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禽兽不如的动物
2008年我去了南非一趟,在南非国家动物园对动物有了一次近距离的观察,通过这次观察,我得出一个结论:跟其他动物相比,人是禽兽不如的动物。
第一,在所有哺乳动物中,只有人是会说谎的。哺乳动物绝大部分都不释放假信息,个别动物只是在保护自己的时候释放假信息,比如狐狸在逃跑的时候尾巴虚晃,让追击者搞不懂它逃跑的方向。人就不同了,人不断地释放谎言,可以说人类世界没有谎言就没有办法维持,包括之前的“学历门”,还有“诈捐门”等类似的事很多,这是造成人类社会复杂、多变、不确定和争斗的重要原因。所以这是我们和哺乳动物相比要感到惭愧的地方。
第二,哺乳动物里没有强奸,只有人类有这样的犯罪。哺乳类动物所有性行为都要征得对方同意,先在雄性中竞争,然后要办事得得到对方同意,非常尊重,彼此真诚相待。人类社会则到处充斥着丑陋。
第三,动物是严格遵守规则的,人则经常不按规则来。动物的世界千百年下来就是一套规则,比如羚羊的规则就是公的争夺交配权要决斗,用角来决胜负,胜的去交配,败的就站在一边,老老实实看着那个胜者在那儿办事。它们承认失败,等胜者办完事之后下一轮大家再竞争,非常守规矩。人就不行,人要争风吃醋起来,可不管什么规矩,比如两人同时追一个女孩,女孩跟一个好上了,另一个不服气,败了还要上,偷偷跟她约会,瞅机会挖墙脚,这还算好的呢,说不定拿刀拿硫酸什么的就扑过去了。人类社会对各种规则写了一大堆法律,但很多人不按规则办,而这些哺乳类动物没有写任何字都按规矩办,遵守规则的习性我们人类不如它们。
最后一个,人类比较厚颜无耻,会把本能上升为美德。比如母性,爱护孩子,看到有危险母亲把孩子放在怀里,人们觉得很伟大,就把这当成美德。哺乳动物遇到困难保护小动物的事太多了,都是出于本能,从来没有说这叫精神文明。更何况有些人还不如动物有母性,母亲让孩子卖淫、偷盗去挣钱,为财产跟孩子吵架,甚至杀死孩子的事都有。动物就是母亲照顾孩子,没有索取。
这样比较来看,我们人类跟哺乳动物以及其他动物比起来都很羞愧,所以说禽兽不如。因此,我们应该向其他动物学习,学习它们的诚实,学习它们遵守规则,学习它们彼此尊重,学习它们实事求是,做一个合格的两条腿的哺乳动物。
男人是负责任的哺乳动物
男人是什么东西?
男人首先是一种雄性哺乳类动物,这是他的自然属性。从哺乳动物进化史来看,男人跟所有雄性哺乳动物有很多共同点,比如说他要繁衍就需要竞争,通过竞争来增加机会;他喜欢征服,他骨骼比较粗壮,能耐受外部压力等等。这是从自然的一面看男人。
从社会的一面看男人的话,现在是男权社会,男权社会男人最重要的是责任,男人跟女人不同,男人最终要负责任。在母系社会,男人是不用负责任的,生完孩子拍屁股就走,而由女人来操持这个家。
所以说,男人是一种负责任的哺乳动物。说到的事你得给人家办到,揽了的事你得扛住。责任这个东西很累,而你一生都得担责任。男人之所以伟大,是他负责任的范围在扩大,对一个家庭负责,对朋友负责,对下一代负责,当了伟大领袖还得管全国甚至全世界的事,男人的所有品质都是跟责任相关的。
这样看,男人这个词已经不只局限于性别意义上了,它还有了另一种含义:合格的两条腿的哺乳动物。
男性的辛苦源于交配权
男性面临的挑战和女性不同。从雄性哺乳类动物的角度说,首要的挑战就是要繁衍你的后代,你必须要变成强者。哺乳动物交配权的竞争是自然的竞争,像是有肌肉、力量,通过这样的竞争,胜者获取交配权,这是一种本能的自然力量。
在人类刚脱离猿人的时候,女性选男性也是首先选有力量的。到了父系社会,有了权力,权力也象征着力量;当社会有了金钱,大家开始觉得金钱是一种虚拟的力量;有了名誉的时候,说明他影响力大或者知识发达,也是一种虚拟力量。人类就这样把本能的自然力量扩充为权力、金钱和名誉,拥有这三样东西的人和拥有自然力量的动物是一样的,拥有优先交配、优先拥有后代的权利。这是哺乳动物竞争的逻辑,也是雄性哺乳动物没法回避的责任。所以,一个男性要获得女性的青睐,要想有家庭孩子,你要在这三个方面上胜出,这当然比较辛苦,比女性辛苦。不过也正因为如此,人类才优选出一些好的基因。
不过人还有社会性,这样,他获胜的过程就跟动物有所不同。动物获得交配权大多是单练,你看大象、狮子、老虎都是一打一,干完了自己快活一下。其实它们也不快活,因为动物是没有高潮的,它们交配时间不超过20秒,人是唯一有高潮的哺乳动物。人比动物聪明,他可以和同事、朋友、合伙人,甚至女性伙伴一起去完成使你拥有金钱、名誉、地位的使命,这叫相互合作。或者有时说个谎话,编个学历也可以获得阶段性的交配自由。
男人要先征服自己
荷尔蒙决定了男人都存在征服的欲望,这是男人比女人辛苦的另一个原因。他们需要用不停地征服,征服女人、征服财富、征服世界等来满足内心的欲望,获得胜利的快感。
那么,男人一生应该征服什么?
最有争议的自然是江山跟美人。亚历山大大帝是个征服世界的主儿,江山横跨欧亚,他终身未娶,爱江山不爱美人。温莎公爵颇有浪漫主义者的范儿,为心仪的女人自愿让出英国王位,爱江山更爱美人。一般女性比较倾向于后者,觉得一个男人应该能够专情到为她放弃王位,甚至是为她牺牲,女人总是对这样的男人评价较高。在西方,很多男人也是这样评价温莎公爵。但是在中国,男子有很多传统观念,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等,可以舍身取义为目标牺牲一切,包括牺牲自己和自己的家属,倾向于挺前者。按照我自己的本性,也是如此,因为经商的男人,相对于征服女人来说,更大的乐趣还是去征服外面的世界。
1994年初,万通打算在西安做一个“二十一世纪广场”的项目。一天清晨,我和潘石屹在西安蹓跶到马上要拆迁的地方,蹲在一家小馆子前吃面,心想:吃完这碗面条,你们的命运就改变了,我们俩小屁孩儿拿张支票一交,这一片所有人的命运就从此改变了。而这里是西安最繁华的地方,是我心中很向往的地方。潘石屹跟我有同感,他说他原来最大的理想就是到西安,现在忽然间,我们俩以花钱拆迁的方式成了这片土地的主宰,内心能不得意和狂喜吗?我们打算收购北影厂那段日子,每次从厂门口经过时也心想:这么牛叉的地方我们今天就给办了!虽然最终没收成,但回想起我们那段时间去北影厂开会,一屋子的老老少少向我们汇报,很有感觉。
现在来看,男人要想征服世界,先要征服自己。古人讲一句话,人必自强而后强人,即你先得把自己当块料,有自信,把自己放在一个正确的位置上,让自己有一个好的角色。
我25岁硕士毕业的时候跟很多领导吃饭,多数人都感谢老师感谢领导,讲自己读书不容易,终于能毕业了得感谢老师。我记得当时喝多了酒,我说了八个字叫做“巴结群众重用自己”,当时挺多领导不高兴:放着领导你巴结群众。我那时候真这么想,因为机关里领导就几个,所有人都巴结,你在这巴结的竞争中会被别人踩,而且你没有竞争优势,你要巴结就是把自己糟践得更厉害,领导才有面子,这样的竞争很难。反过来我巴结群众,则有机会变成领导,如果有20个群众,你都搞得很好很有威信,最后领导巴结你。巴结群众有的吃,每个人给你一口饿不死,如果巴结领导不被待见,你就饿死了。所以说巴结群众,最后你成为特殊群众,赶上某个群众素质高,最后可能成为领导那就更好了。按照传统的讲法来说就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另外你要有自信,相信自己的实力,把自己当成千里马,不能让别人把你当成千里马,这样就饿死了,要对自己有深入的认识,同时把自己定位好,去发掘自己的潜质。这也是征服女人的基础,不自信的男人,女人不欣赏,直接就跑了,如果是装自信的男人,女人刚开始不跑,以后还得跑。
承认失败是男人对自己的勇敢
征服外面的世界能带来快感,但也难免有遭遇失败的时候。
我们1994年在东北做一个项目,遇人不淑。7000万的价钱都谈好了,有个官员非要我们额外多给他800万,说是帮助他指定的一个小兄弟。我们觉得莫名奇妙,就让功权过去和他谈。
官员很嚣张,说批文就压在酒桌下,你钱打来我就给你。功权打电话回来说:“真他妈恶心。7000万已经付了,怎么办,这800万答应不答应?”我说:“你告诉他,我明天带支票过去。”他才把批文给了我们。我过去的时候带了400万,想着能省就省。那人火了,说我还能再发个文把它废了。我和功权也火了,告诉拿到钱的那个人:“你告诉他狗日的,社会风气不好,你知道我也知道……”随后我们就去了功权老家,那里环境很差,家徒四壁,有一个半傻的姐姐和他老舅,都三九了,一场大雪,天气很冷,他老舅和牲口住在一起。那天晚上,我们对着残垣断壁喝了很多酒。心里有一股悲凉感,一种委屈和义愤,感觉到命运太不公平了。
后来虽然就这么过去了,却因此结下了梁子。两年后我们卖这个项目,买家是个上海的企业,合同都签好了。这时那个官员出来设法阻挠,组织了一个考察团去上海考察,回来说和上海人做生意没底,不能卖给上海人,要卖给本地人。本地买地的是个江湖上的老大,有几个兄弟,但他出的价只有上海人的一半,我们得损失4000万。不过我们实在没招,最后也烦了,干脆卖了。
这个项目是我们做得最憋屈的,挖的坑都得后来找土(钱)填,一个男人从征服到承认失败,虚荣心彻底扫地。
我认为,失败了以后不承认失败那不够男人,只要你承认失败就是更男人的。我有一个特别深的体会,因为我周围很多人絮叨也有一些挫折和失败,后来我发现面对失败时,男人有两种特点:懦弱的男人总是唉声叹气,然后就出局了;勇敢的男人承认失败,往往能从失败中走出来。所以我经常讲,承认失败是男人对自己的勇敢,你对别人勇敢是拿刀砍别人,真正的勇敢是拿刀砍自己。承认失败是真正的男人,你承认失败还有机会再赢,你不承认失败或失败以后不愿意面对这个事情,实际上你已经彻底出局了。
好男人外面硬里面软
在我看来,男人分四种。
一种男人外面软里面也软,就是在外面唯唯诺诺,踏踏实实地上班,在家里也挺老实,不惹事,努力赚钱供房子孝敬老人供养孩子,这样的男人适合小家碧玉,两人安分守己,踏踏实实地把一辈子过了。
一种男人外面硬里面也硬。有些东北人比较典型,在外面打架斗殴,回家打老婆掐孩子,或者什么都不管。这种男人比较适合虚荣心强的女人,虚荣心重的女人觉得男人在外面打架她特有面子,即使回来会打她,但是够爷们儿,只要男人给她钱就完了,所以这两种人比较般配。
一种男人外面软里面硬,在外面装孙子回家充大爷。女孩子找学生干部最容易遇上这种主儿:在学校的时候是班长、学生会主席、运动健将,但毕业去了机关以后,拼命想往上爬,变得唯唯诺诺,为了表示自己还是很牛叉,回到家里就硬起来,但老婆是原来的同学,知根知底,不待见他,结果越闹越拧巴。
另一种男人外面硬里面软。在外面特牛叉,叱咤风云顶天立地,但回到家对家里人特别温馨特别照顾,该疼老婆疼老婆,该带孩子带孩子,典型的好男人。江湖上很多大哥,像电影《古惑仔》里的陈浩南就是这种类型,在社会上很爷们儿,但对老婆、兄弟以及很弱势的一些人包括女孩子等很温情,这样的男人在社会上包括女性心目中是比较理想的,可以依靠的对象和伙伴。
明星不如我们普通人快乐
我没做生意的时候爱胡思乱想,做生意的时候不能胆大妄为,所以觉得很憋屈,这事儿不能做,那事儿不能做,当然想还是能乱想。后来发现思想是没有边界的,快乐在灵魂这个层面是不受阻挡的。
我觉得人生分两种:一种叫过日子讨生活,就是循规蹈矩,按照所有人的要求去活,这种人生大概占了95%;第二种人生是创造生活,改变命运,挑战未来,在不确定中体验一种惊心动魄,满足好奇心,体验创造的快乐。这样的生活方式和精神状态,会引导你的事业、工作更精彩。当然,这种人生会面临很多挑战,只有5%的少数人会选择,其中大部分是男人,因为男人很享受这种东奔西跑的感觉,很像半夜急行军时被前呼后拥着,很刺激,很快意。
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快意,刺激有刺激的快意,平淡的日子有平淡的快乐,就像明星有明星的快意,老百姓有老百姓的快意,和尚有和尚的快意,肉也不能吃,女人也不能碰,但人家很快乐,没必要拿别人的快意跟自己比。
比如,不少人羡慕明星的快意。其实,他们不如我们快乐。为什么?假定他活70岁,20岁开始火,能火15年就不错了,15年算他挣2000万,但你算他后面还有多少年,35到75岁还有40年,这2000万匀到40年花,一般人会很快乐。但他们的花钱方式和咱们不一样,我们对生活的要求,简单平实能吃饱饭,有点钱花,我们所诉求的心态、对自己的期许就是这样。他们20多岁就灯红酒绿、大吃大喝、浮华奢靡惯了,这些钱根本不够他们造的。香港有些过气明星甚至沦落到讨饭——他要维护后面的浮华生活但他没钱了。所以为什么一些明星要嫁入豪门,或做一些不舒服的事情,最近还有一个主持人为二奶说话也成了热点,为什么?他们有危机感,他们后面40年的生活怎么过,物业费还得那么交着,生活质量还不想下降。当然他们要归于平淡比如说和普通人一样过日子,完全可以从浮华的顶上掉下来也行。但人苦的不是一点点拥有,人最苦的是曾经拥有而今没有。明星实际上是在高浓缩的情况下快乐和痛苦,而且是先快乐后痛苦,这是最难受的。为什么说不少明星40岁又复出了?不复出不行,得吃饭、得养家。你看很多人一而再复出,未遂,又复出未遂,最后消失在茫茫人海中。你看很多人复出的轨迹,顽强地复出,无奈地离去,因为没有办法。
所以明星的快乐,实际上就是一个短暂的时期,哪能都像梁洛施未嫁先入豪门,生一个还不行再生俩。我们老百姓操这心有点多,八卦了,但这是我们人生的快乐,我们是平常人,我们的快乐是一点点增长,我们的痛苦和快乐每天平均分布。所以我们既不复出也不离去,我们无非看看他们,然后消费一下他们,所以要感谢他们供我们消费。
快意人生要做到内外平衡
快意是建立在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上的综合感受。一般来说,理想、信念建立内在的价值标准,形成自我评价系统,同时,外部价值标准根据你的表现会给你评价,这是社会评价系统。两个系统之间是相互支持的,比如你有一点成功,外部给你的正面评价会加速你的自我评价系统,而自我评价的提升会给你更多激励,创造更多的成功,快意因此产生。
但这里面有两个极端。一个是宗教信徒,他们的快意主要源于自我评价。比如异教徒,虽然社会很多地方不承认,但他们顽强的自我评价非常强大令他们很开心;另一个是极度爱慕虚荣的人,他们自我评价系统很弱,完全靠所谓虚荣的社会评价系统支撑自己。古人讲“外重者而内荏”,他们胆怯恐惧,一个人出门5个保镖,吆五喝六,特别在意外在形式,特别在意别人怎么吹捧你,你不是博士偏要别人说你是博士,太在意外在的东西内心就有问题。
所以,这两个系统应该平衡着走,你才能一直保持快乐。否则,如果你只有社会某个阶段高度的评价,其实你内心完全不够自信,最后就出现这个门那个门,就出现笑柄;或当你完全相信自己,不在意别人怎么看,你有可能走向宗教的极端。有很多宗教徒内心极度自我,不管社会怎么评价,结果走向了与社会的冲突。所以健全的人要获得快意人生,内在的评价系统和外在的评价系统要保持平衡,你认为自己很牛叉,大家也说你很牛才行,自己认为自己的成功可以复制,后来大家发现你的学历可以粘贴,徒增笑柄而已。
快乐在于三种自由:时间、财务和角色
如果你经过一段奋斗,慢慢会体会到快乐在于自由。我觉得这里的自由包括以下三种自由。
第一是时间的自由,不用去想时间。多数人是时间的奴隶,赶着时间吃饭、上班、休息;此外,我们很多快乐是被时间切断了,比如与女友约会,与仇人相见,见了仇人会赶紧走,因为时间熬不起,但是跟女友相会时间要长,如果中间突然插进来一件事,比如有紧急事必须回单位执行任务,就会很不舒服。所以时间本身是个很大的障碍,我们每天困扰的常常是时间。时间的自由就是不算时间的账,想聊几点到几点,吃饭的时候想吃到几点就吃到几点。
有一次,我和我的董事找丁磊说一个事,那天我们等的时候得知飞机晚点了,吃饭不行了,丁磊打电话说他很晚才能到,我们一下子多出来四五个小时。我们找了个地方吃大闸蟹,边吃边聊,相当快意,也觉得相当奢侈。平时时间是非常受约束的,突然给你很长的时间觉得是非常奢侈的事。
第二是财务的自由,不用算小账。什么事都算钱,总想着生活中每天有没有花错钱,比如你坐飞机去的上海,却后悔为什么不坐火车去,能省不少钱,或者还可以坐大巴车,更省钱,这样算的人不会开心。往往上海男人的快乐少于东北男人,就是因为上海男人算得太细。人生如果减少很多算计,不怕花错钱,不怕走错门,快乐就会很多。当然这得有个前提,就是基本的生活状态要满足。
第三个叫做角色的自由,不会被是非困扰。人一有角色就会陷入困境,比如说男人跟女人对立,老人和小孩对立,你老觉得自己是成功者,潜意识里就会和普通人对立;你觉得你是高收入者,就和低收入者对立,你一有角色就立即有一堆是非困扰,你就不开心了——人的痛苦很多来源于对是非的计较。
一个人奋斗的时候大概会有5种角色转换,一开始走进社会的时候,你会像奶奶教你的那样成为好人,这时一般是没有是非的;当你开始奋斗的时候变成能人,就开始有是非,比如大家吹捧你,让你讲创业经历,这是“是”,就是肯定你,但是你回到公司,股东一看财务报表可能说你“非”,也就是否定你,所以就开始有是非了;如果你当能人15~20年,就变成了英雄,这时候是非就更多了,而且小是非变成大是非,天下英雄任人评说,大奸大雄,像曹操那样;成了英雄以后再扛10年就变成了伟人,到了伟人阶段80%说你好,20%说你不好,你基本上已经逃避了很多的是非;如果有幸在伟人阶段熬一段,最后死去,你就会变成圣人,被贴在墙上,这个时候就都是“是”没有“非”了。人的一生,最大的困惑是90%的时间都在是非里,而且你还不一定能成为伟人和圣人。生活需要你把是非看得很清楚,或者坚守一种是非。比如你自己编一个是非,又或者你什么都不信,四大皆空,就跑到一个地方出家去。所以,一般人一生很难摆脱是非,获得角色上的自由。
选择就是放弃,自由就是枷锁
2007年元月我去了神六基地,特别体会到没有时间、没有是非、没有空间的自由的意境。我们在戈壁滩上,坐在牛尸骨架子上,手里拿把刀,旁边熬着汤,热气泛起,向天空散漫开去,我突然就感觉到自己和身边的人很像金庸小说中的侠,好享受。侠一定是自由的,没有身份,没有时间,一切皆随心性。心到人到,侠想杀一人,想救一人,全凭心性。侠一定是“胡作非为”的。
这样的“侠”虽然很快意,但不能长久,因为太自由了,太无法无天了,过犹不及,很快律法就会跟上来限制侠,侠就会变成匪。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人总想获得尽可能多的自由,但自由多起来,却未必是好事。
以80后、90后为例来说,家庭跟社会给你的很多,压力也很大,为什么?比如同样是没钱,我20年前也没钱,但和今天大家只挣工资比,你们比我当时更困难,因为那个时候大家一样,你囊中羞涩的时候,别人口袋里也掏不出钱,加上那时候没有什么LV等名牌这些东西,当大家都一样的时候,虽然也很紧张,但没有太大压力,而且那个时候社会的评价体系相对比较传统,比如你会写文章会讲讲课,算是不错的男人。今天比较麻烦,你不仅要挣钱你还要有个性,还要幽默,还要足够成功,还要能够在外强大回家温柔,就是最好的男人是外面硬里边软。你什么都要有,压力很大,关键你是独生子女,你上面还有6到8个人等待你去孝顺。那天我偶尔看电视,有个节目里,小两口吵架,两边父母也跟着在电视里吵开了,都二十七八成家的人了,吵架老人还跟着搅和,社会性的断奶还没有结束,太可怜了,太辛苦了。
另外自由给你的越多,需要你选择的就越多。选择就是放弃,自由就是枷锁。越自由人越不知道怎么选择。我的一个朋友,因为某件事情进过监狱,他说在里边的时候他什么都知道,每天干什么都清楚,就是不自由但是不用负责任,每天就是放风、吃饭、干活。从号子里一出来,自由了,第一件事却是坐在马路牙子上发呆:这个世界变成什么样,我该去哪,接下来全是我自己的事,我该怎么办?自由反而变成恐惧,变成枷锁了。
80后、90后就是这样,自由了,但由于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在自由的过程中反而成为通向自由的奴隶,变得不自由了。因为自由反而不自由,这是很苦恼的问题,这个情况下需要做一个对自己负责任的决策,刚才说的两口子吵架家人负责,现在是需要你自己负责,自己负责也是要选择,选择的前提是要学会放弃,最重要的就是学会放弃。在高度自由的选择空间里,所有的选择都是诱惑,都对你打开,如果不知道放弃,每个门都想进,你就会困惑,但你只进一个门就不困惑了。当然,你最大的风险是,你进门之后所有的后果都要自己:承担,没有人为你负责。
这个情况如临深渊,每个人的决策都是对自己一生的挑战,这个是现代开放社会下最大的挑战。我选择下海做生意时,父母一气给我写了十几个为什么,你为什么作为一个干部不好好工作,你为什么要下海,你以后怎么办……一大堆问题,我做的所有决定确实要面对这些问题,没有房子、没有职称、没有户口、没有档案、没有单位、没有人替我负责,那我就只有一个选择,我自己做我喜欢的事情,如果成功了我就分享成功,如果失败了就咽下苦果,只能如此。所以,我宁可认准目标做单一的选择,不做复杂的选择,这样内心才平衡,当选择多的时候内心就不平静,苦恼往往来自于你想要的东西太多。
出家人四大皆空,没有烦恼,因为他们忘掉金钱、忘掉时间、忘掉角色,跟钱不打交道,也不用看表赶时间,跟成功不成功这些事也没关系。他们内心是自由的,但却不是完全自由的,他们的行为处处都受到戒律的限制。这就是他们的选择,选择内心的自由就必须同时接受其他的不自由。
快意人生的最高境界
自由多了反而是枷锁,人在内心上怎么获得自由?我在前面讲过了,我认为真正成功不成功很大的一个标准是,快意人生到一个最高境界必须满足这三种自由:时间上、财务上和角色上的自由。
角色上的自由很有意思,人在修炼角色的时候有个标准叫正经正常。有的人只会正经,比如说在台上一副嘴脸,回到家在朋友这儿仍然端着,老是一副正经样,人们就觉得这人不正常,有点装;有的大妈太正常了,让她在主席台上说话和在胡同里说的一样,光正常不正经,让你演别的角色的时候你没有转换过来。因此,比较好的是既能正经又能正常,需要正常的时候正常,需要台上正经的时候正经。一到台上,荤的话删掉,说的全是标准格式,一走到老百姓当中,喝酒的时候麻辣荤腥都出来,这是正常的。很多领导就是这样的,台上台下两副嘴脸,这不是装,这叫正经正常。
很多现代人在角色上的转换不够自如,因为你总是在演一个角色,我最近听说一个歌手从楼上飘下去了,他这个角色扮演的和社会冲突,如果他出家就没角色了烦恼也没了。因此,创造生活、快意人生的最高境界是在不自由的制度、财务和人生环境里,怎么去尽可能地获得财务自由、时间自由和角色上的自由。
比如说我现在有很多不快意的地方,时间上确实很不自由,每天都安排得满满的;角色上也不是太自由,因为是上市公司,说话聊天不能说财务数据,不能说公司在运行的很多业务和正在筹备的新项目,公司没有公开披露之前,你不能私下里跟其他人说。我也有很多不自由的地方,如果不做上市公司,做私人公司自由大很多,但财务自由没有了,我得整天算计成本、贷款、资金。所以现在财务自由有了,时间没自由,角色上不是太自由,但我尽量不把自己当个东西随便聊天,这是我心里唯一得到平衡的一个舒服的地方。如果你总端着架子扮演一个角色的时候,其实内心会崩溃的,需要获得一些自由才能快乐。这是我理解的快意人生的境界,实际上是在现实生活中,怎么样去追求尽可能多的自由度,这样就可以快乐。
年轻人如何快意人生
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现在的年轻人很多漂在某个城市的角落,压力大,还经常感到孤独与失败,该如何快意人生?
年轻人失意多的感觉很正常,因为这个阶段的特点就是有时间没支撑,有大把的时间可用,但是没成果,没成功,这是快意的基础。但不能说这时候没有快意,只是在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上获得的快乐程度不一样。
刚进入社会时,年轻人快乐程度大部分取决于社会对你的评价。这个时候社会不会马上来承认你,等这一代人都成长起来的时候,你四五十岁的时候机会就多了,那中间的这段时间怎么过?我年轻的时候也是热血澎湃想干很多事情。有一天,一个大领导找我谈话,他说,听说你思想很活跃,我要跟你谈谈。我以为是个很了不起的事,一进去我就说,说了快一个小时,这个领导说了三句话,从此我踏实了。他说:“第一你说了这么多社会问题这么多现象,我告诉你,你知道我比你还知道,因为我是领导我看到的听到的这些信息,所谓的社会阴暗面比你多得多;第二,你着急我比你还着急,因为你是个党员,我是执政党领导,如果共产党出问题我受到的损失比你大得多,所以我比你着急;第三句话,你教我干不对,不要多说话,你跟我干。”我一想这个逻辑也对,就消停了。
后来我体会到,每个年龄段都有该做的事情。当你二十三四岁的时候,你想得到社会很多评价比较难,这个时候你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增强自我,建立自己的价值系统,你要做什么事情就去做,不管别人怎么说。因为20多岁刚进入社会的时候你扮演的角色是后备队员,是足球爱好者,30岁能混成板凳运动员,到40岁差不多才能上场踢球,那20多岁这个阶段如何能快意人生?用理想来鼓舞自己,用时间来检验自己,用些许的成功来安慰自己。当然个别人,像丁磊、李彦宏,他们在20多岁已经小有成功,但在中国这么大的范围内这类人数量是很少的。20多岁的时候,最重要的是内心要用理想来激励自己,同时用时间来检验自己,最后用过程中的一些成功来不断安慰自己。这个过程你熬到三四十岁的时候开始进入另外一种快意人生,比如说王石爬上珠峰了,但你不要忘了他已经60了。他30岁的时候还没有你自由,他第一次爬山还要朋友集资,那时候40多岁。
所以说在20岁的时候,你要想得到的快意实际上不是峰值上的快意,因为男人快意的峰值应该是45岁到55岁。20岁也可以快意,你有未来,有理想,有健康的身体,你不怕失败,你可以无数次失败但你可以等待最后一次成功,因为你有时间。所以有一个老人讲过一句话,当时很多人在讲吃苦,他就讲年轻人吃苦不叫苦叫福气,因为给你机会让你选择去实验,你老了以后苦真叫苦,比如说60岁贫病交加真叫苦,你20岁发烧感冒没钱看病扛一下过去了。所以在这个年龄段,最重要的是立志,一旦确立就不要放弃目标,不要怀疑自己的未来,而且要坚信时间是站在你这边的,这样就可以快意。
志向是男人的GPS
立志什么时候都来得及,但从自然过程来说,15到20岁男孩子青春期的时候立志最好,这个时候什么东西都能吸收,很容易建立决定未来的价值观。
立志就是导航,就像GPS,你有GPS导航不会迷路,立志这个问题如果你没有立好,后面缺一个GPS,你在荒漠中走路怎么有方向?当然,15到20岁你人生有了这个东西,你一辈子不迷失,但并不一定能顺利到达,这是两个概念。所以20岁之后要选择朋友,选择在现实中折腾。立志之后保证你一生不迷失,但是你跟现实冲撞的时候,你要有勇气面对这个问题。从立志的角度说,30岁、40岁都有机会,机会比较多的是15到20岁青春期这段,以后还会有很多社会碰撞,像布朗运动的分子,这儿撞一下那儿撞一下,不定撞到哪,但你心里的方向不能丢。
三联书店曾经出过《七十年代》、《八十年代》的书,说让我帮忙编个《九十年代》,90年代有知识分子、读书人下海、做生意,我访问他们为什么做生意能成功,最后发现这批人内心的志向没有改变,他们格局很大。志向大的人格局大,格局大的胸怀远大,包容、宽容、有毅力,然后能够学习,能够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的话,即使他学问没做成,却意外改变了人生,做生意也能成功,生意成功后可以做基金会,资助别人研究,继续自己未实现的理想。这样一来,传统时代的抱负,在今天仍然可以用生意的方式继续下去。
所以,现实中不可能没有曲折,但是不管多大曲折,你的志向不能丢,你手里的GPS不能扔,扔之后你就会恐惧而死亡。
我有一次和王石从西安开车到新疆,在戈壁滩上突然迷失了方向,那个时候手机也没信号,当时也没带GPS,我们真就不知道该往哪儿走了。这个时候不能开空调,空调开了费油,把空调关了,热,不能开窗户,开窗户外面干热的戈壁会把里面的水分抽掉了,抽掉我们就干了。又热又不能开窗,还不知道该往哪儿走,就这点油,真走错了就完蛋了。这个时候越来越恐惧,发现没有方向是最恐惧的,如果这个时候有方向我会拼命走出去。前面那个车自己走了,我们唯一的希望就是司机,他凭经验找车辙,找到条最深最新的车的印子,然后他把车横在那,等着看有没有车。还好等了一个多小时有一辆车经过,但是那个人去的方向不是我们要去的方向。最后我们很聪明地写了个纸条,告诉他出去走到能打电话的地方帮我们打这个电话,告诉那些人我们的方位来救我们,如果这个人把这个纸条擦屁股了,我们就完蛋了,好在这个人出去就打了这个电话,那些人开车来把我们带出去。
人生也是这样,最恐怖的是没有方向,我们生活中经常忘掉了立志,没有志向的男人等于没有GPS,就犹如在沙漠中迷失方向的话你随时会死亡,当你有了方向不管走多远,你都有活下去的希望。
男人要立中等的志,先管好自己的事
立志很重要,至于这个志是什么内容,每个人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确定,但最好不要立太大的志向。
什么叫大志向?我们年轻时候的志向比起现在的来说都是大志向,那个年代志向都是宏观的,研究科学、革命,首先是要达要兼济天下,要与社会国家民族命运发生关系,这是传统时代的基本理念,那个年代全是大叙事。到今天不要立这个志,这个志比较累,是辛苦志,还容易惹事,因为你心目中的达和天下跟别人心目中的达和天下不一样,甚至完全不一样。比如我去台湾,看见蒋介石纪念馆写了一些话,也是以天下为己任,也是达要兼济天下,但毛泽东纪念馆里,年轻时毛泽东说的那些话,也是以天下为己任,两人都说得挺好,但是有冲突,两个人掐了30多年。这个是中国社会治乱循环的文化根源上固有的毛病,“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强调自己跟国家社会的大责任,这话放到现在有一点不对,如果人人都要对天下兴亡负责,但不同的人主张不一样,像毛泽东和蒋介石,这时的“己”不是一个己,谁也说服不了谁,最后内战、内耗,甚至死人。我觉得现在倒过来说才讲得通,“匹夫兴亡天下有责”,你当领导你就要负责,你不负责任让我负责任,我要负责任你说我造反,所以法制社会、民主社会应该把这句话倒过来,是“匹夫兴亡天下有责”,谁管我天下谁管我死亡。
因此现在立这些大志有点危险,都要立这志社会不消停,我觉得你立个中等的志,立一个接近于具体的一个志向,你把你行业、企业、人生某个手艺活练好就挺好,比如你要成为最好的电脑工程师是立志,你想打台球像丁俊晖那样也是立志。
我碰到一个日本家族三代人立志做一件事,什么事?比谁的眼儿小。他们家是做筛子的,最牛叉的是眼小,做大眼很容易,小到最细的粉末最细的颗粒能过就难了,所以我们所有复印机辊上面那个网全是他们家做的,这个是志,三代人立志做眼最小的筛子。这都是立志,你只要按这个志向去做,坚韧不拔都会成功。
每个人都有这样的志向,是这个社会健康文明的标志,每个人都管自己的事,把自己的事管得特别好,社会就有希望。每个人都管天下事,不管自己的事,觉得你受苦受难,非要把你从苦海里弄出来,那你就惨了。因此无论你是想做工程师、书法家、导演还是编剧,都很好,坚定不移地干下去,中国就多了很多成功的专业人士,中国经济文化就发展了,实力就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