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北大哲学课
1173400000005

第5章 百家之言,百种人生(4)

庄子家里比较贫困,居住的环境也不是很好,他主要靠打草鞋生活,还曾在家乡做过管理漆园的小官,不过,在职没多久就归隐了。有一次,他穿着破旧的衣服去拜见魏王。魏王见过他后,问他为何如此潦倒。庄子说:“我是穷,不是潦倒,是所谓的生不逢时呀!”

楚王听说庄子很有才,便派了两名使者,以厚金礼聘,请他出任丞相。庄子说:“千金、相位,的确是重利、尊位,但这好比祭祀用的牛——喂养多年,便给它披上绣花衣裳送到太庙做祭品。我不愿这样,宁愿像条鱼一样,在污泥浊水中自得其乐。”

这些对话,反映了庄子的性格和人生观。庄子对现实十分悲观,他消极厌世,对整个人生采取的是虚无主义态度。他把提倡仁义和是非看做加在人身上的刑罚。他认为,人之所以不自由,一方面是由于外界物质条件的束缚,另一方面是由于自身肉体的束缚,想要到达精神上绝对自由的境界,其办法是“坐忘”——彻底地忘掉一切。

◎天地任逍遥

从这种自然原则出发,庄子认为真正的自由在于任其自然,就像《逍遥游》中说的那样,大鹏﹑小鸠和列子等都有所待,所以都称不上绝对的自由,真正获得自由的“至人”是无所待的。这样的至人超脱于物我﹑是非﹑生死、贵贱之外,能进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神秘境界。

夏季里的一日,庄子躺在花园的大树下,不知不觉昏昏而睡。他梦见自己变为一只美丽的彩蝶,自由自在于花间翩翩起舞。当他梦醒时,发现自己原来并非蝴蝶,不禁自问道:“究竟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这便是“庄周梦蝶”的典故。

庄子是一个出世主义者。现实生活中,庄子虽在人世,却和不在人世一样;他虽然与世人往来,却不问世上的是非、善恶、得失、祸福、生死、喜怒、贫富……眼光见地处处都要超出世俗之上,行为举止都要超出“形骸之外”。

庄子的哲学,更是一种“泛爱万物”的兼爱主义哲学。他和老子一样讲天道自然无为,继承并发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观点,把“道”作为世界最高原理。

他强调事物的自生自化,认为“道”是“先天地生”“自本子根”,无所不在,无所不包的;既没有界限、差别,也没有神的主宰,即万物齐一。

庄子对中国古代哲学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魏晋时期的玄学思潮“祖述老庄”,融合了儒﹑道两家,很多名儒也从这时开始研究庄子的思想。

庄子的文章汪洋恣肆,想象瑰丽,具有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寓言故事的形式富有幽默讽刺意味,对后世文学语言影响很大。

他和门人以及后来学者合著的《庄子》一书,被道教奉为《南华经》,是道家经典之一,在哲学、文学上都有较高研究价值,名篇有《逍遥游》《齐物论》《养生主》等,其中《养生主》中的“庖丁解牛”尤为后世所传诵。

◎庖丁解牛[1]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2],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3],砉然向然,奏[4]刀然,莫不中[5]音。合于《桑林》[6]之舞,乃中《经首》之会[7]。

文惠君曰:“嘻[8],善哉!技盖[9]至此乎?”

庖丁释[10]刀对曰:“臣之所好[11]者道也,进[12]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也。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13]而不以目视,官[14]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15],批大郤[16],导大窾[17],因其固然[18]。技经肯綮之未尝[19],而况大[20]乎!良庖岁更刀[21],割也;族庖月更刀[22],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23]。彼节者有间[24],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25],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26],吾见其难为,怵[27]然为戒,视为止[28],行为迟[29],动刀甚微[30],謋然已解[31],如土委地[32]。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33],善[34]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注释】

[1]本篇选自《庄子·内篇·养生主》,这则故事说明做事不仅要掌握规律,还要持着一种谨慎小心的态度,收敛锋芒,并且在懂得利用规律的同时,更要去反复实践,才能终究领悟出事物的真理所在。

[2]庖丁:庖,厨师,庖丁即一个姓丁的厨师。文惠君:人名,梁惠王是作者假托的一个君王,历史上并无其人。解:剖割分解。

[3]踦:抵住。

[4]奏:进,音响大于砉的砍割裂之声。

[5]中:合乎。

[6]《桑林》:商汤时的乐曲名。

[7]经首:尧时的乐名。会:音节。

[8]嘻:惊叹之声。

[9]盖:通“盍”,为何。

[10]释:放下。

[11]好:喜好。

[12]进:超过。

[13]神遇:从精神上去感知事物、事理,即心领神会。

[14]官:指耳目等感觉器官。

[15]依:遵循。天理:牛的天然的生理结构。

[16]批:击,劈。郤:筋骨间的空隙。

[17]导:引。窾:空。导大窾:刀引入到筋骨间的空隙。

[18]因:因循。固然:本来的样子。

[19]技:当作“枝”字来解。枝经,经脉相连处。肯:附在骨头上的肉。綮:筋肉纠结之处。

[20]大:此处指大骨头,即所谓的盘结骨。

[21]良:善。岁:年。更:更换。

[22]族:大多数。折:用刀砍断骨头。

[23]硎:磨刀石。

[24]节:骨节。间:间隙,空隙。

[25]恢恢乎:宽绰的样子。游刃:运刀。

[26]族:骨节筋腱聚集处。

[27]怵:一心谨慎。

[28]视:目光。为:因。

[29]行为迟:动作因此放慢。

[30]微:轻。

[31]謋:象声词,这里指牛体解开时的声响。

[32]委地:堆积在地上。

[33]踌躇满志:从容自得,心满意足。

[34]善:收拾。

辩客的奇思

◎学富五车

惠施,即惠子,战国中期哲学家、政治家、辩客,名辩思潮中“合同异”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作品已经全部散失了,主要学说散见于《荀子》《韩非子》《战国策》《吕氏春秋》《说苑》等书。此外,他的好朋友——庄子的一些著作里也有提到他的思想。

主要在魏国生活的惠施学识很渊博,魏惠王十分赞赏他的博学,经常听他讲学,还十分器重他,拿他与管仲相比。当然,惠施对魏王也很忠诚,作为合纵抗秦的倡导者,他在各国享有很高的声誉,因此,常被魏惠王派到其他各国处理一些外交事务。

张仪来到魏国后,打算为秦连横,一起进攻齐楚。惠施因与其政见不合被迫离开了魏国。

他先到楚国,又回到家乡宋国,在那里遇见并结识了庄子,与之交游甚好。后来魏惠王离世,张仪失宠离开,他又得以重回魏国。

惠施为魏国制定了很多法律,但因其著作散失,这些都没能流传下来。《庄子·天下篇》用“惠施多方,其书五车”来形容惠施的知识渊博,藏书也很多。成语“学富五车”便是由此而来。

惠施十分善辩,常与庄子讨论问题,其中,濠上观鱼的故事,就是两人的著名辩论。

庄子与惠施交游于濠水的桥上,看见水中鱼儿悠然戏水,便说道:“你看鱼儿在水中多么快乐呀!”

惠施反驳道:“你又不是鱼,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

庄子回答说:“你又不是我,你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快不快乐?”

惠施很机敏,立刻利用庄子的逻辑反驳庄子:“我不是你,当然不会知道你的想法,但是有一点很清楚:你也不是鱼,所以你也不可能知道鱼是否快乐。我们没必要再争论下去了!”

辩论到这里,庄子本已无话可说,因为惠施用的正是庄子的论据。然而,庄子突然话锋一转道:“那我们就再回到刚才的对话,你问我,‘你怎么知道鱼快不快乐?’既然你这样问了,你便是已经知道我知道鱼是快乐的了,否则怎么会这样问呢?那么,现在我可以告诉你:我是在这濠水桥上知道的!”

这则故事被记载在《庄子·秋水篇》里。惠施死后,庄子曾感慨世上再无可言之人……

◎惠施十事

惠施主张广泛地分析世界上的事物,认为在广袤无垠的宇宙里,任何时间、空间上的差异都是微不足道的,万物的相同和相异都是相对的,是在不断变化的,看似相异的对立之中有着同一性,这便是“合同异”。

为此,惠施提出了“历物十事”等命题来进行论证。《庄子·天下篇》记载了这十个论题,后世称之为“惠施十事”。比较著名的有:“至大无外,谓之大一;至小无内,谓之小一。”“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惠施说的“万物毕同毕异”,是指万物各有一个“自相”,例如一胎里生不出两个完全一样的兄弟;一棵树上开不出两朵完全一样的花;一朵花上找不出两片完全一样的花瓣……这便是万物的“自相”。

有自相,所以“万物毕异”,但万物却又都有一些“共相”。例如男女有别,却同是人;人与禽兽有别,却同是动物;动物与植物虽有别,却同是生物……这便是万物的“共相”。有共相,所以“万物毕同”。

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惠施的这一思想与庄子“齐万物为一”的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

从整个名辩思潮的发展来看,惠施与一般只着眼于社会政治伦理问题研究和只停留于思维形式研究的诸家不同,他是先秦时期注重研究自然,颇具科学精神的一位思想家。他注重从事物的联系和发展来看待事物的差异,发现差异的相对性,这对当时以静止观点看待实物的形而上学思想是不小的冲击,在中国古代哲学上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但他过分夸大了事物的同一性,忽视了个体的差别和相对稳定性,因而又走向了哲学的另一个极端——相对主义的错误。

古代逻辑学

◎万物皆不同

与“合同异”相对,“离坚白”是战国末期名家另一派的观点。“离坚白”就是将“坚”与“白”两者相分离。这一学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战国末期的公孙龙。

公孙龙,赵国人,当时著名辩者、逻辑学家,与惠施齐名。他曾在平原君赵胜家当门客,与同时期的邹衍辩论过,后被“邹衍不辩”弄得下不来台。

公孙龙本人不仅善于辩论,还善于“劝人”,这或许是受到墨家“兼爱非攻”思想的影响,他曾到处劝人“偃兵”。据《吕氏春秋·应言》记载,他曾劝说过燕昭王偃兵。

公孙龙还曾到过魏国,与公子牟论学。

“离坚白”来自公孙龙的一篇文章《坚白论》。说有一块坚硬的白石头,用眼睛看不到石头是坚硬的,只能看到石头是白色的,即“视不得其所坚,而得其所白者”,所以“无坚”;用手去摸石头,摸不到石头是白色的,只能感受到石头是坚硬的,即“拊不得其所白,而得其所坚者”,所以“无白”。

进而,他指出,看到白时感觉不到坚,感觉到坚时看不到白。坚在未与石物结合时,必定独立的,是“坚”并自藏着的;白在未与石物结合时,也必定独立的,是“白”并自藏着的。由此推论,“石”中之“坚、白”两种属性不可并存,是两个相分离而独立自藏着的概念,不能同时联系在一个具体事物之中。

其实,“离坚白”与“合同异”,都是当时人们对事物的一种认识,只是“离坚白”强调事物的差异性。

◎白马非马,病人非人

公孙龙得以著名于世,是因为他力倡“白马非马”之说,并与儒家的孔穿﹑阴阳家的邹衍等人进行过辩论。

白马非马,这似乎是自相矛盾的命题,但公孙龙却巧妙地论证了这个命题的正确。他认为,事物和概念都是有差别的,所以概念与概念之间是绝对没有联系的。“马”是指马的形状,“白”则是指马的颜色,颜色当然不能说等同于形状了,所以“白马”也就不能等同于“马”。如果一个人要买马,当然买什么马都行,而如果一个人要买白马,那就不是任何马都行,必须是白色的马了。由此可见,白马非马。

这一论证的合理性在于,公孙龙看到了“白马”和“马”是不同的概念,两者存在着特殊和一般的差别,但由于他过分夸大这种差别性,而看不见概念反映事物的同一性,这一命题也就成了形而上学诡辩论的代表。

在庄子看来,公孙龙花言巧语、能言善辩,但“白马非马”这样的辩论,没有实际的意义,不仅自身存有很大的逻辑问题,还把语言本身遮蔽掉了,最后只能越辩越糊涂。

客观地说,公孙龙的哲学思想和这些诡辩故事,对中国古代逻辑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他能看到作为事物属性的一般,是某一类事物所共有的,这种观点是正确的。但由此得出结论说,一般可以脱离个别而独立存在,就是把一般和个别割裂开来,那就成为客观唯心主义了。

现存的《公孙龙子》一书,仅流传下来六篇论文,首篇为《迹府》,是后人对公孙龙事迹的集录,其他五篇为《白马论》《指物论》《变通论》《坚白论》《名实论》,集中反映了他的哲学和逻辑思想。

宇宙尽在我心中

◎事实胜于雄辩

邹衍,战国时期齐国人。著名哲学家,阴阳家学派的代表人物,阴阳五行学说的集大成者。他思想宏大,学识渊博,曾在齐国稷下学宫讲学;又喜欢谈天说地,内容无所不包,因此后世人又称其为“谈天衍”,又称“邹子”。

当时的邹衍在各国已经享有很高的声望,行至各国都享受到了上等的礼待,这与孔孟二贤周游列国时的境遇大不相同。

邹衍行至梁国,梁惠王亲自出城迎接,并对他行宾主之礼;行至燕国,燕昭王为他扫路,并为他造了一座宫殿,希望做他的弟子,亲自去听他讲课;行至赵国,平原君赵胜走在路旁,在他入座前为他擦拭座位上的灰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