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实用胎教知识一本通
1169300000005

第5章 胎儿懵懂,对胎教并不含糊(1)

4.胎教可以激发宝宝潜能

胎儿期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

也许你难以相信,但是,人的一生中的确以胎儿期的素质为最佳。胎儿具有大人已经失去的心电感应能力。

胎儿利用心电感应能力与父母沟通。胎儿还在母亲肚子里时就寻求与父母沟通,同时发送心电感应。可遗憾的是,父母通常没有察觉到这一点,因此胎儿无法获得来自外界的情报。

母亲只要用手贴着腹部,与胎儿心灵的波长吻合,即能与胎儿开始沟通。“我是妈妈。我好爱你喔。你今天好不好啊?你一定要顺利成长喔!”只要经常传送这些充满爱的意念,胎儿就会感到满意,进而发育为心绪平和的孩子。

胎教的重点,就是让胎儿与父母的心意互通。

3~4个月胎儿的心灵已经产生作用。心灵的作用就是借着心电感应与人沟通。胎儿期可说是人类的一生中心电感应能力最强的时期。

脑部发育与胎教

医学科学的进步相当惊人。科学技术的进步,虽然为人类带来了幸福,但也令人类的感觉变得迟钝了。就胎教、怀孕、生产、0岁幼儿教育等各个领域来看,情况又如何呢?

胎教方面,由于超声波诊断仪器的发达,在怀孕初期就可以了解腹中胎儿的情况。而且,不断发展的技术,甚至可以观察从排卵到着床的情况。

这些技术的进步,推翻了腹中胎儿受到羊水的保护,不会承受外界压力的说法。而且,胎儿的脑部发育、发达的过程以及各种器官的形成,所需的时间也只有短短几天而已;所以,怀孕中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更加受到重视。

脑的神经细胞一旦发育完成,就会使用一辈子,而且不会再生,因此形成的过程很重要。人类生存最基本而重要的感觉系统,就是在胎儿时期奠定基础的。

胎教最重要的时间就是在脑部的发育阶段。脑部是否能迅速发育,完全看胎教的实施情况而定。在脑部发育阶段,如果受到任何伤害,势必很难恢复。说怀孕时期的生活方式可以决定胎儿是否成为聪明的孩子,似乎也不为过。

胎教并非教导胎儿学习阿拉伯数字或算术。在怀孕期间保持稳定的身心状态、降低胎儿的压力,这是胎教的精髓所在。

尽量开发胎儿的潜能,这种心态是每一位父母亲都有的。为了让这个愿望实现,使胎儿成长的母体环境保持良好的状态,这就是我们所谓的胎教。

胎教可以促进大脑发育

人类的脑神经细胞非常细密复杂,因此只有神经网的形成,是远远不够的。神经细胞如果裸露,传达信息时不仅会遗漏,而且传达信息的速度也会变慢。

如果将神经细胞的周围包起来,信息便可以迅速准确地传递出去,在大脑生理学上称之为髓鞘化。

神经细胞一旦进行髓鞘化,信息传达的速度会比以往提升近100倍。总之,脑部发达的程度,完全在于髓鞘化完成的多与少。

而髓鞘化时不可缺少的就是神经胶质细胞。

胎儿出生之后,由于神经胶质细胞增加,并逐渐进行髓鞘化,脑的重量也迅速增大。虽然脑在胎儿时期即已开始髓鞘化,却只是完成少部分而已,神经胶质细胞也不多。在脑部发育的重要时期,母亲所摄入的任何不良物质,都会经脐带到达胎儿的脑部,阻碍脑部的发育。

智力发展包含着许多复杂的因素。智力以脑组织正常发育为物质基础。首先得保证孩子的大脑是完好的,功能是正常的,再加上后天的教育,才会使孩子获得较高智力。因此,实施胎教,孕妇就必须处于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营养,使胎儿生长发育有一个良好的内外环境。

胎教是有意识地对胎儿进行教育,在大脑形成期给予充分的营养和适当的信息诱导。适宜的开发,大脑越发育大脑皮质的沟回相应地也就会越多,孩子也就越聪明。相反,孩子出生后就会表现发育迟缓、智力低下。

胎儿的大脑功能会通过记忆强化

西班牙萨拉戈萨省成立了一所专门研究产前教育的研究所,研究的中心课题是:腹中胎儿的大脑功能会被强化吗?研究结果表明,胎儿对外界有意识的激励行为的感知体验,将会长期保留在记忆中,并对其未来的个性及体能和智能产生相应的影响。

有关研究表明,胎教是教育的启蒙:由于胎儿在子宫内通过胎盘接受母体所供给的营养和母体神经反射传递的信息,使胎儿脑细胞在分化、成熟过程中不断接受母体神经信息的调节与训练。因此,妊娠期母体“七情”的调节与子女智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关系。

胎教可以塑造孩子的性格

胎儿和新生儿的区别仅在于是否经过分娩这一过程,作为一个具有能力的人来说是一样的。在母体内有爱动的胎儿,也有不爱动的胎儿;一旦出生之后立即就会发现他们在个性上的差别,有喜欢睡觉的婴儿,有睁着眼睛张望的婴儿,也有手足乱动的婴儿;在哭泣方法上,既有大声嚎哭的婴儿,也有低声长时间哭泣的婴儿。随母体内环境和母子组合的不同,而各有所异,理应有个性。

布拉泽尔顿博士研究的一种叫做“新生儿行动评定法”的独特观察方法,他利用手电的光,哗啷棒(玩具)或通过抱、哄等各种行动来观察婴儿的反应快慢、强弱,注意力的持续程度,以及适应能力和精神稳定状况等有关个性的基本行动特征。从博士的检查来看,即使在出生当天,有的婴儿就能紧紧盯住博士的眼睛,当博士上下左右转动自己的面孔时,他也用眼睛进行追踪,有的婴儿看了一下马上就不追踪;有的婴儿很快就习惯于听那些令人讨厌的声音而沉沉入睡,也有的婴儿对外部的刺激十分敏感,总在哭泣;有的婴儿,安抚一下就立即停止哭泣,有的婴儿若不抱在怀里摇晃一会儿就安静不下来,都有很大差别。

而且,出院后回到家里,环境发生变化,1个月后再对同一婴儿进行检查,其结果又发生相当大的变化。例如:有的在出生后1周内,曾是一个很有持久力、情绪稳定的婴儿,但是在外婆家生活1个月,由于外婆和外公过分疼爱,其控制自己的能力就变弱,结果,对外部刺激的反应也变得消极起来。

研究报告证明:如若对孕妇投以雌激素和黄体酮(或是其中之一),那么,所生的孩子具有明显的女性特点,如是女孩子,其特点更为明显;如是男孩子,则比普通的孩子懦弱,具有女性特点,且对父亲极少有攻击心理。

另一有趣的事实是,由于所服药量与行为有密切联系,所以,同时注射了雌激素及黄体酮、雌激素化合物的孕妇所生的孩子,与只注射雌激素孕妇所生的孩子相比,前者更具女性特征。即胎儿过分接受母体的特定激素,就会引起器官上的变化,使其特定性格发生变化,从而导致胎儿出现先天的性格变异。

这种先天的异常,不仅表现为行为上的异常,如心神不宁,性格变异,而且还表现为缺乏男子气质或缺乏女子气质。

黄体酮和雌激素均为孕妇血液中常见的激素,其分泌量的多少取决于孕妇自主神经与中枢神经互换信号的平衡状态。而控制信号是孕妇的日常精神状态,即孕妇的思维、感觉、行为、言语。

这样看来,婴儿出生之后就应有个性,而这种个性与母亲妊娠期间的环境、生活方式、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密切关系。

胎儿心灵的形成时期

胎儿能感受舒适或不快,大约是在母亲怀孕14周,约4个月的时候。这正是母亲好不容易开始习惯怀孕的时候。胎儿在形成人形的时期,心灵已经开始形成。

怀孕14周左右,胎儿的脑中的“大脑边缘系统”开始形成。“大脑边缘系统”掌控和支配人类生存的动物性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等5感),具有极重要的功能。

出生之后,为了智能的发育,大脑边缘系统一定要健康,所以,怀孕期间的生活方式对胎儿十分重要。

腹中胎儿的“心灵”非常单纯。只要保护生命的本能欲求获得满足,就会记忆“快感”;若无法获得满足,就会记忆“不快感”。

不快的感觉逐渐升高时,胎儿就会踢母亲的肚子,以行动拼命向母亲诉说不满。当胎儿踢的时候,千万不可以一味地认为是“孩子非常健康”的运动,视而不顾。会动与会踢是不一样的。当你感到被“踢”的时候,不妨问一问:

“宝贝!怎么啦!什么事让你不高兴呢?”

刚开始或许他还不了解你的意思,但只要你不断重复地说,渐渐地他就能从你说话的语气中了解你的安抚的意思了。

事实上,当父母亲发生激烈口角的时候,胎儿应该也会发送出“停止吧!好吵、好痛苦”的信息。

胎儿的心灵能培育

胎儿的心和大人的心并不完全相同。虽然称之为“心灵”,却因为母亲的生活方式不同,而区分为“好的心灵”或“坏的心灵”。如果能以平静的心情过日子,就可以培养胎儿优异的心灵。

母亲心情最稳定的情况是什么时候呢?一言以蔽之,就是“满足的时刻”!包括食欲获得满足,爱情、亲情获得满足,舒适的生活获得满足等。所有这些心情舒适的状态,腹中的胎儿也一样能感觉到。当他能感到舒适、愉悦的时候,心灵便获得发展。

舒适属于心灵的一部分,同样,不愉快、不安、愤怒也属于心灵的一部分。为了满足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母亲塑造胎儿的心灵的同时,也塑造了子女出生之后的心灵。

5.胎儿也有接受胎教的能力

胎儿具有学习能力

人们发现,婴儿从出生第1天起就能辨认出母亲的声音,而且对这种声音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法国学者曾经对一些婴儿进行过法语和俄语的选择试验,结果发现他们对法语的发音反应更为强烈。这就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个小生命在胎儿时期就已经具备了学习能力。

人们都说婴儿是一张白纸。其实,早在胎儿时期这张白纸上就已经开始描绘图画了。子宫内的小生命具有出色的学习能力,他将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抓紧学习。他学习吞咽、学习吮吸、学习运动、学习呼吸……当然,他还是一个小小的“心理学家”,通过母亲传递过来的一切信息揣摩着母亲的心绪,学习心理感应。

鉴于胎儿这种潜在的学习能力,母亲在妊娠期间,尤其是后半期应强化与胎儿的交流,及时施行早期胎教,通过各种可能的渠道,使胎儿接受有益的刺激,获得良好的胎内教育。

听觉在胎教上的重大意义

听觉系统是胎儿与环境保持联系的主要器官,也是进行听力训练即音乐胎教的物质基础。因此,近年来人们对胎儿听觉机能研究越来越重视了。到了20世纪80年代,人们用现代科学技术对胎儿听力进行测定,除证明胎儿有完整的听力外,进而提出胎儿在子宫内能接受“教育”,进行“学习”,并形成最初的“记忆”。这种新的认识,为胎教提供了科学依据。

随着对胎儿听觉系统的研究,胎儿患先天性耳聋,在子宫内就能得到诊断,当他出生后,可进行早期听觉训练,为避免部分儿童失去听力提供了可能。

研究表明,在胎儿的几种感觉器官中最为发达的就是听觉系统了。早在受孕后第4周,胎儿听觉器官已经开始发育,第8周时耳廓已经形成,这时胎儿听觉神经中枢的发育尚未完善,所以还不能听到来自外界的声音。到了第25周,胎儿的传音系统基本发育完成,28周时胎儿的传音系统已充分发育完成并可以发生听觉反应,至此,胎儿就已经具备了能够听到声音的所有条件。

胎儿在聆听世界

据最新的研究结果得知,自妊娠6个月起,胎儿就开始不断地“凝神倾听”。妊娠期间,母亲的腹内(子宫)是一个非常“嘈杂”的场所,因此,有大量的声音传入胎儿耳内。在传入胎儿耳内的声音中,最为嘈杂的是母亲胃内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另外,即使是父母比较微弱的谈话声,胎儿也会全神贯注地倾听。

但是,一些专家们认为,胎儿在宫腔内被羊水包围,是生活在一个水环境中,而水对声音具有选择的过滤作用,它能除去一部分低音而对高音则有较多的保留,故而胎儿对高音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究竟哪种解释更为合理,或两者兼而有之,这里并不想下结论。重要的是胎儿对母体及母亲的声音具有依赖性与敏感性,这是与胎教直接相关的问题。

出生几天的婴儿,哭闹是常有的事。如果母亲把婴儿抱在左胸前,婴儿会很快安静下来,安详入睡。这也许并未被年轻妈妈所注意,可是却引起了科学家的深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胎儿在母亲体内时,就已习惯了母体血流的声音和血管的跳动。出生后,婴儿的耳朵贴近母亲的胸脯,这种声音和跳动,把婴儿带回昔日宁静的日子和安全的环境中,这种早已体验过的安全感,是任何优美的催眠曲都无法比拟的。

这使人们自然联想到胎儿的感觉器官和功能的发育。胎儿的眼、耳、鼻、皮肤等感觉器官,在妊娠早期就已形成,但功能的建立和发展,则是妊娠中后期的事。这也和感觉的司令部大脑的发育有关。妊娠4~5个月,脑的结构已日趋完善,胎儿的各种感觉开始逐渐发挥了作用。譬如,妊娠中期,胎儿对声音已相当敏感。这声音包括母体内的声音,如大血管的搏动,其节律是与心脏相同的,这也许是胎儿出生后对母亲心音亲昵的缘故;子宫动脉和脐带血管的搏动以及肠蠕动等;另外,也包括母亲体外的声音,如外界的各种响动。有人发现,孕妇的一次大声喷嚏,也会使胎儿为之一惊。这说明,母亲与胎儿已建立起一套信息传递系统,形成一个母子统一体。

胎儿对声音具有分辨能力

胎儿非常喜欢悦耳的声音,不过,脑部在刚形成的时候,是无法分辨声音的高低与强弱的。胎儿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当母亲的“好心情”传递给胎儿时,情绪稳定将有助于胎儿脑部的迅速发育。

母亲怀孕7个月左右时,胎儿便可以很清楚地听到声音,8个月之后,可以分辨强弱声音的神经亦告完成,对高音或低音都可以分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