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文天祥有“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岳飞有“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陆游有“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唐朝杜牧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这些针砭现实的佳词妙作,之所以流传至今,除了诗词本身之妙,更因诗词背后震撼人心的故事。
谁能想到宋朝一代名将岳飞,竟是在山河破碎、国家危亡之际发出这样悲壮的感叹,又有谁能想到一代文学大家文天祥,身在监牢依然忧国忧民。
在国家动荡之际,一代代诗人词人,忧国忧民,通过诗词表达了深沉执着的爱国之情。于是,后人便将这一流派称之为“现实主义流派”。
“隔江犹唱后庭花”讽刺的是谁?
泊秦淮①
【唐】杜牧
烟②笼寒水月笼沙,夜泊③秦淮近酒家。
商女④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⑤。
【诗文注释】
①秦淮:即秦淮河,发源于江苏,经南京入长江。
②烟:烟雾。
③泊:停泊。
④商女:以卖唱为生的歌女。
⑤后庭花:歌曲《玉树后庭花》的简称。后人将此曲作为亡国之音的代表。
《泊秦淮》是唐代诗人杜牧的诗作。杜牧年轻时不仅才华出众,而且还怀有一颗忧国忧民的心。唐朝君主曾一度实现太平盛世,但好景不长,晚唐时期的几代君主皆为贪图享受、寻欢作乐之辈,他们沉迷于荣华富贵不可自拔,而忽略了自己肩上的责任,以至于朝廷百孔千疮。
杜牧虽有一腔热血,但遗憾的是,他的才能未曾被君主器重,在一次秦淮之行时,杜牧看着迷离的月色、烟云笼罩的白沙,以及秦淮河畔灯火通明的酒家,隔着江水听到歌女悠扬的歌声,不由感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句看似是在讽刺面临亡国大难,却依然一副事不关己、高声歌唱的歌女,实则是借由陈叔宝因贪图享受而导致亡国的历史,讥讽那些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
《后庭花》本是一首歌曲,为什么它会被杜牧视为亡国之音,以此来警示晚唐统治者呢?
相信许多人对陈叔宝并不陌生,不同于其他流芳百世的皇帝,他声名昭著并非于朝廷社稷有功,恰恰相反,而是因其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以至于国破家亡。陈叔宝称号陈后主,是南北朝时期陈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而陈朝的灭亡与他的德行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自古以来,帝王家中缺乏骨肉亲情,陈叔宝虽为陈宣帝陈顼的长子,又身居太子之位,但他的皇位却来之不易。自陈叔宝被封为太子,他的二弟陈叔陵就一直心怀不满。陈叔陵野心勃勃,早有弑兄篡位之心,可陈叔宝到底是名正言顺的太子,陈叔陵想要杀害他也并非易事。直到宣帝驾崩,陈叔陵这才等到除去太子的时机。
宣帝驾崩后,陈叔宝悲痛难忍,伏在宣帝的灵柩前痛哭。陈叔陵此刻也在灵堂,他见太子背朝他又精神萎靡,悄悄取出一早就打磨好的宝剑,刺向太子的颈部。出乎意料的是,陈叔宝虽然中剑却没有性命危险。陈叔宝的一众护卫见此情形,自知陈叔陵的野心,他们立马保护好陈叔宝,一路厮杀这才拼出一条生路。
陈叔宝逃出灵堂以后,已然和弟弟断绝兄弟之情,他授命将军萧摩诃带兵讨伐陈叔陵。一边是名正言顺、手握兵权的太子,一边是欲谋皇权、缺乏兵力的臣弟,结果自然可想而知。陈叔陵最终命丧黄泉。而清除一切阻碍的陈叔宝则登基称帝,称号为陈后主。
陈朝自开国以来,君主一直都志在朝纲、崇尚简朴,因而内廷的陈设都十分简单。可陈叔宝对宫殿的装饰非常不满,他觉得自己身为君主,住的地方不仅要舒适,还要体现其雍容华贵的身份。于是,陈叔宝命人寻访能工巧匠,将临春阁、结绮阁、望仙阁重新修葺,在原有的基础上再盖高数十丈。
不仅如此,他还命人新建了许多宫殿,门户是用沉檀木做的,就连珠帘装饰都是由珍珠、美玉制成,奢靡至极。他又命花匠、石匠建造园林,种满了各色鲜花、树木;改造河道,在园林内引进一条清澈的河流,即使不走进园林之中,远隔十里也能闻到百花的芳香,当真是人间妙处。
陈后主登基后,颈部的伤并没痊愈,后宫的张贵妃时常侍奉在侧。张贵妃貌若天仙,身姿婀娜,陈后主见到她疼痛便减轻两分,加之她侍奉时尽心尽力,所以陈后主对她十分宠爱,赏赐其绫罗绸缎、金银珠宝,将以珠宝装饰的宫殿分给她住,一时间张贵妃成了后宫最得宠的嫔妃。
不过,陈后主并不是一个长情之人,他只爱美色没有真情。后宫佳丽三千人,每个美人都有她的独特之美,渐渐地,他就将张贵妃抛在了脑后,夜夜召幸不同的美人。张贵妃深知陈后主只爱美色,于是她便巧用心智留住这个男人。一日,伺候陈后主的宫人向他禀告,说见到张贵妃站在楼阁上梳妆,恰如天仙下凡一般。陈后主听后,决定前去一看究竟。只见张贵妃临轩独坐,犹如画中美人一般。于是,张贵妃又重新获得了陈后主的宠爱。
就在陈后主整日沉迷美色、美酒时,文帝杨坚带领自己的臣民开创了隋朝,相比于陈后主,杨坚则是一位心系百姓苍生的君主。于是,隋朝的大臣纷纷劝谏文帝讨伐陈朝。此时的陈朝已经是内忧外患,国力日渐衰弱,而陈后主依然贪图享受而不理国政,这也注定陈朝将面临灭国的危险。
公元588年,隋文帝率领五十一万大军直奔江南,讨伐陈朝。由于陈后主缺乏对军事的训练,陈朝的士兵根本不敌文帝的军队,很快就处于劣势,不多时日,文帝就收复了大半陈朝国土。陈朝的贤臣纷纷劝谏陈后主,若再不想办法应对,陈朝必将走上灭国之路。
眼瞧着文帝率领大军攻至长江,一旦文帝率军渡过长江,这就意味着陈朝朝不保夕。然而,此刻身在皇宫的陈后主,竟然依旧醉卧美人怀中,甚至还笑着对侍从说:“曾经也有强大的国家想要攻打我们,可结果怎样呢?还不是大败而去!哈哈,难道他隋文帝比别的国家还要厉害?”
最终,陈朝就在后主和大臣的纵酒欢歌中灭亡了。
“他日不羞蛇作龙”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高轩过①
【唐】李贺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
华裾织翠青如葱②,金环压辔摇玲珑。
马蹄隐耳③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④。
二十八宿罗心胸,九精⑤耿耿贯当中。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
庞眉书客⑥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
【诗文注释】
①高轩:高大华贵的车轩。过:拜访。高轩过,意思就是高车相访。
②华裾:官服。织翠:翠(绿)色官服,韩愈时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当着此色官服。青如葱:青色官服,皇甫湜时任陆浑尉,当着此色官服。
③隐耳:声音繁多而盈耳。
④巨公:指有巨大成就的人。
⑤九精:九星之精,指天之精气。
⑥庞眉书客:作者自称。庞眉,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
这首《高轩过》是一首应酬诗,作于元和四年(公元809年),诗题下有序云:“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在当时,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大诗人,任都官员外郎;皇甫湜是韩门弟子、著名古文家,任侍御史;而李贺则是一个小有名气的青年。二人听闻李贺的诗名,特来拜会,并请他就眼前情景即兴赋诗一首,可见他二人是有意考核李贺的真才实学。
对于此诗,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据《唐摭言》卷十记载:李贺年七岁,名动京师。韩愈、皇甫湜览其父曰:“若是古人,吾曾不知。若是今人,岂有不知之理?”二公因诣其门。贺总角荷衣而出,二公命面赋一篇,目为《高轩过》。而根据专家考察,该诗作于元和四年,当时李贺正值弱冠之年。但这一传说,也间接证明了李贺自小聪慧,且有实才。
一般说来,写应酬诗会受到各种限制,尤其是即景赋诗,更是较难发挥。但李贺这首诗却称得上佳作,构思精巧,想象新奇,跌宕多姿,感情丰富,一气呵成,素来让人称道。
全诗可分为三部分,前六句为第一部分,作者着手于所见所闻,将韩愈、皇甫湜二人的造访讲述得绘声绘色,人物神情俨然可辨。首句点明了他们二人所穿的官服,唐朝制度规定,官六品、七品,官服为绿,而官八品、九品,官服则为青;第二句描述了二人所乘坐骑装饰的华贵。三四句写车轮声、马蹄声由远而近,隆隆声不绝于耳,二人终于到了目的地,下了马车,仍不失轩昂慷慨的气质与神态。末两句写作者从屋中走出迎客,原来是赫赫有名的“东京才子”和“文章巨公”两位大人物到访。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主要赞颂了二人的学识和名誉。皇甫湜是韩门弟子,但与韩愈均是中唐文坛的风云人物,而且二人在文学艺术上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即务求奇险。因此,作者在这四句的赞颂中,努力临摹韩体的雄劲与磅礴的气势,将丰富的学识比作“满天的二十八宿”,将奇伟的思想比作“九星之精”,将威扬的文名比作“声摩空”,将精深的功力比作“笔补造化天无功”。作者以天地自然的奇妙赞颂了二人的艺术之高,既表现了李贺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功底,又丰富了诗歌的美好意境;在颂扬韩愈与皇甫湜两位大人物的同时,也暗自将自己的才能提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准。
最后四句为诗歌的第三部分,抒写了作者自己的当下处境与理想抱负。这四句诗的风格相近,作者将自身比作“秋蓬”“死草”“垂翅”“蛇”,处处讲述自己失意的愁苦;然而每句的后面又分别加以“生华风”“附冥鸿”“作龙”,可见作者不甘没落,对未来飞黄腾达充满了期待与向往,同时暗中表达了向眼前这两位文坛大家寻求机遇的渴求。
根据《唐摭言》卷六记载:“韩文公、皇甫湜,贞元中名价籍甚,亦一代之龙门也。”意思是说,韩愈、皇甫湜二人在当时名望很高,而经过他们引荐的人,必然会声名鹊起、鱼跃龙门。因为,在唐朝科举制度中,文人的功名获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名之士的认可与引荐。因此,作者在得知为人热心且名声在外的韩愈和皇甫湜来访时,心中备受感动,同时也借此机会表现自己的才华,并希冀能够如愿得到引荐,从而施展自己的理想抱负。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背后有什么故事?
满江红·写怀
【宋】岳飞
怒发冲冠①,凭栏处、潇潇②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③,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④。莫等闲⑤、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⑥,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⑦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⑧。
【诗文注释】
①指生气时头发直竖,以至于将帽子顶起。形容极为愤怒。
②潇潇:形容雨势急骤。
③长啸:指感情激动时撮口发出清而长的声音,为古人的一种抒情举动。
④八千里路云和月:形容南征北战,路途遥远、披星戴月。
⑤等闲:轻易,随便。
⑥靖康耻:宋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兵攻陷北宋都城汴京,俘虏了宋徽宗和宋钦宗,北宋宣告灭亡。
⑦贺兰山:贺兰山脉位于我国宁夏回族自治区与内蒙古自治区交界处。公元前127年,汉朝著名战将卫青、李息率军北上抗击匈奴,再一次将中原汉族政权的军事力量延伸到贺兰山地区。21年后,汉武帝分全国为13刺史部,下辖郡县,其中在贺兰山东麓设立了属于北地郡管辖的廉县(今宁夏平罗县暖泉农场一带)。这是汉族政权在贺兰山地区设立的第一个县级行政建制,同时也标志着贺兰山正式纳入大汉王朝的统治范围。
⑧天阙:原指宫殿前的楼观,这里代表皇帝生活的宫阙。
岳飞是北宋的抗金名将,流传至今的大多是有关他“精忠报国”的故事,而不是诗词。绍兴十年(公元1140年),岳飞挥师北伐,于郾城大败金兵,之后进抵距汴京仅四十五里的朱仙镇。当时,他对部下说:“直抵黄龙(今吉林农安,金故都),与诸公痛饮耳。”
由此可见,“收拾旧山河”是岳飞的素志,而这首悲壮的《满江红》与他“精忠报国”的英雄气概契合度十分高,充分表现了他对荡平敌寇、收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念,抒发了他为国尽忠的爱国情怀,深受后世颂扬。
词的上阕开篇就表现了岳飞的愤怒之情,因为满腔的报国热血无处挥洒,为国立功的宏愿无路可循。栏杆外,骤雨刚刚停歇,抬头远望,不禁仰天长啸:如今已是三十而立的年纪,功名未立,但那如尘土一般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想要与白云、明月相伴,为国出征、杀敌立威,奈何却是无路可循。一念于此,岳飞知道不能再等了,否则一旦白发丛生,那时候就只能是空余悲切之叹了。
词的下阕先是写到了“靖康之难”的耻辱,岳飞不禁感慨:何时才能一雪前耻呢?何时才能平复臣子的恨意呢?但他并未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借用汉朝攻打匈奴的胜利典故,表明了自己也能像前人一样率军攻破金兵;“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这两句展现了岳飞对收复山河的强大自信,进一步增强了他为国建功的决心。因此,岳飞在结语处写道:等到我收复原本的山河后,再来向朝廷回报军功吧。
岳飞是北宋著名的爱国将领,这与他母亲对他从小的严格要求和谆谆教诲是分不开的。其中,流传最为广泛的便是“岳母刺字”的故事。
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贫穷,由于没有钱上学和购买纸笔,母亲便用树枝在沙地上教他写字,而且还鼓励他锻炼身体、学习武艺,将来做一个文武双全的栋梁之材。
岳飞少年时,就凭借着高超的武艺大闹比武场、枪挑小梁王,而后还与牛皋、王贵、汤怀、张显结为兄弟,一起回到了家乡。但岳飞自小受到母亲的教诲,为人刚直不阿,因此还曾劝这几位兄弟莫取那不义之财,结果无果而返。
某天,洞庭湖杨么(yāo,同“幺”)起义军的部将王佐登门拜访,将首领杨么十分钦慕文武双全的岳飞一事说了,并许以丰厚的金银财宝来招揽岳飞。可想而知,刚直不阿的岳飞坚辞不受,正色回绝道:“我岳飞生是宋朝人,死是宋朝鬼!”王佐无计可施,只好告辞而去。
岳母听闻这件事后,沉思片刻,便命岳飞在中堂摆好香案,而后对他说道:“为娘我见你甘守清贫,不贪富贵,是极好的了。但恐我死之后,又有些不肖之徒前来勾引,倘我儿一时失志,做出些不忠之事,岂不把这半世英名毁于一旦?故我今日祝告天地祖宗,要在你背上刺下‘尽忠报国’四字,愿你做个忠臣,尽忠报国,流芳百世,我就含笑九泉了。”
岳飞听后,边脱上衣边说道:“母亲说得甚是有理,就与孩儿刺字罢。”
岳母取过毛笔,先在岳飞背上写了“尽忠报国”四字,然后将绣花针拿在手中,又问道:“我儿怕痛吗?”
岳飞回答:“母亲,小小钢针算不了什么,如果连针都怕,我又怎么去前线打仗呢?”
于是岳母忍痛下针,之后又以醋墨涂抹,保证字不褪色。刺字完成后,岳飞转身,叩谢了母亲的训子之恩。
不久后,岳飞被朝廷委以重任,领兵抗金。在抗金的过程中,岳飞时刻谨记并践行着母亲的教诲和背后“尽忠报国”四个大字。因此,岳飞凭借着他的爱国热忱和文韬武略,多次击溃金兵,收复失地,成为有名的抗金将领,受到当世以及后世之人的敬仰。
然而,正当岳飞准备挥师北伐、直捣黄龙府以收复中原之际,卖国贼秦桧一伙用十二道金牌将岳飞召回金陵,并诬陷他谋反。岳飞在狱中接受审讯时,他脱下上衣,露出背上“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正气凛然地表明忠心。但秦桧等奸臣,害怕岳飞的报复以及对金兵的畏惧,最终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杀害了岳飞。
岳母刺字的故事流传极广,但在宋人的历史中并未有所记载,包括岳飞的曾孙岳珂所著的《金陀革编》也没有记录。“刺字”一说最初见于元人所编的《宋史本传》,书云:“初命何铸鞠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但并未说是岳母所刺,而后又有多个版本流传,也未提及岳母所刺。至清乾隆年间,杭州钱彩著有《说岳全传》,其中第二十二回的回目中首次出现“岳母刺字”:结义盟王佐假名,刺精忠岳母训子,讲述的便是上文的故事。
时至今日,岳飞背上是否有刺字?为谁所刺?都无从考证,但岳飞为国尽忠之事越传越广,也为世人交相称颂,而有的说书人或为了精彩、或为了押合韵律,也将“尽忠报国”改叙为“精忠报国”,并编成一支曲子在民间流传。
“留取丹心照汗青”是在什么背景下创作的?
过零丁洋①
【宋】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②,干戈寥落四周星③。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④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⑤照汗青⑥。
【诗文注释】
①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位于今广东省珠江口外。公元1278年底,文天祥率军在广东五坡岭与元军激战,兵败被俘,囚禁船上,曾经过零丁洋。
②起一经:文天祥二十岁时参加科举考试,因为精通一种经书而考中状元,被朝廷起用做官。
③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自公元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共四年。前文中“干戈”则指抗元战争。
④惶恐滩:在今江西省万安县,是赣江中的险滩。公元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军打败,所率军队死伤惨重,他经由惶恐滩撤到福建,但妻子和儿女被元军俘虏。
⑤丹心:红心,比喻忠心。
⑥汗青:即史册。古代以竹简写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竹简易书写且不受虫蛀,故而也称汗青。
《过零丁洋》一诗作于宋祥兴二年(公元1279年)。宋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北五坡岭兵败,被押俘在船上;第二年过零丁洋时,有感而发,作此诗。随后,他又被押解至崖山,当时张弘范逼迫他写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张世杰、陆秀夫等人,但文天祥宁死不从,并出示此诗以明志。
首联从个人入仕和为国献身两方面论述,讲述了诗人的生平。文天祥二十岁时,因为对治国安邦的经书理解透彻,在集英殿答对论策时一气呵成,所以被宋理宗钦点为第一名。德祐元年(公元1275年),文天祥率军赴京勤王,但响应之人甚少,是为“寥落”,直至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被俘,正好四年时间。可以说,首联从个人出处写到兵败被俘,简单概括,却道出了诗人的一片忠心。
颔联写“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诗人从国家写到个人,论述真正的“国破家亡”,凄凉之意映人心头。宋朝自临安沦陷、宋恭宗赵显被俘之后,已经是名存实亡,带着小皇帝南逃的文天祥等人只能是组建不稳定的小朝廷,剩下的就只是各地方军民自动组织以抵抗南下的元军。然而,率先拥立的宋端宗赵昰在逃难中惊悸而亡,陆秀夫在崖山又拥立八岁的赵昺登基,继续流亡。由此可见,曾经的大宋王朝已经是“风雨飘摇”,如风吹散的柳絮一般四处飘摇。而反观诗人自己,当时母亲被俘、妻妾被囚、大儿逃亡,只剩自己如水上的浮萍一般,孤零零地无依无附,独自承受着风吹雨打。
颈联主要描述了今昔不同的处境和心情。遥想昔日,身在惶恐滩头,面对着湍急的水流,想到自己将要率军赴京勤王,但苦于少有人响应,对未来的情形一无所知,心中也是忐忑惶恐;而如今,只剩下我一人在这零丁洋里独自漂流,身不由己,真是可悲可叹至极。诗人通过今昔的对比,表达出内心无能为力的悲愤之情。
尾联笔势一转,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结语,由现在转写将来,格调突然转变,一扫前文的忧愁与阴霾,转向洒脱与豪放:诗人想到自己慷慨赴死,也不失为一件悲壮之事。这样的结语,有如警世之钟敲响在读者耳边,振聋发聩,让人油然钦佩,就连张弘范看到这首诗的尾联时,也连连称赞:“好人,好诗!”
《过零丁洋》一诗是文天祥为明志而写的,那么,当时的具体情形是怎样的呢?
德祐二年(公元1276年)二月四日,蒙元军攻破南宋京都临安,俘虏了五岁的南宋皇帝宋恭宗;次日,在临安城里举行和平受降仪式,宋恭宗赵显正式退位。而赵显的哥哥赵昰和弟弟赵昺在众大臣保护之下逃出临安。
同年七月,赵昰在福州登位,建立南宋小朝廷,改元景炎,是为端宗。当时,文天祥被任命为枢密使兼都督诸路军马,他在南剑州(今福建南平)开督府,于是福建、广东、江西的许多文臣武将、地方名士以及勤王军旧部纷纷前来投效;之后他又派人到各地招兵筹饷,组建了一支督府军,且其规模、声势都远远超过了前一年的江西勤王军。然而,小朝廷内部众人不能同心同德,这为抗元失败埋下了伏笔。
景炎元年(公元1276年)十月,朝廷命文天祥出兵汀州(今福建长汀),兵败而回,南剑州失守,以致行都福安(即福州)失去屏障,岌岌可危。因此,丞相陈宜中、枢密副使张世杰急忙护送端宗和卫王赵昺登舟入海,从此小朝廷只能在海上行朝。
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初,元军进逼汀州,文天祥退守到广东梅州(今广东梅州)。经过整顿之后,文天祥于同年五月率军从梅州出发,打响了收复江西的战役。在文天祥的领导下,加上各方义军的配合,督府军在江西接连取得胜利,先后夺回会昌、雩都、兴国等地,而分宁、武宁、建昌三县豪杰,以及临川、洪州、袁州、瑞州的义兵也都来请求督府节制。文天祥作了统一部署,并趁机挥师席卷赣南,收复了大片土地。
景炎二年(公元1277年)八月,元军发起大规模的进攻。督府军作战经验不强,战斗力也不如元军,因此在元军骑兵猛烈的冲击下,迅速溃败,文臣武将或牺牲或被捕,其中就包括文天祥的妻儿。当时,监军赵时赏坐在轿子中,后面的元兵询问他是谁,赵时赏回答说“我姓文”,元兵以为是文天祥,就将其活捉回营,而文天祥因此得以逃脱。
至此,文天祥一家只剩下老少三人。在面对国破家亡与妻离子散的双重打击之下,文天祥并未动摇继续抗元的决心与意志。他带兵入粤,在潮州、惠州一带继续抗元。
祥兴元年(公元1278年)十二月二十日,在潮州盗贼陈懿与元军将领张弘范的勾结下,元军突然袭击,众士兵随从措手不及,都埋头躲在荒草中;文天祥匆忙逃走,却被元军千户王惟义抓住。
文天祥被押至潮阳,面见张弘范时,左右官员都命他行跪拜之礼,文天祥没有遵从,张弘范以宾客的礼节接见了他。为了彻底消灭南宋小朝廷,张弘范率领水陆两路军队直下广东,并要文天祥写信招降张世杰。文天祥回驳道:“我不能保卫自己的父母,还要唆使别人叛离父母,这样可以吗?”
当时,正值押解的船只经过零丁洋,文天祥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过零丁洋》来表明自己的志向。当看到“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两句时,张弘范连连称赞:“好人,好诗!”并笑着收藏了它。
崖山一役后,元军置酒犒赏军队,张弘范对文天祥说:“丞相的忠心孝义都尽到了,若能改变态度像侍奉宋朝那样侍奉大元皇上,将不会失去宰相的位置。”文天祥流着泪回答道:“国亡而不能救,作为臣子,死有余罪,怎敢怀有二心苟且偷生呢?”张弘范感其仁义,于是派人护送文天祥到京师。
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十二月初九,由于文天祥宁死不降,最终在柴市从容就义。死后,其妻子欧阳氏为他收殓时,发现了他衣服上的赞文:“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
示儿①
【宋】陆游
死去元知②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③同④。
王师⑤北定中原⑥日,家祭⑦无忘告乃翁⑧。
【诗文注释】
①示儿:写给儿子们看。
②元知:原本知道。元,通“原”,意为本来。
③九州:即宋代的中国。古代中国分为九州,因而常以九州指代中国。
④同:统一。
⑤王师:指南宋朝廷的军队。
⑥中原:指淮河以北被金人侵占的地区。
⑦家祭:祭祀家中先人。
⑧翁:指陆游自己。
宋宁宗嘉定二年十二月(公元1210年1月),此时陆游已经八十五岁高龄,一病不起,临终前给儿子写下绝笔诗《示儿》。这既是诗人的遗嘱,也是诗人发出的最后一次情真意切的抗战号召。
作者陆游一生致力于抗金斗争,希冀能够早日收复中原;但现实残酷,一方面是金兵的强大,另一方面是南宋朝廷的腐败与无能。尽管屡遭挫折,但诗人并未改变收复中原的初衷,甚至是直到身死的那一刻,也没有放下这份执念,而且也没有对抗金失去信心。因此,诗人只是感叹自己不能亲眼看见收复中原的那一天,才会在临终前叮嘱儿子:等到中原平定恢复,一定要前来告诉我。短短的四句,诗人却将爱国热情展现得淋漓尽致。
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诗人明白:自己将要离开这个人世了,也就意味着什么都没有了,什么也不用去牵挂了。这不是诗人看淡生死的洒脱,而是为后一句的“但悲”奠定凄婉的格调。
第二句“但悲不见九州同”,表现了诗人的悲怆心境。诗人并不是什么都不牵挂,例如“这九州大地何时才能实现统一”就是诗人最大的牵挂,因此,他才会在临终前对不能亲眼得见这一消息而悲伤和遗憾。
第三句“王师北定中原日”,诗人以热切期望的口吻表达了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强大信心和执念,诗的格调也由低沉转入高昂。诗人尽管哀伤悲痛,但依然未对南宋王朝失去信心,因此他认为中原一定会被收复和平定。
末句“家祭无忘告乃翁”,承接上文的信心与执念,所以诗人叮嘱后人:我已经看不到那天的到来了,因此以后在祭奠我的时候,别忘了将这一好消息告诉我。末句以平实朴素的叮嘱结尾,读来更加情真意切,并进一步深化了作者的爱国热情。
作者陆游为何对收复失地、平定中原有着如此大的执念呢?除了他强烈的爱国情怀之外,还与他的经历有关。
宣和七年(公元1125年)十月十七日,陆宰奉诏入朝,由水路进京,于淮河舟上喜得第三子,取名陆游。同年冬,金兵南下,并于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宣告灭亡。之后,陆宰携带家眷逃回老家山阴。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金兵渡江向南侵犯,宋高宗率臣僚南逃,陆宰改奔东阳,家庭才开始逐步安定下来,当时陆游年仅四岁。
由此可见,陆游出生于两宋之交,生活于风雨飘摇的南宋。因此,陆游自小就深受家庭爱国思想的熏陶,再加上所见所闻的家、国不幸之事,这些都深深地烙印在他的内心中。
出身于名门望族的陆游,自幼便聪慧过人,先后师从毛德昭、韩有功、陆彦远等人,十二岁即能为诗作文,因长辈有功,以恩荫被授予登仕郎之职。
绍兴二十三年(公元1153年),陆游进京临安(今杭州)参加锁厅考试(现任官员及恩荫子弟的进士考试),被主考官陈子茂取为第一,然而因秦桧之孙秦埙位居陆游名下而被秦桧记恨,以致仕途不顺。
绍兴二十八年(公元1158年),秦桧病逝,陆游初入仕途,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不久后调入京师,任敕令所删定官。陆游进入朝中后,应诏上策,屡次被高宗采纳。
绍兴三十二年(公元1162年),宋孝宗赵昚即位,任命陆游为枢密院编修官,赐进士出身。此时,陆游上疏,建议整饬吏治军纪、固守江淮、徐图中原,但并未得到重视,反而因此被罢为镇江府通判。
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宋孝宗以张浚为都督,主持北伐。于是陆游上书张浚,建议早定长远之计,切勿轻率出兵。隆兴二年(公元1164年)春,陆游在镇江任上结识张浚,并献策出师北伐,张浚赞扬为“志在恢复”。四月,“隆兴和议”将签成,陆游上书东西两府,进言说:“江东之地,自吴国以来,莫不以建康为都城。临安濒临大海,运粮不便,且易受意外袭击,皇上驻扎临安,只能作为权宜之计。合约签订之后,皇上应驻扎建康、临安,金朝来使,或到临安、或到建康,这样一来,可以争取时间建都立国,而不令金朝生疑。”
当时龙大渊、曾觌掌权,陆游就对枢密使张焘说:“曾觌、龙大渊利用职权,广结私党,迷惑朝廷,今日不除,后患无穷。”张焘闻言奏报朝廷,孝宗大怒之下将陆游贬为建康府通判。
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王炎宣抚川、陕,驻军南郑,召陆游为干办公事,陆游得知后十分欣喜,于是只身前往南郑,并与张季长、阎苍舒、范西叔、高子长等十余人一同在南郑幕府任职。王炎委托陆游草拟驱逐金人、收复中原的战略计划,陆游作《平戎策》,其中指出:“收复中原必须先取长安,取长安必须先取陇右;积蓄粮食、训练士兵,有力量就进攻,没力量就固守。”
同年十月,朝廷否决北伐计划的《平戎策》,调王炎回京,幕府解散,出师北伐的计划也随之毁于一旦,陆游对此感到万分忧伤。大散关一带的军旅生活,是陆游一生中唯一一次亲临抗金前线、力图实现爱国之志的军事实践,虽然仅仅持续了八个月,但却为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记忆。
淳熙元年(公元1174年)二月,陆游被调任蜀州通判。三月,参知政事郑闻以资政殿大学士出任四川宣抚使,陆游趁机大胆上书,建议出师北伐,收复失地,但未被采纳。八月,陆游在蜀州阅兵,作《蜀州大阅》,批判南宋朝廷养兵不用、苟且偷安。
淳熙四年(公元1177年)六月,范成大奉召还京,陆游将好友送至眉州,并恳请他回朝后力劝皇帝:“先取关中次河北”,“早为神州清虏尘”。
淳熙十六年(公元1189年)二月,孝宗禅位于宋光宗赵惇,陆游借机上疏,提出治理国家、完成北伐的系统意见:“减轻赋税、惩贪抑豪”,“缮修兵备、搜拔人才”,“力图大计”,以恢复中原。
绍熙元年(公元1190年),陆游被提升为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他再次向宋光宗进言,建议广开言路、慎独多思,并且带头节俭、以尚风化。然而,由于陆游对恢复中原执念颇深,因而谏议大夫何澹寻机弹劾陆游之议“不合时宜”,主和派也附和攻击。最终,朝廷以“嘲咏风月”为名将其削职罢官,陆游被迫再次离开京师,因胸中悲愤而将住宅自题为“风月轩”。
嘉泰二年(公元1202年),陆游被罢官十三年后,奉召入京编修国史。在此期间,因韩侂胄主张北伐,于是陆游大力赞扬和支持,并应邀为其作记题诗,勉励韩侂胄抗击外侮、为国立功。嘉泰三年四月,国史编撰完成,宁宗升陆游为宝章阁待制,陆游遂以此致仕,时年七十九岁。
嘉泰四年(公元1204年),辛弃疾奉召入朝,陆游作诗送别,勉励他为国效命,协助韩侂胄谨慎用兵,早日实现复国大计。
开禧二年(公元1206年),韩侂胄请宁宗下诏,出兵北伐,陆游闻讯,欣喜若狂。早期宋军准备充分,因而行军顺利,先后收复泗州、华州等地;但后来由于韩侂胄用人失察,西线吴曦叛变,东线丘崈主和,韩侂胄日益陷于孤立。
开禧三年(公元1207年)十一月,史弥远发动政变,刺杀了韩侂胄,派使者将其头送往金国,并订下“嘉定和议”,至此北伐宣告彻底失败。陆游听闻于此,内心悲痛欲绝。
嘉定二年(公元1209年)秋,陆游忧愤成疾。入冬后,病情急转直下,于是卧床不起。得知自己时日无多,临终之际,他留下绝笔《示儿》作为遗嘱。十二月二十九日,陆游与世长辞,享年八十五岁。
由此可见,陆游在宦海浮沉多年,或是由于童年的烙印,或是由于当年的所见所闻,或是由于南宋王朝的苟且偷安,或是由于北伐屡次失败,或是由于自己满腔的爱国情怀,等等,都成就了陆游要收复失地、平定中原的执念。但可惜的是,直到他去世,都未能见证这一天,因而在绝笔中他才愈加悲愤地叮嘱儿子:“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汗血盐车无人顾”,汗血宝马拉盐车吗?
贺新郎①·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宋】辛弃疾
老大②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③瓜葛④。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⑤如发。硬语盘空⑥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⑦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⑧: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⑨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⑩。正目断关河k路绝。我最怜君中宵l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m,补天裂n。
【诗文注释】
①贺新郎:词牌名,又名《贺新凉》《金缕曲》《乳燕飞》。
②老大:年纪大。《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五·长歌行》:“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③孟公:即陈遵,字孟公。《汉书·陈遵传》:“遵嗜酒,每大饮,宾客满堂,辄关门,取客车辖投井中。虽有急,终不得去。”
④瓜葛:指关系、交情。
⑤钧:古代重量单位,合三十斤。
⑥硬语盘空: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韩愈《荐士》诗:“横空盘硬语,妥帖力排奡。”
⑦西窗:代指思念。
⑧渠侬:对他人的称呼,指南宋当权者。渠:他;侬:你,均为吴语方言。
⑨汗血盐车:用汗血骏马来拉运盐的车子,比喻埋没人才。
⑩骏骨:典出《战国策》卷二十九:战国时,燕昭王要招揽贤才,郭隗喻以“千金买骏骨”的故事。后因以“买骏骨”借指招揽贤才。
k关河:即边塞、边防,指边疆。
l中宵:半夜。
m试手:大显身手。
n补天裂:即女娲氏补天。《史记补·三皇本纪》:“女娲氏末年,诸侯有共工氏,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触不周山崩,天柱折,地维绝,女娲乃炼五色石以补天。……于是地平天成,不改归物。”
宋孝宗淳熙十五年(公元1188年)冬,陈亮自浙江东阳至江西上饶北郊带湖访问辛弃疾。陈亮在带湖居住十天,两人纵谈天下大事,议论抗金复国,相聊投契;两人还同游鹅湖(山名,在江西铅山县东北),豪饮狂歌。之后,辛弃疾思念陈亮,作词《贺新郎》寄予他;陈亮和了一首《贺新郎·寄辛幼安和见怀韵》寄回。辛弃疾见到这首词后,再次回忆起他们相会时的情景,有感而作此词。
词的上阕采用即事叙景的艺术手法,抒发了词人沉郁而又豪放的情感。首句“老大那堪说”直写心怀,当时词人已经年老,但壮志难酬,“那堪”二字表现且加深了极为沉郁的情感。然而词人仍然希冀能够再次上阵杀敌,因而接着引用陈孟公的典故,写两人“臭味相投”“有瓜葛”,表现出了词人与友人陈亮的深厚友谊和相同的“收复中原”的爱国情怀。两人志同道合,这是一件极为乐道之事,因而作者不顾病身也要与之高歌痛饮、彻夜纵谈,管他什么荣华富贵,还不如谈文论政来得痛快。“硬语盘空”
形容文章的气势雄伟、矫健有力,可见二人详谈内容之深刻、议论之有力,就连楼上的积雪也都惊散了,夸张的写法,却道出了二人的英雄气概与狂放精神;然而可惜的是“谁来听”?只有这寂寞的孤月和积雪,清冷寂寥之意跃然纸上。尽管如此,二人仍是兴致不减:“重进酒,换鸣瑟”。
词的下阕直抒胸臆,强烈批判了南宋朝廷的不作为,抒发了“看试手,补天裂”的豪情壮怀。当时山河破碎,一方面是爱国志士的痛心疾首,另一方面是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这一鲜明的对照,刻画出南宋朝廷苟且偷安的丑态,为后文抒发自己报国的一腔热血做了铺垫。接着,词人直接质问:中原大地,自古一统,如今却是合少离多,还能袖手旁观吗?之后词人连用典故,表示出贤能之人被埋没、朝廷不任用人才的当下处境。“无人顾”“空收”“目断”,三个词汇集中表现了词人对朝廷不作为的怨愤之情,同时也激起了词人收复中原的爱国之心。因此,词人又联想到祖逖闻鸡起舞、女娲炼石补天的故事,发出强烈的呐喊:“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抒发出心中对山河一统的执念。
词人辛弃疾用“汗血盐车”的典故,表明南宋朝廷不重用像自己一样的贤能之人,感叹自己这匹良驹未能遇到知己伯乐的苦闷心境。“汗血盐车”这一典故语出《战国策》卷十七《楚策四·汗明见春申君》篇。
当时有一位名叫汗明的人,前往拜见“战国四君子”之一的楚国春申君。他等候了三个月,才得到春申君的召见。在一番交谈之后,春申君对汗明非常赞赏,但当汗明想要继续和春申君议论时,春申君却说:“我对先生已经了解了,先生先回去休息吧。”
这时,汗明忧伤地说道:“我愿意向您请教,但又害怕问得浅陋。不知您与尧相比,谁更圣明呢?”
春申君回答说:“先生此言错了,我怎么能与尧相比呢?”
汗明又问:“那么,您认为我与舜相比,谁更有才能呢?”
春申君再答:“先生就是如同舜一样的人。”
汗明说:“不是这样的。请您让我把话全都说完。您的贤能确实不如尧,而我的才能也比不上舜。舜凭借着贤能之才侍奉圣明的尧,三年之后,尧才了解舜,如今您只与我交谈了一会儿,就说已经了解了我,这是在说您比尧更圣明而我比舜更为贤能。”
春申君听后,说:“你讲得有道理。”于是命守门的官吏把汗明的名字登记在宾客簿上,约定每五日宣见一次。
汗明又说道:“您也听说过千里马的故事吗?千里马年老之际,驾着运盐的车子行驶在太行山上。它的蹄子伸展,膝盖弯曲,尾巴下垂,脚掌溃烂,汗水直流,走到太行的坡道上就不能前进,即使驾着车辕也拉不上去。这时,伯乐遇到了它,跳下车来抱着它哭泣起来,并且脱下自己的苎麻衣服为它盖上。因而千里马低头而呼气,仰头而嘶鸣,其声音直冲云霄,就像是金石乐器发出的声响一样。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它遇见了伯乐这样的知己。如今,我这个不成器的人,被州郡之人轻视,居住在穷巷的土屋里,埋没在鄙风陋习之中已经很长时间了,您难道还没有想要为我洗刷污浊、提拔我,让我为您高鸣于太行之上的意思吗?”
“黄鹤楼”为何名扬天下?
登黄鹤楼
【唐】崔颢①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②汉阳树,芳草萋萋③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诗文注释】
①颢(hào):白的样子。
②历历:指一个个清晰分明,非常清晰。
③萋萋(qī qī):草木茂盛的样子。
黄鹤楼是江南四大名楼之首,坐落在长江南岸的武昌蛇山上。传说这里原是一家酒店,老板人好,生意也好。一天,有仙人在酒店的墙上画一黄鹤,饮酒时能起舞助兴,从此,酒店更是食客盈门,生意兴隆。十数年后,仙人复至,吹笛奏乐,黄鹤闻笛声,从墙上翩翩而下,仙人便骑着黄鹤,直上云天,悠然而去,“黄鹤楼”因此得名。
黄鹤楼名扬天下,还在于它雄踞长江要津,地势高峻,视野辽阔,一览武昌全城,目极长江数十里,波涛浩渺尽入眼中。
李白曾在这里送别孟浩然,写下千古名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历代文人骚客在这里留下的诗篇不胜枚举,其中最为有名的,就是崔颢的《登黄鹤楼》。
这一年,崔颢慕仙人之名来到黄鹤楼,却未能觅到仙人踪迹。于是登高望远,抒志感怀。江水如练,绵延西东,一直抵达天际。天空中白云随微风飘浮,仿佛在悠闲自在地漫步。水天相连,极目之处,空旷而高远,诗人的思绪也像黄鹤一样,插上双翅,尽情遨游。
长江对面的汉阳城,绿树掩映,有炊烟从树丛中袅袅升起,勾起诗人一缕牵挂。江心中间,鹦鹉洲上,草长莺飞,苍茫凄迷,在江天空明之间,盈盈温润了诗人心思的萌动。
那一片心思,是乡愁。
这么高峻的楼阁,这么高远的天空,这么悠长的江水,这么辽阔的原野,却望不见家乡。家乡在烟波迷蒙之间,只能相思,不能相望,使人愁绪万千。
小时候就喜欢这首诗,因为它朗朗上口,绝不生拗。首联上下两句,两个“黄鹤”,读起来如脱口而出。颔联、颈联“悠悠”“历历”“萋萋”叠字连用,犹如大珠小珠落玉盘,音律甚美。尾联一问一答,更显得自然上口。小时候不知韵律,不懂平仄,只是觉得全诗滑溜顺口,就喜欢上了。
长大后喜欢这首诗,因为它空灵明丽,有飘飘仙境。仙人、黄鹤、白云,可遐思,可仰视,而无法近之。绿树、芳草、烟波,似清晰,又似迷离,而不能触之。诗歌平铺直叙,绝不拉杂冗沉,“空余”“千载”,更给人渺然不可知的神秘感。整个景物,以及对景物的表现,如诗中的昔人,超凡脱俗。这样的景致,使得诗人的愁绪那样干净、纯粹。
走过了一些地方,在某一个瞬间,这首诗就会悄然翘立心头。想来想去,还是那自然而然泛起的乡愁。天空的白云,地上的芳草,一处高楼,一剪飞鸟,路上飞逝的车流,以及匆匆赶路的黄昏,无不成为思乡的由头。
白云悠悠,乡关何处?无数次问自己。
喜欢这首诗,还因为大家的喜欢。千百年来,这首诗粉丝无数。其最具分量的粉丝,莫过于李白。
传说,李白登临黄鹤楼,看见水天一色的美景,不禁诗兴大发,正在冥思苦想之际,抬头看见崔颢题在墙上的诗,顿时没了自信,吟了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无可奈何掷笔而去。
这个传说难辨真伪,不过可以肯定的是,李白很欣赏这首诗,他多次登临黄鹤楼,从没有直接描写过黄鹤楼上看到的景致。后来,他游历到古都南京,登临凤凰山凤凰台,写下《登金陵凤凰台》一诗: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人们写诗,一般忌讳一诗中重复用词,但这只是一般,特例的都是金句经典。崔颢《登黄鹤楼》中连用三个“黄鹤”不嫌累赘,李白学得率性,开篇写凤凰台的传说,短短十四字,三个“凤”字出尽风头,丝毫不觉得繁复,圆美流转如弹丸,脍炙人口。
这首《登金陵凤凰台》和崔颢《登黄鹤楼》立意契合,格律相同,句式技法亦相近。崔诗写乡园之愁,李诗抒家国之忧;崔诗黄鹤远去,李诗凤去台空,表现的均为物是人非。甚至个别用词如“空”“使人愁”都雷同。
于是就有人讲:李白是诗仙,天纵英才,元气淋漓,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何等英姿飒爽,倜傥不群啊!可是,在登临黄鹤楼时,因为“崔颢题诗在上头”,未能尽兴,笔驰千里,“谪仙人”多有不甘。直至“至金陵,乃作凤凰台诗以拟之”,一气呵成“与崔颢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的《登金陵凤凰台》时,诗人方长舒一口仙气。
李白“高仿”《登黄鹤楼》并非一首,他的《鹦鹉洲》不太为世人熟识,但也有明显的崔诗痕迹: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
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
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
能够让李白这样超一流诗人多次不由自主地仿写,可见这首《登黄鹤楼》已经深入诗仙心中。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是写景名句,被视为最能反映武昌景致的诗句。南宋诗人陆游从四川回江南,途中写下《南乡子·归梦寄吴樯》,想象武昌的样子:“想见芳洲初系缆,斜阳,烟树参差认武昌”,显然是受了这两句诗的影响。
崔诗中的白云、树木,常常与思念紧密相关。
王维《送崔兴宗》诗:“塞迥山河净,天长云树微。”意思是朋友远赴塞外,天空越来越开阔,大地苍茫一片,茂密的树木逐渐远去,能够看到的植被更加稀少。
杜甫《春日忆李白》诗:“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我在长安看到了春天的树木开始葱郁,而你只能在江南的夕阳里,看白云聚散,叹人生离合。
李商隐《寄令狐郎中》诗:“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虽然人物不同,地点有异,但和杜甫表达了同样的意思。用白云和草木表达相思,非从崔颢始,是诗人和诗歌的共识。
尾联“日暮”一词,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含义深长。从“晴川历历”,到“日暮乡关”,可见诗人在黄鹤楼上伫立、怀思了很久。白日晴川,看见白云悠悠、芳草萋萋、烟树蔚蔚,乡思尚且有一些寄托;夕阳西下,天色向晚,只看到江上暮色笼罩,烟波浩渺,所有的景致都模糊、暗淡起来,那不可抑制的乡思,飘浮无所依靠,化作不可一世的愁闷,在心中激荡、起伏。
在唐代绚烂的诗歌花园中,崔颢只是一株并不硕大的花朵,然而,一首《登黄鹤楼》,却足以艳冠群芳。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评:“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并不虚言,连李白这样的顶级大家都为其站台,两首《登金陵凤凰台》《鹦鹉洲》和其一比高低,足见其气格高迥,千载独步。
“漫卷诗书喜欲狂”,诗人为何欢喜欲狂?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①忽传收蓟北②,初闻③涕④泪满衣裳。
却看⑤妻子⑥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诗文注释】
①剑外:剑门关以南,这里指四川。
②蓟北:泛指唐代幽州、蓟州一带,今河北北部地区,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③闻:听说。
④涕:眼泪。
⑤却看:回头看。
⑥妻子:妻子和孩子。
剑门关外忽然传来喜讯,官军收复了冀北一带,听到这个消息高兴得我眼泪打湿了衣衫。回头再望身后的妻子和儿女,脸上的愁云也一扫而空,包括自己写的那些诗行,也都充满欣喜若狂。我要在这阳光明媚的日子里开心喝酒唱歌,与春光结伴返回故乡。就从巴蜀之地再穿过巫峡,从襄阳再直奔洛阳。
从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诗中,我们看到了因为战争逃难在外的百姓们当听说国家打了胜仗后的惊喜若狂,把酒放歌、打点行囊返回家乡,一路走下来,在他们的眼里全是祖国大好河山的美丽,对和平幸福生活的向往。本首诗节奏轻快、对仗工整,用词华美、贴切而又通俗易懂。
这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作者就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并称“大李杜”、具有“诗圣”之称的杜甫。本首诗歌最后所指的襄阳就是杜甫的故乡。杜甫用热情洋溢的诗行赞美这次失地的收复,满心企盼着自己与家人能尽快返回故乡。
那么杜甫到底有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一路观望河山的美好景色,一路返回故乡呢?
杜甫和李白齐名,二人既是文友又是挚友。杜甫二十岁的时候曾经到过山东的沂蒙山区,后来回去应试,结果落榜,他便又开始游历起祖国的大好河山。公元744年,在洛阳逗留的杜甫与被赠金放还的李白相遇,两个人志同道合,都怀着忧国忧民的情结,都才气横溢,都喜欢道学,而那时杜甫的父亲又正好在山东兖州做官,两个人便相约去泰山寻求道法。
在山东,两个人一起寻仙访道,共写诗词歌赋,在这段相聚的美好日子里,杜甫共写给李白十多首诗歌,李白也写出大量的诗词来记录他与杜甫之间的情谊。不仅如此,在杜甫父子的帮助下,漂泊流离的李白,还娶妻生子,在兖州安了家。
本来,杜甫即便不走仕途,凭借家族的强大、父辈的呵护也足以衣食无忧,可天有不测风云,摇摇欲坠的大唐王朝就要大厦倾倒。开创了“开元盛世”的李隆基随着帝位的巩固、权力的集中,他的满足感越来越强烈,以至于到他执政晚期的时候,整日游乐,贪图美色,对朝政之事越来越昏庸,导致百姓们怨声载道,暴乱不断。
唐朝晚期,如杜甫、李白这样怀才不遇之人多得数不胜数,虽然在应试中他们的文章出类拔萃,但同样因为权奸当道,让他们的才华没落下去。而杜甫性格的耿直、不通融又犯了官场上的大忌,再加上时局的动荡不安,这些都注定了他的仕途将历经千难万阻。
杜甫二十岁应试落第,后来又参加过两次应试,可两次的主考官都是当时的权相李林甫。历史上最著名的一次因为应试发生的“野无遗贤”的闹剧,就是李林甫一手导演的。在这次应试中,所有参加应试的仕子全部落选,其中也包括杜甫。那时的杜甫,家境已经大不如从前,许多如他一般的寒门学子都被困在了长安,因为无法返回家乡,他们各谋生路,希望有朝一日能再次应试,或者能返回家乡。
杜甫在长安一困便是十年之久,十年内,虽然他拿着自己的著作四处呈献,可他毕竟没有如李白遇到贺知章一样的幸运,最终杜甫没有遇到伯乐,日子也越发地穷困潦倒。就在杜甫感觉仕途无望的时候,一次美好的机会竟然不期而至。
在长安的十年里,让满怀梦想的杜甫终于回到了现实,他心里明白,即便自己的文字再清高也不能养家糊口,最终他在生活面前低头,写出了一篇迎合当权者口味的文赋——《大礼赋》。
后来,这篇《大礼赋》传到李隆基手中时,每一句都让李隆基喜欢,并下旨让他在集贤院等待,只等有合适的机会就给他官职。但满怀希望的杜甫还是失望了,因为管辖集贤院的人依然是李林甫,杜甫没有等来他所希望的一切。就这样,四五年的时间又过去了。为了生计,为了能早日返回故乡,杜甫最后不得不接受一个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的低级官职。当他攒足路费返回家中时,他所企盼的全家团圆却被一场悲剧替代,满心欢喜的杜甫才刚刚走到家门口,听到的却是妻子的哭泣声,原来自己的小儿子饿死了。
由于朝廷的腐败,“安史之乱”爆发,杜甫一家为了逃避战争,全家搬到今天的陕西富县一个村落里。一路走来,杜甫看到的是因为战争而导致的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场景。在这段时间里,杜甫写出了大量如《兵车行》一般的诗词歌赋,内容写的都是民间疾苦、百姓遭殃的场景:
战车飞驰,战马嘶叫,行人把弓箭搭在腰上。被迫走向战场的男儿与亲人告别,扬起的飞沙遮挡住了咸阳桥。拉着衣服跺脚痛哭,悲伤的声音直冲向了云霄。逃难的人想问道路怎么走,路人不知如何回答,只好低头走过。
杜甫用《兵车行》的诗行词句雕刻出了一幅悲凉的离别场景:战场上的厮杀声,家人离别的哭泣声,百姓不知道前路在何方的内心迷茫,无言行走的脚步声。这催人泪下的场景,怎能不让人动容?杜甫在这样的环境下所写的作品大多是上悯国难、下痛民穷。
是的,杜甫在逃难中,也被叛军抓住,只是因为他官职小,所以叛军并没有把他当成朝廷要犯看押起来。所以杜甫有更多的自由一路走下去,看到更多因为战争而民不聊生的场景。虽然自己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杜甫却完全忘记了自己的安危,在这一阶段里他写出了大量的爱国诗词。同时,当他冒险逃出长安的时候,他的才能和爱国情结终于被刚刚即位不久的肃宗认可,让他担任了左拾遗的职位。
一个有骨气、有正义感的人,他的眼里装的永远是国家与百姓的疾苦,杜甫便是这样的人。当他满怀报国之心想为朝廷出一份力的时候,很快他就失望了,朝廷的腐败与昏庸只能让时局更加动荡,杜甫内心痛苦不已,更不想与那些权臣们同流合污,他毅然决然地放弃了自己更进一步提升的机会,放弃华州司功参军的职务,而是一路向西南而下。
这一路走下来,烽火连天的场景,在杜甫的眼里变成满目的沧桑,生活是如此的忧伤、沉闷,许多希望都是如此的渺茫、无望。战争就这样焦灼地进行着,一会儿叛军占领了城市,一会儿官兵又收复了失地,而那些遭殃的百姓们却一直是最为惨痛的受害者。而此时,颠沛流离、生活在战争夹缝中的杜甫更是前途渺茫,他内心渴望的,一直不是他现在生活的模样,正如他的这首《登高》一般: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登高》是杜甫晚年的作品,他内心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思乡心切的杜甫踏上了回家的道路,结果一路走下来,因为没有路费,他只好随着船家到处流浪,船到哪里,杜甫就到哪里。结果,他距离家乡却越来越远。
而杜甫的结局与他的挚友李白是那么相似,在船上一走便是几年的杜甫,曾经因为遇到洪水船被迫停泊时,他连着五天五夜都没有吃上东西,即便这样,他也没有想过要放弃生命。可当回家成为奢望的时候,贫困最终让他妥协了,他把自己的肉身投进了滚滚洪水之中,让自己的魂魄成为了一尊遗落在历史长河中的雕像,怀抱着他的文字长醉、独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