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为何你总是会受伤
11184200000004

第4章 生命的根本动力,是离开妈妈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F4”中,我最早关注的是张晓刚与岳敏君,后来有人在微博上向我推荐方力钧,于是才开始关注他的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印象。

必须得说,能欣赏“F4”的作品,咨询起了很大作用。我是2007年才开始正式做咨询的,我的多数咨询都是长程的,现在还进行的个案,都至少持续谈了三年以上。

长程意味着深度,而深度咨询,才能深入来访者内心深处,也因为不断碰触深渊一般的人性,才发现,这些艺术家所表达的,就是潜意识深处的人性。以前不能领略到这一点时,就会觉得他们是“审丑美学”——干吗要把人画得那么丑!

方力钧的画作,其中一组男人在水中苦游的作品,让我想起一个宅男来访者常做的梦:他在黏稠的、像糖浆一样的液体中游泳,但液体的黏度太大了,他的手脚像被绑住一样难以伸展,以至于都像是慢动作。

咨询中,我问这位宅男:像糖浆一样的液体让你想到什么?他首先想到的是妈妈的爱,妈妈的爱,就如糖浆;接着又想到,他对妈妈的愧疚。妈妈的爱太沉重了。妈妈多次说过,我的生命中只有你。其实,他有父亲,但妈妈和父亲的关系很疏离。

我的生命中只有你。当一个妈妈这样对儿子讲话时,其意思是,我和你是共生在一起的。

玛格丽特·马勒说,6个月之前的婴儿,处于正常共生期。她的意思是,只有对6个月之前的婴儿来说,共生才叫正常,之后的共生,都是病态共生。

共生,本来是6个月之前的婴儿的正常需求,但在这个宅男妈妈那里,变成了妈妈的需求。于是,不再是儿子想和妈妈共生在一起,而主要是,妈妈想和儿子共生在一起了。

但是,随着孩子逐渐长大,孩子就会从共生走向独立,开始越来越渴望离开妈妈的怀抱,进入到广阔的世界当中去。这位宅男也不例外。可是,当他流露出哪怕只是一丝一毫想离开妈妈的意思,妈妈就会表现得痛不欲生。

这导致了他对妈妈的强烈内疚:生命的根本动力,驱动他离开妈妈。这时他发现妈妈会活不下去,可不管妈妈多么痛苦,他还是想离开妈妈——虽然事实上没做到。由此,他想离开的动力,就像是攻击了妈妈一样——你看妈妈是多么痛不欲生。于是,他变得非常内疚。

对他而言,妈妈的共生渴求,像黏稠的糖浆一样,粘住了他的手脚,让他动弹不得。

如果你有类似的梦,或类似的感觉,那很可能都意味着,你还处于和某个人共生的关系中,而这个人最容易是你的伴侣,但最初,或潜意识深处,多是你的妈妈。

如果妈妈不能和孩子分离,而将孩子视为自我的一部分,那孩子的心理会是混沌的、未分化的,你我不分的。

黏稠液体的原型,应是妈妈子宫里的羊水。

黏稠液体的梦与意象,是他们人生的比喻。他们做很多事情时,都会感觉到仿佛被什么粘着似的,难以展开。他们会对妈妈,或者被他们投射妈妈的人,如伴侣、孩子或领导,保持着极大忠诚。同时,很有意思的是,为了和这种共生对抗,他们也会发展出一系列他们自己意识不到的防御方式,来阻挡任何人进入他们的心。

我们需要被看见,而那得是带着理解、爱和接纳的眼睛,并且看见的也是我们自身,而不是对方的想象。但是,在我们的黏稠关系场中,我们遇到的眼睛和我们自己的眼睛,多是苛刻、评判、不够友好的眼睛。最差也是有很多要求的眼睛——你必须符合他的期待。

譬如,春节期间,如果年轻人回家,势必会被七大姑八大姨盘问:你恋爱了吗?你结婚了吗?你挣多少钱……

黏稠的关系场中,常常是你什么都还没做,就已累得不行,因为你的很多能量在你没有觉知的情形下,在紧张地应对着这些盯着你的眼睛。所以,有了所谓的过年后综合征:对太多人来说,回家过年其实没有回到港湾的味道,相反等回到小家庭和单位后,反而很放松。

黏稠关系场,容易导致的一个现象是:你不能出错。稍有差错,那些眼睛便会不高兴。如果发现,自己特别不能接受自己出错,那意味着,你行动的空间非常狭小。觉知到这一点,可以试试,让自己犯一些理性上和事实上无伤大雅的错误,自己对自己说:没关系!

由此,多伸展一点自己的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