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加行位)
禅修与静坐的行者,必须了解“加行”的意义。加行即加功用行之意,乃针对正行之预备行,接近见道的“四善根位”,故称为加行,而加行进修所到达之位,就是加行位。在《俱舍论》、《成唯识论》、《楞伽经》、《瑜伽师地论》及《现观庄严论》中都有详细的论述,而且非常重要。如果意生身不成就,修持便不会成功,所修得的功夫还属于加行的初步而已。
加行又称为“四加行”,但不是密教接受灌顶、受戒,宗派相承仪式之前所须预修的皈依大礼拜、金刚萨埵、献曼达和上师相应法的四加行,而是指暖、顶、忍、世第一法。上述的几部经都重视修持和加行位,实为显密各宗派修证的宝典,宗喀巴大师的《菩提道次第广论》就是依据这个系统而拟制修持的方法,天台宗教仪也很强调暖、顶、忍、世第一法四加行位,而称之为“相似即”,指见道以前,观“四圣谛”及修“十六行观”相以达到无漏(无烦恼)圣位之四种修行阶位,小乘《俱舍》、《成实》认为,谓于总相念住之后位;大乘《唯识》认为,谓于十回向之满位,生起暖、忍、顶、世第一法等四种善根,故而又称为“四善根位”。现依《现观庄严论》卷一《相智品》第二对四加行位略加解释。
一、暖位
以光明之暖性为譬喻。“如是加行道中,由是见道智火之前相,故名曰暖。”加行的修法,由于先要见道,就是禅宗所说“见地”,真正见到性空。这里所说的见,不是眼睛看见的见,是见见之时,见非是非,见犹离见,见不能及。《楞严经》所说,“能见”见到所见时,见到的那个时候,见道的那个“见”。
见道智火之前相,也就是快要见道以前那一刹那,发起了暖地。在刹那之间,能突地一个悟,出一身大汗,这就是初步暖相。达到暖位,可以烧除烦恼,接近见道无漏慧,而生有漏之善根。并以此位观欲界、色界、无色界之苦、集、灭、道四圣谛及修十六行相,而生有漏之观慧。据佛教所称,修至此位,即便退却而断善根,造恶业,乃至堕入恶趣,然而终必能得圣道而入涅槃。
二、顶位
又作顶法,于四善根中,暖顶二者为动善根,因有堕恶趣的可能,忍位与世第一法为不动善根,永不堕恶道。顶位介乎暖位、忍位之间,及暖法善根渐次增长,至成满之时所生善根。“由诸善根不被邪见所动,故曰顶。”故动善根中此法最胜,犹如人之顶,故称顶法。此位介于进退之间,犹在山顶,故称顶位。
行者到达顶位再进一步,配合行,表面上看起来,悟了道的人还是原来那个人,可是其思想行为,待人接物,做人的道德标准已经和过去完全不一样了,变得不是刻意求善,而是自然合于善行。为求善而行善,实际上是一种痛苦的行为,那是在约束自己,所以宗教的信仰多用戒律来制约信众,是难行而且勉为其难的行,所以守戒有功德,值的赞叹和提倡。但是,见道的人不谈守戒,一切言行均自然在戒行之中,诸善根不为邪见所动,这就是顶位的相状。
三、忍位
又作忍法,为确认四谛之理,善根已定而不再动摇(不动善根)之位,不再堕恶趣。“由灭恶业所感生之恶趣,及于真空性远离怖畏,故曰忍”。
见道暖地顶地的人,定力仍然不够。因为定力不够,有时在定中,恶趣现前,会产生恐惧。忍就是定力很坚固,有坚忍和截断的意思。禅修静坐就是想见空,为什么见空又恐怖呢?所以《金刚经》里讲福德要够,如果福德不够,见到自己空性就害怕。天天修道,而修道之人第一就要守得住寂寞。人生最高修养就是要守得住寂寞,能够自我陶醉于凄凉之中,面对凄凉的境界觉得舒服。如果忍受不住寂寞,守不住凄凉,那么什么事都做得出来。尤其是禅修静坐的行者,就是修求寂寞,如果守不住,不如不修,所以要“忍”,远离空的恐怖,就是真忍。
忍位又有下、中、上三品之列:
1.下忍位:修四谛十六行相。
2.中忍位:渐次省略所缘及行相(减缘减行),最后仅留欲界苦谛之一行相,而于二刹那间修观(此一行相,即依观者之根机利钝,而存留四行相中任一行相)。
3.上忍位:系于一刹那间观中忍位之同一行相。至上忍位时,据说可得五种不生。即:生不生,谓不生于卵生,湿生;处不生,谓不生于无想天,大梵王处及北俱卢洲;身不生,谓不生于扇搋,半择伽,二形;有不生,谓不生于欲界第八有及色第二生;惑不生,谓不生见惑。若加下忍位之趣不生,即不生于恶趣,则称为六不生。
四、世第一法位
又称世第一法,为有漏智之最极,世俗法中之第一殊胜者。“由是见道之亲因,一切世间法中最为第一,故名世第一法也。”依无间定发上品如实智,观所取能取之空无,直入见道之位。此位是由忍位所进,经由此位,即可于次一刹那中进入“见道位”,所以为世间有漏法中之第一位。《俱舍论》卷十三说:“此有漏故名为世间,此有漏法世间中胜,是故名为世第一法。”
这才是真正的见道。事相上,暖是真得暖,而且暖与寿、识是三位一体的。所以转识成智,识转成妙观察智时,没有不无暖的。密教修习气、脉、明点及拙火,不过是暖相的初步,而意念、妄念、意识不能转,就不能发起暖相。一得暖相,就得三昧真火,这一点道家的祛病延年也办得到,因为暖、寿、识三位一体。凡是死亡,就一定会冷却,活的东西就一定是暖的。所谓暖、顶、忍,不光是一种道理,而是事实。
(第二节 禅修行者身心的变化)
一、睡意与身体的不适
人们每天工作之后,需要休息与恢复体力。睡眠是一种较长的休息,每天以6-8小时为宜,不宜太多,亦不宜太少。多睡容易使人心神昏迷,对禅修静坐极为不利;少睡则心神虚弱,同样不相宜。特别是禅修静坐的初习行者,睡眠必须定时,要有节制才好。这样,可以使补气清明,容易入定。一般说来,每晚21-22时左右入睡,早上5时左右起床静坐。
禅修静坐的行者,能独宿最好,这对禅修静坐是有帮助的。夫妻之间宜推行“家庭计划”,因为性生活的过度极易使人身体疲劳,造成心识的昏散闷塞,必须注意。一般禅修静坐的行者宜以七天为一程期,中间可以一天或二天,再进行下一个程期。随着禅修静坐功候渐深,中间则可以不停修,甚至半夜醒后即可起来上座,下座后以不再睡为妙,若觉得尚未睡足,亦可假寐。有很多的行者,静坐久了,藉静坐以代睡眠,称之为“不倒禅”。但这种终年以坐代睡,非勉强可以学步。但当人疲倦之际,有功候的行者,闭自静坐,会在不知不觉中熟睡,时间虽然很短暂,疲劳也就很快恢复了。
调和睡眠是行者自己从禅修静坐中获得健康的大事,妙法仍在自己,每个人睡眠的习惯不同,调和睡眠的时间,总以不多不少为宜,以不失眠、不贪睡为合理,千万不要去听别人瞎吹,对那些自夸终年不睡,如何如何,最好不闻不问。
禅修静坐过程中,还会出现与兴奋相反,而与睡眠有关的问题,这就是昏沉。昏沉是一种睡意,其程度不一,有的可能反应出没精打采的心境,也有的几乎完全是昏沉的状态。睡意侵袭行者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合上双眼、放松身心的下一步,通常就是睡眠。当睡意来时,行者首先要注意背脊骨是否挺直,头部是否过分向前或向下,按七支坐法的要领矫正过来。然后把双眼略略睁到半开,还可以适度地加强房间的光亮,这样会令其心意警觉,睡意自然减弱。
藏传佛教的瑜伽行者,以观想心意像隐藏在一粒种子之内,位置在脐部向内的正中心,用以对治过分的兴奋。把方法略改一下,也可以用来对治睡意,行者可以观想包着心意的种子,从脐部中央,一直射到了头顶,从头顶射出去,种子张开,心意从里面向外涌出,融化在一个广阔的空间。行者集中这样的感觉,其睡意自然减少和消失,能慢慢地回到原来静观的课题上去。而有些睡意,原因可能还在行者自己隐藏着某些不愉快,如果各种方法都不能对治,最好暂时下座,过一会再继续,或者停休一天。
静坐时间较长的行者,往往身体有颤动和发热的现象出现,脑部甚至有霹拍般的感觉。心理方面,有时会影现出种种幻境,这是各人的体质、心境及宿世业习而产生的不同幻境,这是出于自然,不必强加以遏抑,静坐日久,自然会平静安稳。但是,掉举的产生则不然,心猿意马、杂念纷飞称之为掉举。因为禅修静坐使气脉流畅通顺,而达到身体的舒适。但要使身体保持舒适,通常不太容易。大多数的行者都会身体紧张,有来自心意的恐惧、忧心、愤怒,有工作和生活及家庭的一些问题,没能得到解决,如此身心总会感到不舒适。因此行者应时时清醒地检点自己的行为,痛改往昔的不良习气,尤其是在贪欲、嗔恚、愚痴、骄傲、疑姤等五毒意念发动时,立刻要有与之抗衡的决心,并抗衡到底。只有这样才能对治掉举,使禅修静坐不断进步。要经常和有学识而兼具善心的长者和同修学习,对自己的行为规范,可藉“五戒”以约束,树立正知和正见。上座时要万缘放下,虽然杂念纷飞,不要去理会,也不厌舍,专注于调息或调心,久之自能平定下来。在禅修静坐时,两目合闭,不见外物,但两耳易受外界声音的影响,心中难免生妄念。这时行者要收视返听,不闻不问,只管用功,日久就会养成“泰山崩于前而不变色”的气质,智慧不断增长,行者事半而功倍。
另外,有些行者在幻境发生时,认为是一种功能的获得,这是错误的。幻境并不代表行者功候的高深,切勿因此而骄傲,并没有什么神秘可言,只不过是静极而定以后,引发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而已。行者要明了身心本空,定中的一切境界似明似暗,如幻如化,了无实性。当不舍不取,一心寂定,切勿执著,否则将会误入歧途而障碍进步。
也有些刚开始禅修静坐的行者,认为自己的心意不单没有改善,反而觉得心态变得更坏。有这样的情形一点也不稀奇,更不要害怕。因为禅修静坐令行者首先发现内心里的污秽,并使其显露出来,然后除掉,内心原有的整洁、崇高才能重新获得。要明白这个道理,只要增强忍耐,不畏难而退,就能获得禅修静坐的良好效果。
二、善根的发现与觉知魔事
在禅修静坐的过程中,身心调和,妄念止息,能渐渐湛然于定中。定心不退,忽然觉得身心有动、痒、冷、暖、轻、重、涩、滑等八种感触次第而起,身心安定,有一种说不出的快乐感觉。或者忽然觉得鼻息出长短,遍身毛孔皆虚疏,心地开明,能见自身之内脏,这便是息道善根发现之相。
若修不净观的行者,在定中忽见男女死尸,膨胀腐烂,脓血四流,污秽狼藉。或者见自身不净,变为白骨,从头至脚,节节相挂,其心惊悟,自己感伤以往的昏迷,于是产生厌离贪欲之感,定心安稳。此观发现时,能破一切念著之心,是为不净观善根发现之相。
修慈悲观时,若于定中忽发慈悲,念及众生,内心生起喜悦,感到自己所亲爱的人,皆得安乐;对自己的仇人和厌僧之人,也生起原谅之感。从定起后,心中常保持一种和乐之象,待人处事,温良恭让,是为慈悲善根发现之相。
修因缘观时,于定中忽然生觉悟之心,推寻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初视我与人之分别。又感觉到此心起时,亦仗内因外缘,了无确实之自性,即能破除执著之邪见,与正定相应。智慧开发犹如诵泉,是为因缘善根发现之相。
修念佛观时,若于定中空寂,忽然忆念诸佛,功德巍巍不可思议,其身有无量之光明,其心有无边智慧,神通变化,无碍说法,普度一切众生。自己作念,十分敬爱,身心快乐,清净安稳。或者在定中,见佛身像,或闻佛、菩萨说法及其他妙善境界,是为念佛善根发现之相。
各种善根相的发现,随行者所修的观法,发现一种或数种,并非同时俱发。行者不可着意去追求,若着意追求,非但无益,反而易着魔。但是,善根发现时,须知本性空寂,不可持以为实有,更不要四处张扬,而应加进禅修,仍用止观方法,加功进修,令之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