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陪伴的力量
11215400000009

第9章 别让孩子在“催”中长大

我弟弟是出了名的慢性子,小时候,他的慢,经常把我折磨得崩溃。如果哪天早上我不幸比他起得晚,那就真的“杯具”(悲剧)了。上厕所要等他、洗漱要等他,每当我看到他用比我慢一倍以上的速度从暖壶往脸盆里倒水时,都恨不得一把夺过来替他倒。爸爸妈妈总是批评他磨蹭——在那一代家长眼里,孩子的任何不对好像都是刻意而为的。可我当时就看出来,他不是不想快,是真的不会快。

我们一家跟弟弟着了二十多年的急,父母几乎断定他这辈子不会有什么出息,能混口饭吃就不错了。万幸的是,他选对了职业——建筑设计,需要的就是细致、不急不躁,一点点地抠细节。他干得乐在其中,自然也容易出成绩。

所以,当现在有家长向我咨询,怎么让孩子不磨蹭,我都会先问他们孩子的其他表现,如果孩子天生就是个慢性子,还真不是那么容易就能“快”起来的。

当然,并不是所有磨蹭的孩子都是真正的慢性子。可是,为什么孩子会磨蹭呢?孩子有自己的生活节奏,只是这个节奏往往不与成人世界里的时间标准相吻合。

你越“催”,他越“磨”

似乎只有在孩子学走路的那个阶段,我们才表现出极大的耐心。没有人催促他们赶紧站起来,快点儿走过来,而总是鼓励他们慢慢来。但当他们学会了走路,我们又总是希望他们走得快些、再快些,好跟上我们的步伐。

“快!快点儿!”是不是成了你的口头禅?可是,这样的催促无疑会打乱孩子的节奏,而且在催的同时,你也会越来越急躁,直至不可控制。因为大多数情况下,你越催,孩子越磨蹭,就好像故意跟你作对似的。

事实上,他真有可能在跟你对着干!

这不难理解,换个人在你耳边催呀催的,你的心情会如何?当我们说“快点快点”的时候,面部表情一定是不耐烦的,对父母情绪相当敏感的孩子,一眼就能看穿。通常,我们都是自己先着急了,才会催孩子,传递出来的情绪就是紧张和焦虑。而且,对于孩子的慢,很多父母也没有更有效的方法,只会用语言来催,自然也就催生了孩子的逆反心理——你急我也急,但不是动作,而是情绪;或者你急你的,我慢我的,消极抵抗。

是时候让孩子体验一下磨蹭的后果了。

有一种孩子会抓紧一切时间来玩,他们有本事把所有事都跟玩联系起来,一玩就忘乎所以,哪还管什么时间。

小爽酷爱玩水。饭前洗手,往往全家人都坐在餐桌前了,半天还不见他从卫生间出来。他洗手很认真、很投入,充分享受水流过手掌每个部位的感觉,一根根小手指慢慢搓。大人进去一看,他已经玩得袖子都湿了。而这边,饭也快凉了。于是,天天催,甚至妈妈直接上手帮他洗,直到有一天,爸爸发话:“让他自己洗!我们不等他,该吃就吃。”于是,那天小爽只吃到剩菜,还没吃饱,没有享受到每餐全家人围着他挑肉夹菜的热忱。这次之后,小爽洗手的速度有了提高,哪次忍不住又磨蹭起来,爸爸妈妈一句“不等你了”就能见效,他知道,他们说得出做得到。

所以,面对一个磨蹭的孩子,催不是办法,它只会让父母显得无能为力,对症下药才是正道。

给“小磨蹭”提速

我们习惯于给“小磨蹭”下个统一的定义,其实,“小磨蹭”们各有各的“磨”法,所以,改变他们磨蹭的策略也应因人而异。

“磨法”提速一:培养时间概念

3岁前的孩子真的是“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你跟他着急:“6点了,再玩就别吃晚饭!”他会很是困惑,6点意味着什么?怎么就和晚饭联系上了?

3岁前还没有建立起时间观念,分不清年、月、日和具体的时间。但是他们习惯于有规律的生活,懂得每天吃过早饭之后可以到外面玩;玩够了就回家吃午餐,然后睡午觉;奶奶做晚饭的时候,妈妈就要回来了;晚上洗澡、妈妈讲故事,然后就该睡觉了。所以说,从孩子一出生就让他过有规律的生活,便是最初的时间观念的培养。

不必一定让孩子知道几点该做什么事,当孩子提出一些要求时,可以告诉他“吃过午饭”“等爸爸回来”或“午睡之后”等,来作为时间的概念传达给他。因为这样他立刻能听懂,而且会耐心地等待到应诺的时间,有准备地去做某件事。随着孩子的成长,对时间有了更深的认识和理解,再把生活和钟表、时刻联系起来,孩子会更容易接受。

所谓时间观念,并不只是让孩子知道几点几分这么简单,时间观念的含义是要科学地安排时间,合理利用时间,控制时间,还要讲究效率。

“磨法”提速二:专注地做事

有些孩子很容易就被更“好玩儿”的事吸引走了。他们太爱玩,也太聪明,做事的时候往往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哪里有风吹草动,立刻就能捕捉到。所以,他们做事的时候需要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不要有过多的干扰。这样的孩子需要给他们规定时间,比如用10分钟看一本书、画一张画,时间太长,他们就容易转移注意力,变得拖拖拉拉起来。

另外,“比比谁更快”这样的游戏,对这种孩子通常比较奏效,因为他们并不是天生的慢性子,相反,却有可能是急脾气,并且动作灵活,真“比”起速度来,可是不在话下的。

“磨法”提速三:提高自理能力

有位妈妈让我帮她“诊治”一下她的磨蹭女儿。女儿从小被姥姥“伺候”得太周到,好多事都不会做,需要从头开始进行自理能力的训练,才能提高做事的效率。因此,从几个月开始就要让孩子学习自己抱奶瓶喝奶,两三岁开始慢慢训练自己穿衣服、鞋子、袜子,自己收拾玩具,或者帮着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等等。多为孩子提供自己动手的机会,就能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

孩子学习各种自理能力的时候,会有一个从笨拙到熟练的过程,他们的动作能力也还处于发展状态,不可能一步到位。有些性急的父母便忍不住亲自上手“帮忙”,这可就前功尽弃了。

我,坐在斜阳浅照的石阶上,望着这个眼睛清亮的孩子专心地做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上一辈子的时间,让他从从容容地把这个蝴蝶结扎好,用他五岁的手指。孩子,你慢慢来,慢慢来。

每每读到龙应台这段话,我都会眼热鼻酸。在这个浮躁的、人人都着急忙慌又不知道急什么的年代,有多少父母能够不再时时催促,允许孩子以他自己的节奏成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