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艰难的复兴
1175100000022

第22章 中国科技竞争力位势及差距下(3)

2001 1.86 0.06 0.00 0.78 0.84 0.48 0.31 1.61 0.13 5.08 1.00 1.00

2002 1.55 0.04 0.59 0.50 0.68 0.38 0.36 2.04 0.17 5.23 1.25 1.25

2003 1.32 0.03 0.25 0.68 1.00 0.40 0.37 2.08 0.20 4.80 1.27 1.27

2004 1.57 0.12 1.22 1.01 1.18 0.43 0.34 1.79 0.19 4.47 1.23 1.23

2005 1.84 0.31 1.19 0.94 1.25 0.42 0.33 1.77 0.17 4.99 1.01 1.01

2006 2.06 6.15 10.14 0.97 1.70 0.56 0.25 2.24 0.22 4.87 0.84 0.84

数据来源:中国知识产权和美国知识和商标局网站,并参考Huang(2010)等人的研究,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

(四)需抢占先机的高科技领域

历史上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成功追赶上技术先进国家,并最终能在技术前沿站稳脚跟的,基本都是抓住了技术产业转移,以及新技术出现的重大机会。比如,日本的钢铁,汽车制造业,以及台湾和韩国的电子信息产业。不过,要抓住这种机会,在国际技术前沿和发达国家竞争,需要强大的人才队伍和研究能力作为前提条件,需要对国际技术发展趋势有较好把握,同时要能够持续的进行研发投入。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今天和改革开放之初相比较,一个最大的不同就是我们的高等教育、科学技术,以及人才培养伴随经济的发展快速成长起来。目前,我们已经拥有了一些世界一流的大学、研究机构和最庞大的研究队伍,因此,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技术积累已经允许我国积极参与某些新出现、对未来抢占经济制高点起关键作用的技术领域。30多年前的技术发展是没法选择,那么今天我们拥有了选择的机会。类似前面的做法,为了识别新兴技术领域,我们采用对比中国和美国的高新技术专利申请情况。新出现技术和未成熟技术相比,一个重要特点是出现时间晚,那么对应的专利申请也少。在我们划分的12类专利技术领域,我们发现在微观结构技术、纳米技术和生物领域专利申请量较少,而且出现时间也晚,见表4-8。比如美国纳米在1986年出现第一件专利之后,在1988、1989和1990年连续三年无授权专利。中国在2001年才有第一个微观结构技术领域专利申请,而纳米技术在之后的2002年开始。不过之后中国纳米技术发展很快,在2006年拥有25件专利获得批准,而相应美国仅7件。不过虽然在总量上,我们和发达国家还存在很大差别,但是这些技术领域是未来技术创新的前沿领域,对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这也是我们认为的未来中国自主创新应该重点突出的领域,即这些专利领域所涵盖的纳米技术、生物工程领域方面,尤其是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生物材料、有机肥料等产业技术领域。

表4-8 中美新兴技术领域比较

中国 美国

微观结构技术 纳米技术 生物 微观结构技术 纳米技术 生物

1986 0 0 1 3 1 405

1987 0 0 4 13 10 572

1988 0 0 23 3 0 565

1989 0 0 37 6 0 714

1990 0 0 41 2 0 786

1991 0 0 46 6 1 823

1992 0 0 48 4 1 1014

1993 0 0 100 10 1 1156

1994 0 0 74 13 2 1078

1995 0 0 80 21 3 1129

1996 0 0 77 28 4 1507

1997 0 0 87 34 4 1967

1998 0 0 75 43 4 2915

1999 0 0 130 51 6 3026

2000 0 0 274 70 6 2676

2001 1 0 298 99 12 3073

2002 1 1 292 136 9 2787

2003 2 1 526 204 14 2532

2004 11 7 803 258 16 2158

2005 27 8 865 210 16 1879

2006 39 25 1033 18 7 2839

总和 81 42 4914 1232 117 35602

数据来源:同表4-7。

(五)需自给的国防和反恐安全技术领域

没有上世纪60年代原子弹的爆炸成功,很难预见我国有改革开放之后30多年来大和平发展时期。因此,国防科技的发展是保证国家经济和社会稳定的关键,在世界任何国家,国防科技都是作为国家体系中的核心部分加以重视。历史也表明,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往往首先产生或应用于国防科技领域,可以说,对当代社会影响巨大的许多高新技术都是由国防科技项目演变发展而来,比如计算机,互联网技术。我国的实践经验也表明,国防科技创新对国家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未来国防技术领域应该集中在制内外空、航母潜艇、通讯畅通安全、定位制导、反导、国防信息安全、能源等技术领域。

五、总结及展望:创新型国家与国家竞争力格局

中国在本世纪的上半叶,在财富的总量上,无疑会成为世界上排名在前两位的经济大国,但更需要的是成为具有与之相适应的各方面的强国,其基础是科技和经济的竞争力。何传启教授将现代化分为以传统工业化为主的第一次现代化和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第二次现代化。周天勇教授在《中国向何处去》一书中,就中国2008年第一次现代化的进程进行了评估,认为中国的第一次现代化进程已经完成了68.5%,过了中期,已经进入了后期的开始阶段。中国目前的现代化,呈现出第一次现代化与第二次现代化复合推进的状态,在现代化推进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提升第一次现代化的质量,加速第二次现代化的进程。这需要通过实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来实现。如果未来30年中,全球除中国以外的经济每年平均增长4%,中国GDP年平均增长7%,考虑人民币升值因素,2040年时,中国经济发展占世界GDP总量1/4的水平,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2050年时,中国GDP占世界总量1/3的水平。

然而,尽管上述发展前景美好,但中国人口众多、而土地、矿产、淡水等资源相对缺乏的国情下,还有全球都在强调保护生态环境和限制碳排放的氛围中,这迫使我们除了发展服务业、充分利用劳动力资源等战略之外,非常重要的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未来30年,我们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格局上讲,不仅要推动经济的增长,还要推动我们生态环境的恢复、保护和建设,也要推动我们社会事业的建设和发展,还包括推动我们国家和民族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进而推动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实施科技进步的赶超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抓住低成本研发和低成本制造相结合优势的机遇期,将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从2012年的51%左右提高到60%以上,乃至2040年时到达70%以上,使我国成为一个现代化的经济和科技强国。竞争力要从目前的位势进入前5位到前10位之内,中国在科技进步方面,应当有雄心壮志和远大目标,制定和实施赶超型的科学技术进步战略,确定重点发展领域,加快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届时,中国科技竞争力要从目前的53位进入前15名,成为世界重要的科技中心和经济中心。

(执笔:王元地)

参考文献:

1.Almeida, P. 1996. Knowledge sourcing by foreign multinationals: Patent citation analysis in the US semiconductor industry.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7: 155-165.

2.Altenburg,T.,Schmitz,H.,& Stamm,A. 2008. Breakthrough China"s and India"s Transition from Production to Innovation. World Development,36 (2): 325-344.

3.Archibugi, D., & Coco, A. 2005. Measuring technological capabilities at the country level: A survey and a menu for choice. Research Policy, 34(2): 175-194.

4.Barro, R. J., & Xavier, S.-I.-M. 1997. Technological diffusion convergence, and growth. Journal of Economic Growth, 2(1): 1-26.

5.Blumenthal, T. 1979. A note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omestic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nd imports of technolog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27(2): 203-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