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是伤人的暗箭
嫉妒是一种难以公开的阴暗心理,是人们普遍存在着的人性弱点。在日常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嫉妒心理常发生在一些与自己旗鼓相当、能够形成竞争的人身上。比如:对方的一篇论文获奖,人们都过去称赞和表示祝贺,自己却木呆呆坐在那里一言不发。由于心存芥蒂,事后也许或就这篇论文,或就对方其他事情的“破绽”大大攻击一番。对方再如法炮制,以牙还牙。如此恶性循环,必然影响双方的事业发展和身心健康。
嫉妒是一种有害心理,有时嫉妒心理还会带来自身的毁灭。请看下面这则寓言故事:
有一个人养了一只山羊和一只驴子。山羊发现驴子的食物比它丰富,便心生嫉妒。为了一解心中的不平,山羊便对驴子说:“人类待你多么刻薄啊!一会儿要你在磨坊磨麦,一会儿又叫你运载重物。”山羊又进一步对驴子说:“你不妨假装突然生病,故意跌到沟里,那么你就有机会可以休息了。”
驴子听了山羊的话,故意跌到沟里,却受了重伤。
主人请来兽医为它医治。兽医说:“必须用山羊的肺敷在驴子的伤处。”
为了医好驴子,主人便立刻杀了山羊。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嫉妒对一个人的伤害有多大,它是妨碍一个人取得成功的最大阻力。所以,我们必须克服嫉妒这一弱点。如果被嫉妒心理困扰,难以解脱,一定要控制自己,不做伤害对方的过激行为。我们不妨用转移的方法,将自己投入到一件既感兴趣又繁忙的事情中去,以此来化解嫉妒心理。
工作及社交中的嫉妒心理往往发生在双方及多方身上,因此要注意自己的修养,尊重与乐于帮助他人,尤其是自己的对手。这样不但可以克服自己的嫉妒心理,而且可使自己免受或少受嫉妒的伤害。同时还可以助你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又可以使你感受到生活的愉悦,这样,何乐而不为呢?
◎绝望是心灵的毒药
世界上从来没有什么真正的“绝境”。无论黑夜多么漫长,朝阳总会冉冉升起;无论风雪多么肆虐,春风终会吹绿大地。冬天既然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不要让绝望来毒害你的心灵,如果你任由它的滋长,那么摆在你面前的只能是失败或者是死亡;但如果你及时扼断它的枝蔓,迎接你的将是光明或成功。请看下面这则故事:
有个年轻人一天,因心情不好,他走出家门,漫无目的到处闲逛,不知不觉来到了森林深处。在这里他听到了婉转的鸟鸣,看到了美丽的花草,他的心情渐渐好转,他徜徉着,感受着生命的美好与幸福。忽然,他的身边响起了呼呼的风声,他回头一看,吓得魂飞魄散,原来是一头凶恶的老虎正张牙舞爪地扑过来。他拔腿就跑,跑到一棵大树下,看到树下有个大窟窿,一棵粗大的树藤从树上深入窟窿里面,他几乎不假思索,抓住树藤就滑了下去,他想,这里也许是最安全的,能躲过劫难。
他松了口气,双手紧紧地抓住树藤,侧耳倾听外边的动静,并时不时伸出头去看看。那只老虎在四周踱来踱去,久久不离去。年轻人悬着的心又紧张起来,他不安地抬起头来,这一看又叫他吃了一惊,一只坚牙利齿的松鼠在不停地咬着树藤,树藤虽然粗大,可经得住松鼠咬多久呢?他下意识地低头看洞底,真是不得了!洞底盘着四条大蛇,一齐瞪着眼睛,嘴里吐着长长的芯子;恐惧感从四面八方袭来,他绝望透了。爬出去有老虎,跳下去有毒蛇,上不得,也下不得,想这么不上不下吧,却有那只松鼠在咬树藤,他甚至已经听到了树藤被咬处咯吱咯吱欲断未断的响声。这种绝望的心态使他动弹不得。最终树藤被松鼠咬断了,年轻人成了毒蛇的美餐。
这个故事还有另外一种结局:当年轻人面临上下两难的处境时,他并没有灰心,他冷静地分析局势,悬挂不动已不可能,树藤已不让他悬了;跳下去也绝无生路,那是个死胡同,连逃的地方都没有;可是外面呢,有可怕的老虎,但也有鸟鸣,有花香。年轻人想,难道这就是人生的宿命?冥冥之中,他听到一个声音在喊:“别怕,跑吧。”于是他不再作多余的考虑,一把一把向上攀登,他终于爬到了地面,看到那只老虎在树底下闭目养神(是的,苦难也有闭上眼睛的时候),他瞅住这个机会,拔腿狂奔,终于摆脱了老虎,安全回到了家。
记得有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曲中唱道:“生活,是一团麻,也有那解不开的小疙瘩;生活,是一条路,也有那数不尽的坑坑洼洼……”人生的大道不可能永远是坦途,困难、挫折,甚至是绝境都是在所难免的。绝境并不可怕,只要人不绝望,只要心中与困境作斗争的勇气仍在。即使山穷水尽,也会有柳暗花明的时候。
◎自卑是成功的绊脚石
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程度的自卑感,因为我们都希望改进自己所处的环境。
没有人能够长期忍受自卑感,有的人会采取某种行为,解除自己的紧张状态,而有的人却采取了一种逃避的态度。他们不敢正视自卑,认为自己无法战胜它,进而形成了一种自暴自弃的心理。这样的人是无法取得成功的。
采取逃避态度的人,他的自卑感会越积越多,行动会逐渐将他自己导入自欺之中,这便是“自卑情结”。这个术语的定义是:当个体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应付的问题时,当他表示他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时,此时出现的便是“自卑情结”。如果别人告诉他正在蒙受自卑情结之害,而不是让他知道如何克服,他只会加深自卑感。应该是找出他在生活中表现出的气馁之处,在他缺少勇气处鼓励他。
其实,自卑感本身并不绝对是一种坏东西。它是人类地位之所以增进的原因。自卑感肇始于人的懦弱和无能,由于每个人都曾是人类中最弱小的,加之缺少合作,只有完全听凭其环境的宰割,所以,假使未曾学会合作,他必然会走向悲观之途,导致自卑情绪。对最会合作的人而言,生活也会不断向他提出尚待解决的问题。没有谁会觉得自己所处的地位已是自己的最终目标,谁也不会满足于自己的成就而止步不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功目标,它是属于个人独有的,取决于他赋予生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是建立在他的生活风格之中。成功的目标如同生活的意义一样是在摸索中定下来的。
对于一个健康的人来说,当他的努力受阻于某一特定的方向时,他会另外寻找新的门路。因此,对成功的追求是极具弹性的。有关学者指出,特别强烈的对成功的追求会使人变得极其自尊。
事实上,对成功的追求是所有人类的通性,而这些人的错误在于他们的努力方向是生活中不大可能获得的一面。若要帮助这些用错误方法追求成功的人,首先是要让他们知道,人对于行为、理想、目标等各种要求,都应以合作为基础,要面对真正的生活,重新肯定自己的力量。
世界上有许多成功名人,在学校中曾是屈居人后的孩子。后来恢复了勇气和信心,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能够妨碍事业成功的,不是遗传,而是对失败的畏惧,是自我的气馁和自卑情绪。
因而,你如果有了成功的目标,你就必须搬开自卑的绊脚石,这样你才能够取得成功。
◎常打扫心灵
南宋时期的一个僧人曾作一偈:“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心如明镜,纤毫毕现,洞若观火,那身无疑就是“菩提”了。但前提是“时时勤拂拭”,否则,尘埃厚厚,似茧封裹,心定不会澄碧,眼定不会明亮了。
一个人,在尘世间走得太久了,心灵无可避免地会沾染上尘埃,使原来洁净的心灵受到污染和蒙蔽。心理学家曾指出:人是最会制造垃圾污染自己的动物之一。的确,清洁工每天早上都要清理人们制造的成堆的垃圾,这些有形的垃圾容易清理,而人们内心诸如烦恼、欲望、忧愁、痛苦等无形的垃圾却不那么容易清理了。因为,这些真正的垃圾常被人们忽视,或者,出于种种的担心与阻碍不愿去扫。譬如,太忙、太累;或者担心扫完之后,必须面对一个未知的开始,而你又不确定哪些是你想要的。万一现在丢掉的,将来想要时却又捡不回来,怎么办?
的确,清扫心灵不像日常生活中扫地那样简单,它充满着心灵的挣扎与痛苦。不过,你可以告诉自己:每天扫一点,每一次的清扫,并不表示这就是最后一次。而且,没有人规定你一次必须扫完。但你至少要经常清扫,及时丢弃或扫掉拖累你心灵的东西。
每个人都有清扫心灵的任务,对于这一点,古代的圣者先贤看得很清楚。圣者认为,“无欲谓之圣,寡欲谓之贤,多欲谓之凡,得欲谓之狂”。圣人之所以为圣人,就在于他心灵的纯净和一尘不染,凡人之所以是凡人。就在于他心中的杂念太多,而他自己还蒙昧不知。所以,圣人了悟生死,看透名利,继而清除心中的杂质,让自己纯净的心灵重新显现。
我们都有清理打扫房间的体会吧,每当整理完自己最爱的书籍、资料、照片、唱片、影碟、画册、衣物后,你会发现:房间原来这么大,这么清亮明朗。自己的家更可爱了!
其实,心灵的房间也是如此,如果不把污染心灵的废物一块一块清除,势必会造成心灵垃圾成堆,而原来纯净无污染的内心世界,亦将变成满池污水,让你变得更贪婪、更腐朽、更不可救药。
人的一生,就像一趟旅行,沿途有数不尽的坎坷泥泞,但也有看不完的春花秋月。如果我们的一颗心总是被灰暗的风尘所覆盖,干涸了心泉、黯淡了目光、失去了生机、丧失了斗志,我们的人生轨迹岂能美好?而如果我们能“时时勤拂拭”,勤于清扫自己的“心灵”,勤于掸净自己的灵魂,我们也一定会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那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