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隆冬漳水寒
11619500000003

第3章 遭受打击,促成《山村的早晨》诞生

1971年春天,我早早地就从北京回了村。不久,传来了“太行五七大学”招生的消息。“太行五七大学”是一所什么学校,我至今也不知道。但我那时兴奋异常,上大学的愿望终于有可能实现了!

为了报考“太行五七大学”,我每天复习功课到深夜。在我住的小屋的土炕上,铺盖占了大约二分之一的面积,另一半摊满了各类书籍:代数、几何、三角、化学、物理……

有一天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我背着行李卷,走进了大学新生的行列。梦中的大学校门是圆拱形的,就像我们附中的校门一样。梦境虽然清晰,毕竟是梦。

第二天,我怀着极大的希望,去县里报名。接待我的两位干部,态度极为和蔼可亲。他们让我回去安心劳动,说上大学的愿望,他们一定认真考虑。我诚惶诚恐地告退,怀着希望回了村。

然而,当时这类上大学的机会,是属于知青中有一定名气的代表人物的。我根本排不上号,但又不甘心,徒劳地争取了几次,毫无结果。

大学没上成,是对我的一次巨大打击。上大学是我那时最高的人生愿望,可想而知,这打击对我是多么残酷。我受到的打击不仅仅在于大学没上成,而在于我根本就没有获得参与竞争的资格和机会!我就像是一个被生活遗弃的人。自插队以来,我第一次感到命运对我是不公平的,生活捉弄了我。这种捉弄,远比农村生活的艰辛更让人难以承受。

我的自信心在崩溃,心绪如翻江倒海。到哪里去寻找一根结实的绳索,来维系我的即将倾覆的心灵之舟呢?

就在这种情况下,我开始写作一部插队知青题材的长篇小说——《山村的早晨》。可以说,下决心写这部长篇小说,就是我为自己寻找的维系心灵之舟的绳索。

刚开始动笔时,我几乎不相信自己能写出小说来,但内心的种种情感又驱使着我去写。我只能自己拯救自己,从命运的泥沼中挣扎着爬出来。《山村的早晨》的写作,就是在这样的情感冲动中开始的。

最初的文稿是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写出的。那时正值春耕大忙,几乎没有空闲时间。我只能见缝插针,能写10分钟就写10分钟。每天晚上,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小屋,感觉肉体中最后一点精力已经耗尽的时候,一提起笔来,奇迹就出现了,我感到周身重新充满了活力。

写作是秘密进行的。一方面,我担心自己粗糙笨拙的“作品”被别人笑话;另一方面,就如同以前学习数理化一样,写小说也有可能被当做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我独居的小屋再次慷慨地为我提供了方便。历时一个月,终于写了130页。这就是《山村的早晨》的第一稿,是写在极其粗糙的稿纸上的。现在回想起来,这130页让我自己都感到不胜惊讶。

有人说“插队出诗人”,这话是有道理的。在我插队的那个县,有不少知青才子。我们长胜村的知青集体中也有一些才子和才女,像丁东、缪力、惠文、丹妮、张军等。

但是,与这些知青才子相比,我的情况是不同的。我在来农村前只读了一年初中,文化素质是很欠缺的。我生长在工人家庭,没有受到过多少文学的熏陶。况且,从小学高年级起,我就酷爱自然科学;我喜欢数学,喜欢航空模型和矿石收音机的制作;我景仰居里夫人,向往儒勒·凡尔纳描绘的科幻世界。那时,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会拿起笔来写小说。

到农村以后,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有许多新鲜的或辛酸的感受,有许多深沉的感慨,想要抒发,以至于我好几次动了这样的念头:写点什么吧!在劳动的间隙,田间地头休息的时候,我也曾琢磨过那幻想中的“作品”的某几个片段。这几个片段,就像天边的云彩一样漂浮在我脑子里,但很快就会消散,消散得无影无踪。

然而,生活中的沉重打击如同飓风一般,猛烈地向我袭来,它把那“天边的云彩”卷了来,并让浓云化雨,倾盆大雨,在我面前降临了!

《山村的早晨》的最初文稿就这样诞生了。恰如一位原内蒙知青在回顾插队经历时所说:“上山下乡的暴风和泥泞,并没有泯灭知青这一代人的理想和追求。青年人在生活的搏击面前表现出不肯回头的勇气,种种磨难神奇地迸发出一种局外人难以理解的、璀璨的火花。”

在写《山村的早晨》之前,我恰巧看过三本小说:《牛虻》、《青年近卫军》、《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就是这三本书,为我提供了最初的写作知识。

写完《山村的早晨》第一稿,我已经有勇气把文稿拿给同学们看了。尽管小说的文字极为粗糙,描写人物就像是填写“履历表”,同学们还是给了我热情的支持,还提了中肯的修改意见。在大家的鼓励下,6月中旬,我回北京写《山村的早晨》第二稿。大家的鼓励给我注入了信心,我当时真心地希望为下乡知青写出一部小说来。北京的夏天很热,汗流浃背,但写作条件比长胜村强多了。在北京,又写了近300页,《山村的早晨》的第二稿已完成了大约三分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