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国佛教(第一卷)(方立天文集)
1218500000073

第73章 普贤的实践品格及其现代价值(2)

大乘佛教经典注重宣扬文殊师利的"大智"、普贤的"大行"、观音的"大悲"、地藏的"大愿"。智,智慧。行,修行,实践。悲,拔除众生痛苦。愿,誓愿。普贤的特点是为救度众生而修行,而这是与利他的誓愿不可分的,《华严经》的《普贤行愿品》就着重阐扬了普贤的行愿。普贤行愿的内容主要有"十愿"、"十忍"、"忏悔六根"法等。普贤十愿,也称"普贤行愿",是普贤为成就佛的功德,从事修行和度化众生所发的十大誓愿。十愿的具体内容在40卷本《华严经》中有着简练而明确的表述: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男子,如来功德假使十方一切诸佛经不可说,不可说佛刹极微尘数劫,相续演说不可穷尽。若欲成就此功德门,应修十种广大行愿。何等为十?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善男子,是为菩萨摩诃萨十种大愿具足圆满。若诸菩萨于此大愿随顺趣入,则能成熟一切众生,则能随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则能成满普贤菩萨诸行愿海。(《大正藏》卷10,844~846页。)"礼敬诸佛",常敬礼一切佛。"称赞如来",常称赞如来的功德。"广修供养",侍奉一切佛,给予最上的供养。"忏悔业障",是生活的反省,常忏悔无始以来的恶业,以清净身心。"随喜功德",常随喜一切佛、菩萨乃至凡夫的所有功德,以使心意净化。"请转法轮",礼请诸佛宣说教法,传播义理。"请佛住世",请求佛不入涅槃,常住于世间说法。"常随佛学",常跟随佛,学佛的教法。"恒顺众生",重视众生的意见,不逆其意。"普皆回向",将以上功德,回向于一切众生,以圆满大愿。普贤这十种广大行愿因简明扼要而受到广大佛教信徒的念诵奉行,流传甚广,影响很大。据载,普贤为菩萨提出了"十忍"法,"忍",有忍受、认可、领受、坚信等含义,是安住于真理中,对真理深信不疑的智慧。80卷本《大方广佛华严经》卷44云:尔时,普贤菩萨先诸菩萨言,佛子,菩萨摩诃萨有十种忍,若得此忍,则得到于一切菩萨无碍忍地,一切佛法,无碍无尽。何者为十?所谓音声忍、顺忍、无生法忍、如幻忍、如焰忍、如梦忍、如响忍、如影忍、如化忍、如空忍。此十种忍,三世诸佛已说。(《大正藏》卷10,232页。)"音声忍",对佛说的一切教法,深信悟解,认同领受。"顺忍",顺从菩提正道,平等无违地接受一切诸法,随顺了知,令心清净。"无生法忍",通达一切事物无生无灭的道理,对一切事物都不执著为实有,以进入寂静的境界。"如幻忍",了达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起、虚幻不实的道理。"如焰忍",了达一切事物如火焰一样似有而无,没有方所、内外、有无、断常等区别与存在。"如梦忍",了达一切世间如同梦幻一样,是不真实的。"如响忍",了达一切声音都无来处,也无去处,虚假不实,如空谷回响。"如影忍",了达自他的色身由五蕴聚合而成,犹如镜中的影子一样虚幻不实。"如化忍",了达一切世间都是业力的变现,非有非无,无所依住。"如空忍",了达一切法界皆如虚空,无生无相,无色无形。普贤的"十忍"法是通达佛法,进而了达宇宙人生真相的十个方法。大乘佛教强调依此方法修行,就能领受一切佛法,无碍无尽,获得佛教智慧,成就佛教功德。上述十大愿中有"忏悔业障"一愿,《观普贤菩萨行法经》更是宣扬普贤行法的"忏悔六根"法。"六根"指眼、耳、鼻、舌、身、意(心),是与六种境(对象)相应的六种认识机能。普贤行法认为,"六根"往往执著"六境"为实有,而产生贪欲、愚痴、烦恼、罪恶、痛苦,强调必须消除六根罪垢,保持六根清净。《观普贤菩萨行法经》说:"眼根因缘贪著诸色……贪爱诸尘"(《大正藏》卷9,391页。),"耳根闻乱声"(同上书,393页。),"鼻根著诸香"(同上书,393页。),"舌根者,动恶业相,妄言绮语,恶口两舌,诽谤妄语,赞叹邪见,说无益语"(同上书,392页。),"身者杀、盗、淫,心者念诸不善,造十恶业及五无间"(同上书,392页。)。"此六根业,枝条华叶,恶满三界二十五有一切生处,亦能增长无明老死十二苦事,八邪八难无不经历,汝今应当忏悔如是恶不善业。"(《大正藏》卷9,392页。)这就是说,所有恶业罪障,都是六根不净引起的,若欲成就佛果,必须"忏悔六情根"。如何忏悔呢?"若有忏悔恶不善业,但当诵读大乘经典,此方等经是诸佛眼,诸佛因是得具五眼,佛三种身从方等生,是大法印,般涅槃海,如此海中,能生三种佛清净身。此三种身,人天福田应供中最,其有诵读大方等典,当知此人具佛功德,诸恶永灭,从佛慧生。"(同上书,393页。)通过诵读佛典,学习佛法,增长佛慧,就能灭除诸恶,具佛功德。

三、普贤菩萨实践品格的现代价值

佛教传入中国后,由于适应中国人精神生活的需要,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开花、结果,形成了中国化佛教。中国佛教在隋唐时代进入鼎盛阶段,创立了八大宗派,谱写了佛教史上光辉灿烂的一页。宋代以后,有的宗派衰亡了,有的宗派停滞了,另一些宗派界限模糊了,还有一些宗派合流了,也就是说中国佛教主要是禅宗在流行了。元明以来,中国佛寺主要分为禅、讲、律、净、教五类,后来讲、律、净、教也渐融于禅寺了。华严宗阐扬的"华严三圣",其主位毗卢遮那佛虽端坐在洛阳龙门奉先寺,其崇高身份并不为朝拜、瞻仰、观赏的人所了解,且香火也日渐断绝了。而毗卢遮那佛的左右胁侍文殊、普贤二位菩萨却分别被五台山、峨眉山寺院奉为"本尊",名声显赫,吸引无数前来崇奉礼拜的信徒和游客。可以说,依托于四大名山的四大菩萨信仰,一直香火兴旺,长盛不衰,成为明代以来中国佛教的重要据点;禅宗、禅寺也因依托四大名山和四大菩萨信仰而持续发挥其宗派影响和社会影响。这是中国人民和佛教徒长期选择的结果,这表明菩萨崇拜在历史上符合佛教徒的信仰愿望,适应中国人的精神需要。

在今天,大乘佛教菩萨的理念、品格、特质、精神是否具有现代价值呢?我们认为,结合当前时代的特点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对菩萨的理念、品格、特质、精神进行新的诠释,阐发其中的积极因素,进行创造性的转化,就能揭示出其所蕴涵的现代价值,从而有助于精神文明的建设。

概括起来说,普贤菩萨行法的内容主要是:弘扬大乘佛教的基本理念;通过修持,以成就佛果;阐述大乘佛教的具体修持方法。就普贤行法内容的一般意义而言,就是一个人通过修养,尤其是道德修养,以完善人格,达到理想精神境界;其中重点是论述修持实践的重要意义和具体方法。如果我们进一步加以抽象概括,可以说普贤行法体现了大乘佛教的实践品格和实践精神,换句话说,重实践,重道德实践,就是普贤菩萨品格、精神的特征。

普贤菩萨的实践品格和实践精神,我们认为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心。就是强调心要正,"根"要善,即要具有善良的思想基础。普贤行法特别强调发心,即发菩提心,也就是正心。菩提心是能使人开悟成就佛道的主体智慧,包括大悲心、大慈心、安乐心(灭除众生痛苦)、能益心(帮助众生离开恶行)、哀愍心(守护怖畏者)、无碍心(排除一切障碍)等。正心就是正确确立修持成佛的主体性。

(二)向善。上述普贤十大誓愿,体现了"上求菩提,下化众生"的宏愿、善心,体现了度化众生的利他精神。应当承认,"十愿"所包含的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欢乐的济度众生、能益他人思想是值得称道的。

(三)求真。上述"十忍"法集中表述了普贤对人生宇宙的认识,虽然依据佛教的缘起性空原理偏于讲空,但其中所包含的一切事物均是因缘聚集而生,一切事物处于不断变化的过程之中,以及透过现象看本质等思想,显然具有合理的因素,是值得肯定的。

(四)反省。普贤的"忏悔六根"法,具有反省自身的思想、言论和行为的意义,对于防止一味追求感官享受、贪欲膨胀、邪思恶念都有警示作用。人需要忏悔,需要反省,需要检讨,需要反思。"忏悔六根"法对于反省个人的局限、缺陷、过失,显然是有借鉴意义的。

此外,"华严三圣"形象结构中蕴涵着哲学思辨。李通玄和澄观更是运用主伴、因果、能所、理智、解行、体用等范畴对"华严三圣"、文殊与普贤的关系以及普贤行法进行新的诠释、解读,其中所贯穿的"相对"与"相融"的观点和方法,表现出原因与结果、主体与客体、本质与现象、认识与实践、智慧与道德等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这其间所弘扬的理性思辨与闪烁的哲学智慧,在哲学史和思想史上是有一定意义的。

普贤菩萨的行法,作为中国传统佛教文化的一项内容,值得我们重视和认真总结,其中所包含的积极因素,值得我们发掘和继续弘扬,这对我国的精神文明建设无疑是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