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错万错,都是别人的错!
人们常说,抱持烦恼的人大多以自我为中心。他们以为自己的烦忧是天下一大要事。但这些烦忧说到底只不过是私事,跟其他人根本八竿子打不着。
不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会无法理解,为何他人都一副事不关己的模样,愤愤不平地觉得“老子都这么烦恼了,你们这是什么态度!”于是就更加烦躁。譬如,这种人打算参加旅行团出游,旅行期间他就必须把孩子寄放在老家。出一趟远门或许不太容易,可这并非旅行社主动要求他来参加的。
没想到,他报名参加后却不客气地说:“老子可是历尽千辛万苦,好不容易才报名的耶!”他大费周章才参加旅行团,假设旅程无法如他所愿,就会大发雷霆,认为对方必须为自己的不爽负责。
尽管我们知道这个人为参加旅行而费了一番功夫,但这仅是他个人的问题。然而,这个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却认定:“我费了这么大的功夫,是很了不得的!”其实,他们根本无法自行处理问题。
老是心怀不满的人,脑袋里缺乏“自己的问题自己处理”这种思考模式。他们标榜着自己有多辛苦,期待能够有特别待遇。如果自己的辛劳没被重视,便满腹牢骚,不断向他人强调自己有多么辛苦,间接地对别人过度要求。
他的牢骚恐怕只会令人觉得“那是你自己的问题,跟我无关”,但以自我为中心者是不会这么想的。而如果要他为了别人而牺牲自己,这种人将会反对到底,还会大骂对方给自己添麻烦,相当愤怒。
明明是自己决定去做某些事,却会摆出一副都是别人拜托他的态度,要是其他人不装出感激他帮忙的模样,他便会暴怒。
接着,他会要求:我付出了这么多,你也应该对我有相应的回报。他们认定的唯一事实,就是“自己吃了这么多苦”,但对方则是什么也没看到。
这类人只把自己替对方做的事情视为了不得的大事,却无法体会对方替自己做的一切。
我曾听过某位旅行社从业者提到,在参加旅行的人里面,经常有这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客人令工作人员伤透脑筋。他们一味主张自己付了多少钱消费,却将品尝过的美食、住的饭店、搭的飞机等,这趟旅程中的享受给忘得一干二净,也丝毫不考虑旅行社还有人事开销,旅行信息也并非免费就能到手。据说,有些导游忍受不住,便愤而反击:“我可不是你的奴隶!”
但难搞的旅客竟然还是继续发牢骚,说自己为了存这笔旅费有多么辛苦,没完没了地抱怨。
话说回来,旅行社的人又没有把手伸进他怀里抢钱,也没有用绳子把他绑来,逼他参加旅行,一切都是他自行报名的。不过,即使点出了这个事实,也只是火上浇油。导游只好选择忍气吞声到这趟旅行结束。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非得把自己所做的一切都归咎于他人身上才甘心。因此,他们老是摆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人”的姿态,做任何事都无法以“自我责任”为出发点,把一切都当成他人的请托,而自己则勉为其难去实行,否则就什么事也做不了。这种状况就如同一名母亲边做着孩子讨厌的事边不停唠叨:“我这么做都是为了你们好。”
以自我为中心者缺乏自我
有人把这种态度称为“假托对方的表现形式”。根据吉松和哉[19]的论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之考察》(出自《分裂症的精神病理》第四辑,东京大学出版会)所述,假托对方的表现形式即为看似站在对方角度着想,实际上却企图呈现自我意志。
如同前述的旅行团旅客的例子,有些人明明是自己主动参加,却摆出“我是大发慈悲参加你们的团”的态度,相当嚣张。该篇论文也对这种状况进行了如下解读。
患者对对方说“是我替你做的”,也就是把自己当作强者,向身为弱者的对方施恩的表现。
即便施恩给对方,他也不会因此感到幸福,最后依旧以自我为中心,不但被动且怀着强烈的依赖心,碰上任何大好机会也无法获得幸福。因为,只有以自我为中心来行动,才能开始真正变得幸福。
精神分裂症患者甚至在放假的时候也要摆出一副“老子好心才休假的”架子。这就与母亲想有所求,却通过孩子来提出要求的情况相似。这种类型的母亲对自我价值缺乏自信,也无法从自己身上寻求行动的根据。
这类以自我为中心的被动型人物,并不是毫不在乎对方的态度,相反地,他们是攀附在别人身上过活。他们无法从自己身上寻得生存的意义,便从与他人建立起的各种关系之中来寻求意义。比方说,会借由报复给对方一点儿颜色瞧瞧;或向对方施恩,以得到感谢等。因为无法在自己身上找到生存的凭借,所以无论好坏,都想紧紧抓牢与对方的关系,并且从中寻求活下去的意义。
如此一来,这个人就会过度重视这段关系,重视到极端不自然的程度。由于过于期望在对方心中占有一席之地,结果却迷失了,反而让对方支配自己。
越担忧自己的真实模样在对方心中没价值,就越会努力向对方推销自己,推销彼此关系中的价值。(出自前述论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之考察》)
如此一来,生命就不再是“为自己而活”,而是“活在与对方的关系”中。
一个人对自我价值越缺乏自信,就会越重视与对方的关系。他们越来越在乎自己在对方心目中的形象,例如,他们会想“自己在对方心中居然是这种印象,真是不开心”,而生活目标因此变成了“我绝对要让对方刮目相看”。
他们的生活目标不是“以己之力努力拓展可能性”,而是锁定在“绝不让对方察觉到自身的软弱”。自我基础脆弱的人,只能通过“与对方扯上关系”来过日子。当“自己在对方心中的意义”取代了“自我价值”,就会使得这些人不得不与对方继续维持关系。
而对自我价值拥有自信者,不管对方怎么想,也绝不会动摇自己的生存目标。可是,缺乏自信的人却会把他人眼中的自己当作自我的价值。比起“变得幸福”,他们更重视“看起来幸福”。也就是说,以自我为中心者内心缺乏依靠与归属。所谓“以自我为中心”,其实就是“缺乏自我”。
话说回来,“以自我为中心”一词本身就有问题。人们提到自我中心时,所指的“自己”其实指的应该是“依赖心”。换言之,不应该称为“以自我为中心”,或许该改成“以依赖心为中心”。
这种人对旁人凡事都有过多的要求,即使态度咄咄逼人,但同时又带着些许怯懦。他们一方面有过度的依赖性要求,另一方面又抱持顾虑。
他们试图让自己在对方心中更具意义,所以无法毫无顾忌地自我主张,总是小心翼翼,揣测对方想法,老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或者急切地想让对方认同自己,于是使出死缠烂打的手段,摆出一副大发慈悲、豪爽施恩的脸孔。
虽然提心吊胆,却又缠着不放。当对方的反应不如预期,他们便觉得受创,心情也变得恶劣。然而,这时对他们来说,对方对于他们的看法已经取代了其自我价值,因此再怎么感到不舒服,也无法干脆地向对方道别。
对对方怀有愤怒,却又紧紧抓着彼此的关系。明明觉得对方的态度使自己不爽,但为了要让对方认同自己,纵使被伤害得遍体鳞伤,也不愿意离开。
这种人还有一点,就是嫉妒心强烈。他们无法感受到自我价值,也由于将自我价值树立于人际关系上,因此对他人的看法总是在意得不得了。他们抓住与他人之间的关系不放,借以感受自我存在。用另一个说法来说,就是无法确立“自我认定”。
“必须得到他人需要的人”
这种人就是人们常说的,“必须得到他人需要的人”。
“必须得到他人需要的人”会纠缠着对方不放,并对自我价值缺乏自信,最典型的便是采取“假托对方”来表现。
当“必须得到他人需要的人”被他人需要时,就会鞠躬尽瘁,借此束缚对方。他们其实不明白自己究竟想做什么。相反地,那些知道自己要做什么的人被人们需要时,就能确切发挥自身的能力。
这类人的任何贡献、当牛做马的举动,都不是站在对方的立场着想。他们要确认自我存在,只能通过“他人需要自己”,或者“对方委托自己做事”。因此,无论做什么事,他们都采取“对方委托”的形式。即使对方认为“我可没拜托你”,这类人却会擅自摆出施恩的态度来逼迫对方。
或许他们在幼年时期缺乏父母疼爱。所谓的疼爱,就是“确认对方的存在”。父母疼爱孩子,就是爸妈确认孩子的存在。成长过程中曾经被爱的人,就能够自行感受到自我存在。
然而,如果孩子的父母是“必须得到他人需要的人”,孩子反而会沦为“确认父母存在”的道具。因为父母本身就“缺乏自我”,这样的父母将无法疼爱孩子。
孩子被父母这样养大,将来也会和父母一样。长大成人后,他们会因为自己“不被需要”而深感惶恐,所以时时刻刻都想通过他人来确认自我存在。这在心理成熟的人眼中,就是“死缠烂打又喋喋不休的人”。
他们相当聒噪,但独自一人时就会满怀不安,因此只好不断对他人提醒自己的存在感:“我在这里哦!”光是凸显自我的存在还不够,甚至要求对方必须有响应。
事情做到这种程度,难怪旁人会觉得这家伙很啰唆。这种人拼命对他人突显自我存在,要是无法获得预期的响应,就会不断纠缠,直到获得满意的结果。所以在周围的人眼里,这种人相当难缠。
去纠缠别人并不会感到开心,但内心实在太过空虚、缺乏依靠,使他们心情郁闷。所以,如果不去缠着某人,他们将难以承受自己的情绪,也会不安到不知所措。
乖孩子罹患“母爱缺乏症”
认同对方的存在,也就是给予对方安抚。安抚,就是一种带有认同对方存在意义的行为。《强者的诞生》(Born To Win)这本沟通分析的著作中,介绍了有关“安抚”这件事。
安抚能够通过身体接触,也能经由话语或态度来给予对方。倾听对方,也可说是一种安抚。
母亲聆听孩子说话,就是她给予年幼孩子的安抚行为。但当母亲属于“必须得到他人需要的人”,就无法给予孩子充分的安抚。这名母亲只会把自己认定的“自我中心式的爱情”施加在孩子身上。她满脑子急于把自认的爱情形式施加在孩子身上,根本没有多余的心思去倾听孩子的话语。想从孩子身上索求安抚的母亲并不少,结果孩子被改造成了“安抚母亲的小孩”。
“乖孩子”可说是“安抚父母的小孩”。套用《强者的诞生》的内容来说,乖孩子们都罹患了“母爱缺乏症”,用身体来比喻则是营养失调。
这类罹患“母爱缺乏症”的孩子日后将成为心灵容易受创、难缠又唠叨的大人。由于他们将自己与对方联结在一起,随着对方的态度改变,就会致使他们顿时失去依靠。
为了逃避这些不安感,乖孩子们究竟扛下了多少的重担?他们永无止境地拼命逃避,直到整个人消耗殆尽。
我们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非洲野生动物,当狮子追逐小鹿时,在后头紧追不舍,直到小鹿筋疲力尽、双腿发软,最后惨遭捕获,落入狮口。
看到这样的画面,我经常会联想到“乖孩子”与“不安感”的关系。乖孩子努力想逃离不安感的掌控,使尽全身的气力逃跑,在倒下前都一直在逃。但不管他如何逃窜,也无法逃离不安感的手掌心。结果还是被抓到,且被吞食入肚。忧郁症就是这么来的,也可说是“燃烧殆尽症候群”吧。
“无私父母”的利己主义
我父亲就像前述的人们一样,无法光明磊落地将自己的愿望说出口。无论大小事,他会采取的固定模式是:“一切都是受到对方请托,所以我来帮他做。”父亲总是把自己的愿望粉饰成别人的愿望,转一个大弯来实现。
像是父亲对家人老是处处要求、吹毛求疵。对身为孩子的我们来说,这个家实在令人快要窒息。在前面的篇幅中,我曾提过,每逢暑假,父亲就想带着全家一起去海边,但他绝对不会说是他自己想去。
他会摆出架子:“虽然我不想去,不过既然孩子这么想去,那我就勉为其难带他们去吧!”通过这样迂回的形式,来达成自己想去海边的愿望。只要他所期待的旅行不如预期,怒气便会一发不可收拾,朝家人破口大骂:“再也不带你们出去玩了!”
在我幼小的心灵中,完全不想去这种令人感到难受的家庭旅行。不仅不想去,而且打心底厌恶。不过为了平息父亲的怒火,我只好硬着头皮走到父亲身边,向绷着一张脸、气到都不说话的父亲低头请求:“爸爸,请带我去海边嘛!”
很长一段日子,我很难忘记那种夹杂了屈辱、失望、憎恨、恐怖、绝望、自暴自弃等无法形容的复杂情感。从小学到中学,长年都尝着这般苦涩的滋味过日子。
到头来,“父亲想做,但我不想做的事”都推到我身上,我还必须不断做出开心快乐的模样,事后更得向父亲表达感谢之意。对一名少年来说,这煎熬犹如身处地狱。想到我曾罹患精神官能症,但最终仍能治好,便觉得真是不简单。
前述的论文针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做了以下的定义:精神分裂症患者“缺乏对自我价值的期待,只能抓住与他人的关系,勉强地主张自我存在”。
这种状况不单出现在精神分裂症患者身上,“必须得到他人需要的人”也有相同状况。这种人一旦握有权势,就会让处于他下风的弱势者难以忍受、哀声连连。
他们对弱者的影响,象征着问题的严重性。这些寻求安抚的人,却误以为自己怀抱着献身般的爱,这才是问题症结所在。他们自认“无私”“牺牲自我”并且对此深信不疑。
弗洛姆在《自我的追寻》(Man for Himself)一书中提过这个问题。他表示,“无私的父母”对孩子造成的影响,几乎跟“自私自利的父母”不相上下,甚至更为恶劣。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这些父母还让孩子背负了“绝不能让父母失望的义务”。
弗洛姆说,这类人“无私”的背后,潜藏着经过巧妙隐藏的激烈的“自我中心癖”。然而,诚如我多次强调,最大的问题就出在本人根本没发现内心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性格。
他们表面上看似无私,其实不断地榨取他人。而清楚意识到自己榨取他人者则罪减一等。可更糟糕的是,那些深信自己无私的父母,其榨取行为难以饶恕。他们一边专横地榨取,一边要求对方感谢,行径夸张得令人难以置信。
弗洛姆在前述著作中提到,这种自认无私的人不断夸耀“我自己没有任何欲望”“我活着的意义就是为了帮助他人”,或者三番五次地强调把自己放在次要地位。这种“无私”的人如此坚信不疑同样是大问题。
事实上,他们的所作所为是在榨取,但自认为毫无私心,这才是更让人难以原谅的。
拥有这样“无私”父母的小孩,只能当个“乖孩子”度过地狱般的一生。我父亲嘴边老是挂着这些话:“像老子这么好的老爸,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了!”他说这句话的理由是“老子完全不在乎自己的事,都为了你们而活”。然而,只要有一些不顺遂,他就会立刻抓狂:“我到底要怎么做才对?!”
身为孩子的我,只能把父亲那以自我为中心又充满榨取之意的愿望,当成自己的期望,央求父亲替我实现。这时,父亲又会高高在上,摆出施舍的姿态:“虽然老子不太愿意,不过既然你这么想要,那我就勉为其难替你做吧!”
读者如果很难理解这种“无私”,或许想象一下古时候小妾的处境就能明白。就算是近现代的日本明治时代(1868—1912),当时的大男人对妻妾摆出的态度为“是老子在圈养她们”。的确,他们满足妻妾各种物质上的需求,但出发点绝不是为了女性的幸福。无偿的劳动或爱情,这些给予都有个基本的前提——认同“圈养”。
这些女子的幸福不同于独立自主的女性所拥有的。就算称得上是幸福,也只不过是“圈养在栅栏里的幸福”。不管男性替栅栏里的女子做了什么,本质上都是在榨取这名女子,践踏她的幸福。
将上述套用在亲子关系上,其前提也是凡是顺服于父母的孩子。孩子们从发言、行动到思考模式、心理状态,都臣服于父母的支配。
这种“无私”的父母在心理层面牢牢束缚着孩子,而在这样的家庭里,情感被一分为二:“容许抱持的感情”与“不允许存在的感情”,两者泾渭分明,区别得非常清楚。
举例来说,他们的孩子禁止抱持着“我好不幸”这类情感。
这种父母只有在孩子感激自己时,听到孩子说“我好幸福,谢谢爸爸”时,才会觉得自己活着。而这些孩子最大的义务就是“对父母感恩”。因为“无私”的父母是通过孩子的感恩,才真切地感受到自己活在这世上。
即使孩子嘴上说着“我好幸福”,但他们其实是不幸的。所以,这种孩子的行动与感情都极为不自然。比如说,不自然的活泼与开朗、过分固执的认真、刻意戏谑的态度、表现夸张且装腔作势、唯恐天下不知的哭天抢地,种种怪异举动都出现在这种类型的孩子身上。
忽视他人期待,一味吸引关注
对患“母爱缺乏症”的孩子而言,长大成人之后也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寻求安抚。即使只是谈谈话,也要从谈话内容找寻安抚;在公司上班,就要在工作里找寻安抚;若是待在家里,就要在家中寻求安抚,一旦家庭气氛缺发安抚的来源,就会坐立不安。
跟这类缺乏爱的人来往相处,大多数的人会忍不住哀号。这些人在成人间的互动中需索无度,让一般人应接不暇,难以承受。
前面引用的论文《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之考察》中,提到一则关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言行让人难以预料的夸张的故事。
为了将来能够出院回归社会,精神分裂症患者会在医院外从事工作。某一家雇用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公司,原本不打算让这群患者参加年会,但后来考虑到患者的期待,于是改变主意开放让他们出席。
当时,公司跟患者们约法三章:你们可以参加年会,不过今后上班都不能缺席。
没想到,年会的隔天,全体患者居然都翘班缺席,可以料想公司负责人为此勃然大怒。然而,患者的借口却令人傻眼:“因为我不想给公司造成麻烦,所以就休假了。”甚至还说:“只不过缺个席,有这么严重吗?”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碰到这种老是轻描淡写,不把事情当一回事的人。其实,这些人心底非常明白事情的严重性,却不愿意去承认。因为,只要认同事情的重要性,就等于是承认自己的过失难以原谅。他们害怕去承认,或许只能故意装傻吧。
一旦认同事关重大,也等于承认自己无法响应对方的期待,这令他们感到恐惧。虽然他们口头上逃避、个性别扭,但内心最渴望自己的表现能符合对方的期待。因此,他们只好“假装”没发觉对方的期待。
以这个案例来说,对方的期待就是“不能缺席”这个约定。即使彼此说好了,却还是缺席,他们心底很明白事情不妙,也因为自己无法响应对方的期待而痛苦不堪。
他们希望能够逃避痛苦,所以意识层面上不愿承认自己辜负了对方。然而,即便只是好好地承认事实,都令他们苦不堪言。他们想从对方的指责中保护自己,所以主张“自己并非不能,而是不作为”。不过,这种自我保护的方式太过一意孤行,反而更激怒了对方。
这类人采取迂回的表达方式,光守护自己就已筋疲力尽,根本没有余力考虑对方的感受。
也就是说,他们故意无视对方的期待。以沟通方式来说,属于所谓的“选择性忽视”。他们存心忽视对方的期待,其实是因为,比起普通人,他们觉得对方的期待,意义是重大的。他们天真地以为,只要刻意忽略对方的期待,或许就能继续维持住对方的好感。
矛盾心态
这种人的特征是,完全以自我为中心来理解周遭事物,却丝毫无法想象自己的一言一行对方会如何解读。他们只想急着告诉对方:“自己并没有拒绝响应期待。”除此之外无法顾及其他事情。
极端的以自我为中心,等于“心中不存有他人”。如果他们有办法回绝他人期望,就不会刻意装傻,或是面对对方显而易见的意思时,转头逃避,甚至故意视若无睹。当他们无法响应对方期待,就会耍些小手段保护自己。
他们刻意忽视对方发火的原因,还义正词严地反驳:“这有什么好生气的!”让对方极度不悦。会说出这种话的人,仅想到要保护自己,天真无知只能耍赖。甚至可以说,他们的内心冷漠,轻视了对方。明明如此看重对方的期待,却摆出这样的态度。然而,当他们自己受创时,那可是惊天动地的大事!可当对方受伤时,他们却置身事外,淡漠得令人惊讶。
于是,他们频频出现类似这样的反驳:“这种小事有必要看得这么重吗?”或者“你有必要发这么大的火吗?”他们害怕自己的态度惹怒对方,但看到对方发怒时,却又窃喜。这种人对周遭的人事物怀着“矛盾心态”(ambivalence)——虽然认为周遭人们的期待很重要,可是另一方面又对旁人怀有敌意。
由于他们对周遭人们抱有敌意,一旦别人烦躁不安,他们就觉得心情畅快,这种快感仿佛自己对他们进行了报复。这种人企图逃离对方,内心有着敌意,但同时也将对方的期待看得很重,于是就被自己的矛盾情绪弄得苦不堪言。
这类人自然会被讨厌,没人喜欢跟这样的人相处,因此他们总是孤身一人。在人际关系方面遇难题者,可反省一下自己内心是否有这样的“矛盾心态”。
言谈举止无法坦率,内心某个角落就有矛盾心态在作祟。既然跟他人来往不开心,离开不就得了?但他们却无法脱离。也就是说,他们与他人“纠缠不清”。在旁人眼里,既然已是牢骚满腹,“离开”便是一条路。可是,他本人却怎么也无法抽离。他们内心虽然对人怀有敌意,但少了对方的善意就活不下去,所以自相矛盾且难以自拔。归根结底,是因为其心理不够成熟,所以无论他们如何想办法亲近对方,永远都无法得到心理上的安定。
不愿被束缚,又离不开父母
他们之所以心情恶劣,或许也是源自这种心理。对方的存在攸关生存大事,却又怨恨对方。譬如,无力离开父母自立的高中生,就是很典型的例子。这些青少年对父母的束缚感到不悦且充满敌意,即使心理上努力要自立,但缺乏父母的支持,青少年的自立心又无以为继。
如果不继续相处,就少了心理支撑,但又不想跟对方在一起;想离家自立,心理上却又依赖。青少年在家里总是叛逆唱反调,搞得乌烟瘴气的原因就是如此吧。
纵使父母没有刻意束缚孩子,孩子却感觉被管束,这是因为孩子缺乏主动性。如果孩子拥有一对情绪成熟的父母,他们在家里脾气不会这么大。因为这些孩子拥有更多主动性,比起情绪不成熟的父母养大的孩子更具行动力。
同时,缺乏主动性的人会因为对方的存在而觉得有压迫感,于是不禁想摆脱压迫感,但在心理上却依赖着对方,以致终究无法逃离。这种进退两难的困境使他们郁郁寡欢。这类容易受伤的人,一生恐怕都很难开心地度过。
假设对方束缚了自己,那么错就在对方,干脆换一个人相处不就行了?不过,对方实际上并没有任何束缚行为,而是他个人擅自解读,单方面地感受到束缚,与对方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如果这只是换人就能解决的问题,这个人根本不会如此不爽快。换个更极端或更简洁的说法,就是他们单方面地寻求束缚,同时又憎恨着束缚。
他们的心理需要某个能够支撑心灵的人,但没想到最后那个人却变成束缚自己、压迫心理的对象。然而,这并非对方刻意使然,而是他们本身的感受,与对方的心思毫无干系。
这种人待在家里时,心情老是很恶劣,想离家却又办不到。这正是自我脆弱的表现,也就是未能确立自我。
想与对方相处时,保持心情愉悦,那么维持适当的距离则为上策。不过,自我脆弱的人无法保持这样的距离,总是黏着对方,形影不离。也由于整天在对方身旁打转,便开始觉得受束缚、受压迫。
如果只是个孩子,想黏着大人获得满足那还能让人接受。但到了一定的年纪,他们同时也会希望能够自律。只是,他们心理的强度却不足以实现自律的目标,因为幼年时期跟父母的不和谐的关系依旧挥之不去。
我们在幼年时期需要得到父母紧密相连的爱,需要父母理解自己的心情,也需要有人倾听自己的心声,将注意力放在自己身上。不过,有些父母完全不给予孩子关爱,而是单方面地把个人情感强硬地施加在小孩身上。
这些孩子对父母有敌意,但并不表示他们不需要父母的爱。他们在自己怀恨在心的父母身上寻求爱情,这复杂的关系,令他们开始压抑自己,对父母的情感也有矛盾。经过这些煎熬,孩子无法让父母走入他们的心。
在这种状态下,孩子的自我成长才刚起步,就遇到最严重的障碍。也就是从今以后,他们所遇到的每个人都无法进入其内心世界里。
我们唯有扎根于这个世界,才能够无须独占某个人而仍拥有安全感。一旦父母心理不够安定,就想独占小孩。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成人后就想独占恋人,独占交往对象的一切。
不过,即使占有对方,并不表示内心就此得到安宁。孤独与对爱情的渴求只会愈演愈烈,使他们越陷越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