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诡异的谜团
1141600000022

第22章 神秘的暗杀(2)

1975年6月25日,萨莫拉当选为莫桑比克总统,在此期间他极力支持罗得西亚和南非黑人反对种族隔离的斗争,这很可能就是遭到南非种族隔离主义者痛恨的原因之一。恰逢萨莫拉到赞比亚卢萨卡进行访问,这便为他们的暗杀行动创造了条件,于是才有了后来的飞机失事惨案的发生。那么他们的谋划是否可行呢?

干扰导航系统是否能致使飞机出现事故?这里有两则事例可以证明。

1991年5月26日,奥地利某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767-300型飞机,从泰国曼谷机场起飞后不久,机上的一台计算机启动了应在地面着陆后才打开的反向推进器,导致飞机失去平衡,无法及时修正,失速解体坠毁,机上233人全部遇难。事故调查结果表明,飞机是在受到严重的电子干扰后产生错误信号导致失事的。

1998年2月16日,台湾“中华航空公司”的一架空客300飞机,从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飞往台北桃园机场,由于台北桃园机场当时有大雾,能见度很差,飞机在按仪表程序进行着陆的过程中,受到严重的电子干扰,导致仪表指示产生错误,造成飞机进近高度与实际高度相差300米而坠毁,机上182名乘客和1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前面的两则例子要么发生在飞机刚刚起飞不久,要么发生在飞机即将降落之时,在航空上通常称这两个时间为“危险的11分钟”。在起飞的三分钟和降落的八分钟的时间内,飞机都十分容易受到电子干扰,可能导致不可挽救的灾难。但需要指出的是萨莫拉总统的飞机失事并不是在这两个时间段内,他的飞机是在南非、斯威士兰和莫桑比克三国边境地区突然失事的。那么电子干扰会不会在飞机飞行途中产生作用呢?

国内曾有过这样一个例子,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某次航班从成都飞往北京,在飞行过程中,某旅客因疏忽没有关掉手机,对飞机导航系统产生干扰,造成飞机偏离正常航线30度。所幸当晚天气较好,加上机组人员及时发现,采取了补救措施,才没有对飞行造成重大影响。这便是一起典型的电子干扰飞机导航系统造成飞行事故的例子。那么萨莫拉的座机很可能就是在南非军方强电子干扰的情况下发生了严重偏离,最终导致了坠机。但为何军方人员到达后又没有发现任何人为的迹象呢?单凭一个刑犯的供词无法确定萨莫拉的死是否与南非种族歧视者相关。进一步的追问只能留给相关部门了。

和平卫士——拉宾遇刺之谜

刺杀对象:拉宾(Yitzhak Rabin,1922—1995)

简介:以色列国前总理、国防部长。出生在英国人统治下的巴勒斯坦耶路撒冷。父母都是从俄国移民过来的,是狂热的犹太复国主义者。二战开始后,他加入了反对轴心国的军事组织,战后,他帮助释放巴勒斯坦的非法犹太移民,因此在1946年被英国软禁了六个月。1964年,他被任命为以色列国防军参谋长。1967年,他亲自指挥“中东战争”,打败了约旦、埃及和叙利亚联军,使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带、埃及西奈半岛和叙利亚戈兰高地等置于以色列的统治之下。但这一举动却遭到国际社会的一致谴责,联合国通过第242号决议,要求以色列撤出被占领的阿拉伯国家的领土。1968年,从军26年的拉宾退役从政。起初担任以色列驻美国大使。1974—1977年,出任以色列总理。但他的这一届政府却因其妻子持有一个非法银行账户的丑闻而垮台。1984年以色列成立联合政府,他担任国防部长。1992年,70岁的拉宾在大选中击败了右翼利库德集团领导人沙米尔,再度出任总理。此后的这段时间里,他因推动中东和平进程而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1995年11月4日,在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举行的十万人和平集会上,他被一名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时年73岁。

事件经过:1995年11月4日特拉维夫国王广场上举行了一场十万人的和平集会,拉宾参加了这场集会,晚上9时30分,集会结束。十分钟后,拉宾手挽夫人缓步走下台阶。拉宾一行在人们的簇拥下走过广场,准备乘车离去。拉宾一边走一边与热情的群众握手。就在此时,拉宾突发奇想,他对佩雷斯说:“你跟我说过,在这个大会上有人要行刺我,不知道这人群中有谁会开枪?”佩雷斯把它当做笑话,一笑了之。当拉宾走到自己的防弹轿车旁,正待保镖打开车门时,一个反和平的极右青年阿米尔在车门旁举起9毫米贝雷塔牌手枪,向拉宾的腹部开枪射击。当拉宾捂住腹部弯下腰去时,凶手又第二次扣动了扳机。此刻,凶手距拉宾只有1.5米远。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凶手一边开枪,嘴里还一边喊着:“没事,这不是真子弹。”防弹轿车载着身受重伤的拉宾驶向医院。

子弹一颗打在脾脏上,另一颗直入脊椎。令医生们难以置信的是,其中一颗子弹竟是在国际上被明令禁止使用的“达姆弹”,即俗称的“炸子”。医生们小心翼翼地取出拉宾体内的子弹,但达姆弹已在拉宾体内爆炸,大量血管被破坏,血流如注,鲜血染红了手术台。晚上11时10分,医生和护士走出了急救室。晚上11时14分,拉宾的高级助手埃坦·哈博走出医院,向守候在那里的记者和人群宣布:总理遇刺身亡。那一天,是犹太教的安息日。

疑惑:拉宾遇刺案是一场简单的谋杀?凶手杀人的动机何在?

尽管“凶手”阿米尔被当场抓获,他对自己的罪行也供认不讳,说是距离拉宾仅两米,向他连开了三枪。可事后的调查却让人们难以相信这只是一起简单的刺杀案件。

当天拉宾的尸检报告上注明拉宾身上的致命子弹是从胸口进入,穿透心脏,并且能肯定是一个职业杀手拿枪抵住拉宾的胸口射击的。看来在表面凶手阿米尔的背后还有一个真正凶手,那他究竟是谁,能够如此近距离地行刺?

拉宾死后,报纸上揭露说早在当年7月就有人向政府举报过阿米尔有刺杀总理的企图。但是不知为何没有引起重视,这是故意放纵还是无意忽视,让人怀疑。拉宾的保镖声称刚听到枪声,他就把总理压在了身下,可是遇刺现场并没有发现任何血迹,这让人怀疑拉宾是在驱车去医院的路上被第二次暗杀。更奇怪的是,拉宾的司机当天表现十分反常。这位赛车高手兼总理的职业保镖,居然用了20分钟才把总理送到医院,实际上那段路开车5分钟就能到。他声称是一时迷了路,但这似乎是睁眼说瞎话。而在汽车到达医院时,连一个迎诊的医生都没有。一系列非正常的事情让我们对拉宾遇刺案的真相产生怀疑。

“凶手”伊加尔·阿米尔被以色列的法院宣判处以20年的有期徒刑,并且在服役过程中还被准许结婚,在2007年拉宾遇刺12周年纪念的时候,法院还准许阿米尔在监狱中为满一周岁的儿子举行割礼。

一个和平战士就这样倒在了十万人的和平集会上,被关在监狱中的凶手照样娶妻生子,在刑满之后还可能得到释放,是命运的不公还是有幕后的黑手在操纵一切,真正的凶手又到底是不是伊加尔·阿米尔,将来会由谁说出历史的真相呢?

2047年的真相——肯尼迪遇刺案

刺杀对象:约翰·菲茨杰拉德·肯尼迪(John Fitzgerald Kennedy,1917年5月29日—1963年11月12日)

简介:肯尼迪是美国第35任总统,生于马萨诸塞州。父亲约瑟夫·肯尼迪是金融巨子,也是民主党坚定的后台。作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肯尼迪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后来读了哈佛大学和斯坦福大学,1940年毕业。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肯尼迪加入美国海军,在对日作战中负伤。战后,29岁的肯尼迪即当选为议员,后三次连任。1960年肯尼迪参加总统竞选。1961年,肯尼迪在选民投票过程中以极小的优势赢得总统的位置,击败了共和党人尼克松,成为美国历史上最年轻的总统。1962年,他处理了古巴导弹危机。除此之外,肯尼迪政府还干涉了刚果事务,派兵越南,开始了长达十年之久的侵越战争。1963年11月22日遇刺身亡。

事件经过:1963年11月22日12时30分,肯尼迪总统乘飞机到达得克萨斯州进行访问。接着,他乘汽车从机场去达拉斯市区,准备在那里发表演说。肯尼迪夫妇和得克萨斯州州长康纳利夫妇同乘一辆敞篷汽车,从欢迎的人群中缓缓驶过。当车队驶经一座大楼的时候,从大楼的一扇窗户里射出三发子弹,其中一发击中了肯尼迪的太阳穴。半小时后,肯尼迪就在医院里死去。同车的州长康纳利也被击中两枪,受了重伤。

在肯尼迪中弹以后,他的保卫人员和警察等便立刻行动起来,寻找行刺者。他们在那座大楼的一间房间里发现了一支步枪,上面装有瞄准器,旁边还有几个弹壳。随后美国媒体报道,美国第35任总统约翰·肯尼迪遇刺身亡。不久副总统约翰逊宣誓继任美国总统。

疑惑:1963年11月22日12时30分,两颗罪恶的子弹射向美国总统肯尼迪。下午1时,他在医院中丧命,成为美国历史上第四位遇刺身亡的总统。那么,这不幸的背后究竟有什么阴谋,谁才是真正的凶手呢?

警察首先找到了奥斯瓦德,这个自称是马克思主义者的人,被认为与苏联“克格勃”以及古巴的亲卡斯特罗组织都有关系,既然肯尼迪与苏联和古巴共产党都有嫌隙,那么他就有了刺杀总统的动机。而且他在犯罪现场被抓获,有他使用的枪支和弹壳。可是正当他被押解去问讯时,另一个人开枪杀死了他,这个人是个夜总会老板,名字叫做杰克·鲁比,而这个开枪的人也被警察当场击毙。这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人们不再相信简单的原因,这起枪杀案显然是有预谋的,奥斯瓦德被杀也很可能是真正的幕后操纵者想要杀人灭口。那么幕后“黑手”究竟是谁?

有资料显示,奥斯瓦德曾经受雇于联邦调查局。在肯尼迪遇刺后,美国军事侦查部门立即销毁了他们看过的奥斯瓦德的档案材料。这样急着毁灭证据是为什么?联邦调查局难道有可能找杀手刺杀自己的总统?如果不是他们干的又会是谁?难道是美国黑手党干的?因为肯尼迪在任期间,曾经着手打击过黑手党,因此遭到他们嫉恨不是没有可能。

但是总统被杀后,案件相关人员都相继失踪或死亡,这让人感觉到事情背后的力量十分强大。

除了以上原因外,也有人说肯尼迪是死于门阀财团的斗争。不可否认,美国的总统历来都是垄断资本集团的代言人。

各个集团之间的竞争本来就异常激烈,肯尼迪当选美国总统之后,更加激化了这一情况。1963年10月,肯尼迪宣布准备改革美国的税收政策,这直接触犯了美国众多石油垄断集团老板的经济利益,不少人当时就极不满意地表示“肯尼迪的政策欲置美国经济于死地”,也许,这就是他们决心干掉肯尼迪的真正原因。肯尼迪遇刺事件实际上反映了美国国内不同利益集团之间不可调和的激烈斗争,肯尼迪则是这种斗争的直接牺牲品。难道只是这一个原因吗?

曾经参加过抢救总统的克伦肖惊人地指出了总统的头部枪伤来自汽车前面,而当时奥斯瓦德是在总统汽车后面的六层楼上,那么凶手根本就不是奥斯瓦德,他只不过是真正刺杀者的“替罪羊”,那么真正的杀手究竟是谁?在一本据说是由美国某前中央情报局的官员写成的叫《达拉斯的骗局》一书中明确指出:奥斯瓦德只是个“替死鬼”,实际上他开的几枪都不致命。这肯定是一场阴谋,只是时隔几十年,参与调查此案的人越来越多,案情却越发扑朔迷离,多少人试图对此事进行总结,可终究没有人能真正将此案完满而确切地终结。跟该事件相关的人员也一个个相继死去,迄今为止,死亡人数已经上升到了200人,肯尼迪之死仍是个谜团,或许只有等到2047年肯尼迪调查案的结果被公开时,我们才能真正了解历史的真相。

恺撒大帝的预感

刺杀对象:盖约·尤里乌·恺撒(Gaius Julius Caesar,公元前102或前100—前44)

简介:恺撒大帝是古罗马共和国末期杰出的军事统帅、政治家,也是古罗马共和国的领袖。出身于贵族世家,公元前78年开始从政,起初被选为军事护民官。公元前60年与庞培、克拉苏秘密结成前三头政治(联盟),随后出任高卢总督,花了七年时间征服了高卢全境,并袭击了日耳曼和不列颠。公元前49年,他率军占领罗马,打败庞培,集大权于一身,实行独裁统治。他带兵打仗几十年,指挥过几十场战役,大都是以少胜多,出奇制胜。他的战略思想和战术原则为西方许多著名军事统帅诸如拿破仑等所效法,为西方军事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公元前44年被暗杀,随后其养子屋大维击败安东尼开创了罗马帝国。

事件经过:随着征战不断取得胜利,恺撒开始了独裁统治,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公元前44年,马库斯·布鲁图和盖尤斯·卡西乌商定,要不择手段地阻止恺撒。他们很快得到其他重要人物的支持,行刺恺撒的阴谋就此展开。

公元前44年3月15日,这一天是古罗马的一个节日,人们都外出庆祝,因而市镇较往日更为清静。暗杀者将事先准备好的武器藏在平时放公文的箱子里,企图在恺撒到元老院开会时趁机行刺。尽管机关算尽,但恺撒当日却因身体不适而不想出席会议。于是,布鲁图被派去寻找恺撒,并引诱恺撒落入圈套。在布鲁图的劝说下,恺撒终于愿意前往元老院作演讲。到了元老院,恺撒刚入座,行刺者就将他团团围住,展开攻击。恺撒试图抵抗刀光剑影,但数秒钟不到,他就已经身中23刀。没过多久,在元老院会议厅的一座雕像下,恺撒倒在一片血泊中断气身亡。

疑惑:恺撒称自己身体不适不愿参加会议,是否是对暗杀有了预感?那为何他还是参加了这次致命的暗杀“会议”呢?

恺撒被刺是2000多年前的事了,但这位英明的君主怎会如此轻易被杀,历史上有很多猜测。现代竟衍生出两种对恺撒死因的思考,一是死于“暗杀”,二是死于“自杀”。

莎士比亚的著名戏剧《恺撒之死》,描写了古罗马独裁官恺撒被大臣合谋刺死这起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元首遇刺案”。为反对恺撒的独裁,由60多人组成的暗杀团队,要向他们的“暴君”发动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