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世界:奇妙的医学知识
1139600000004

第4章 灵丹妙药点石成金

1.可的松 来自人体的药

在古代,人们治疗一切疾病都是通过内服药物来完成的,这种治疗方法是最传统的,也是最方便的。但是由于古代的医学技术相当有限,人们对于好药的渴求便非常强烈,对所谓的灵丹妙药更是趋之若鹜。而今,这些灵丹妙药就在我们身边,医学的发展将它们从附着物中提取出来,成为了人们常用的药品,而每一种最为人熟知的药品背后,都有很多艰难曲折的故事,作为享受这些成果的现代人,我们是多么的幸福。

生病时,人们习惯于服用药品。其实,对于一些疾病,人体自身会本能地分泌物质与疾病对抗,可的松便是这类分泌物,那么它是如何与疾病作斗争的呢?又是谁发现它的存在的呢?

你知道风湿性关节炎是如何产生的吗?也许你也像很多年前的医生们一样,以为风湿性关节炎是由某种细菌感染引起的。其实,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自身免疫病,身体内的免疫系统错误地把关节组织视为敌人进行攻击,结果导致了关节红肿僵硬,甚至行走困难。可的松的发现就与当时人们对关节炎的错误认识有着很大的关联。

1928年,美国医生菲利浦·亨奇接待了一位奇怪的医生病人,他向亨奇诉说了一件奇怪的事情:自从得了黄疸病,他的风湿性关节炎症状就自己消失了。而四周之后,他的黄疸病治好了,关节炎却在七个月后再度复发。

亨奇听后觉得很蹊跷,但是他相信自己的同行,因为医生对自己的病症肯定比普通人更了解,描述也更翔实可靠。此后,他就开始留意黄疸病和关节炎之间的关系。在诊疗过程中,他发现了一个更为奇妙的现象:一旦患有关节炎的妇女怀孕后,她的症状便会减轻很多。

一系列的迹象表明,对于这些病人来说,抗感染药物不是治好关节炎的所在,而是一种与内分泌有关的物质在起作用,亨奇把它暂时叫做“X物质”。他推测黄疸病人的胆汁中可能含有这种神秘的X物质,而这种X物质如同荷尔蒙,会随着怀孕而分泌量增加。不过,他的这个想法违反了当时医学界的共识,没人愿意与他合作,他只好一个人默默地踏上了寻找X物质的征程。

经过了20年漫长的寻觅,亨奇依然只能给关节炎病人服用各种可能含有X物质的东西,如胆汁、胆汁结晶盐和肝脏提取物,他甚至把黄疸病人的血直接输给关节炎患者,结果都令他失望。

此时,正专注于荷尔蒙研究的化学家爱德华·肯德尔成功提纯了四种肾上腺分泌的物质,为它们取名为化合物A、B、E和F。他建议亨奇试试这几种化合物,可惜当时的提纯工艺差,很难得到足够多的化合物投入到复杂的实验中。直到1948年默克制药公司的科学家攻克难关,才得到了几克化合物E。

1948年夏天,一个因为严重的风湿性关节炎而不得不坐轮椅的妇女请求亨奇帮她治病,亨奇把100毫克化合物E注射到了她体内,两天之后,妇女的病情明显有了好转,她居然能下到地板上自己行走了。一些人得知亨奇的方法后提出了反对的意见,他们认为亨奇违反常规,用了超大剂量的化合物E,否则的话不可能有如此显著的效果。

即便存有争议,但是亨奇还是开创了人类第一次动用内源性的化学物质治好了一种不治之症。这个化合物E后来就被命名为“可的松”。1950年,亨奇和肯德尔因为可的松疗效的发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这样的颁奖速度在诺贝尔奖历史上是从来没出现过的。不过,亨奇没有因此忘乎所以,他十分清楚,可的松虽然能够减缓关节炎的症状,但是并不能彻底治愈。病人一旦停药,症状又会重新发生。而且,可的松还存在很强的副作用,一旦服用过量或服用太久,还会引发糖尿病或高血压,后果可能会更严重。

20世纪50年代,外科医生们在做异体肾脏、心脏或皮肤的移植手术时,发现了可的松的新用途。在正常情况下,机体的免疫系统会排斥任何它认为的外来物,这种排异反应会排斥移植的器官。可的松有助于减轻这种排异反应。此外,少量的可的松还对药物过敏、慢性哮喘、系统性红斑狼疮、结节性多动脉炎和虹膜炎等疾病有显著的疗效。不过,可的松属于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要谨慎使用。

有关熊胆

熊胆为传统名贵中药,对治疗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胆结石等疾病具有良好疗效。但熊胆只能在熊的身体内获取,采取办法非常残忍。近些年,多个国家为寻求其他办法展开大量研究,目前至少有54种草药具有与熊胆相似的功效,这些草药作为熊胆替代品,既便宜又有效。

2.砒霜 古老的剧毒

有毒性的药品很多,其中为大众熟知的当属砒霜。在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里,砒霜被描述为剧毒之物,常常用来谋害人命……其实,所有的事情都有两面性,砒霜也有着不为人所熟知的特殊用途。下面我们就来揭开它的秘密。

几年前,根据对光绪帝遗物的考证,科学家们得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结果:光绪的头发内和衣物上均含有剧毒——砒霜。总计下来,仅沾染在衣物和头发上的砒霜总量就已高达约201毫克,其体内毒物含量更是常人的两千倍。由此推断,光绪是被人用砒霜毒害而死。

几个世纪以前,凶手们经常选择砒霜作为杀人工具,这是因为除了它的毒性之外,它还无臭无味,难以在尸体上被检验出来。早期,人们往往把砒霜中毒的症状与其他一些疾病混淆。直到19世纪20年代,法国皇帝著名的军事家拿破仑死后,科学家们从他的身上检验出砒霜,并意识到这种有毒物质具有致死作用。拿破仑刚死的时候,官方的定论是他患胃癌而死。但一些科学家却认为,拿破仑卧室的壁纸中含有一种绿色的涂剂,随着壁纸逐渐受潮腐烂,这种涂剂中掺杂的砷成分就会逐渐氧化并以蒸气的形式挥发出来。这才是导致拿破仑死亡的根本原因。无论拿破仑之死的秘密能不能归咎于砒霜,在法国,人们把砒霜称为“遗产粉末”,因为相传很多人用砒霜毒死有钱的亲人,以获得遗产。

砒霜呈白色,无臭无味且容易购得。如若居心不良,只要0.25克就能置人于死地。1836年后,砒霜作为凶杀利器的地位急转而下。这得益于两位科学家的功劳:毒理学独立奠基人马修·奥菲拉以及人体内砷敏感试验发明者英国化学家吉姆斯·马什。

当时,科学家为检测毒药,均将可疑物质喂给动物,看其是否中毒死亡。于是,奥菲拉着手编写一本以毒药为主题的书籍,并命名为《毒学概论》,将毒药分门别类,详细描述人服用后的反应、症状及鉴定办法。奥菲拉也因此书而声名远播,成为巴黎医学院法医学教授,并成为最早以专家身份出庭作证的科学家之一。

奥菲拉虽绩业卓著,却始终未发明检测砷的敏感方法。当时,德国人麦茨格尼在1787年发明的“砷镜”法能检测砷,但缺点是不能检测人体内的砷。19年之后,柏林医学院的罗斯教授找到处理人胃内溶物的方法,随后就能用“砷镜”法检测。不过,这一方法仍有缺憾,砷若过于微量,还是检测不到。此外,“砷镜”法需要加热样品,砷会转化为大蒜味有毒气体砷化氢。换言之,砷镜出现前,砷可能已散发到空气中,变成另一种毒物。

马什也是一直关注砷的检测的科学家。他早年研究枪炮性能改良,后为发现电磁关系的法拉第工作,还客串化学家的角色。他制作了一个巧妙的封闭装置—细管,砷被加热后形成的砷化氢无处可逃,只能乖乖地在细管内留下特征性的黑色“砷镜”。他的实验大获成功,而且极其精确,即便0.02毫克的砷也能被检测出来。这样一来,小心翼翼的投毒者也难以逃脱马什检测法的“法眼”,砷投毒的案件开始大幅减少。

尽管如此,砒霜的药用价值并没有被医学界忽视。经过研究,人们发现这种物质并非只是毒药,合理的使用还能发挥不小的有益作用。经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证实,砷的三氧化合物能够使得畸形蛋白质产生自我消灭的能力,从而使白血球的生长恢复正常。一些医生还认为,砷的三氧化合物对病人的副作用小于常规的化学疗法。在最近几年的时间里,砷的三氧化合物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治疗诸如淋巴癌、前列腺癌、子宫癌等疾病的临床实践。

砒霜作用多

砒霜的使用已经得到了严格的控制,但是在治疗一些寄生性的疾病时,仍然少不了砒霜的帮助。除了文中提到的医学领域,砒霜的组元砷还是半导体工业中重要的元素,它多用于镓砷化合物中。而且在近年来的研究中发现,少量的砷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成分,它能促进蛋氨酸的新陈代谢,从而防止头发、皮肤和指甲的生长紊乱。美国官方开办的大福克斯人体营养学研究中心药剂研究师埃里克·乌图斯认为,少量的砷对人体无害,反而有益。

3.胰岛素 糖尿病患者的必备药

糖尿病令患者万分痛苦,病情较轻者需要控制饮食,长期休养,不能劳累;病情较重者则伴有多种并发症,甚至肢端溃烂。病状发展到最后,必须通过注射胰岛素来缓解病情,才能维持身体的正常活动。胰岛素是生物体内的天然物质,是目前所有的降糖药中最安全的药物,因此是安全的。胰岛素对糖尿病人意义如此重要,那么最初是谁发现了胰岛素呢?

我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素问》及《灵枢》中就记载了“消渴症”,汉代名医张仲景《金匮要略》之消渴篇对“三多”(多尿、多饮、多食)症状亦有记载。唐朝初年,我国著名医家甄立言首先指出,消渴症患者的小便是甜的,会招来蚂蚁。这一系列的描述都是在指什么病呢?

我国古代的医生曾经大胆地尝过这类病人的尿液,发现尿中有淡淡的甜味,得出尿中含糖的结论,并解释了为什么这类病人的尿液会招引小虫子,所以在人类历史上这种病最早被定名为糖尿病。这种病的现象很奇怪,患者不管喝多少水,仍会觉得口干舌燥,而且排尿量也剧增;不论吃多少食物,其体重都不会增加,反而会急剧下降,消瘦乏力,直至死亡。

这种疾病无疑又引起了新一轮的恐慌,因为除了以上的现象,更可怕的是还会出现心脏病变,脑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双目失明,下肢坏疽等病症。可是现在,对于糖尿病人们不再像以前那样忧心忡忡了。这一切都应该归功于加拿大的两位年轻人——班廷和白斯特,因为他们发现了胰岛素,从而拯救了许多糖尿病人的生命。

班廷当时在反复思考一个问题:糖尿病患者血液中的糖分为什么与众不同,能不能转变为身体需要的燃料而加以利用,使之变成热能呢?有一天,班廷偶然在一篇论文中读到:如果阻塞胰脏通向十二指肠的导管,就有可能引起胰脏萎缩。他想,结扎狗的胰导管,等狗的胰脏外分泌组织(即腺泡)萎缩到只剩下内分泌组织(即胰岛)时,再试图分离出胰岛素以治疗糖尿病。于是,他找到麦克劳德教授,希望获得糖代谢研究方面的权威者的支持。

可是,麦克劳德教授认为,曾经有多少有名望的科学家在提取胰岛素的过程中都失败了,一个毫无研究经验的年轻人的设想也不会成功。但是班廷的多次拜访使麦克劳德教授最终允许他在大学暑假期间来自己的实验室工作两个月。

起初,班廷实验的进展很不理想,食无定时,居无定处,连已经与他订婚的女朋友也与他分了手。但这些都没能动摇班廷的信心,他和白斯特互相支撑,经过不懈的努力,实验有了重大的进展。他们在10条因手术而患上糖尿病的狗身上,共注射了75次以上的胰岛素提取液,获得了降低血糖和尿糖的含量及延长病狗寿命的效果,其中有一条狗竟活了70天。很快他们又发现酸化酒精能够抑制胰蛋白酶的活性,可以用来直接提取正常胰脏的胰岛素,保证胰岛素的足量供应。

麦克劳德教授终于改变了他的态度,不仅亲自参与班廷的实验,还动员他的助手以及生化学家考立普参与进来,考立普对于胰岛素提取液的纯化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很快全世界都知道了班廷和他所创造的奇迹,各地的糖尿病患者纷纷要求能得到治疗,这使得班廷和他的合作者们很快就研制出在酸性和冷冻的条件下,用酒精直接从动物(主要是牛)胰腺里提取胰岛素的方法,并在美国的伊来·礼里制药公司进行大规模的工业生产,销往全球,并得到了广泛认可。

现在,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胰岛素不仅可以帮助治疗糖尿病,还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炎症反应,预防各种并发症。因此,医学界认为早期及长期正确使用胰岛素对身体有益而无害,胰岛素是身体的自然物质,注射它既没有毒性也不会成瘾。

哪些人需要胰岛素?

哪些人需要胰岛素?第一类,I型糖尿病患者。如果不向体内补充胰岛素的话,该型的糖尿病患者体内就要出现严重的代谢紊乱如酮症酸中毒,并进而发展至昏迷和死亡。第二类,“久病”的患者。从减少并发症,延长患者寿命的角度上讲,当疾病进展到一定的阶段,也必须用胰岛素。第三类,早期患者强化治疗。第四类,“多病”的患者。第五类,糖尿病孕妇,她必须使用胰岛素来控制血糖,来保证母婴安全。

4.百浪多息 最先问世的磺胺药

现在看来,感染发炎是很简单的病,但在医学还不发达的时候,很多人却因为感染性的疾病一筹莫展,甚至付出了宝贵的生命。百浪多息的发现为对抗感染性疾病提供了有力武器,这种药能杀死链球菌,是磺胺类药物中第一个问世的药物。它的发现堪称人类医学史上一个惊人突破,促进现代医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天,一个美丽的小女孩玛丽的手指被刺破,感染恶化成败血症,生命垂危,城里最有名的医生都无能为力。就在玛丽昏迷的时候,她的心急如焚的父亲多马克将“百浪多息”推进了她的身体,最终玛丽醒了过来。多马克激动地感叹“百浪多息”竟是一种起死回生的灵药,而他怀抱中的女儿也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此药战胜了链球菌败血症的人。

由此,“百浪多息”轰动了全世界,使用它取得良好疗效的消息从各地不断传来。伦敦一家医院报道:使用了“百浪多息”后,链球菌败血症死亡率降低到15%。这究竟是一种什么神奇的药呢?

20世纪初,人类已发明和拥有了一些疗效显著的化学药物,可治愈原虫病和螺旋体病,但对细菌性疾病则束手无策。人们试图研制一种新药以征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病原菌。这一难关终于在1932年被德国药物学家、病理学家、细菌学家格哈德·多马克所攻破。

多马克把染料合成与新医药研究相结合,使医药研究工作从试管里解放出来。他认为既然制药的目标是杀灭受感染人体内的病原菌,以保护人体健康。那么,只在试管里试验药物作用是不够的,必须在受感染的动物身上观察。在试验中,多马克把少量链球菌注入小白鼠腹腔,链球菌以20分钟一代的速度繁殖,数小时后便在腹腔和血液中充满了链球菌,小白鼠在48小时内全部死于败血症。多马克及其合作者经过千百次试验,终于在1932年12月20日发现了一种在试管内并无抑菌作用,而对感染链球菌的小白鼠疗效极佳的名为“百浪多息”的橘红色化合物。接着,多马克又研究了“百浪多息”的毒性,发现小白鼠和兔子的耐受量为500毫克,更大的剂量也只是引起呕吐,说明其毒性很小。正在这时,多马克的女儿因为手指被刺破,感染上了链球菌,而“百浪多息”挽救了爱女的生命,这无疑是对他研究成果的最高奖赏。

巴黎巴斯德研究所的科学家们听说了他的这一发现后,进行了同样的实验,发现这种化合物不但对小白鼠有效,对人也同样有效,尽管它把人的皮肤染成了鲜红色。科学家们后来发现了这种药物可以裂解为两部分,其中的活性部分——磺胺是无色的。

第一种磺胺药物“百浪多息”的发现和临床应用的成功,使现代医学进入化学医疗的新时代。不久,巴斯德研究所的特雷富埃夫妇及其同事揭开了百浪多息在活体中发生作用的秘密,即百浪多息在体内能分解出磺胺基因——对氨基苯磺酰胺(简称磺胺)。磺胺与细菌生长所需要的对氨基甲酸在化学结构上十分相似,却不起任何养料作用,细菌吸收后获取不了养分而死去。药物的机理搞清后,百浪多息逐渐被更廉价的磺胺类药物所取代。

如今,磺胺家庭的不少成员虽已完成了它们的使命而慢慢“退休”了,然而,人类永远记住了第一个磺胺药“百浪多息”的发现者——多马克。

生物化学家多马克

多马克,德国生物化学家。1895年10月30日生于勃兰登堡的拉戈,1964年4月24日逝世于符腾堡巴登。1939年,多马克由于发现“百浪多息”而光荣地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和生物学奖并在10月份领受了这笔奖金。因为该委员会将1935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了一个被关在集中营里的德国人奥西茨基,希特勒十分恼火,不允许德国人接受诺贝尔奖,多马克在11月份被迫拒绝接受。1947年,随着希特勒的灭亡和纳粹主义被粉碎,多马克访问了斯德哥尔摩并接受了诺贝尔奖。

5.链霉素 结核杆菌的“克星”

林黛玉是许多人喜欢的一个人物,却最终被肺结核夺去了生命,让人无限怜爱和同情。人们说文学来源于生活,这不是假话,因为在那时患上肺结核就等于死亡。幸运的是,链霉素的出现结束了这场噩梦。

肺结核曾经葬送了很多年轻的生命,即使科赫发现结核杆菌之后,这种情形也没有得到改观。青霉素的发明给人们带来了新的希望,那么能不能发现一种跟它类似的抗生素,以有效地治疗肺结核呢?俄国微生物学家生物化学家瓦克斯曼及其学生为肺结核的治疗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1924年,瓦克斯曼所在的研究所接受了美国结核病协会委托进行的一项研究任务:进入土壤中的结核杆菌到哪里去了?经过三年的研究,确认进入土壤中的结核杆菌最终在土壤中全部被消灭了。那么是什么东西消灭了结核杆菌呢?

一系列的实验表明,这种情况的出现是土壤中那些无毒性而又具有强大杀菌能力的微生物所为。可是,微生物是一个微观的“王国”,在这个王国里有许多家族,在每个家族中又有成千上万个子子孙孙,想要在这个拥有10万种以上“居民”的王国里寻找杀死结核杆菌的微生物,真像大海捞针一样。

从1939年到1942年,科学家们从一种到上百种不断地进行试验,先后试验过的细菌达七八千种。在这期间,他们又发现一种链丝菌素,这是一种丝状微生物,能够将一些细菌(包括结核杆菌)杀死,由于毒性过大,在进行动物实验时,被实验的动物一只一只相继死去,并没有取得突破性成果。

1943年,瓦克斯曼的学生阿尔伯特·萨兹在由地下室改造成的实验室里没日没夜地工作了三个多月后,终于分离出了两个链霉菌菌株:一个是从土壤中分离的,一个是从鸡的咽喉中分离的。这两个菌株和瓦克斯曼在1915年发现的链霉菌是同一种。据萨兹说,他是在1943年10月19日意识到发现了这种新的抗生素,也就是霉素。几个星期后,在证实链霉素的毒性不大之后,梅奥诊所的两名医生开始尝试将它用于治疗结核病患者,效果出奇的好。

随着对链霉素认识的不断增加,人们发现链霉素不仅对结核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而且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和鼠疫杆菌等均很敏感。不过,链霉素对听觉神经的毒副作用较大,长期使用会引起耳聋,也可引起过敏反应,如皮疹、发烧甚至休克等。

肺结核病能够消除吗?

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甚至认为20世纪末即可消灭肺结核,然而,近年来肺结核在全球各地死灰复燃,1995年全世界有300万人死于此病。在2003年3月24日“世界防治结核病日”之际,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每天仍有5000人死于结核病。

6.维生素A 明亮眼睛的有效药

生活中常会遇到某一天特别想吃一个东西的状况,那你一定要尽量满足自己,因为这说明你的身体里缺少了这种物质。由于这种状况司空见惯,所以很多人开始时不以为意,但是时间长了,缺乏的营养得不到满足,那么接下来就该轮到自己难受了!

1904年,一场灾难降临到了日本儿童身上,许多小孩子患上了一种怪病,患病的孩子皮肤一天比一天干,并开始出现裂纹,头发也极其干涩,像一堆枯草,失去光泽;更可怕的是,他们的眼角膜变得一片浑浊,昔日非常柔软的角膜开始变硬,孩子们的视力急剧下降,体瘦如柴,最后衰竭而死。当地人把此病称为“希光”病。

当时有位叫麦利的外国医生在日本行医,他意外地发现,有个患病的儿童因为吃了鸡肝,而奇迹般地治好了“希光”病。于是,他将此秘方进行临床试验,最终得到一个振奋人心的结果:鸡肝对希光病有治疗的作用!激动的家长们全都跑到菜市场,为生病的孩子购买鸡肝。结果,一批批患“希光”病的孩子全被治愈了。麦利认为,鸡肝中肯定含有一种能对抗“希光”病的因子,这种因子发挥作用,就能治愈“希光”病。他还大胆推测,其他食物中只要含有这种因子,也可以和鸡肝一样治愈“希光”病。以后的实验证明,麦利的这一推测是正确的。如巴西土人用鱼肝油治愈“希光”病,丹麦人用橄榄油治愈“希光”病,有人还用蛋黄、胡萝卜以及多种蔬菜水果治愈“希光”病。

对抗“希光”病的因子究竟是什么?鸡肝里有什么奥秘呢?麦利医生探求了一生,也没有揭开这个谜。美国科学家台维斯决心要揭开肝脏的秘密。1913年,美国的台维斯等四位科学家,揭开了用动物肝治疗干眼病——“希光”病的奥秘。他们分别用鼠、狗、猴子等哺乳动物进行试验,先以单纯的糖、脂肪、蛋白质、盐以及猪油喂养这些动物,不久这些动物就患上了干眼病。后又以牛油代替猪油,或在食物中加几滴鱼肝油,饲养的动物就不患干眼病,原来已患干眼病的动物,吃下少量鱼肝油后,其干眼病也很快痊愈了。

那么,怎样才能把鱼肝油中那种治愈干眼病的神秘物质提炼出来呢?台维斯把鳕鱼的肝脏放在器皿中,在60℃下进行着快速的搅拌,用文火慢慢地煎熬,得到一种粗制鱼肝油。然后将苛性钾(氢氧化钾)的酒精溶液慢慢注入器皿中,使鱼肝油中的脂肪被充分碱化,变成了肥皂和甘油。经过一番工作,把肥皂和甘油除去后,得到一种神秘的黄色针状的结晶体。其溶点仅为7~8℃,通常是黄色的黏稠液体,治愈干眼病的功效比鱼肝油强几百倍。

台维斯提纯出来的这种物质,不喜欢和水接触,而爱与油脂交友,于是台维斯给它起名为“脂溶性A”。后来,科学家发现脂溶性物质不止一种,至1920年,英国科学家台曼俄特正式把它命名为“维生素A”。

维生素A的化学名为视黄醇,是人类最早发现的维生素。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唐朝著名医师孙思邈就在他的千古著作《千金方》中记载过动物肝脏可治疗夜盲症。这种物质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如哺乳动物及咸水鱼的肝脏及淡水鱼的肝脏中。人体一旦缺乏维生素A,就会影响暗适应能力,如儿童发育不良、皮肤干燥、干眼病、夜盲症等。

而我们常吃的鱼肝油是维生素A的最丰富来源,动物肝脏中所含的维生素A有赖于动物所摄食的食物及动物的年龄。除北极熊的肝脏外,曾经确认的含维生素A最丰富的是伦敦动物园里的一条百岁巨蟒的肝油。大比目鱼肝油中的维生素A含量比鳕鱼肝油中的要丰富,这是因为大比目鱼上市出售时比鳕鱼都要老,市场上卖的鳕鱼一般都还处于比较小的阶段,大比目鱼因此有更多的年数摄食海里的绿色海藻。同样的原因,成年牛和羊的肝脏中所含的维生素A比小牛和小羊的肝脏中所含的维生素A要丰富得多。

维生素的发现

维生素的发现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现之一。1897年,C.艾克曼在爪哇发现只吃精磨的白米会导致患上脚气病,食用未经碾磨的糙米能治疗这种病;并发现可治脚气病的物质能用水或酒精提取,当时称这种物质为“水溶性B”。1906年,经研究证明,食物中除蛋白质、脂类、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水以外的“辅助因素”,是动物生长所必需的。1911年,C.丰克鉴定出自糙米中能对抗脚气病的物质是胺类,它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所以命名为“Vitamine”,中文意思为“生命胺”。

7.维生素C 最可口的“药”

大家都爱吃水果,因为水果除了美味还能帮我们维持身体健康。到底是什么物质成分让水果变得神奇?原来是水果中富含的维生素维持了我们身体的健康,而维生素C又是众多维生素中最重要的一个部分。

20世纪30年代的美国,胃癌在致死疾病中占据了第一的位置,而近几十年来才下降到了第七位。研究人员发现,这种良好的走势并不归功于任何医疗措施,而是由于冰箱走进了千家万户。那么,胃癌患病率下降和冰箱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冰箱的出现使很多蔬菜水果得到了更好的储存,加之空运发达,人们能够吃到更新鲜的水果和蔬菜,而吃盐腌渍的易保存的食物就相应减少了。这样不仅减少了致癌物质的摄入量,还在无形中增加了维生素C的摄入。

人类因缺乏维生素C经受了很大的痛苦,甚至生命受到威胁,以牙龈和皮肤出血为特征的坏血病在3000年以前就有了,而这种病就源于维生素C的缺乏。

16世纪,意大利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经常带领船队在大西洋上探险。有一次,船队出发不久,航行不到一半的路程,已经有十几个船员病倒了。为了不拖累大家,患病的船员提出要留在附近的荒岛上。几个月后哥伦布的船队胜利返航,在荒岛靠岸时,那十几个患坏血病的船员竟然生龙活虎地向大船奔跑过来,哥伦布又惊又喜地问他们:“你们是怎么活过来的?”“我们来到岛上以后,很快就把你们留下的食物吃完了。后来我们就只好采些野果子吃,就这样我们不仅一天天地活了下来,而且病也好了。”难道是野果子治好了这些船员的坏血病吗?

巴赫斯特如姆是第一个认定坏血病是一种营养缺乏病的人。他记载道:在航行中,当船抵达格陵兰时,一个船员患了坏血病,同伴们把他送到岸上,认为他已毫无恢复健康的希望,只有让他在该岛上病死,以免传染给其他人。这个可怜的人已经不能走路了,只能在地上爬行,岛上布满了植物,他只有像牲畜一样啃吃这些植物。结果,他竟奇迹般地恢复了健康,并返回了家乡。后来有人发现他吃的恰好是在植物学上属于十字花科的一种对治疗坏血病有特效的药草,名叫“坏血病草”。但这一发现并没有很快得到应用。

1747年,詹姆斯·林德根据人们早期对坏血病的叙述记载和自己的观察,在停泊于英吉利海峡的军舰上开始对坏血病的治疗进行实验。当时,海员们已在船上停留了两个月,其中有12人患了坏血病,病情都比较严重。林德让他们分组进食,比较不同食物的作用,其中两人每天吃2个橘子、1个柠檬,以6天为一个疗程。6天后病人的症状都大为减轻,其中一人已能值勤。26天后,两个人都完全恢复了健康。通过实验,林德比较了不同的治疗方法,并记录了全部观察结果。

英国著名的航海家和探险家詹姆斯·柯克演示了林德实验的有效性,在他第二次去南极探险并环球航行时,所到之处,都利用各种机会给他的海员提供新鲜水果和蔬菜,并改善生活环境。虽然航海历时三年,但竟无一个人患坏血病,这说明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可预防坏血病。据历史记载,郑和多次下西洋中,并没有发现有大量船员因长期航行而染上坏血病而死,这就与当时郑和船队备有充足的蔬菜和水果有关,可见蔬菜和水果内的物质的确对防治坏血病有很大的帮助。

后来,科学家终于在白菜等几种蔬菜中找到了这种水溶性维生素。1920年,英国生物化学家杰克·德鲁蒙提出抗坏血病物质应该有自己的代表字母,于是把它叫做“维生素C”。

现在,全世界专家们的研究都清楚地表明,每天吃新鲜水果,特别是柑橘类水果,胃癌、食管癌、口腔癌、咽癌及宫颈癌的发病率会大大降低,还有些研究指出含维生素C丰富的水果有助于预防结肠癌和肺癌。

如何储藏维生素?

普渡大学负责食品科学研究的专家指出,温度太高或湿度太大,是导致维生素效用降低的最重要因素,而且还会缩短其保存期。即使是密封保存,也同样难以避免这样的结果。特别是维生素C,相比其他维生素补充剂,在潮湿的环境里更容易发生潮解。因此,保存维生素C时,最需要注意的就是防潮,必须远离潮湿的环境。

8.维生素B1 吃出来的药方

现代物质水平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为了追求美味,人们越来越“食不厌精”。虽然表面上看起来饮食质量得到了提高,但是却忽视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那就是粗粮当中具备而细粮当中没有的营养成分——维生素B1,也就是硫胺素。

19世纪末的爪哇流行着一种令所有医生头疼的病,患者们像活死人一样瘫痪在床,双腿逐渐浮肿,一些人发生心力衰竭而离开了人世。那里的人们称这种来历不明的疾病为“贝里贝里”。

当时印尼是荷兰的殖民地,大批民工得了贝里贝里病,严重地影响了殖民地的经济。为此,在1886年10月,荷兰政府派出一支包括伊科曼在内的科研小组前往爪哇调查。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他们精确地描述了贝里贝里病的症状,报告了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病人组织中神经受损的情形,并确认了贝里贝里病是由某种细菌导致的。同时,他们还发现一种新的感染模式:病人似乎是反复多次感染了该病菌才会患病,一般在疫区呆上几个星期才会患病。但是科研小组并没能分离出这种病菌,也没能制造出疫苗。

1890年的一天,医生伊科曼偶然注意到,医院里养的鸡也像贝里贝里病人一样变得两脚无力,瘫倒在地上。莫非这些鸡也感染了贝里贝里病?伊科曼把这些鸡抓到其他地方,打算做进一步的研究。但奇怪的是,这些鸡换了地方后,病却自然好了。这些鸡到新的地方后,有什么因素也随着变化了吗?伊科曼经过仔细观察后发现,鸡在医院里吃的是白米饭,而到了新地方以后,厨师们觉得用白米饭喂鸡实在太奢侈,而改喂糙米。

伊科曼意识到白米很可能就是传染源,病菌就存在大米的淀粉部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贝里贝里病会在以大米为主食的国家流行,而谷皮很可能就含有能够抵抗贝里贝里病菌的物质。伊科曼展开了实验,结果显示,用白米喂的鸡,很快就会出现类似贝里贝里病的症状。用糙米或往白米中添加米糠之后,鸡很快又恢复了健康。

那么怎么证明白米就是传染源呢?伊科曼想到了可以拿监狱里的囚犯做实验,因为他们的饮食是可以严格控制的。不同监狱的犯人,待遇也不一样,有的吃白米,有的吃糙米,有的则是混合着吃。伊科曼注意到,在一个吃白米的监狱里,有多达5.8%的犯人得了贝里贝里病。在给犯人改吃糙米后,所有的贝里贝里病人都康复了。

不过,这只是证明了糙米能治疗贝里贝里病,并不能证明贝里贝里病就是白米引起的。1896年,他对爪哇及其附近岛屿的所有监狱做了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吃大米的监狱发病率达2.6%,吃混合米的发病率为0.2%,吃糙米的发病率仅为万分之一。1901年,格里金斯从新的角度解释了伊科曼的发现:不是因为白米含有毒素,而是因为它缺乏某种营养素,这种营养素存在于谷皮中。换句话说,格里金斯认为贝里贝里病不是微生物导致的传染病,而是营养缺乏症。1925年,两名在爪哇工作的荷兰科学家分离出了这种营养素,他们用了300千克的米糠,提取出了100毫克这种营养素。这种营养素后来被命名为“硫胺素”。

硫胺素是一种辅酶,参与细胞的能量代谢,对任何一种细胞都至关重要。体内缺乏硫胺素,需要耗费很多能量的神经细胞,就容易受到极大的影响,由此出现种种症状。贝里贝里病之所以在爪哇突然流行,是因为当时西方人给爪哇带去了碾米机,碾出的米少了硫胺素。

硫胺素其实就是维生素B1,在人体内以辅酶形式参与糖的分解代谢,有保护神经系统,促进肠胃蠕动,增加食欲的作用。它主要存在于种子的外皮和胚芽中,如米糠和麸皮中含量很丰富,在酵母菌中含量也极丰富。瘦肉、白菜和芹菜中含量也较丰富。目前所用的维生素B1都是化学合成的产品。

饮食搭配很重要

加工得越细的米面,维生素B1含量越少。所以,不要总给孩子吃精白米面。在不影响孩子食欲的前提下,要做到粗细搭配,多吃各种豆类等杂粮,比如小米、绿豆等食物中,都含有丰富的维生素B1,还应适当增加膳食中肉类的比例。由于面粉中的维生素B1在酸性环境中较稳定,而在碱性环境中容易被破坏,所以发面不宜加碱,应提倡使用鲜酵母发面。煮面条时,大约有50%的维生素B1会流失到面汤中,所以,吃面条后,要喝些汤,充分利用面汤中的营养素。

9.褪黑素 美容的“宠儿”

中国有句古话,一白遮十丑,但是现在却有人偏要到海边暴晒几天,晒个古铜色回来。现在的人越来越追求个性,也都有自己的审美观。我们下面要提到的这样东西对想美白的人士有很大的意义,从它的名字“褪黑素”,就能看出来它的功能了。

20世纪90年代初,世界各地掀起了一股“褪黑素热”,商家们为占领市场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欧美国家,已有多种褪黑素保健食品上市。在中国,以褪黑素为主要成分的保健食品更是数目繁多。是什么东西如此吸引消费者呢?

1953年,耶鲁大学皮肤科的医生艾昂莱纳就在努力寻找能够使皮肤颜色加深,或者使皮肤颜色淡化的激素,因为他对治疗皮肤的白斑病很感兴趣。当时,莱纳已经发现了使皮肤变深的激素,并命名为“促黑素”,简称MSH。他想,用激素处理白斑块及其相关部位,是不是可以让皮肤整体的颜色达到均匀,而不是一块浅一块深。

为找到一些有关肤色淡化物质的线索,莱纳为此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一篇发表于1917年的文章引起了他的注意。文章声称,脑部的松果体可能制造一种可漂白皮肤的激素。文中记载了两位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他们把一个完整的牛的松果体,丢进一个装满蝌蚪的水缸,结果30分钟之内,蝌蚪的皮肤变成透明,并且可以看到它们的心脏和肠子。

或许人的松果体会制造出能使皮肤变浅的物质,莱纳感觉到了该实验的价值,决定首先从牛的松果体着手,找到漂白蝌蚪的纯净物质。

莱纳和几位同事历经千辛万苦,搜集了几千只牛的松果体,拿回实验室后,将它们进行精细处理,并且花费时间进行净化。如豌豆般大小的松果体,在经过冷冻干燥、手工清洁、磨成粉末、脱去脂肪等流程后,溶进水里。接着,经过离心、浓缩、过滤、蒸馏等一系列程序,最后,他们从2500个松果体中得到了100毫克的提取物。

在这千辛万苦净化出来的稀少的100毫克提取物中,他们精确地分离出真正具有漂白作用的那一部分。经过大量的实验,终于找到了一种含量极其少的有效成分。

为了更深一步地探明究竟,研究者们需要提取更多的有效成分。他们别无选择,唯有四处收集松果体,一遍又一遍地重复那些繁琐的实验,重复公式化的流程和枯燥无味的操作。花了几乎整整四年的时间,总共处理了25万只牛的松果体。遗憾的是,如此大量的松果体,只给了他们0.1毫克的有效成分,其量少得连肉眼都看不清。可是按常规,他们需要至少10毫克的物质来测定分子的结构,为此,他们仍需处理两千多万只牛的松果体。无可奈何,如此庞大的数据使他们决定放弃。

莱纳不甘心,不愿意就这样前功尽弃,他决定另辟蹊径。他思考着,或许可以透过已知的线索,从逻辑上推断分子的结构,然后将假设的分子结构与真实的提取物比较,如果相同的话,便可断定它的假设是正确的。莱纳花了两个礼拜的时间理出了头绪,估计出了这种提取物分子可能存在的结构。然后,莱纳与同事吉姆凯斯合作,合成了之前假设的分子,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测试比较,结果证实两者相同!这个结果无疑给了他们最好的回报。

1958年,莱纳和凯斯发表了关于他们新发现的简短论文,他们给这种物质取了一个悦耳的名字“Melatonin”,也就是“褪黑素”。

或许,莱纳心中还是会有一些遗憾,因为这得之不易的褪黑素在哺乳动物身上却没有褪黑的功效,所以他还是无法实现治疗人类白斑病的心愿,而褪黑素对于人类还会有什么其他有用的地方,莱纳和凯斯更是全然不知。后来的科学家们研究出了褪黑素有抗氧化、清除自由基、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力、抗艾滋病、抗肿瘤等功效。然而这些功能被谋取利益的商家们无限夸大,从而刮起了一股狂热的褪黑素风。

现在,褪黑素的热潮渐渐淡去,但是仍有人执著地追求着。其实,美国卫生部的专家们很早就警告大家:若任意而不分青红皂白地乱吃,可能有危险。褪黑素产品剂量太高,可能会造成人体体温过低,释放过多泌乳激素导致不孕,降低男性性欲的副作用。所以营养食物学会也强调,褪黑素产品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低剂量使用,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危害。

葡萄富含褪黑素

意大利研究人员共对8种葡萄汁进行了检测,发现其中可能含有睡眠辅助激素——褪黑素,可以帮助调节睡眠周期,并能治疗失眠。据测定,每日食鲜葡萄100克,可满足人体一昼夜需要的钙量的4%、镁量的1.6%、磷量的0.12%、铁量的16.4%、铜量的2.7%和锰量的16.6%。葡萄能补益气血、强筋骨、通经络、通淋消肿、利小便,能起到补肾、壮阳、滋神益血、降压、开胃的作用,尤其在预防和治疗神经衰弱、胃痛腹胀、心血管疾病等方面有较显著的疗效。

10笑气 令人发笑的麻醉药

医学史上麻醉剂的使用已经拥有相当长的历史,汉代名医华佗发明和使用“麻沸散”,比西方医学家使用麻醉剂进行手术要早1600年左右,而西医用笑气、乙醚、氯仿等化学麻醉剂进行外科手术大概也有150年左右的历史。

在自然界里存在着许多用途不一的气体,例如氧气能助燃,氨气可以制肥料,二氧化碳能用做灭火剂,而一氧化二氮可以起到麻醉的作用。1772年,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发现了一种气体。他制备一瓶气体后,把一块燃着的木炭投进去,木炭比在空气中烧得更旺。他当时把它当做“氧气”,因为氧气有助燃性。但是,与无臭无味的氧气不同,这种气体带有“令人愉快”的甜味,它还能溶于水,也比氧气的溶解度大得多。它是什么,成了一个待解的“谜”。

1795年,在博莱斯先生开的药房里当学徒的戴维发现博莱斯家里有许多藏书,其中有医学书,还有他喜欢的化学书。在博莱斯家除了书以外,还有一个很像样的实验室,戴维可以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把学到的化学理论付诸实践。久而久之,他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化学家。

有一天,店里来了一位绅士模样的人要找戴维。他想成立一个气体研究所,要找一位既有扎实的化学基础知识,又能动手做各种化学实验的助手。戴维听了十分高兴,马上同意去贝多斯那儿工作。

1789年,戴维首先研究的气体是一氧化二氮。他首先制得许多瓶一氧化二氮气体,把它们放在靠门边的地板上。几天之后,贝多斯来到实验室,戴维告诉他:“贝多斯先生,我已制好了许多一氧化二氮气体,你瞧!”说着,用手指了指地上的玻璃瓶。贝多斯见了十分高兴,但是一只脚不小心碰倒了一只大铁架子,只听咣当一声,一只只装了一氧化二氮的玻璃瓶被砸得粉碎。戴维傻了眼,不知所措。贝多斯马上蹲下来捡玻璃碎片,口中不停地说着:“对不起,实在对不起!”捡着捡着,疼得厉害,一看原来手上都渗出血来了。戴维犹如噩梦初醒,赶忙也帮着捡玻璃碎片,同时关心地问:“贝多斯,手还疼吗?要不要包扎?”只见贝多斯突然大笑起来,“哈哈哈……我手一点也不疼,哈哈哈……玻璃瓶被碰碎了,哈哈哈……”戴维想,贝多斯一向以严肃闻名,今天怎么啦?莫非中了邪?还没等他想完,戴维发现自己也控制不住自己,跟着哈哈地大笑起来。

事后有人问戴维:“是什么原因引起你俩大笑?”戴维想了想说:“恐怕是一氧化二氮气体捣的鬼吧!”贝多斯也说:“我总算领教了这种气体的滋味了,不过伤口一点也不疼,会不会也是这种气体做的好事呢?”由于这是一次偶然事故,他们还不能就这种气体对人体的作用下定论。为了继续试验,戴维又制备了好多瓶这种气体放着备用。

一天,戴维牙疼得厉害,他跑到牙科医生那里去看病,医生一检查,说:“这牙保不住了,还是拔掉吧!”那时还没有麻醉药品,牙拔掉了,戴维疼得直跺脚,情急中,他打开一只装满一氧化二氮气体瓶子的盖子,用力吸了几口,渐渐地牙疼减轻了,但是又哈哈哈地大笑起来,这笑声中也包含了一个发现者的喜悦。

戴维终于证实一氧化二氮气体具有麻醉作用,同时能引起人大笑,所以他又称这种气体为“笑气”。戴维的这一发现,给医生开刀帮了大忙,动手术时用一氧化二氮气体作为麻醉剂,大大减轻了病人开刀时的痛苦,但缺点是用药后病人要狂笑。戴维发现“笑气”具有麻醉性,事后他写出了自己的感受:“我并非在梦幻中,却被狂喜支配。我心中并没有羞愧的感觉,但是两颊却泛出玫瑰一般的红。我的四肢简直不知所措,好像有新生的力量附在我的身体里,让我忘记了疼痛。”

如今,这种笑气已经渐渐地淡出了医疗手术的舞台,被效果更好副作用更小的麻醉药替代。

华佗和“麻沸散”

“麻沸散”是由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华佗所发明的,在公元2世纪我国已用“麻沸散”对病人全身麻醉从而进行剖腹手术了。关于“麻沸散”的配方遗本传说众多。有的说被华佗用火烧掉了;有的说华佗在监狱中送给看守人,而被看守人的妻子烧掉;还有的说华佗烧的是副本,正本留在家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现在人们也没有找到当时真正的麻沸散的配方。据后人考证,麻沸散的主要成分可能是曼陀罗花,也就是洋金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