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胡适传
1102300000086

第86章 任《自由中国》发行人(2)

那天是11月18日,胡适去见蒋介石。先是胡适将出国开会的情况向蒋作了汇报,说完了,蒋没有什么话。气氛好像与往常不太一样。胡适自我解嘲地说,“我不知总统有什么问题要问问我。”蒋说:“请你谈谈政治形势罢。”胡问:“国内的、还是世界的?”蒋说,“整个世界的。”于是胡适把那年联合国召开大会情形,及美国大选等问题谈了一通。说完了,他忍不住对蒋说道:“我本来对岳军(张群)先生说过,我见总统不谈雷案。但现在谈到国际形势,我不能不指出这三个月来的政府在这件事上的措施实在在国外发生了很不好的反响。”胡适讲了一些国际上的反应后,说道:“我在国外,实在见不得人,实在抬不起头来。”这时,蒋发言了,他说:“胡先生同我向来是感情很好的。但是这两年来,胡先生好像只相信雷儆寰,不相信我们政府。”胡适听了感到很惶恐,忙向蒋表示:“这话太重了,我当不起。”接着他重申了1949年刚到美国时说过的那句话:“我愿意用我道义力量来支持蒋介石先生的政府。”胡适很郑重地向蒋表示说,“我在11年前说的这句话,我至今没有改变。”经过胡适一番详细地解释,室内气氛似乎缓和多了。胡适走时,蒋亲自送至接待室门口。后来胡适不发表意见了。有记者来问?他说只有一句话:“大失望,大失望!”后来雷震在监狱里过65岁生日,胡适写了南宋诗人杨万里的《桂源铺》绝句,表示慰勉,诗云:

万山不许一溪奔,

拦得溪声日夜喧,

到得前头山脚尽,

堂堂溪水出前村。

杨万里的诗明白如话,胡适非常推崇。他曾用这首诗来描述过他家乡——上庄村的景致。此时用来赠给为民主而坐牢的难友雷震,寓意就深了,说明民主力量虽暂时受到挫折,但发展前途是任何暴力阻挡不了的。这说明在蒋介石统治下,就连争取资产阶级民主都不允许,哪里还谈得到什么自由?可见其封建专制之残酷。胡适对此大感失望。

胡适经过“雷案”之刺激后,身心极为不快,于是引起心脏病复发,2月25日抬到台大医院,打强心针,输氧气急救。第二天恢复过来,他躺在床上对秘书胡颂平笑着说:“昨夜可能要出大乱子,把你们吓坏了吗?惊动大家,我心里不安。”胡颂平连忙劝他不要说话,并且告诉他,医生说一个月内绝对不许谈话、看报、行动。胡说:“我对心脏病是有经验的,我自己会知道,你们不要怕。”就这样住了两个月,4月22日坐轮椅出院。当记者来访问时,他告诉记者说,“这次病好后,希望在这捡来的生命中,再有10年时间做一点更实际的工作。”在这种思想指导下,5月18日作《跋乾隆甲戌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印本》一文,约1.5万字。这是胡适对《红楼梦》考证的最后见解,他说,他只想说三个问题:(一)甲戌本40年的版本研究上,有过划时代的贡献。(二)曹雪芹在乾隆甲戌年写完的《石头记》初稿本,只有这16回。(三)介绍原藏书人刘铨福,并附带介绍墨水加批的孙桐生。这书当时台湾影印出版,胡适买了100部送人。6月25日离开台大招待所,回南港中研院本宅疗养。7月10日因看书到早晨4点,夜里突患急性肠炎,昏厥两分钟,幸得抢救及时未发生事故。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得不把他的老伴召唤回台了。10月18日江冬秀由美返台,胡到机场迎接。有记者问江带来什么礼物?她回答说:“我11年前离开台湾到美国去是带两件东西,现在回来还是两件东西:一件是这蓝包袱,一件是旧的手提箱。”此后,胡适对来访的人说:“太太来了之后,我的家确实温暖了,不像过去那样的孤寂了。”的确,自从江冬秀到台湾后,胡适屋里气氛显然有所改变,老两口有说有笑,倒也不怎么寂寞了。有一天早晨,胡适吃了点心,梳了梳头说,这次病后头发白多了。江冬秀在一旁笑道:“你打扮打扮,年纪轻得多,也很漂亮了。”胡适也笑着回敬说:“江冬秀小姐,我从来没听过你说我漂亮,从来没有听过你说我漂亮的话呀!”他们的对话,使在旁的秘书也笑了。

同年11月6日,美国国际开发总署主办的“亚东区科学教育会议”在台北召开,胡适在病中,因推辞不过也应邀在开幕那天用英文作了主题演说,题目是《科学发展所需要的社会改革》。胡适说这个题目不是他出的,是主持会议者出的题。他认为这个题目的意思是问,在我们远东各国,社会上需要什么变化才能使科学生根发芽。而他的回答是,我们应当丢掉一个偏见,那就是以为西方的物质文明虽占了先,我们东方人还可凭我们优越的精神文明自傲。他说:“我认为东方这些老文明中没有多少精神成分。一个文明容忍像妇女缠足那样惨无人道的习惯到1000多年之久,而差不多没有一声抗议,还有什么精神文明可说?一个文明容忍‘种姓制度’到好几千年之久,还有多大精神成分可说?一个文明把人生看作苦痛而不值得过的,把贫穷和行乞看作美德,把疾病看作天祸,又有什么精神价值可说?”所以他主张向西方学习,“充分世界化”,并称:他主张把科学和技术的近代文明看作高度理想主义的精神文明,因为这种文明可以充分运用人的智慧来寻求真理,控制自然,来变化物质以供人用。最后他强调说:我以为我们东方的人,站在科学技术的新文明的门口,最好有一点这样智识上的准备,才可以适当的接受、赏识这个文明。他所说的这些话,都是他35年前的老话,虽然老话重提,但由于他的偏激,却遭到许多听众的批驳和抗议,并由此引出一场争论。那时反胡派以徐复观为例,他指责胡适“是一个作自渎行为的最下贱的中国人”。而拥胡派如李敖者却称胡适“是我们思想界的伟大领袖”。双方都互不相让,争论十分剧烈。当时有人分了一下,捧胡和骂胡的人,共有六派:在捧胡的人中又可为三派,一是以毛子水为代表的文章派。二是以劳干为代表的诗歌派。三是以某校长夫人为代表的行动派。在骂胡的人中也有三派,一是以徐复观为代表的叫骂派。二是以《胡适与国运》作者为代表的栽赃派。三是以叶青、郑学稼为代表的翻案派。这场关于中西文化的论战在港台舆论界持续了相当长时间。胡适嘴上虽说不生气,心里却是愤愤不平的。他对杨树人说:“我不懂,我胡适住在台北与他们有什么坏处!”

从此之后,胡适的病情又有所发展,医生严禁他再作演讲。26日住院治疗。不几天,有记者为台湾清华大学原子反应器建成来向他采访,被秘书挡驾了。胡适得知后,他说:这件几百年没有的大事,我应该说几句话,于是他想了一想,说:“清华原子科学研究所的建设与原子反应器正式落成,是我老朋友梅贻琦先生晚年对清华大学最大的贡献。……我要借此机会,公开的对我的老朋友梅贻琦先生表示我很诚恳的敬意。”秘书记下后,又把记者请回来取去。这中间,胡又补充说:“梅先生病在医院里,本来我要代替他主持这项典礼的,不料现在我们两个人都不能到会场了。”说罢表示非常遗憾!这次住院两个多月,他在病床上度过71岁生日。当日到医院签名祝贺的亲朋好友及各界人士,有蒋梦麟、樊际昌、徐芳、毛子水、俞国华、钱思亮、蒋彦士、许世英等近300人,还有送花篮的、送诗歌的,可算热闹一时。但没料到这是胡适最后一次过生日了。次年1月10日出院。

1962年2月24日上午胡适在南港中央研究院蔡元培馆主持第五次院士会。王大中、吴大猷、吴健雄、袁家骝等院士由国外赶来参加,会上选举了7位院士:任之恭、梅贻琦、程毓淮、柏实义、李景均、陈槃、何廉。其中有5位是住在国外,台湾的只有两人;而今天出席会议的只有陈槃,梅贻琦因病未到。是日下午举行酒会,共100余人出席,气氛十分活跃。胡适也显得特别高兴,亲自招待客人们饮酒吃茶点。几位女记者与他开玩笑说,要和他这位四大美男子之一拍个照,比比美?他哈哈大笑,连忙否认说:“没有这个话,没有这个话。”客人到齐后,胡适首先致词说,这次院士会议是出席人数最多的一次。海外四位院士回来参加更令人高兴。接着他讲了一个故事:他说,我是一个对物理学一窍不通的人,但我却有两个学生是物理学家,一个是北京大学的物理系主任饶毓泰,一个是曾与李政道、杨振宁合作验证“对等律之不可靠”的吴健雄女士,而吴大猷却是饶毓泰的学生,杨振宁、李政道又是吴大猷的学生。排行起来,饶毓泰、吴健雄是第二代,吴大猷是第三代,杨振宁、李政道是第四代了。又说:“中午聚餐时,吴健雄还对吴大猷说,我高一辈,你该叫我师叔呢!这件事,我认为生平最得意,也是最值得自豪的。”讲到这里,他才意识到自己还在病后休养中,不宜多说话,于是声明说:今天很高兴多说了几句话,因为太太没有来。现在要将这个会“交给”李济先生等几位国内、外的院士们。于是李济接着发言,大意是科学不能在台湾生根,他对此感到忧虑,接着吴大猷代表海外来的发言。他的发言回答了李济提的问题,他说,不能生根的原因主要是缺乏适宜的环境。胡适表示赞成吴的发言,接着便发起了牢骚,他说:“我去年说了25分钟的话(指在‘亚东区科学教育会议’的讲演),引起了‘围剿’,不要去管它,那是小事体,小事体。我挨了40年的骂,从来不生气,并且欢迎之至。”讲这些话时,胡适显得非常激动。又说了几句,声音很大,突然把话煞住说,“好了,好了,今天我就说到这里,大家再喝点酒,再吃点点心吧,谢谢大家。”这时正是6点30分,人们开始散了。胡适站起来送客,一转身,忽然面色苍白,晃了一晃仰身向后倒,脑袋碰在桌边,再摔到磨石地上。经紧急抢救无效,心脏停止跳动后将其体抬上床时。可能是移动了身子的关系,只听得胡适叹了一口气,就这样与世长辞了。这时在场的学人们,无不为之痛心落泪,其中吴健雄博士更显得伤心!她这一次返台,主要目的是来看望胡老师的,万没想到竟成了永别前之最后一面,实为憾事。

胡适死后,台湾国民党当局给予隆重的葬礼:成立了以陈诚为首的治丧委员会,蒋介石亲往吊唁,并写挽联一副称赞胡适为“新文化中旧道德的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的师表”。又下令褒扬,略谓:“综其平生,忠于谋国,孝以事亲,恕以待人,严以律己,诚以治学,恺悌劳谦,贞坚不拔,洵为新文化中旧道德之楷模,旧伦理中新思想之师表”云云。3月2日出殡时以国民党旗盖棺;在哀乐声中数以万计的送葬人,由台北极乐殡仪馆出发送葬到南港中央研究院,沿途还有许多住户和商店,摆出香案路祭。在台湾这可谓极一时之盛。

同年10月15日,胡适被安葬于南港旧庄墓园。墓前,花岗石的墓碑上,刻着于右任写的“中央研究院院长胡适先生墓”。碑文为毛子水所拟,略谓:“这是胡适先生的墓。这个为学术和文化的进步,为思想和言论的自由,为民族的尊荣,为人类的幸福而苦心焦虑,敝精劳神以致身死的人,现在在这里安息了!”

综观胡适一生:他是我国近现代史上资产阶级在学术方面的权威人物。其著作极富,桃李遍天下,对我国的新文化运动和教育事业作出过巨大贡献;在哲学、文学、考证学等领域都有开创的功绩,称得起是一代宗匠。但在政治上由于脱离实际,顽固坚持其资产阶级的自由主义立场,结果由反极权而走上反共的道路,因此违背潮流被时代所抛弃。这是他一生悲剧之所在。

附录

胡适年表

1891年 1岁(以虚岁算)

12月17日生于上海大东门外,这年康有为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著有《新学伪经考》一书。

1896年 6岁

在家塾读书。梁启超主编的《时务报》在上海创刊。

1904年 14岁

1月与江冬秀订婚。2月到上海进梅溪学堂。开始读梁启超的文章和邹容的《革命军》。

1905年 15岁

春,改进澄衷学堂。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立同盟会,创刊《民报》。这年清政府废止了科举。

1906年 16岁

夏,考取中国公学,用白话文写了第一篇文章《地理学》。清廷宣布预备立宪。朱执信译《共产党宣言》。

1908年 18岁

7月主编《竞业旬报》。9月转入中国新公学,兼任英文教员。光绪帝和西太后相继去世。溥仪即位。美国宣布退还部分“庚款”。

1910年 20岁

5月到北京,7月考取留美官费生。8月16日从上海坐船去美国。9月入康奈尔大学农学院学习。这年广州新军起义,长沙发生抢米风潮,莱阳人民抗捐,皆遭到清政府的镇压。

1911年 21岁

作《诗三百篇言字解》。7月被举为赔款学生会中文书记。是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各省相继响应,辛亥革命成功。12月南北开始议和。

1912年 22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