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写意周流
10850700000065

第65章 无失之失

人打生下来便有所失,当你脱离了温适的母体,切肤的体会使你明白,你已跟“老家”goodbye了,你必须哭出声来,适应呼吸以迎接新世界,这算作我们为人的头一个失,但那刻你并无得失之念。不多久,你扑溜溜的眸子有了光彩,你对周遭每样事物都抱以好奇,喜好也悄然萌生。

你每渐长,愈熟识起了四围的光景,特定的喜恶便形成了,你明白了这个东西难吃,那样玩意儿好耍,难吃的你绝不要,中意的就哭着闹。但也有不遂你意的时候,譬如你爱摆弄手机,可大人接电话时得拿去,你于是就要撒泼,至于为何,你并不关心,只想着拿回心爱之物,殊不知得失之心在矣。

这份得失感将一直伴于我们左右,小屁孩儿尚好,能纯直地表达出来,不使闷在心里。长大后则不同,得了或没甚特别,失了却往往自憋在心里发酵,搞不快。愈想愈失意,就又更想要所得不到的了,譬如考试成绩欠佳,暗恋分手云云。

由此的,你兴许因失手次数的增多,导致怀疑起自己来,性格上也逐变自卑,陷入了自设的圈套,无法自拔。甚有威害到了生命,我向居的母校便有这一起,仅因失恋的缘故而跳楼者。所以得失有如积木,你得一块便叠一块,可当某日给你抽掉一块时,就整个轰然倒地,丝毫不因得的占比多,而哪怕失去一小块。

在不侫看来,除却你回不去的“老家”,此生尽为所得,又何所失?眼能见色,鼻能闻香,口能尝味,耳能辨声,体能交感,但凡你接触过的,皆为你所得,你岂比打娘胎出来的时候?既无所得,那你便应为最初的模样,浑浑噩噩,不能人言,那才是你扒干净你所得之一切后的样子。

所以我们得失间的苦恼,不过无失之矢罢了,我们本无根源的所失,失在心间,一切业障皆自取也。古人讲的修身也就在此,因无所失,始能明了自我,《中庸》开篇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时刻想着金钱物质,儿女情色,患得患失,则永不得见心证性。

一但人失心失志,就会满脑子发着当阔佬讨娇妻(良人)的白日梦,一面无所事事,不好书本,只因读书片刻不能有所得,他(她)只想要金银美色直从天上掉于跟前。但现实是他(她)每日怨天尤人,自短自闭,或昏昏度日,停在自设的无所失的标准线上,他(她)告诉自己:“只要不失去,就好,就好!”根本不知失无可失,唯学无止境而已。

还是当它积木来讲,你所得到的每一块,何必非要堆叠成一座城堡,矜耀给旁人来看?在我只愿摊将在地上,尽管任人拿去好了,盖因这些积木是我所得非我所失,就算一块积木也没有,我仍继续在得的道路上行走,正该高高兴兴才对。

而就算有我们真正失去的东西,那一定是自己本性的缺陷了罢,同破碎的镜子一样,如何完善它,方是我们一生该索求,至于其它,更无可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