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汽车江湖
1109700000017

第17章 江湖会友

作为本书第二部分的“江湖会友”,实际上是《汽车天下》每周三推出的《星期三会客室》中的几期节目缩编。、访谈类节目是广播最基本的节目形态,我相信所有工作在一线的同行们都会有很多自己的心得,我尝试着从几个方面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好选题与好嘉宾缺一不可

访谈类节目的选题可以至少从两方面下手:一是有预见性的策划选题,如2008年中国改革开放30年,中国汽车工业在这30年间是翻天覆地性的发展,这一选题提前一年准备都可以;二是紧跟新闻事件的选题,在本章中读者可以看到关于燃油税的讨论。从主持人的角度上讲,就要随时关注热点新闻事件,关注一切业内的消息动态,寻找一切可能为我所用的精彩话题。有了原材料,如何能把这盘菜炒得关味可口,就得看大厨的本事了。常年在一线工作的我最切身的体会就是,好选题容易好嘉宾难!由于广播的特点,嘉宾无论学识有多高,他必须要有口才。因为,写字和说话是两码事,有的专家吃亏在了“嘴”上,无奈,这样的嘉宾只能放弃。所以如果能找到有学识有水平有口才的嘉宾,那我真是要恭喜你啦!怎么解决这个问题?一是充分利用每个嘉宾的不同特点,有的嘉宾是权威,一言九鼎,不能侃没关系,电话连线,两三分钟说清他对事件的看法观点就足够了,把能侃的嘉宾请到直播间;二是尽可能地培养自己的嘉宾团队,有很多汽车圈的主编、名记们上《汽车天下》节目都是他们第一次走进直播间,主持人要善于观察发现,哪些人是由于紧张而导致的语言不畅。哪些人是天生就不能侃。对于第一类嘉宾充分给他们以适应的机会,时间久了,就会成为你节目中最光彩的一部分。到目前为止,《汽车天下》已有一批非常精英的嘉宾队伍,他们有的成为策划团队的一分子,有的成为直播间的常客,他们是我巨大的能量来源。

有了好选题,再加上好嘉宾,基本这节目就具备了一定的可听性,接下来,就要看主持人的本领了。

二、由点到面、具有穿透性的主持方式是做专业类访谈节目“专”而不“偏”的重要方法

一个聊汽车的节目,怎么能让完全对车没兴趣、完全不懂车的人也能锁定收听呢?这几年我做节目体会最深的就是绝不能“就车说车”,如果只是围绕汽车做所有的文章,最后的下场就是无文章可做。因此,所谓的“穿透性”,就是一定要跳出这个小圈子,把视线看得更远些。如2008年金融风暴对美国汽车工业造成沉重打击,到底美国政府要不要拯救汽车业?我们不从宏观经济谈,我们从底特律这座城市的特殊文化背景谈起,从美国黑人在底特律谈起。立足汽车,放眼全世界。汽车只是一个载体,什么都可以往上放,我明白这一点,是事实教百了我。我曾经想把这个节目做成一个非常高端的汽车财经类的访谈节目,后来残酷的现实告诉我,在匆匆的车流中,在拥堵的路面上,是很少有人能陪你深刻思索的。这类节目的受众面实在太有限,而且自己做起来也非常吃力。因此,确定好选题后,怎么谈?主持人心中要有数,这个话题必须要有延展的可能性,也就是所谓的“穿透性”,汽车好比是手中的线,你可以把风筝放得更远更高。

三、尽可能多地采用多种声音方式

广播的播出手段是很单一的,我们只有声音,怎么在声音上做文章?我在心里给自己提了一个最低要求,在我每一期的节目中,不同的声音方至少要有三种。直播间是一个声首,电话连线是一个,事前的采访是一个。对听众来说,不同的声音就带来了不同的空间感,就不易产生听觉疲劳(这里针对的是非音乐类访谈节目)。

四、尽可能多地利用不同的媒体平台

《汽车天下》节目有很多亲密的合作伙伴,这在本书中已多次提到。对于广播人来讲,一定要重视广播节目的二次传播,稍纵即逝是广播最大的缺点,很多节目只在广播中播出一次是非常可惜的,影响力也必定是有限的,特别是此类深度访谈类节目,是应该给更多人以关注和回味的机会的。而《汽车天下》通过和网络、报纸、杂志的联动,基本做到了每期节目都能进行全国性的二次传播。,这一点,对于《汽车天下》的迅速成长是非常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