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道还元注疏
1219300000002

第2章 脉理奥旨详解(1)

洪濛未判,一气混元。

吕真人曰:洪濛未判者,何也?太荒以前,未有天地之先,所谓无极之主宰。在人则未生之初,无有而无不有,一点灵气而已。气者,何?一点灵光,混混沌沌,无所作用而冥然寂然。无天地之形,自有天地之理,所谓元也。无极生太极,基于元始。在人则未胎时一点灵。此灵万劫不改。所谓有形有质皆有坏,无形无影才是真。即此义也。

疏:

此言无极之概念。

此言无极特征之一。

此言无极特征之二。

此言无极之变化。

此言无极之性质。

此段言无极的概念、特征、变化、性质。

太极初分,五行列位。

吕真人曰:太极初分者,既有天地之后,则天主覆,而地主载。在人则自婴儿地一声,而后有形有质。内蕴无穷,亦居然一太极也。天地开而阴阳判,阴阳判则有五行,位镇八方,相生相克,而成造化。所以万物之化生,无非五行之鼓铸。在人则内之五脏,自有五行,亦相生相克,分镇八方,而成变化。此所以推原乎脉络之根本也。

疏:

此言太极之概念特征。

此言太极的变化,首生阴阳。

此言太极的变化,首生阴阳,继生五行。

此言五行之变化。

此段言无极、太极、阴阳、五行在医学之运用之一。

阴阳贯乎万象,水火运于两间。

吕真人曰:阴阳者,天地二气。阳刚而阴柔。阳主动,阴主静。实统乎五行者也。统五行而鼓铸,凡在覆载内,无不为所主持。生生化化,自有万象之昭垂。在人则有身中之流动化生,谷道与水道不相紊乱,五脏中或主魂,或主神,或载意,种种迭运,亦是万象之垂也。而无不统于阴阳水火者,乃天地间生化之妙用。无水不生,无火不化,水火交济而成治。两间即天地也。在人身中居然一天地,而水升火降,所谓运也。

疏:

此细言天之阴阳。

此细言人之阴阳,即水火也。

此段言人之水火之妙用,重乎一个“运用”。本段云在天为阴阳,在人为水火之妙用。“水升火降,所谓运也。”悟此医道,并在临床应用者,将大有裨益。如清代蜀中名医郑钦安,因为擅用附子之大热之品,而被誉之为“火神派”的创始人,人称“郑火神”。迄今私淑其医道者,甚多。然真正悟其医道之本源者,则不多矣。以吾之见,郑火神擅用附子,无非是根据“身中之流动化生,谷道与水道不相紊乱,五脏中或主魂,或主神,或载意,种种迭运”即人身之气化,“而无不统于阴阳水火”,郑火神正因为悟此“生化之妙用”,明乎“无水不生,无火不化,水火交济而成治”之医道,而开创“火神派”之先河。即主要是认为附子对人体“气化”有独特而显著功效,并非是纯用附子来温阳。时医曲解火神派思想,而妄言妄用附子,致流弊实多,误人亦不浅。观此即可澄本清源也。

天气轻清,常充盈而流转;地气重浊,实凝固而安贞。

吕真人曰:天气轻清者,何?气即灵阳之活泼流动,无微不入,无时间断,谓之充盈流转。在人亦不过一点灵阳之气,充溢于周身耳。地气重浊者,何?乃阴气也。柔气下凝,必得阳气之交而发育。所以孤阴不生,天地交而为泰。凝固安贞者,阴之气主乎静,而独凝于下。观水之润下,便明“贞”者“正”也,与邪杂之气不同也。在人则阴海主静,而发生亦与邪杂不同焉。

疏:

此段言天人阴阳之特征。“天气轻清,常充盈而流转”,“在人亦不过一点灵阳之气,充溢于周身耳”,“在地气重浊,实凝固而安贞”,“在人则阴海主静”。

人禀三才之末,身具百脉之关。上则符天,下则符地。

吕真人曰:人禀三才之末者,浅言之,则天地人为三才,人居其末也;深言之,则人禀受乎精气神末者,自始至终之意,即作一全字解。身具百脉之关者,乃人身中内具三关,即三焦也。而百窍之脉,推本乎此。上则符天者,浅言之,则头圆象天;深言之,则头有九宫,犹之乎九天。精气神三者发而上冲头顶,所以有百会一穴,犹之乎宗动之处于极高也。下则符地者,浅言之,则足方象地;深言之,则下部幽阙、命门、尾闾等窍皆下凝,阴气往来之所。天气原下降,地气则上升。阴中有真阳,阳发则带水上朝,所以津液灌于上部,而遂布散于四肢百骸。合天地之妙用,谓之符不亦宜乎?

疏:

此段言人之脉亦合乎天地。

天有晷度,人之脉窍同其源;地有山河,人之脉络合其妙。

吕真人曰:天之晷度者,乃周天度数,左旋右转,日夜不息,缠度次舍,无所乖违。此动机实妙机。人之脉亦合乎周天旋转而不滞。窍者,即天之缠度次舍也。谓之同源,同乎不同。地有山河,则止蓄流通,高下起伏。此地之脉也。人之脉,亦有起于何处,止于何处,起伏根源,充周无碍,实契于地脉。谓之合妙,合乎不合。

疏:

此段言人之脉窍合乎天,脉络合乎地。

三百六十,无非脉之贯通;八万四千,尽是脉之穿透。

吕真人曰:三百六十者,何也?此乃人周身之骨节。一人如是,人人皆如是。无多无少,而脉之周流不滞。脉动即气行,节节相通,初无隔碍,其贯通何如也。八万四千者,何也?乃人通身毛窍也。人之气脉,既有其发源,即有其布散。脉从气生,气随脉行,从肉里而透毛窍。试观人劳动则谷气生,谷气带津流布,从毛窍出而为汗,即此便可明。而八万四千,亦合天之小会次。所以人禀乎天,人人如此也。

疏:

此段言人之脉内通骨节,外通毛窍,即贯彻身体之全部。

同源异用,合一分三。

吕真人曰:同源异用者,何?即上文所谓,与天同晷度之迁移,与地同山河之起伏也。异用者,何?人之气脉,虽符天地,而天地冥然,无情欲之干,常安贞而不病。人为七情所耗,百忧所扰,久之五气不和,而生疾有疾。则用医此一说也。深言之,天地不自生,人则生生不已。有生则有老,而疾与死亦因之。此又一说也。所谓同源异用也。合一分三者,何?脉皆一气之流贯,从内三关发,而注于左右手;亦分上中下三部,即与天地之道,一分为二,二变为三,三即生万物。契其妙也。

疏:

此段要引起充分注意,因为说明了常谓的“天人同构,天人合一”,其本质是“天人同构,同中有异;天人合一,合中有分”。导致天人同中有异的原因有二:一、天地“无情欲之干”,人则“为七情所耗,百忧所扰”;二、天地不自生,人则生生不已。有生则有老,而疾与死亦因之。合中有分的意思是:“脉皆一气之流贯,从内三关发,而注于左右手;亦分上中下三部,即与天地之道,一分为二,二变为三,三即生万物。”知道了“天人同构,天人合一”的真实内涵是“天人同构,同中有异;天人合一,合中有分”,大大还原了中华医道的灵性。如根本不懂中华医道而大放厥词,指责阴阳五行不“科学”,进而叫嚣要取消中华医道的人士,首先要反省自己是否真实领悟了中华医道最基本的原理“天人同构,天人合一”的真正内涵?如果“天人同构,天人合一”的真实内涵是“天人同构,同中有异;天人合一,合中有分”;与之同理,如果中华医道中的阴阳五行不是他们理解的那么机械乃至死板,他们各种攻击中华医道不科学的论据还占得住脚吗?

内景和谐,诸灾不作;本真耗散,百病俱生。

吕真人曰:内景和谐者,何?乃上膈、中膈、下膈之关津要会,谓之内景。和谐者,察其上中下之脉,不迟不疾,无独大,无独小,无独弦,有底有面,不沉不浮,神圆气足,便知下膈之不枯,中膈之不碍,上膈之不燋,阴阳交济,灾从何作耶?本真者,乃人之元精、元气、元神也。三者亦相为倚伏,循环相生。气亏则精竭,精竭则气亦不生,而神与之俱衰。神怡而气自畅,气畅而精自足,精足而气与神日旺。所以本如下文所论之弊端,不能毕述于此。三元坏而百病有不生乎?

疏:

内景:①指“至人”的内在境界。《荀子·解蔽》:“浊明外景,清明内景。”杨倞注:“景,光色也。……清而明者,内景,谓至人之内明也。”②指阴幽含气之物。《大戴礼记·曾子天圆篇》:“天道曰圆,地道曰方,方曰幽而圆曰明。明者,吐气者也,是故外景。幽者,含气者也,是故内景。故火曰外景,而金水内景。”③又称“内象”。道教气功名词。指身内景象,包括血肉、筋骨、脏腑之象及诸“身神”等。《黄庭内景经》为道教气功内景论之专著,务成子“解题”云:“黄庭内者,心也;景者,象也。……内象论,即血肉、筋骨、藏府之象也。心居身内,存观一体之象也。故曰内景。”又在“注叙”中云:“其内景者,神也。”神,即“身神”。④又称“内神”。亦为道教气功名词。指“身神”中的“阴神”。道教认为:人身中有三万六千“身神”,其中一万八千属阴,“阴为内景,为内神也”(《云笈七签·思神诀》)。“内景”,是道教气功主要的存思观想对象。

此上中下,即为寸关尺。寸即上,关即中,尺即下。

此“疾”在濒湖脉学中属于“数”脉类,但与数脉有别。

此“大”在濒湖脉学中为“洪”脉。

此“小”在濒湖脉学中为“微”脉。

脉贵有胃、神、根三宝,有底即有根,则肾不弱;有面即从容和缓,则胃不虚。

此段言及很多脉法,兹将濒湖脉学相关内容一一引注于下:

迟脉:一息三至,去来极慢。

体状诗:迟来一息至惟三,阳不胜阴气血寒;但把浮沉分表里,消阴须益火之原。

相类诗:脉来三至号为迟,小于迟作缓持;迟细而难知是涩,浮而迟大以虚推。

主病诗:迟司脏病或多痰,沉痼症瘕子细看;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

寸迟必是上焦寒,关主中寒痛不堪;尺是肾虚腰脚重,溲便不禁疝牵丸。

数脉:一息六至,脉流薄疾。

体状诗:数脉息间常六至,阴微阳盛必狂烦;浮沉表里分虚实,惟有儿童作吉看。

相类诗:数比平人多一至,紧来如数似弹绳;数而时止名为促,数见关中动脉形。

主病诗:数脉为阳热可知,只将君相火来医;实宜凉泻虚温补,肺病秋深却畏之。

寸数咽喉口舌疮,吐红咳嗽肺生疡;当关胃火并肝火,尺属滋阴降火汤。

疾脉:又称极脉。脉来急速,较数脉尤甚,成人一息七八至。《濒湖脉学》云:“数甚为极。”《脉诀汇辨》云:“六至以上,脉有两称,或名曰疾,或名曰极,总是急速之脉,数之甚者也。”

洪脉:指下极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

体状诗:脉来洪盛去还衰,满指滔滔应夏时;若在春秋冬月分,升阳散火莫狐疑。

相类诗:洪脉来时拍拍然,去衰来盛似波澜;欲知实脉参差处,举按弦长愊愊坚。

主病诗:脉洪阳盛血应虚,相火炎炎热病居;胀满胃翻须早治,阴虚泄痢可愁如。

寸洪心火上焦炎,肺脉洪时金不堪;肝火胃虚关内察,肾虚阴火尺中看。

微脉:极细而弱,按之如欲绝,若有若无,细而稍长。

体状相类诗:微脉轻微瞥瞥乎,按之欲绝有如无;微为阳弱细阴弱,细比于微略较粗。

主病诗:气血微兮脉亦微,恶寒发热汗淋漓;男为劳极诸虚候,女作崩中带下医。

寸微气促或心惊,关脉微时胀满形,尺部见之精血弱,恶寒消瘅痛呻吟。

弦脉:端直以长,如张弓弦,按之不移,绰绰如按琴瑟弦,状若筝弦,从中直过,挺然指下。体状诗:弦脉迢迢端直长,肝经木王土应伤;怒气满胸常欲呌,翳蒙瞳子泪淋浪。

相类诗:弦来端直似丝弦,紧则如绳左右弹;紧言其力弦言象,牢脉弦长沉伏间。

主病诗:弦应东方肝胆经,饮痰寒热疟缠身;浮沉迟数须分别,大小单双有重轻。

寸弦头痛膈多痰,寒热症瘕察左关;关右胃寒心腹痛,尺中阴疝脚拘挛。

浮脉:举之有余,按之不足,如微风吹鸟背上,毛厌厌聂聂。如循榆荚,如水漂木,如捻葱叶。

体状诗:浮脉惟从肉上行,如循榆荚似毛轻;三秋得令知无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木在水中浮,浮大中空乃是芤;拍拍而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虚来迟大豁然空;浮而柔细方为濡,散似杨花无定踪。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浮而有力多风热,无力而浮是血虚。

寸浮头痛眩生风,或有风痰聚在胸;关上土衰兼木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沉脉:重手按至筋骨乃得,如绵里砂。内刚外柔,如石投水,必极其底。

体状诗:水行润下脉来沉,筋骨之间软滑匀;女子寸兮男子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沉帮筋骨自调匀,伏则推筋着骨寻;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大是牢形。

主病诗:沉潜水畜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无力而沉虚与气,沉而有力积并寒。

寸沉痰郁水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痌。

时手庸医,习古书而未化;强猜误认,视人命若无关。悉由脉源不分,脉理所以多错也。

吕真人曰:吾自成道后,以所得之医术,云游天下,救济人间。见有善根,而或者偶染奇症者,不辞辛苦,每体上天好生之德,广行救济。今奉上帝命,传之于世,以启来学。因时手粗读古人几句医书,不知变通,自以为是,执著古方。殊不知病有不齐,方亦不可尽泥。所以时手医术,终归于庸而不化也。惟其食古不化,所以胸无独见之明,遇着奇症及脉之疑似,强不知以为知,遂致误人不浅。以人命为儿戏,深可惜也。然其中非无聪明之士,可以深造,但不肯虚心访学,又不肯细心参详。岂知脉之理奥,其道甚微,殊不易解。皆由自作聪明,所以终不能分别其疑似。差以毫厘,谬以千里,亦安得不错?医道岂易易哉?

疏:

此段言不通医道之弊,对如今的“中医危机”尤有指导意义。如吕炳奎先生1984年7月在《中医亟待抢救》一文中列出如下事实:“中医学院的中医课成分少,学生无法学成中医,课堂上老师讲一点,一下课就把精力集中学外文和西医课,有的人还吹冷风鼓动学生不要学中医。在实习时,没有好中医带,中医学院里学西医多,学不到中医。中医大学生,学习中医的时间,实际不到两年,又难专心致志,怎么能学成中医?中医学院大批毕业生无人要,分配不下去。主要原因是中医单位少,西医又占了多数,要西医不要中医。西医院里的中医科,宁可把老护士等塞进去抄抄方,变成中医,也不要中医毕业生。中医单位的西医多于中医,中医院实际上是西医院或叫中西医结合医院,真正的中医院,全国只有几所。”吕嘉戈:《挽救中医》,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46-247页。

这样的中医怎么能通中华医道呢?这样的中医怎么可能不发生危机呢?正所谓“胸无独见之明,遇着奇症及脉之疑似,强不知以为知,遂致误人不浅。以人命为儿戏,深可惜也。”“悉由脉源不分,脉理所以多错也”——现在的中医几个重视脉理?即使切脉也是做做样子而已。如此“差以毫厘,谬以千里,亦安得不错?” “医道岂易易哉?”——挽救中医首先要弘扬中华医道。

吾试言之:北坎命根活五黄,而通九紫;南离神室宰白璧,而守青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