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丝路密码
11728300000166

第166章 辛堂,辛秘

九月的京城,秋风瑟瑟。

一辆马车缓缓地驶到了锦衣卫镇抚司衙门口,从马车上下来一个六旬的老翁。

他抬头看了看镇抚司那三个大字,轻轻叹了口气,抬腿便上了台阶。

才至大门口便有人将他拦了下来。

“你可知这是什么地方?”一个年轻的锦衣卫冷然问道。

老翁笑了:“我自然知道,这是锦衣卫镇抚司衙门。”

“既然知道就赶紧离开。”那年轻人说道。

老翁叹了口气:“我来自然是有要事,请问顾长风顾大人在吧?”

年轻人愣了一下,不过旋即他便哈哈大笑起来:“就凭你也想见我们顾大人?哪凉快哪呆着去,别在这儿找不自在!”

老翁皱起了眉头,斜了年轻人一眼:“年轻人,耽误了大事怕是你担待不起吧?”

这年轻人还想说什么,旁边一人便拉住了他,那人走到老翁的面前:“老人家,能告诉我你是什么人吗?就算你想见我们指挥使大人也该说个姓名我们好通报吧?”

老翁看这人说话倒是中听了许多这才点点头道:“老夫姓崔,你就告诉顾长风,崔九爷找他就是了。”

那人应了一声,让他稍等,然后低声与那年轻人交代了两句便转身进去。

年轻人此时也有些后悔,这老翁说话的样子似乎与指挥使大人很是相熟,刚才自己对他这般态度若是老翁向指挥使大人说了弄不好自己的前途就毁了。

年轻人轻咳了一声:“崔九爷,刚才真是对不起,小的……”

崔九爷抬手道:“你不用这样诚惶诚恐的样子,老夫我还没精神与你置气。”

便在这时,刚才那人已经回来了:“崔九爷,请!”

他的态度很是恭敬,年轻人倒吸了口凉气,好在崔九爷并不与自己一般见识,不然的话自己或许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来到执事的大厅,顾长风望见崔九爷到来忙迎上去:“什么风把九爷你给吹来了?”

崔九爷淡淡地说道:“妖风!”

顾长风听了心里一凛,崔九爷只是环顾四周,也不说话,便坐了下来。

“你们先退下吧?”顾长风摒退了左右,坐回到了崔九爷的身旁:“九爷,有什么事便说吧。”

崔九爷眯缝着眼睛:“你还记得‘辛堂’么?”

顾长风愣住了,“辛堂”他自然是记得的,那还是锦衣卫刚成立之初毛骧暗中设立的一个秘密堂口,专门负责管理锦衣卫派出的卧底,而“辛堂”只受毛骧一人的节制,毛骧死后,蒋瓛曾经想要接手“辛堂”,可原本负责“辛堂”管理的那几个人竟然在一夜之间全都暴毙,“辛堂”的那些秘密资料也被人一把火给烧了。

于是“辛堂”便这样消失了,那些被派出的卧底也再没有人能够联系上。

这件事情让蒋瓛引以为憾,蒋瓛也曾想要重新成立“辛堂”,只是他还没来得及完成这件事情便出事了。

“九爷,你提它做什么?”

顾长风警惕地问道。

崔九爷冷笑:“我提它做甚?如果我说‘辛堂’还存在,而锦衣卫有人在秘密控制着它你是不是认为我是在说胡话?”

顾长风一下子从椅子上弹了起来:“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崔九爷冷冷地说道:“没有什么不可能的,老夫虽说早就离开了锦衣卫,但对于锦衣卫的那些暗记还是记得的,就在几天前我便发现有人在用当年‘辛堂’的联络暗记,我不知道那暗记代表着什么意思,但那暗记绝对是当年‘辛堂’所用!”

接着崔九爷用手指沾了茶水,在茶几上画出了那暗记,顾长风的额头渗出了汗水。

“这确实是辛堂的暗记,而且这暗记加的后缀说明留下暗记的人在地位还很高!”顾长风说道。

崔九爷点点头:“没错,所以老夫才会这么说。”

顾长风踱了几步:“这事还有别的人知道么?”

“我见到这暗记便一刻也没敢耽误,赶来见你,并未与任何人说起。”崔九爷道。

顾长风说道:“好,九爷,此事关系重大,断不可再与人说。”

崔九爷眯缝着眼睛:“长风啊,你老实告诉我,锦衣卫是不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儿?”

顾长风叹了口气:“前些日子我收到密报,说是锦衣卫混入了明教的卧底,而且此人在锦衣卫位高权重,这事我已经向圣上禀报了,圣上责令我一定要尽快抓住此人。”

崔九爷说道:“竟有这等事?唉,可惜了,当年‘辛堂’应该也向明教派了卧底,要是能够找到联系的法子,应该能够帮到你。”

顾长风苦笑:“谈何容易,想当年蒋大人为了‘辛堂’可是费尽了苦心,却仍是一无所获。”

崔九爷淡淡地说道:“此番便是一个绝好的机会,我已经让人盯住了这么线索,只要抓到那个留下暗记的人,那么就能够找到联络‘辛堂’的密钥。”

顾长风忙说道:“九爷有心了,要不要我再给九爷调集些人手?”

崔九爷摆了摆手:“不必了,有消息我会让人及时通知你的,剩下的就是你的事情了。”

说罢崔九爷站了起来,向顾长风告辞。

走出几步便被顾长风叫住:“九爷,你自己也要小心一点。”

崔九爷回过头看了他一眼,缓缓地点了点头。

送走了崔九爷,顾长风便不淡定了,“辛堂”曾是锦衣卫的绝密,是锦衣卫创立之初埋下的一支奇兵,可现在却不为锦衣卫所用,若是让它落入了居心叵测的人手里那么对于大明来说便是天大的祸患。

他没有犹豫,马上就进了宫。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洪武皇帝听了脸色也很是难看。

顾长风低着头说道:“我了解崔九这个人,他应该不会信口开河。”

“这个崔九是不是当年被毛骧所谋害差点丢了性命的那个锦衣卫千户?”

顾长风忙回答道:“回禀圣上,正是此人,他是我的同乡。”

洪武皇帝笑道:“当年也是你放走他的吧?毛骧为此差点把你也杀了。”

顾长风躬身道:“后来还是圣上让他不再追究臣才逃过些劫,说起来圣上便是微臣的救命恩人呢。”

洪武皇帝的脸上没有了笑容,倒有些萧瑟的神情:“回想这些年,朕没少造杀孽,毛骧、蒋瓛,再有胡蓝两案,以及那些贪墨之官员,朕杀的人没有十万也有五万,但你以为朕真想杀人么?真愿意让千夫所指朕是个残暴之君么?有时候杀人也是不得已,有些人不死,或许会有更多的人付出生命的代价!”

顾长风不敢说话,他可没有胆子去评价当今天子。

洪武皇帝见他一副惶恐的样子,哈哈大笑起来:“好了,不说朕了,朕是明君还是昏君,是仁君还是暴君自有后世史人评说。顾长风,‘辛堂’之事务必要查清楚,‘辛堂’断然不能落在奸人之手。对了,让你查那明教的卧底查得怎么样了?”

顾长风回道:“还没有眉目,锦衣卫自臣起,手握重权的有七、八人,人数虽不多,但却都是锦衣卫的肱股,臣不能随便怀疑,若是怀疑错了,便会令亲者痛,仇者恨,臣不想酿成大错,所以只能慎之又慎!”

洪武皇帝微微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但慎并不是不作为,希望你能够早日查出那内奸,否则的话后果不堪设想。”

“臣遵旨!”顾长风应道。

“还有一事,苗疆的奢香夫人恐时日无多,便纵是神医也无力回天,她若死了,苗疆或会有乱局,朕已经让燕七赶往苗疆安定局面。此前朕便想让锦衣卫在苗疆设立卫所,可奢香夫人却不同意,如今她故去,在苗疆设卫所的事情你该着手准备,有一点,苗疆由苗人自治,若非危及到江山社稷,卫所不得插手地方俗务,若有人胆敢挑起苗汉之间的矛盾,杀无赦!”

顾长风忙应道:“是,臣明白,务必维护苗疆的稳定大局。”

洪武皇帝这才让他退下。

顾长风退下之后,洪武皇帝的皱拧到了一起,锦衣卫是他一手打造的,锦衣卫的事情他比任何人都清楚,毛骧当日设立“辛堂”也是他的授意,只是后来毛骧却没有把这件事情的结果上奏,他还以为是毛骧办事不力,导致“辛堂”徒有其名,现在看来毛骧是留了一手。

如果不是顾长风来报,他还以为“辛堂”并没有真正的存在过。

只是如今又是谁在唤醒“辛堂”的那些卧底,难道是明教安插的那个内鬼么?如若真是那个内鬼的话事态就严重了。

在洪武皇帝看来,锦衣卫里他只信任两个人,一个是蒋飒,另一个便是顾长风。

无论是明教安插内鬼一事还是“辛堂”再现之事,顾长风都没有掩饰,及时上奏,可以看出顾长风的忠心,至于说蒋飒么,他是深知蒋飒的人品,他相信以蒋飒的为人是不会做出有损于大明朝廷的事情的。

洪武皇帝对管事太监说道:“让燕六来一趟。”

管事太监应声退下。

大约一柱香的时间,管事太监便和燕六来了。

燕六见了礼,洪武皇帝便问道:“燕七那边怎么样了?”

“回陛下,燕七他们谨记陛下的旨意,以维护苗疆的稳定大局为重,原本苗疆曲家勾结张迁,与曲迎波同流,完全可以将其彻底剪除,但总领权衡之后只是让曲家吃了些苦头,倒是那田家与杨家得了实惠。”

洪武皇帝听罢点了点头:“嗯,此时确实不宜大动,否则安家危矣!安家若没了,宋家便会独大,那么朝廷的号令他们还会不会当一回事那就两说了,朕不想苗疆再起兵事,那样只会苦了黎民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