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168800000033

第33章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是由于周围动脉粥样硬化而致动脉慢性变窄或闭塞的一种疾病,以下肢大、中型动脉多见。多发生在50岁以上,以男性多见,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冠状动脉及脑动脉粥样硬化等,女性在停经后发病率有逐渐增高的趋势。病因尚未完全明了,一般认为与脂质代谢异常、血流动力学改变、凝血及纤溶系统的紊乱、动脉壁本身的改变有关。

有哪些症状

临床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肢体缺血的发展速度,主要有以下症状:

间歇性跛行:表现为在行走一段路程后下肢产生疼痛感,以至不能行走,迫使患者需要站立或休息片刻后疼痛才消失。如再行走一段路程,疼痛又复出现。行走速度相等,间歇跛行距离亦常相同(200~500米)。

静息痛:表现为晚间患者平睡10~15分钟后发生手足部疼痛,最初在足趾发生难以忍受的疼痛,然后逐渐发展至足底部,甚至足踝部。如将患肢抬高,疼痛加剧;放低或稍作活动,站起来走动片刻症状减轻或消失,再平睡时疼痛又出现。

其他常见症状:肢体怕冷,沉重无力,麻木感,刺痛感,甚至烧灼感。持续的缺血可使患肢发生组织营养障碍,以致皮肤苍白变薄、毳毛脱落、温度降低、肌肉萎缩、趾甲增厚变形及骨质疏松等。后期可产生趾、足或小腿的干性坏疽和溃疡。

应做哪些检查

实验检查:胆固醇、甘油三酯升高。

心电图检查:常有冠状动脉病变、冠心病表现。

眼底检查:有动脉硬化表现。

X线检查:可发现有动脉钙化阴影,在腹主动脉或下肢动脉显示有不规则斑点分布,对诊断具有特殊价值。

动脉血管造影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可显示动脉闭塞的部位及其范围。

如何诊断

男性,50岁以上,有下肢或上肢慢性缺血症状且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X线片显示动脉壁内有片状钙化阴影者,均应怀疑本病的可能。动脉造影可以确诊。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桂枝6克,制川乌(先煎)6克,干姜6克,当归10克,川芎10克,红花10克,炙黄芪30克,苏木12克,丹参24克,甘草9克。

(主治)早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连服1个月为1个疗程。

(说明)同时配合功能锻炼:取仰卧位,将患肢从水平位置抬高至45°以上,停留1~2分钟;再取坐位,将双小腿下垂床边1~2分钟,然后放置水平位置2分钟;接着再做足背的旋内、旋外及屈曲、伸直运动。如此反复锻炼20分钟,每日练习3~5次。

饮食疗法:每日主食中荞麦面占1/2,鸡蛋不超过2个,牛奶不超过250毫升,其他食物选取瘦猪肉、鸡、鱼、豆制品、新鲜蔬菜、水果等。慎用或忌用生冷、肥甘、辛辣及其他发物。

方2

(组方)黄芪30克,党参20克,牛膝12克,当归12克,赤芍12克,白芍12克,仙灵脾12克,生地黄12克,鸡血藤20克,北沙参15克,泽兰12克。

(加减)

溃疡创面有红肿时,加蒲公英30克,黄柏12克,忍冬藤、花各15克;

有心绞痛、胸闷,加丹参15克,香橼12克,麦冬12克,郁金12克;

局部创面外敷红油膏、白玉膏。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阳虚寒阻型),下肢皮肤苍白、怕冷、麻木,间歇性跛行,静息痛。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分2次服用,每日1剂。

方3

(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丹参30克,鸡血藤30克,制附子(先煎)15克,葫芦巴10克,川牛膝10克,郁金15克,白芥子10克,地龙10克,水蛭10克。

(加减)

血虚,加当归、生地、鹿角胶;

心气虚,加人参、麦冬;

肾阴虚,加枸杞子、菟丝子、熟地。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肢发凉怕冷,麻木胀痛,遇寒症状加重,间歇性跛行,足部皮色苍白或潮红,或伴有腰膝酸软,神疲乏力,纳呆便溏,舌质淡,苔薄白,脉沉细迟。

(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3次服。

方4

(组方)蝉蜕10克,僵蚕10克,地龙10克,牛膝15克,当归15克,生牡蛎30克。

(加减)

正气虚损,痰瘀凝结,症见面色苍白,肢体麻木胀肿发凉,肢端呈坏疽,加黄芪、桂枝、附子、白芥子、巴戟天、仙灵脾等;

若肝肾不足,痰瘀阻络,症见头晕头痛,肢麻震颤,肢端呈干性坏疽等,加生地、白芍、玄参、丹参、金银花;

若痰瘀久凝,热毒瘀结,患肢往往呈湿性坏疽,红肿灼痛,发热,便结,苔黄等,加金银花、玄参、穿山甲、蚤休、蒲公英、干蟾皮等。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亦可制蜜丸服,疗程视病情而定。

(说明)同时应配合外治法:干性坏疽用75%酒精涂擦,干敷料包扎;肢端红肿外敷解毒散结膏;湿性坏疽不超过Ⅰ级者用抗生素溶液湿敷,Ⅱ级以上者可切开,以1∶2500高锰酸钾溶液浸泡30分钟,抗生素溶液湿敷;坏疽较局限,可行坏死组织切除缝合术;肢端溃疡者用抗生素和解毒生肌膏交替换药。

方5

(组方)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元参15克,当归15克,黄芪15克,生地黄15克,丹参15克,牛膝12克,连翘12克,防己12克,黄芩10克,黄柏10克,贯众10克,红花10克,乳香6克,没药6克。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严重肢体坏疽感染,高热,红肿热痛,或溃烂脓多,舌苔黄燥或黑苔。

(用法)水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6

(组方)熟地黄30克,鹿角胶(烊化)12克,桂枝12克,白芥子10克,炮姜10克,麻黄6克,鸡血藤30克,川牛膝15克,当归尾12克,黄芪20克,生甘草6克。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面色晦暗无华,喜暖怕冷,患肢沉重无力、麻木发凉,皮肤苍白,舌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7

(组方)丹参30克,金银花30克,赤芍60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土茯苓6克,牛膝15克,地龙10克,元胡10克。

(加减)疼痛剧烈难忍,加土元、全蝎、蜈蚣。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患肢发凉,局部固定性疼痛,夜间明显,足色暗红或青紫,趾端有瘀点,或肢端严重营养障碍表现,如患肢皮肤干燥、光薄无泽,趾甲生长不良,舌质红绛,舌下静脉瘀血青紫,脉细弦。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分2次服,每日1剂。

方8

(组方)苍术15克,黄柏15克,防己10克,木通10克,板蓝根30克,赤芍15克,丹皮10克。

(加减)

湿重,肢体肿胀,疮口渗液较多,加泽泻、茯苓、车前子;

低热不退,加青蒿、柴胡。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肢体溃疡、坏疽局限,局部红肿热痛,伴有低热,舌质红绛,苔白腻或黄腻,脉滑数或弦数。

(用法)上药先用清水浸泡半小时,煎煮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9

(组方)金银花60克,元参30克,当归30克,甘草15克,黄连9克,黄柏9克,栀子10克,蒲公英30克,紫花地丁30克。

(加减)

心烦舌赤,加紫雪散0.3克;

口渴,加生石膏、知母、麦冬;

便秘,加生大黄;

尿赤,加猪苓、泽泻。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肢体严重坏疽感染,红肿热痛明显,伴有高热,烦躁,神昏谵语,口渴引饮,舌红绛紫,苔黄腻,脉弦细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当归30克,赤芍15克,川芎10克,丹参30克,川牛膝30克,桂枝15克,制附子(先煎)10克,鸡血藤30克,制没药6克,苏木10克,黄芪30克,太子参30克。

(加减)如有坏疽、溃疡,加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11

(组方)毛冬青150~400克,炮穿山甲15克,皂角刺15克,当归60克,玄参60克,金银花60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山楂30克,生甘草10克,猪蹄100克。

(加减)

气虚明显,加生黄芪30克;

食欲不振,加鸡内金15克。

(主治)晚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用法)上药加足量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煎3小时,取药液600~1000毫升,分3~4次服,每日1剂。同时药渣再加水煎30分钟,取药液1000毫升,待温后浸洗患足,每日1次,每次30分钟。

方12

(组方)丹参30克,赤芍30克,川芎30克,郁金30克,黄芪30克,土元20克,地龙25克,僵蚕10克,全蝎10克,制马钱子0.5克。

(加减)

血瘀型,加水蛭18克;

湿热下注型,加黄柏18克,黄芩15克,苍术15克;

热毒炽盛型,减川芎、赤芍、土元,加蒲公英30克,金银花30克,连翘18克,玄参30克。

(主治)闭塞性动脉硬化症。

(用法)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配合西药蝮蛇抗栓酶、脉络宁、抗生素及正负压治疗。

有哪些单验方

柏子仁、远志、川牛膝各10克,当归、川芎、丹参、赤芍各15克,鸡血藤3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制附子(先煎)10克,生黄芪25克,当归20克,路路通、红花、赤芍、地龙各15克,丹参35克。水煎服,每日1剂。

黄芪90克,鸡血藤、桑寄生、葛根各30克,赤芍、莪术各20克,地龙15克,川芎、桃仁各12克,水蛭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彻底戒烟,适当运动,以运动到疼痛为止,然后充分休息。

注意保持肢体清洁、保暖,防止外伤感染,冬季应注意防寒保暖。

控制高血压,饮食宜清淡,少食脂肪,控制高脂蛋白血症。

对有糖尿病者应积极进行相应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