只对于刘和行事过于随行,无法认同,其余的几条,刘策也未想过。

军中最忌讳的是,主将脑子突然有了主意,不及思索,就立刻施为,往往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

至于不通兵事,性情仁和,在刘策看来,这算不上短处。

岂不闻金无赤金,人无完人。

刘和心性与其父刘虞相仿,大汉百姓记住的正是刘虞仁厚宽悯,理政治下,需要的正是诸如刘和这般容人。

还未离开袁绍军中时,刘策与小黑商议过,为刘和麾下之事。

自从救了刘和,刘策就开始私下留意。

不管带刘和行军,还是给出刘和抉择计划,乃至于带刘和来容城,刘策都是在观察刘和举动。

刘和有君子之风,说错了话,被刘冲指出,立时坦然承认,全然没有掺杂身份地位尊卑,刘策私下为刘和赞许,即使知道敌手强如吕布,刘策也尽力帮助刘和。

一路之上,刘和没有于行军议策指手画脚,听从刘策部署,这让刘策觉得刘和是可共事之人。最让刘策最担心的,是刘和性情,倘若身旁没有人照应刘和,刘和为主将,随性定下行事,结果不言而喻。

盖因刘策从未想过去改变旁人,不似戏忠,直言要刘和必须做出改变,所以刘策一直犹豫是否跟随刘和,屯长把村人性命托付给刘策,刘策身上,就有了莫大的责任。

耳听得刘和最后一句“我都能改”,其情也真,其言也切,这方一往无前的决然,且刘和是言出必行的君子,登时让刘策放下了最后一丝踟蹰,没有片刻思索,立刻应道:“刘策愿为世子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