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避与人对立的原因
前文提过,有忧郁症倾向者无法与人对立。不去选择对抗他人,陷入尴尬,而宁愿选择压抑自己。他们觉得,与其表现自我却与他人格格不入而备受煎熬,压抑自己其实是比较轻松的。
看起来懦弱的人、外表体面的人、作风稳重的人,以及拥有所谓“精英”条件的人,其中也有不少人会选择避免冲突。那只不过是被迫躲开而已,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谦让行为。
换句话说,他们的修养并没有好到不对人发火,只是无法忍耐和人对立时的尴尬罢了。然而,这是他个人的感受,对方不一定也觉得如此。
由于对方不觉得尴尬,所以能明确表现出自我的想法。这是一种强大的表现,绝非任性或撒野。
“自我表现”也通常暗藏着与他人对立的危险性。害怕对立的人即使满腔怒火,也不得不忍受下来。但这样的忍让却会耗损能量,引发心理上的反扑,毒害这个人。因此,压抑着怒气度日的人总是缺乏活力,即使受到污辱也无法严正抗议。他担忧一旦自己抗议,就会破坏以往所建构的人际关系。
如果当事人是幼儿,则会害怕如果向母亲抗议,将失去从母亲身上得到的满足——由母亲喂养的牛奶,以及喂奶时与母亲肌肤接触所得到的满足。也就是这样,所以孩子宁愿选择忍受不平的情绪。
但要是无法宣泄内心的不快,所失去的便会更多。首先,就是前述提到的,这个人将不再觉得自己有力量,自我忍耐也消耗心理上的能量。于是他只能永远依附着他人而活,仰赖他人照顾,最终心理无法成长。
幼年时期缺乏爱的灌溉,这样的体验对于日后人生将会带来深远影响。与人交流时无法持反对意见,就是其中一种后遗症。就算被对方羞辱,也无法流露出愤怒。这就是前面提到的,他们与人往来时的忍让,就是不想丧失自己所得到的些许满足,所以极力避开拒绝对方时所产生的罪恶感,还有逃避进退两难的尴尬。
转移到自身的怒气
很多女性面临丈夫有外遇,选择忍气吞声,就算先生早已跟别的女人一起过日子,打算与糟糠之妻分手,太太却无论怎样都不愿离婚。在这种状况下,妻子对先生想必充满愤恨,却又担心对丈夫泄愤,只会令他越远离自己,于是只好隐忍,露出笑容,迎接偶尔回家的丈夫,但早已怒火中烧,踢翻了醋坛。
在这些人之中,有的人过于压抑情绪,甚至感觉不到一丝怒气。其中,似乎有不少都是罹患精神官能症的病例,尤其是那种对爱有着强烈渴望的女性,为了跟仅剩一纸婚姻的丈夫维持关系,拼命遏止怨恨之心。到最后,她们还自责地认为,丈夫出轨找第三者,是因为自己是个不称职的妻子。
原本应该往对方身上发泄的怒气,却转向攻击自己。最后,迷失了人生的目的,更严重者还会丧失爱人的能力,只能一味地索取爱,成了心中满是恨意的人。
为了不失去与丈夫之间的关系,妻子就把怒气往自己身上发泄,也逐渐变得没有自信。没了自信,却依旧汲汲营营地想得到对方的爱,否则就活不下去,总是低声下气、畏畏缩缩,看着别人眼色过日子。
最关键的是,丧失了享受生命的能力,无法对周遭事物产生感动,没有闲情逸致去欣赏美景、聆听迷人的音乐,做任何事情都无法由衷地感到欣喜。
此外,由于原本应该对对方生气却反而责难自己,过度自我否定,使她们不具魅力。女人味或性感都消失殆尽,甚至丧失生命的活力,自信也就越渐消逝。
然而,事已至此,丈夫也差不多想与发妻分道扬镳了。身旁的人们恐怕也会有“有这种老婆,难怪男人想离婚”这类的流言蜚语。如此一来,就出现一种吊诡的现象——太太明明是受害者,却蒙上了一层罪恶感。
她们丝毫没有察觉到,自己内心充斥着不满的情绪,最后只能自暴自弃。因为过于担忧与对方关系破裂,反而让自己的人生落入无底洞;就因为无法表现出情感,不但丧失自我,也失去了对方。
遭遇这种情感背叛,若是可以忍受寂寞,独自展开人生,不久会再度感受到一股新的力量,重生为朝气蓬勃的魅力女性吧。在寂寞中或许会号啕大哭、怨天尤人、怒目咬牙,但走过这关,就能重新振作,充满能量。这样的女性或许还有机会邂逅新的恋情。
不过,大多数的人却害怕与人对立,担心伤害对方,因为他们在与别人针锋相对的过程中遍体鳞伤,所以认为对方也会受伤。于是,对与他人对立怀有罪恶感,凡事言听计从,结果付出的代价更大:丧失对自己的信任与自信。令人更不快的事实是,他们居然还把言听计从合理化,当作一种“了不起的美德”。
为了实现自我,“利己”是必要的
一个能够实现自我的人,不会没事就顾虑他人的心情,也不会刻意压抑自己的愿望。从这个层面来说,他们是一群极端的自私主义者。但这里提到的“愿望”,不同于情绪化且幼稚的人所抱持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愿望”,两者完全不同。
前者的愿望并非想被吹捧,也没有刻意要惹讨厌的人生气。既不是要令他人不幸,也不是以报复,而是为了某个人奋发进步,或者是想打橄榄球、出国读书深造之类的,属于积极向上的愿望,没有精神官能症的倾向。
若想达成自己的愿望,多多少少会对旁人造成一些麻烦,而这正是百依百顺的人办不到的。害羞内向的人,甚至无法向外寻求协助。有忧郁症倾向者,无法心安理得地接受他人的善意。忧郁型的人只要从他人身上获得什么,就觉得必须加倍奉还,不然就会感到惶恐不安。
而能够实现自我的人,可以平心静气接受他人的好意,认为请他人帮忙又有何妨。他们不会像百依百顺的人,接受些许善意就诚惶诚恐到全身发抖。他们能强势地要求他人援助,即使给身旁的人们造成麻烦,也会坚定地贯彻自己想做的事。
有精神官能症倾向的人,无论大小事都会担忧令周遭的人困扰。他们觉得,与其增添别人的麻烦,不如别接受他人的好意。
在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希伯里(David Seabury)的书中,有一篇文章写道:“树叶飘落在树下腐烂,这只不过是树木成长的过程,与自己无关。”不过精神官能症患者却不这么想,他们将责任揽到自己身上,宁愿停止自我成长,也不想成为他人的包袱。
自然界的法则就像希伯里所说的那样严苛,而容易罹患精神官能症的人似乎跟不上脚步,必须顺从宿命活下去。也就是说,由于无法成长,最后陷入了精神官能症,那才真的是带来麻烦,并且会波及身边那些柔弱善良的人。
事实上,展现真正的自我可能会遭到某些人抨击并被离弃。这群人过去通常是精神官能症患者无法拒绝的对象,他们抓住患者的弱点,加以利用。
父母若患有精神官能症,负担最大的就是家中的孩子,而非周遭的成人。狡猾的成人只会把这名精神官能症患者当作猎物罢了。
能够实现自我的人,会明确表达出自身的情绪,即便与对方意见不合也不太在意。当有人来请托,一旦他认为这对自己不方便、不适合,就会断然拒绝,也毫不介意。
从这个角度来看,他们随心所欲得令人惊讶。他们不会把充满敌意的刀锋指向自己,不会因他人不幸而窃喜,不是内心灰暗之人。即便与对方针锋相对,也不会在背地里搞些小动作。相反地,有精神官能症倾向者就不是如此了。
精神官能症患者所表现出的言谈举止,绝不能从表象解读。能够自我实现的人,当他们替对方做些什么事时,确实是替对方的幸福着想。然而,罹患精神官能症的人大多会说着冠冕堂皇的话,心里想的却是相反的事。
比方说,一名精神官能症患者,表面上摆出作风民主、对权力毫无欲望,仿佛圣人一般,但内心深处却期望如同专制君主一样独断,且众人都对自己臣服得五体投地。他们忽略自己在情绪方面并不成熟,却试图展现手腕,做出一番大事;所遵循的规则与本性之间经常彼此矛盾,无法意识到自己内心的真实。
精神官能症患者最后遭到他人厌恶,就因为内心摆明有强烈的支配欲,但用看似光明正大的理由将其合理化,自己则浑然不觉。明明感到恐惧不安,还硬装出一副自信满满的样子,这种伪装的自信使人厌烦。
表面上的“适应”
让我们重新思考一下幼童与母亲之间的关系。通常母亲会以孩子为中心,尽可能满足孩子的需求。但当家中有客人长时间停留时,母亲和其余家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照顾客人上。年幼的孩子会因此觉得自己不是家里的中心,而感到不满。所以当客人离开后,大部分的孩子都会大发脾气闹别扭,发泄他们的情绪。
比上述更棘手的状况则是,当这个孩子有了弟弟或妹妹,父母的关心就转移到新生儿身上。情绪够成熟的父母,可以理解这种状况对孩子来说是多么严重的事,于是会尽最大的努力关注年长的孩子。然而,情绪不够成熟的父母却办不到,结果孩子内心便留下难以磨灭的伤害,伴随一生。更大的问题在于,伤口隐藏在本人的潜意识里,难以察觉。
孩子想吸引心目中重要的人注意,但愿望却从意识层面被逼进潜意识里,而有些人一辈子都受到这个隐藏的愿望支配。他们总是愤愤不平、一脸不悦,但就连他们自身也不太清楚原因。坏心情殃及别人,可最痛苦的还是难过郁闷的本人。
由于他们未能准确掌握自己“欲望没有满足”的真实面貌,所以气恼不服,但他们没有察觉到根本的渴求是什么,便总找些稀奇古怪的理由与他人纠缠不休,或者陷入郁闷、闭嘴不语,除此之外没有别的办法能够发泄。
如果当事人是一名幼童,为了试图吸引父母关注,就会当个“百依百顺的乖孩子”。顺从的孩子怀有失去父母关注的心理创伤,而他们长成了言听计从的大人后,持续掩藏着内心的伤口。同时,将想成为对方中心的愿望逼到潜意识里,然后当个对他人言听计从的“体面大人”,最后罹患精神官能症。
或许失去某样东西是引发精神官能症的契机,但更根本的是“欲望没有满足”已经到了极限。
凡事都受到他人心情左右、被支配,却不曾做过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浑浑噩噩过一辈子。真正渴望的事未能得到满足,揣想他人的情绪,活着只为了博得对方欢心,却不曾发觉自己真正的愿望。他们不敢对应该愤怒的对象大发雷霆,于是用笑脸伪装自己活下去。这是表面工夫下造成的“适应良好”。这些从小被认定为无须大人操心、没有问题的孩子,不曾面对心底的真实自我,也不曾依从实际的自我来采取行动,永远只想着获得周遭人们喜爱,却没发现已经从根本破坏了他们自己。
重要的是,拥有“选择自己所信仰”的勇气
因为不安而顺从的人,总是会吸引一群支配欲强的人到他们身边。因此,即使发现了内心深处的真正情绪,也束手束脚无法行动。他们以往被人视为服从的羔羊,一旦拥有自己的意志,或者开始持反对意见、拒绝他人请托,就会被旁人制止。因为,他身边的这群人原本就是支配欲强的类型,就是看上这个人的“乖巧”才会来往,他们早已习惯看扁这个人,不把他当作一回事。
因不安而变得顺从,到罹患精神官能症的人,想摆脱泥沼,就必须先对周遭人们的轻视眼光感到气愤:为什么只有我被看成低人一等?为什么我得遭到这样的对待?要是连本人都不觉得生气,那也莫可奈何了。
为了不安而顺从他人者,旁人理所当然会要他乖乖听话。不知不觉间,“顺服听从”就如空气般自然,只要这个人一不服从,就会被视为罪不可赦。
“作为逃避的顺从”,无论是对当事人或是周遭人们而言,都不具建设性。最重要的是,如慕瑞尔·詹姆斯所说的:“比起他人的认同,更要紧的,是拥有勇气选择自己所确信的,并且有勇气不断做出选择。”
当深藏不露的负面情感爆发时
前文提到,有精神官能症倾向的人害怕被讨厌,所以无法流露自己的真实情绪。他们担忧,倘若毫无保留地表现自我情感,恐怕难以收拾;他们害怕,一旦流露出内心的愤怒,对方就会跟自己断绝关系。
“想将自己的怨恨与愤怒脱口而出,但另一方面又不愿流露负面情绪,她们期望扮演贤良且内敛的女性以受到他人喜爱。”[14]
这类人态度不笃定,所重视的是“温柔的女性形象”,却为此付出巨大的代价——丧失自信。
带有防卫性格的人,一浮现负面情感,就会抱持着“一切都完了”这样的恐惧与不安。害怕与对方的关系终结,或者畏惧与人针锋相对,便隐藏起负面情感积累于内心。不过,愤怒并没有就此消失,而怨念或敌意也不会就这样被遗忘。
比起能够立刻发泄出来的人,他们不处理负面情绪,反将心中的愤怒、敌意或怨恨的根扎得更深,且焖烧着这样的情绪。因为想被爱、想被喜欢、渴望得到认同、不希望被讨厌,所以负面情绪就这样没有被显现出来,占据了整颗心。一方面想被喜爱,另一方面又感到愤恨,相互矛盾的两种情感在内心不断翻搅、纠结。
情绪若无出口,就会导致自杀、精神官能症、忧郁症、家庭暴力等状况。而这,已体现出他们本身无力处理的现象。
顺其自然的孩子与刻意适应的孩子
有精神官能症倾向的人,由于在爱情方面的渴求没能获得满足,于是牢牢抓紧既有的关系不放。这种人一旦有新的人际关系,就会巴着对方不放,投注大量的热情来维持这段新关系。但他们其实对这段关系缺乏信心,而为了这段关系,又必须牺牲自己真实的情感,最后导致牢骚满腹。与此同时,他也对这段关系抱有疑虑,无法相信这段关系是很稳固的,担忧着未来总有一天关系会崩解,而无法坦诚地表现自己的情绪。实际上,这不过是幼年时期与父母关系的延长罢了。
慕瑞尔·詹姆斯曾说,那些老是压抑内心的愤恨、面对请托总是无法拒绝的女性,其内心被一个“经过适应的小孩”所支配。他也说,那些依赖心强、无法独立的人、装作万事通的人、意志消沉的牺牲者或霸凌弱者的人,都与她们是同类。
根据詹姆斯的观点,在各种人格中,会不时就引发各种问题的,就是这种“内心经过适应的小孩”。他在其著作中写道,要让这种人恢复成“保持自然状态的小孩”,也就是会大笑、拥有兴趣、具有玩乐能力,通常需要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保持自然状态的小孩”会做自己想做的事,而且也觉得这没什么不妥。然而,“经过适应的小孩”则偏向选择做父母要他做的事,以满足双亲的要求,可他内心却不太能接受。实现了父母的期待,却无法肯定自己,多么令人悲伤啊!
在此所说的“经过适应的小孩”,即为所谓的“乖孩子”。我想强调的是,成人的心里若是“经过适应的小孩”,则会有“企图在内心消化事情”的问题。
举例来说,这种人一旦碰上困难或遭到他人误解,并不会去试着让别人理解自己。既不会借助他人之力来处理事务,遭到不公平的对待也不愿投诉以寻求解决之道。他们不会向他人要求,一切都在内心找寻出口。
詹姆斯也举出了“适应”常见的三种类型:“乖乖顺从型”“闷葫芦型”“凡事拖延型”。前面列举的什么都想自行解决的人,就属于“闷葫芦型”。即使对周围的一切充满怨恨,依旧想独自解决,怨恨反而越来越深。感到难受,明明可以向他人寻求协助,他们却绝不肯低头示弱。
而为了吸引关注,他们会扮演着个性开朗或者搞笑逗趣的角色,就是为了掩饰内心那个“经过适应的小孩”所背负的悲剧性情绪。有些“乖孩子”为了跟父母建立和谐的亲子关系,便选择“服从”这个手段。
然而,父母并未发现,孩子是由于不安而选择服从。父母浑然不知,还得意扬扬地认为,自己教出了乖小孩。孩子的乖巧听话,让那些内心充满无力感的父母感到愉悦,于是父母更不想放开孩子。孩子也理解到一点:比起主张自己的立场或想法来抗衡,乖乖听从父母更能减轻不安的程度。
可是,经过这种过程长大的孩子,只是从“乖孩子”变成“没自信的大人”罢了。
“认真大好人”压抑着敌意
害怕被讨厌,所以无法表现赤裸的情感,这类成人从小时候起就一直做噩梦。他们不想被抛弃,便持续扮演着乖孩子,至今仍过着与儿童时期相同的生活。成人后,依旧害怕破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无法表现自我情感的“好人”。只不过是从“乖孩子”变成“好人”,也就是“没有叛逆期的孩子”。
他们打心底认为,自己不值得被爱,也就无法获得他人喜爱,因此事事都逢迎投合。
孩子若抱持着被遗弃的不安感,是不会有叛逆期的。如果安全感足够,到了某个年纪,该反抗时就会抗拒。然而,如果孩子担忧遭到遗弃,就无法表现出任何反抗的举动。成为大人后,也无法坦率地表现出自身的情感,这就跟“明明处于叛逆期却无法叛逆”的孩子没什么不同。
一个人怀着被遗弃的不安,为了让别人喜欢而扼杀了自己,因此总是感到不满与不平。“不安”的情绪强而有力,很少有他物能与之抗衡。正因为不安太过强大,所以内心会产生各种压抑机制来避免不安感缠身。
他们个性极端地认真死板。即使这群人在意识层面上态度认真,但有时背后也暗藏着连他们自己都未曾发觉的憎恶与怨恨。[15]
“好人”无法察觉自身心底的真实情感。光看表面的行动,也无法了解人们的内心。比方说,这些好人经常抑制自己对别人的敌意,举止才能彬彬有礼。因为心里对他人怀有敌意,避免让情绪浮上台面,只得死板地坚守着礼仪,待人接物小心翼翼,采取殷勤奉承的态度,十分周到。他们之所以对秩序与礼节的态度很固执,如此谨慎细心的背后,是为了于内心深处封锁敌意。
这与“害怕因拒绝对方而伤害到人”是同样的道理吧!压抑着内心的敌意,也就会过度担忧自己会伤害到他人。
另外,对于“发怒”这个行为,有些人会产生罪恶感,或许他们也压抑着敌意。而被罪恶感俘虏的人,所隐藏的敌意恐怕更根深蒂固也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