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童书韩非子说故事(大众阅读系列)
1221600000025

第25章 象雕叶

故事原文

宋人有为其君以象为楮叶①者,三年而成。丰杀茎柯②,毫芒繁泽③,乱④之楮叶之中而不可别也。此人遂以功食禄于宋邦⑤。列子⑥闻之曰:“使天地三年而成一叶,则物之有叶者寡矣。”(《喻老》)

注释

①象为楮(chǔ楚)叶:象,象牙。楮,褚树,落叶乔木,叶子如桑叶,但更粗糙。象为楮叶,用象牙做楮树的叶子。

②丰杀(shài晒)茎柯:丰杀,丰有肥大义,杀有衰减义,指肥瘦粗细。茎,指叶柄。柯,指叶脉。丰杀茎柯,树叶的粗细,叶茎叶脉状况清晰分明。

③毫芒繁泽:毫芒,毫末,细毛的尖端,叶的极细微之处。繁泽,丰满的色泽。毫芒繁泽,叶的毫末细毛丰满有色泽。

④乱:混杂。

⑤食禄于宋邦:食禄,吃俸禄。食禄于宋邦,吃宋国的俸禄。

⑥列子:列御寇,战国时期郑国人,著名的道家人物。

故事大意

一位宋国人为宋君用象牙雕塑了一片楮叶,花了三年时间才完成。那被雕塑而成的楮叶雕得极好,那叶的粗细,茎的脉络,叶的毫末清晰,闪耀着光泽,假如把它混杂在真的楮叶之中使人分辨不出谁真谁假来。因此,这个人也就以他的技艺受俸禄于宋邦。列子听到这个消息后发表感想说:“天地生万物,若天地在三年时间里,只能长出一片叶子来,那么,万物中有叶子的东西实在太少太少了。”

读后感

这是一篇哲理性的故事。

读本故事有两点启示。

一、从社会政治角度考虑问题,治国要实行“法治”。

韩非拿三年雕成一片象牙楮叶作比喻,说明世界上的事情,仅凭借一己之力则远远不够,顺应和利用自然的力量去做才能得到成功,以此宣扬老子的“无为”思想,及自己的“无为”思想。老子主张“无为”,韩非也说“无为”。韩非在《韩非子·扬榷》中说:“夫物者有所宜,材者有所施,各处其宜,故上下无为。使鸡司夜,令狸执鼠,皆用其能,上乃无事。”这话是说,事物都有它所以然的道理,材要用其可用处,用得得当,君上和臣下便可以达到“无为”的境界。让鸡去管打鸣,让猫去捉老鼠,都发挥着各自的能力,君上就不会陷入事务之中了。韩非在《韩非子·八经》中讲得更明白了:“力不敌众,智不尽物;与其用一人,不如用一国。”主张用众人之力来管好国家。

议论到这里就出现了一个问题,老子讲“无为”与法家讲“无为”两者的异与同在哪里。老子有“天道自然无为”思想,认为“道”生成万物,包括社会,包括政治都是“无为”的,即没有目的和意志的、是自然的。这种思想对反对神学有积极意义。但老子的无为,有消极成分,认为人对自然规律是无能为力的,不要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不要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韩非按照新兴地主阶级的要求改造了老子的无为说。韩非的“无为”不是说人是无所作为的,一切听其自然的,而是主张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要用众人之力管国家,要用“法”的力管好国家。他在《韩非子·用人》中讲得非常清楚:“循天则用力寡而功立,顺人则刑罚省而令行”(按照规律办事用力少而功立,顺应人的作为用刑罚管国家法令就行)。

二、从自然角度理解问题,治理事物要实行“有为而治”。

本故事通过列子的嘴责备雕塑楮叶这件事有待商榷。那宋人雕塑楮叶技艺高超,但三年而成,似觉功效低了些。列子,这位道家人物,从道的角度批评宋人用象牙雕塑楮叶可以理解。因为道家主张一切事物要顺应自然,不要虚妄而作。认为用象牙雕塑楮叶,肯定是违反自然的,是虚妄之作。但列子的批评并不全对。“顺应自然”是对的,但如何“顺应自然”是有讲究的,不是必须时时、处处僵死在“顺应自然”中。人类可以而且必须在遵顺自然规律的同时去改造自然。若不是这样,那么我们就会陷入自然主义的泥坑中,一切无所作为、无所创新、无所进取、无所事成,我们的事业必然倒退,我们的社会也必然倒退。有的事情必须“为”,而且要刻意地去“为”,如本故事所说的那样刻意地用象牙雕塑楮叶去创造艺术。在遵顺自然规则、社会规则的情况下,让我们为伟大祖国的发展繁荣刻意而为。

最后,我们要为我国在两三千年前就能用象牙雕塑出如此精致的楮叶而骄傲。雕塑艺术不能反对,应该发扬光大才对。