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教授说了此行的目的,余书记听后特别高兴,代表县委政府表示感谢,欢迎他把万山乡和回水坨村作为课题研究的对象。接着余书记向曾教授介绍回水坨村搞起的两个企业的进展情况,特别是采金厂已采出两公斤多黄金的事。
这个消息赵志明还不知道。他走时竖井正在往下打,才两三天时间竟出现了奇迹,赵志明高兴得心一下就飞回了村里。
杨永志听后也兴奋得不知说什么才好,庆幸自己家竟住在一座金山上。
杨永志赶紧把矿泉水厂取样的检验结果给书记做了汇报。
余海波说:”你们要抓紧搞好这个厂的报批、立项和前期的勘测、设计、施工的准备工作,资金问题县里一定帮你们想办法。这次你们回去请曾老替你们好好筹划一下,做好长远规划。这是一个很有前途的项目,但厂子建成只是第一步,要宣传出去,让大家认可。有人买,商家才能接受,打开销路才能给厂子带来效益,达到这一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这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从一开始就要谋划。“余海波说完,让人派车把他们送到村里。
杨永志和赵志明听了余书记的一席话后,感到发热的脑袋降了温,以前只想到这个厂如何建厂和创造利润的事,没想到能不能打开销路,如何打开销路的问题。这个结解不开,这个厂就说不上有什么前途,投入的资金就会打水漂。这么大一笔钱拿什么去还?下一步得请专家认真做个市场调查,做好销售、需求与前景预测,这些完成后才说得上报批、立项及筹资建厂的事。要做的事情还很多,不能盲目冒进地干,得对全村人负责。他俩商量到这里,车子也就来了,便坐上车回村里去了。
在村里,曾教授把整个村子地形看了一遍,又查看了后山几处泉水地点,最后建议:”把矿泉水厂建在一队西南山脚边,以后的企业围绕水电站周围修建,生活区摆在村子北面。由于矿泉水厂是食品工业,要注意环境保护,不能建有污染的企业。村办企业发展方向得定位定向,应围绕食品和加工业这两个大项做文章,注意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要吸取西方国家为发展工业付出的环境污染这个大的代价,因为以后再去治理花的钱会更多,我们不能为了眼前的发展牺牲长远的利益。村里要制定个发展规划,并始终按这个规划走,今后才不会走弯路。你们找人把村子的平面地形图绘出来,派人给我送来,我再给你们做份规划蓝图,然后照这个图纸去建。“曾老回来又去看了采金厂和采石厂,建议:”你们现在采金挖出的沙石可进行分筛,堆在那留作以后建厂用,也可降低采金成本。我看了你们架箱堆的木料和山上的树木,这里的林木资源很丰富,可就近建一个家具厂。人们生活改善以后,对这方面的需求肯定会大。当然,做工、式样得要求高点,要能适应市场的需要和满足人们的需求。同时,工厂的制作加工设备起步要高,才能形成规模化生产,才能满足构件的精度与平整度的需要。厂房开始可以简陋一点,等打开销路、创出品牌,再来建也可以。“曾教授说的这些意见,一下子打开了人们的思路,在场的人都受益匪浅。他们决定就照曾教授提的这个思路整,眼下先抓短、平、快的项目,为村子今后要建的主要效能企业积累起一定的资金;不能贪多,应该量力而行,切合实际,减少盲目性。这些好的建议使回水坨村在后来的发展中避免了许多失误,一开始就能沿着一条正确的轨道前进。
第三天,大家依依不舍地把曾教授送走。赵志军和杨永志随车到了县城,告别曾教授后便来到赵志清家看望徐秀珍。自从前两年赵志清调到县上工作后,就把母亲接来,去年又把爱人周英从湖南老家调到县上妇联工作。
他们俩一到,徐秀珍就听出是杨永志和赵志军来了,忙热情地招呼他们坐,又叫赵志清快去倒茶,接着便问起村里的情况:”我进城快两年了,早想回村里看看,志清就是不让,不知我那房子成什么样了。人虽然住在城里,可这心老是挂着农村那个家,还是在乡下生活自在。“说着赵志清已把茶端上来。
徐秀珍知道杨永志、赵志军和儿子有公事要谈,忙去给他们做午饭,边往厨房走边叮咛说:”你们可别走了,大娘我这就去做饭。“她对赵志清说,”你给云生妈打个电话,叫她在食堂买点菜回来。“赵志军赶忙说:”不要打电话了,别给嫂子添麻烦,随便吃一点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