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放弃是一种拥有
10764400000014

第14章 有为与无为

有为与无为,是老子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老子的态度十分明确,那就是“无为而无不为”。这句话看起来似乎自相矛盾,其实它包含着丰富的哲理,能使人感到道家思想在为人处世方面客观冷静、顺其自然的远见卓识。所谓“有为”,一般来说,就是有所作为,这是人生的理想和目标。许多人都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但为什么有的人却是事与愿违呢?为什么有的人拼命努力,吃苦耐劳,却枉费心机呢?为什么有的人动机很好,但效果却适得其反呢?原因是多方面的。总的来讲,可能是在哪个方面违背了自然发展规律。因为很多事情都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只有因势利导,才能如愿以偿。并不是你想有所作为就能有所作为的,想达到目的就能完全达到的。有时,反而会出现“有心栽花花不红,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情况。因此,老子主张“无为”。

所谓“无为”,并不是“不为”,不是躺倒在床上,听天由命,或无所事事,什么也不干。表面上看,老子的“无为”是消极的处世态度,其实有着积极的“精神内核”,就是不要凭个人主观意识去干扰事物发展的规律,更不要违背自然发展的规律去刻意追求什么,这样反而会有所作为,最终达到“有为”的目的,或“有为”难以甚至不能达到的目的。

老子的“无为而无不为”,实际上辩证地说明了无为与有为的关系,从字面上理解,就是通过“无为”来达到“有为”。无为是手段,是有为的权宜之计;有为是目的,是无为的发展趋势。

中国古代一些贤明君主,如汉高祖刘邦、汉文帝、汉景帝及其以后的唐太宗等,都受过老子“无为而无不为”的思想影响,而且把它作为治国之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汉高祖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对于秦的“二世而亡”很是警惕,他要士人陆贾总结秦朝在内的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陆贾写了十二篇论文,认为“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逾设,敌人逾多。秦非不欲而治,然失之者乃举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后来“无为而治”成了吕后、文帝、景帝的政治指导思想,并出现了国泰民安的文景之治。

在人生中,我们也会见到这种情形:你越想得到,越是得不到;你越想这样,却越这样不了;你越怕那样,反而越那样。你若采取“无为而无不为”的态度,就会收到应有的效果,达到预定的目的。三国时的刘备一直胸怀振兴汉朝大业的鸿鹄之志。但他在没有形成气候时,不像杨修、张松、祢衡他们那样心气浮躁,只想有所作为,结果反而没有什么作为,而是韬光养晦,不显山露水,安心做自己的菜农,不给人以加罪的口实。一旦时机成熟,他便如鱼得水,成为一代豪杰。

在生活中,有的年轻人,尤其是有一定聪明才智和专长的年轻人,由于不懂得无为与无不为的辩证关系,一走进社会,就想有一番大的作为,凭着一时的热情和冲动,或恃才傲物,或毕露锋芒,或猛打硬拼,结果大多力不从心。铩羽而归之后,便心灰意冷,收刀入鞘,再也无所追求,变得无所作为起来,这样的无为,并不是老子所说的无为,而是一种消极的、悲观而没有出息的无为。真正的无为,是一种积极的,而平静的进取,其攻势并不凌厉,但有着潜在的推动力量。

美国有一家令世人瞩目的科研机构贝尔实验室,其负责人曾是一位叫着陈煜德的博士,他是一个有着中华民族血统的美国人,大概受了老子思想的影响,在科研管理中特别崇尚老子的无为主张。他的办公室里挂着一张“无为而治”的条幅,下面加了一段英文注释:“最好的领导者时时不忘帮助下属,但又不让下属觉得离不开他。”他在谈到其治所经验时,说:“领导者的能力表现,就是在领导别人的时候,使别人感觉不到领导的干预;研究所的一切工作都是在你的领导下迈进,但所里的人又能感觉不到你的存在。”可见,无为不仅仅是为人处事的一种方法和策略,更是一种明智的人生态度、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一个人有所作为,并不在于表面形式,主要在于实质内容。表面上轰轰烈烈的人,并不一定有所作为;表面上平淡无奇的人,反而可能有所作为。

有的人一心想有所作为,喜欢正面进攻,喜欢暴露自己,因而往往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进取的阻力当然要大得多,而一旦有所作为之后,又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有所作为,四处夸耀,确实令人讨厌,也容易遭人嫉恨。

有的人也一心想有所作为,但采取的是迂回战术,喜欢另辟蹊径,不愿暴露自己,即使已经有所作为了,也不炫耀卖弄。

要做到无为,首先要有为,即有理想、有抱负、有具体的目标;没有“有为”,也就无所谓“无为”。无为是有为的基础上的无为。

要做到有为,最好是无为,无为不仅是一种治国的方略,也是一种处世的良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