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西楚霸王闯贞观
10935600000366

第366章 长孙无乃的反应

几天后,一个内侍来到长孙无乃府上将李世民把他孙女长孙晨曦赐婚给羽栋为妻的敕令交给他,长孙无乃恭敬的接下了敕令;和当初韦家接到敕令不同的是,长孙无乃一家人非常的高兴,因为他们家的大小姐是去做正牌的少夫人甚至是下一代县公的夫人。

不过这一切仅仅是长孙无乃自己猜测而已,毕竟自己的孙女才刚刚三岁多,要嫁人至少还得十年时间,十年后羽籍还能仅仅是县公?所以长孙无乃一家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爹,姑母对我们真的不错,给咱们晨曦找了一个好夫婿”说话的是长孙晨曦的父亲长孙靖,他是长孙无乃的大儿子,今年二十多岁。

“是啊,这么多年我就担心你姑母跟我算账”长孙无乃想起往事就后怕。当年他们兄妹几人共同的父亲长孙晟去世,三弟长孙安业将长孙无忌和当时年仅八岁的长孙皇后(当时还不是皇后)赶出来家门,谁成想后来被赶出家门的弟妹一个成了右仆射,一个成了皇后。虽然并不是长孙无乃将他们赶出去的,但是关键时刻长孙无乃没有站出来为他们说话,所以这些年长孙无乃多少有些愧疚和害怕。

贞观元年,长孙安业伙同义安王李孝常谋反未遂,义安王被杀,长孙安业被逮捕下狱后死在流放的路上。这件事让长孙无乃非常的害怕,他害怕自己这一对弟弟妹妹趁机报仇,但是长孙安业死了之后,这事也就到此为止了,可是长孙无乃依然不敢掉以轻心,生怕哪天皇后或者右仆射想起当年的事来找自己的麻烦。

直到不久前四弟长孙无忌登门拜访说了要把他孙女长孙晨曦嫁给羽栋的事,长孙无乃对此自然是举双手赞成。此举既能拉进和皇后还有右仆射的关系,同时也能让长孙无乃这一支多个出路,长孙无乃清楚的认识到羽籍的崛起已经是板上钉钉了,能让自己的孙女嫁给羽籍的嫡长子作正妻是一件天大的好事。

“靖儿,回头你和羽籍多来往,拉进一下两家的关系”长孙无乃嘱咐儿子。“是,您放心”长孙靖回应道。“以后也多往你四叔那走动走动”随后长孙无乃又嘱咐长孙靖多跟他四叔右仆射长孙无忌来往。听了老爹的话,长孙靖连连点头称是。

长孙无乃家里对桩娃娃亲非常满意,而羽籍那边则表示无所谓无所谓,对于长孙家这样的关陇贵族集团成员羽籍并不十分了解,你别看他喜欢去弘文馆或者国子监看书,他看的大多是西汉(唐称为前汉)以及东汉(后汉)直到三国魏晋时代的书籍,魏晋以后五胡十六国到隋唐的基本没怎么看过。

所以羽籍对于南北朝时代后期才形成的关陇贵族门阀的情况是两眼一抹黑,基本不知道具体情况。而几年前羽籍和李世民一出双簧铲除的清河崔氏属于山东贵族,和长孙无忌这样的风马牛不相及,二者矛盾也比较深,虽然山东贵族在朝堂影响力不大,但是在民间声望很高,这也是李世民往往束手束脚的原因。

而关陇贵族在朝堂影响远高于山东贵族,但是他们在民间声望远不及五姓七望等山东贵族,所以长孙无忌等人也憋着一口气想要把山东贵族打下去。因此长孙无忌特别需要羽籍这样的新贵为助力,毕竟唐初许多新贵都打算娶山东贵族家的女儿为妻,但是山东贵族看不上他们。

然而羽籍意外打破了这个局面,山东贵族或者说五姓女现在不值钱了,情况逆转了;反而是山东贵族开始巴结这些新贵了。这也是前边提到的李婉顺也想给她儿子羽鲲定娃娃亲的原因之一,因为李婉顺知道山东贵族完了,她又不愿意让自己儿子将来娶那一帮天策府部将家里的女孩子,所以她就把目光对准了已经倒下的山东贵族,不过当时羽籍以孩子太小为理由严词拒绝了。

言归正传。又过了几天,羽籍带着儿子羽栋跟着长孙无忌前往长孙无乃家里拜会,确切的说是羽栋去拜会他未来妻子家里的长辈。看到羽栋小小年纪就彬彬有礼,长孙无乃和他儿子长孙靖非常的满意。双方交换了早已准备好的生辰八字和婚书,这件事就算彻底完成了,剩下的只要等待两个孩子慢慢长大就好了。

又过了几天,李婉带着羽栋又去了韦府拜会,韦凌云是李婉的堂舅,也就是羽栋的舅爷爷。韦辉是李婉表哥同时也是羽栋未来岳父之一。说起来,羽栋未来小妾韦若琳还是羽栋表妹了,这也算是一桩近亲结婚吧,不过这又能怎么样呢,这里是唐朝,不是后世,岂不闻混血往往比近亲结婚危害更大(当然这里混血是指不同人种之间的混血)

这次拜会韦府是李婉第二次来了,上一次是和韦辉交换俩孩子的生辰八字和婚书,不过对于羽栋来说这是头一次。韦凌云和韦辉父子头一次见到羽栋也非常的满意,羽栋小小年纪一点也不怯场,而且言行大方得体。这让韦凌云父子突然觉他们好像是在和一个传承久远的贵族子弟说话。

“呵呵,舅舅过奖了,栋儿年幼,哪里懂得什么礼仪”面对韦凌云的夸奖,李婉代替儿子谦虚的说道。“呵呵,一点不过奖,栋儿小小年纪就如此知书懂理,将来不可限量啊”韦凌云捋着胡须笑着说道。一旁韦辉也点头表示认同老爹的话。在看过韦若琳之后,李婉又跟韦若琳的母亲,也就是羽栋未来岳母说了几句话就带着儿子告辞离开了。

虽然韦若琳将来作为羽栋的侍妾,但是李婉却比较宠爱这个儿媳,毕竟她是李婉的表侄女,也算是知根知底。而长孙晨曦虽然作为羽栋正妻,李婉对她态度虽然也很好,可是也不如对韦若琳亲切。此乃后话。

随着贞观十一年新年的到来,大唐在吐蕃前线传来了捷报,那就是李道彦和刘弘基配合着打退了松赞干布倾尽全力的一次反攻,歼灭吐蕃人五万多,自身损失一万余人。此战不但彻底打灭了松赞干布企图全面反攻的嚣张气焰而且还向前推进到了羽籍原来已经攻下但是却因为种种原因而不得不放弃的那个据点。

太极殿大朝会,李世民高兴的宣布了李道彦他们送来的捷报。经过一番争论,李世民最终还是决定迁徙内地民众去吐谷浑吐蕃,要把那里永远变成大唐的土地。至于羽籍此前提出的迁徙豪强的提议,李世民没有答应,但是也想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这些世家们如果不愿意从家族中挑选族人去吐蕃吐谷浑的话可以缴纳罚款。李世民将用这些罚款再加上国库拨出的钱财用来支持这次移民行动。

其实谁对看得出来,这又是李世民整治山东世家贵族的一个手段,但是皇帝天威如此,谁也不敢说不同意,再者皇帝也给了折中的办法,你不愿意走人那可以交钱,反正就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而普通百姓对于迁徙到吐谷浑和吐蕃的事多少也有些抵触,不过官府开出了高昂的补偿条件吸引百姓,于是乎轰轰烈烈的移民行动自贞观十一年开始直到贞观十五年才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