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刘君祖完全破解易经密码(第1辑)
11253900000030

第30章 无为而治与垂衣裳而天下治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

——《易经?系辞传下》

“神农氏没,黄帝、尧、舜氏作”,神农、黄帝、尧、舜都是古代政绩卓著的伟大领袖。“通其变使民不倦,神而化之,使民宜之”,做政治、做管理一定要懂得变通,因为时代不断在变,要完全了解它的变化,然后在不通之中求通。就像遇到金融危机,很多人就得调整理财习惯、消费习惯。“通其变使民不倦”,懂得应变,老百姓才有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因此所有的政治措施都要“使民不倦”,政权才够稳定。可见,黄帝、尧、舜这一套很厉害,他们所处的时代也有各种新的挑战,但他们都应付得非常好。

“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是更高的层次了,“使民不倦”只是让他勉强接受,那是很低的档次,最高的层次是出神入化的。老百姓不但不会厌倦,反而觉得很欣喜,因为你所塑造的环境是非常适宜人生存的,有质、有量、有品位、丰衣足食,然后还有趣味,这就叫“宜之”,阳根女阴结合的象就是“宜”,因时因地制宜,不但我们能够活得不错,我们的子子孙孙都可以在这块土地上活得不错。这样的政治功夫可谓一流,而且潜移默化,神而化之,老百姓觉得很舒服。“通其变,使民不倦”,这是讲政治文化的,讲领导统御的。更进一步则要在不变的基础上“神而化之,使民宜之”,这也不是政治人物自己宣传就能办得到,要让老百姓实际有那个“宜”的感觉。

《易经》教给我们的就是“易”,“穷则变,变则通”,变才有机会通;“通则久”,穷、变、通、久就是《易经》最朴素的智慧。穷、变、通、久是时间的元素,只要不断调整,就不会有事、不会断。“行地无疆”是讲空间,广土众民,没有任何限制,处处行得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是以自天佑之,吉无不利”,大有卦上爻爻辞就是“自天佑之,吉无不利”。“自”是自强不息的“自”,你自己成功了,自性生万法,自天合一,自中就有天,大宇宙就在小宇宙,天理就在人心。门前清,不求人,既然你的智慧、行为都合乎天理,哪里还需要外在的保佑?“自天佑之”,吉而且无不利,顺当到极点,这不是迷信的概念,所谓天助自助;如果自暴自弃,还希望有个本命元神老天爷在后面保护你,那是做梦。

“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就是从乾、坤两卦取象。“天下治”不是泛称的天下太平,“治”的主体是天下,全民共治,全世界各国各族各文明共治,反垄断、反独裁,强调“群龙无首”,所以在乾卦《文言传》阐述“群龙无首”时,仍然是用天下治的平等、独立、共和的概念。“垂衣裳而天下治”就是无为而治,真正的领导人有感召力,大方向正确,他不必管那么多鸡毛蒜皮的细节,在他那种感召力下授权,就叫“垂衣裳”。如果领导人率先垂范,上梁正,底梁要歪就不大容易。这就是最小的经营成本达到最好的收益效果,而且结果是天下治。这句话中的“衣”和“裳”我们要区分一下:“裳”是下衣,腰带以下的部分;“衣”是上衣,腰带以上的部分。其实是同一件衣服,像罩袍之类,不像现在西服是两件式的,穿衬衫、裤子,以前是整个一件,中间围腰带,腰带以上就叫“衣”,上衣,下衣就叫“裳”,其实是代表朝野一体、君民一体、乾坤一体。“垂衣裳”即从上到下、高层到基层、从朝到野都是和谐一体、全民共治的,它与“飞龙在天”高高在上的独裁专断、强权控制是有分别的。

“黄帝尧舜”就是指天下为公、揖让为国的禅让政治。没提大禹王,是因为中国古代从大禹以下就开始家天下的局面。“盖取诸乾坤”,这说明“垂衣裳”也是相应的,像坤卦第五爻的爻辞“黄裳元吉”,强调柔性管理、授权管理、无为而治的概念,在老子道家的思想中就常以这个概念为标榜。乾卦第五爻则是“飞龙在天”,强势管理、控制一切,但必须得到“见龙在田”的配合辅佐才会有利,不然“飞龙”就可能变成“亢龙”。

强势管理是乾卦的“飞龙在天”。柔性管理、无为而治,在儒家来讲就是大舜;道家讲得更精到、更全面,就是坤卦的“黄裳元吉”。都是懂得授权,懂得激励其他人的参与,不是一个人高高在上。这两种管理都有其重要性,主要看它的适用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