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医道还元注疏
1219300000068

第68章 真体圆成详解(3)

吕真人曰:此又复详别修持着手之真谛,俾学者得不迷于所向也。何谓说到尽头?盖即指性命之源头而言。修持之妙,以性命之微为尽头。何谓乘空非浊质?乘空者,指元神之驾驭乎真气而言。凡修持性命,到得真气发生时,运着这点元神,驾驭以行空,或升或降,周行不滞,以此乘空而行者,乃清明之气,非后天之杀气也。故曰乘空非浊质。若系后天杀气,则浊之又浊矣。所以世之盲修者,往往认杀气为真气,斯误矣。盖杀气因供养百物而生,凡夫赖此以壮其体,不知当供养时有些气化异时则灭,若真气不发则已,一发自觉常流动而莫可遏,与杀气之旋起旋灭者,大不相同。学者不可以不细辨也。杀气之不足贵若此,则养杀气者,非妙手可知矣。然则如何始为妙手耶?盖为真气之生,原自阴中真精盈满,感真阳而化作轻清,自然生出真气来,炼精可以化气即此义也。洞经所以特云:养精上华气,能依此法修习,乃为妙手。惟气从阴精化作,轻清生出,故曰宿海溯清源。清源即此阴中所化之轻清也。宿海即阴海。溯者,逆流而上之义。轻清一化必直腾。丹书所云:海水逆逝,即此妙义。自古修持妙手,无外于是。此特详为言之,学者其勿忽焉可。

疏:

《黄庭内景经》云:“隐影藏形与世殊,含气养精口如朱,带执性命守虚无,名大上清死录除,三神之乐由隐居,倏欻游遨无遗忧,羽服一整八风驱,控驾三素乘晨霞,金辇正立从玉舆,何不登山诵我书,郁郁窃窍真人墟,入山何难故踌躇。人间纷纷臭帑如。”(第二十四)

至于金石草木,毒丹且残血体,遑问真肤。

吕真人曰:此反复申明外术之无益且有害,期学者严以为戒也。世之伪学一流,往往采取凡间金石及草木及草木等类之凡药,以此烹炼作丹,以为服之,可以脱体飞升,不知草木金石一流,纯是后天阴浊之物,无不各有,以此炼为丹,实毒丹也。服之若非败精破血,则耗神损气,即或善为采取,所用之药,无此数弊,而一经凡火之锻炼,亦不免有火毒。世人妄想神仙,常常服此毒药,体渐枯槁,血肉渐为消之,又或服此药而火毒中于内脏,或发作癍疹,或伤目失明,或伤舌失音,或作于聋,种种胎害,不可胜言,不可谓残血体乎?血体既为毒药所残,则真肤无容问矣。盖人之真体,惟凭这点元阳结成,其实又须藉此体质,方能炼到圆成。若此血体既被毒药伤残,性命之理且无所寄托,元阳无从可炼,又安得有结真灵之望耶?世之想神仙,而不知性命之微者,多蹈此外术之弊,贻误靡浅,自误又复误人。今特反复详申,后之学者,苟能不蹈其弊,乃可望修途之有成也。

疏:

此言外丹之害。外丹是与内丹相对而论的道教养生术语。外丹,是指古代炼丹家用“五石”、“八石”等矿物原料配制后,放入炉鼎中烧炼而成的化合物,即道教所谓的“仙丹”或“金丹”。《通幽诀》云:“气能存生,内丹也;药能固形,外丹也。服饵长生,莫过于内外丹。”外丹家以“物性互化”为理论依据,认为服用“金丹”能长生成仙。外丹术源于先秦以来的神仙方术,至秦汉时因统治阶级的狂热推捧而十分盛行,迄至隋唐,仍风行不衰,并成为道教尤其是丹鼎派道教的主要道术之一。由于炼制外丹的原料及其化合物多有较大毒副作用,盲目妄服,为害极大,故唐代以后,外丹术渐趋衰落。服用金丹以求长生,自属虚妄,即使作为养生手段,其效用与价值也远不能与内丹术相比。随着其替代手段与抗衡面的内丹学说的兴盛,外丹术更加一蹶不振。不过,丹药的养生价值虽难以确定,但其医疗价值却是无疑的。矿物药作为中药的一个基本门类,历代载述不断,而医家的丹药也一直应用至今。此外,古代外丹术对我国古化学的发展也作出了积极贡献。

喷吐咽吞,杂气多害元阳,安成道骨?

吕真人曰:此亦申言杂法之碍。何谓喷吐咽吞?盖世之伪学一流,粗看几句丹书,不求真义,妄将丹书分清别浊数字,误认以为胸有浊气,每日晨早喷吐几口腹里之气,以去其浊,吸几口青天之气,咽而吞之,以取其清,遂自信得分清别浊真诀,殊不知喷吐乎浊,而浊气仍存,咽吞乎清,而清气仍不能聚,不能求得内之真气生,内之浊气曷从去?清淑之气何从留?吐之固觉无益,吞之抑且有碍,所以然者,吸外来之气皆是杂气,吞入腹中,纵令不冒感外邪,而此外来杂气,亦不过一冷风耳。以此冷风吞入腹,先天之元阳,遭之则散,不散亦伏。盖冷风纯阴也。修持之士,即使元阳已发,亦被他纯阴之风破散,何况慒然初入手,元阳并未曾生发,一遭此冷风入腹扰害,安望元阳有生机耶?故曰杂气害元阳。元阳不生,则阴邪日长,亦终身一丹夫耳。安得性命合而结成真灵?此性命合成之灵,乃是道之骨,真灵不结,何有道骨之成?观此又可知道骨之异于凡骨矣。世人不解道骨何物,以为人贵生成道骨,乃可证道成真。何人非生成?何人独无?总之认理不真,读书不解,岂真道骨系有形有质之骨耶?有形有质之骨,终亦一枯骨,何有明?何有灵?以此终作枯朽之骨为道骨,失之远矣。今特并为别白于此,聊以破世俗之见云尔。

却粒固非正学,禁咒亦属邪妄。

吕真人曰:何谓却粒?即世之辟谷一流也。世之学辟谷,其初每取滞塞中宫等物,捣而为丸服,此遂把谷食却去,以为可以脱尘得仙,殊不知服药饵与食粟何异,且反不如食粟之无弊,初则多服,愈服愈减,把脏腑饥到坏,肢体亦渐羸弱,神明可无论矣。以此求真,实在梦中,内之尘欲不却,而先却其口,岂求真之正学耶?惟气满乃不思食,若先却其口,而真气未曾发生,适以自败耳,一败而正学且无从施,学者可弗慎乎?何谓禁咒?即画符咒水一流也。前篇亦曾申明,但有一种以禁咒杜邪祟者,亦未尝不可作山中居处之一助,然欲凭此禁咒,遂可以成真证道,天下岂有法术可以得道者?徒倚着乎此,亦统归于妄耳。能悟得身中点点尽合天地造化,便是大道。伤习之功则在人,断无舍此天地妙机,徒假旁术可以望成功。惟禁咒亦有时堪为山中居处之助,故特为提及而申言之。若第凭此,则失之矣。

疏:

辟谷:亦称断谷、绝谷、休粮、却粒,即不食五谷之意。道教认为人体中有三虫,亦名三尸、三彭。三尸在人体中是靠谷气生存的,如果人不食五谷,断其谷气,那么三尸在人体中就不能生存了,人体内也就灭除了邪魔。所以,要益寿长生,便必须辟谷。

禁咒:参见相关注疏。

不求腹里乾坤,终缠生老病死。

吕真人曰:此总结上文杂法外术之徒劳无益也。何谓不求腹里乾坤?盖人禀天地而生,自具大阴大阳,以为性命之根蒂,阴阳缔交,自成得一个造化,是谓腹里乾坤。动静生化之妙机,尽包涵于腹里。得其奥妙者,可以成圣成仙成佛,超脱凡尘,永离苦海。无如世之迷昧一流,以杂法外术为有凭,以先天性命大道为虚而无据,遂专务外术杂法而求成真果,天上大罗,从未闻有奇衺之仙真。若彼徒务奇衺,有误大事,可不畏乎?可不慎乎?惟望期人,勿误所投也可。

苟得胸中华岳,自脱危难苦劳。

吕真人曰:何谓胸中华岳?盖人修持性命,当邪缘退后,一点清明之气,养育真灵,自然挺拔特立如华岳,即大洞经中所云:龙山秀玉峰之意也。善修持者,未得必求其得,既得自不复失,待到功完行满,登云衢,步玉虚,皆凭此胸中华岳以为本根,可知修持之成效,全凭此元阳之得失。苟得此元阳之峻拔,当未解此幻体时,已有无边乐趣,非危难苦劳所能累,一至脱体升腾,自觉永享长春,并无危难苦劳之扰矣。世之望登真求证佛者,皆因欲脱此累。但求之非法,乃至空劳愿想耳,此累之不脱也。勉之望之。

疏:

龙山:①道教名山。位于山西省太原市西南二十公里处。龙山为吕梁山支脉,山上林密叶茂,花草旺盛,深秋时节红叶满山,景色宜人。峰顶原有道教造像两窟,为元初道士宋德方发现,于是宋德方于元代太宗六年在此主持开凿石窟五洞,并建昊天观,后又有人增开一窟,现道观已毁,石窟洞存,今人根据各窟供奉和雕像不同,分别称为虚皇龛、三清龛、卧如龛、三天法师龛、三皇龛、玄真龛、披云子龛、七真龛;各龛雕像数额不等,八窟共计七十八尊,大都保存完好,雕工朴实,衣着庄重,线条简练,别具风格;石窟顶上还雕有龙凤等图案,两侧及前壁之上留有元代题记,为研究道教石窟艺术和历史的珍贵实物资料,属道教重要文物,山西省文物保护单位。②理想天界中的山名。《上清元始变化宝真上经》云:“龙山,乃九天之根纽,万气之渊府,在天西北之角,周回四十万里,高与玉清连界,东南则通阳之霞,上承清宫神虎之门;西北则交寒亢之野,上通金阙神仙之庭;南则极于太丹浮梨之乡,气协洞阳之光;北则指于勾陈交关华盖,气践广灵;中央直冲玉京八达交凤山。

玉峰:七十二福地之一。在西都京兆县,属仙人柏户治之。此”龙山秀玉峰“是隐喻丹成境。

总在先天灵阳,是为未生身处。

吕真人曰:此从上文申论正学伪学,而统言真体圆结之根本也。何谓先天灵阳?即前篇所言阴阳未分辟时,一点灵光已具,浑浑沦沦,无所作为,乃性命之源头也。修持之士,必寻着此点元阳,乃为性命真宗,万理从此分出,修到归本,亦以此为无极尽头地。盖道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谓一,即是先天一点元阳也。丹书去九归一,亦归于此。此元阳一点,实未有身而先有是,故谓之未生身处。人不于此未生身处推究明白,则根本不知从何而立。根本不立,枝叶曷生?内果从何而成?真体凭何而结?言到此,而先天源头,自可了然。其修习功夫,则尽在前篇指示,无容赘述也。

寻把后天补漏,以待既济功完。

吕真人曰:修持之士,先天性命真元既明,固知真体所由结矣。然人既落于后天,则精为后天之精,气为后天之气,即神亦为后天之神,故必把后天收聚,蓄养锻炼,使之化还,以补先天缺憾,是谓把后天补漏。佛偈所以有”漏尽通“一层奥义,即后天返还先天之妙诀也。何谓既济功完?在易水火则为既济,此卦有水返于上,火降于下之象。修持性命者,能使后天阴浊之水,化轻清上腾,后天识神狂火,收藏而沉伏,是谓水火既济。此水升火降之妙用功成,先天之真阳自复,真阳复而元灵日充,久之而结为真灵,可以出定入定,谓之既济功完。然必从补漏功夫,炼习到充足无歉,用得此中乐趣也。观此便知后天又为还元之要紧,修持者所当慎重保护也。

质列三才,何人不堪求妙道;赋同一本,他图孰若结真灵。

吕真人曰:何谓质列三才?盖人禀天地之真元以生此形质,内自各藏三宝,以三宝乃人身中之三才,成真凭此,证道亦凭此。在天则日与月星,在地则水火风,在人则精气神。人所以合天符地者在此。举凡身中大化之生生,无不凭此为转运,是谓之妙道。惟人各具此三宝,所以妙道堪求,得此妙则上界可登,失此妙则终作凡夫,生生世世,轮回不息。然而人多染于尘缘,舍此妙而不求者,亦未知人有同然,无分智愚,皆堪由求而获耳。此三才皆同赋予于天地,天以真一予人,含于内而为元阳,地以真一予人,蕴于中而为真阴,合元阳真阴,而同出天地之真一,是谓赋同一本。人能把此修持炼习,则永乐天地长春,有可久可大之业,总不外修到真灵凝结。试问世之恋恋于尘途,百种情欲,三寸气在,犹可自适,顷刻泯绝,虽有莫大之规为,尽弃而去,从此较来,孰有如性命修到功候圆满时光景,为可以长存不敝也。人当各自反而思之。

所患有志众生,聪明误逞;倘令殷怀上乘,奥诀在兹。道若大路然,人自不求耳!

吕真人曰:先天大道,固聪明智慧乃能探其源而抉其奥,尤在笃志,而后可进为造就。然世有一种有志而并具乎聪明者,往往妄逞聪明,把先天性命大道曲说误解,遂至走入歧途,一至歧途入之深,而不可复出矣。抱此聪明,适以自害。非聪明之害人,实妄逞其聪明者,害之耳。如此聪明误用,孰非修途之大患乎?吾今作为此书,自身集已把人之先后天透解于篇,至心集而性理已若犀之分水,及此性命集则天地奥妙之机已剖析,到尽头无复留一剩义。此集所言,悉系上乘真谛,成仙成佛之门径,莫过于此也。人苟知尘途之灾苦,而期得上乘妙谛,以为修持脱离苦海,可无待他求。奥妙之诀,毕露于是书。篇内凡所透解先天性命之大道,直不啻大路之显明也。但恐溺于世缘之徒,不知猛省回头,求着此真途笃守,则有书几等无书耳。不然道在目前,岂阻人以不进耶?

疏:

此卷论丹成之究竟境界。中孚子在《道学通论·自身清净派丹法程序》中对此有详细剖析,其中”炼炁化神(中关仙术)“的境界大致相当于此卷所云丹成境界。中孚子曰:

自身清净派丹法,以《伍柳仙踪》、《大成捷要》和《性命法诀明指》所传为正宗。今据丹经,分别破解如下:

第一阶段:巩基入手功夫(道术)

内丹筑基阶段,主要是补足人体生理机能的亏损,同时初步打通任督和三关的径路,直至气通、热通、全身通,为炼丹运药作准备。实际上,在没有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条件之前,一切为祛病、健身而采用的气功疗法,都属于筑基入手功夫。需要指出,今日用于医疗的各家气功,多由内丹筑基阶段的道术演化而来。然而气功师的”小周天气功“、”大周天气功“,和内丹中”小周天“、”大周天“仙术根本不同,因为气功师所谓”通任督“、”过三关“,仅为用意念引导后天”气“循环而已,玄关未开,尚无药物、火候、鼎器可言。用意念引气贯通任督循环,俗称”转轱辘“,张伯端《悟真篇》云:”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鼎内若无真种子,犹将水火煮空铛“,就将筑基道术气通任督和仙术”转河车“作了区分。至于气功师的”大周天“,是进一步将气运通下肢,使气感遍行全身,和内丹的大周天炼炁化神不可同日而语,仍属于筑基阶段的后天气功。内丹道术阶段,先要入室静坐、调身、调心、调意,止念守窍,作到松、静、自然,心息相依,这和气功师的要求也大致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